人教版(五四)八年级化学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四)八年级化学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6-24 18:0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五四)八年级化学跟踪训练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一、单选题
1.在开展呼吸作用的实验研究之前,佳怡同学根据生物学知识指出:“人体呼吸作用时,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比吸入的气体含较多的水蒸气”。这在科学研究中属于
A.?猜想或假设?????????????????????????????B.?提出问题?????????????????????????????C.?制定计划?????????????????????????????D.?结论
2.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的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各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只有滴入到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A.?吸入的空气中不含CO2 B.?呼出的气体全部是CO2 C.?CO2在呼出气体中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高 D.?O2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低
3.点燃蜡烛时,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火焰分三层?????????????????????????????????????????????????????????B.?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点燃蜡烛时,石蜡先融化后燃烧?????????????????????????D.?石蜡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4.下列收集人体呼出气体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将集气瓶盛满水,将玻璃片从上往下直接盖住瓶口 B.?收集好呼出的气体,迅速从水中取出集气瓶盖上玻璃片 C.?将集满气体的集气瓶在水中盖好玻璃片后取出,正放在桌上 D.?集气瓶集满气体后,放在水中,等用时再从水中取出
5.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
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6.某同学填写的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报告,其中有错误的是(?? )
A.?固体蜡受热熔化成蜡油是蜡的熔点较低 B.?蜡烛燃烧时只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蜡烛火焰各层的温度不同结论是外焰温度最高 D.?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可被点燃结论是此白烟具有可燃性
7.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证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 B.?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C.?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 D.?判断呼出气体中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被人体吸收
8.为证明人体呼出的CO2含量明显高于空气中的CO2 , 采用呼气吸气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瓶1和瓶2中所装试剂均为澄清石灰水 B.?吸气时,应将A打开、B关闭,呼气时,则相反 C.?吸气时,瓶1试剂中出现气泡,液体变浑浊 D.?通过瓶1和瓶2中的不同现象,证明人体呼出的CO2含量明显高于空气中CO
9.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含量明显改变的是(???? )
A.?氮气???????????????????????B.?水蒸气???????????????????????C.?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
10.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 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不能被点燃
二、填空题
11.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组成的. (1)石蜡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________(填“大”或“小”). (2)点燃蜡烛在其燃烧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 . (3)取一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观察到两端变黑,中间无明显变化.说明火焰的________(填“外焰”“内焰”或“焰心”)部分温度最高. (4)轻轻一吹即可使蜡烛熄灭,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 A.降低石蜡的着火点?? B.隔绝了空气??? C.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12.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在一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了如右图1的实验中,发现了高低不同的两根蜡烛,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同时也惊奇地发现棉花燃烧了起来。 (1)实验过程中“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2)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小组同学认为棉花要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物”这一条件,还另需满足a:________b:________?两个条件。 【提出问题】:在上述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提供a和b这两个燃烧条件的呢? 【查阅资料】:1.在常温下Na2O2和CO2能发生化学反应。 2.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吸水后变为蓝色。 【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2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①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②把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内(D装置的U型管内放有足量的Na2O2固体,烧杯内盛有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并按图2组装整套实验仪器;③用力推动针筒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试管内;④一段时间后,在P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注:整个实验中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和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B装置可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 【实验现象】:①无水硫酸铜没有变蓝色;②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③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D装置的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 【得出结论】:①“小木条复燃”说明Na2O2和CO2反应产生的一种气体,使图1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的一个条件;②“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Na2O2和CO2反应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图1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的另一个条件。 【拓展提高】: ①Na2O2和CO2反应除生成一种气体外,还生成了一种固体,小明认为生成的固体是NaOH,小红认为是Na2CO3,同学们经过思考后认为 ____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 ②Na2O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1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⑴小红利用图甲进行探究实验,请回答 ①蜡烛中含有氢元素。她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 ②观察到烧杯底部有少量黑色固体,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③烧杯中蜡烛很快就熄灭,由此说明________; ⑵? ①乙图中螺旋状铁丝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___ ; ②小明按乙图实验时,集气瓶炸裂了,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4.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
(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________(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1535
2750
约1800

97.8
883
约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________(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________(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15.化学课上,同学们对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主要成分非常好奇,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相关的探究.
【提出问题】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O2、CO2、水蒸气?
【查阅资料】①呼出的气体张仍含有O2;
②CO2能溶于水;
【假设与猜想】呼出的气体中含有O2、CO2、水蒸气
(1)【设计方案并实验】检验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O2和水蒸气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
??? ________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O2
???________?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2)【继续探究】比较人呼出的气体中CO2和吸入空气中的CO2含量的高低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和一瓶空气(如图),滴加等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________? ???????
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较高
方案二:用以下相同的两套装置进行对比实验,一套从导管________? 吸气30秒观察现象;然后另一套从导管口________?吹气30秒.
?? ________?
(3)【反思与评价】甲同学认为方案一中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不合理,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其理由是________.
(4)乙同学经过思考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能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 , 还能比较其与吸入空气中的CO2的高低.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其中C瓶的作用是________,该装置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
四、综合题
16.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________.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在________处(填字母)的火柴梗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温度最高.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答案:A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有: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和进行实验)、获得结论、交流评价等.要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人体呼吸作用时,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比吸入的气体含较多的水蒸气”,有“可能”二字,应该属于建立假设.
2.【答案】 C
【解析】【解答】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人的呼吸是吸收氧气,呼出水和二氧化碳等气体.根据题意: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各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只有滴入到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CO2在呼出气体中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高.
故选C.
【分析】此题是对呼出气体成分的考查,只要把握呼吸作用的原理即可正确解题.
3.【答案】 D
【解析】【解答】A、蜡烛燃烧,火焰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外层最亮,故选项说法正确.
B、蜡烛燃烧时,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故选项说法正确.
C、蜡烛燃烧时,蜡烛顶端受热熔成液态,故选项说法正确.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4.【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应将集气瓶盛满水后,先盖住瓶口的一端,然后将玻璃片平推过去,故选项说法错误.
B、收集好呼出的气体,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再将集气瓶拿出水面,故选项说法错误.
C、将集满气体的集气瓶在水中盖好玻璃片后取出,由于人呼出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应将集满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故选项说法正确.
D、集气瓶集满气体后,应立即从水中取出,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分析】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集气瓶要装满水,集满后要在水下盖好玻璃片,再将集气瓶取出;人呼出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在正放在桌面上;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5.【答案】 B
【解析】【解答】A、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含量降低,故曲线①表示氧气含量的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反应后有一氧化碳生成,故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反应,故符合题意;
C、蜡烛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故不符合题意;
D、当氧气的浓度降低到一定的程度时蜡烛就熄灭,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蜡烛燃烧产生热量,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可能生成一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
6.【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固体蜡易受热熔化成蜡油,说明蜡的熔点较低,故选项说法正确.
B、蜡烛燃烧时,在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有水蒸气生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C、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即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最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D、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可被点燃,说明此白烟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分析】A、根据固体蜡易受热熔化成蜡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蜡烛燃烧时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蜡烛火焰的温度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可被点燃,进行分析判断.
7.【答案】 B
【解析】【解答】A、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浑浊,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此项说法正确; B、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变少,故呼出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不旺,甚至熄灭,故此项说法错误; C、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能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此项说法正确; D、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故说法正确; 故选B.
8.【答案】C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瓶1和瓶2中所装试剂均为澄清石灰水,A不符合题意;
B、根据人吸气时,活塞A打开,活塞B关闭;人呼气时,活塞A关闭,活塞B打开瓶,B不符合题意;
C、吸气时,瓶1试剂中出现气泡,液体无浑浊,C符合题意;
D、通过瓶1和瓶2中的不同现象,证明人体呼出的CO2含量明显高于空气中CO2 ,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答 B根据人吸气时,活塞打开,活塞B关闭;人呼气时正好相反,瓶2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答 C根据人吸气时,活塞打开,活塞B关闭,瓶1中澄清石灰水无浑浊解答 D根据题中信息解答
9.【答案】 D
【解析】【解答】 人呼吸时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含量明显改变的二氧化碳、水明显增加,氧气明显减少;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
10.【答案】 D
【解析】【解答】因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是蜡烛蒸气,所以能用火柴点燃,故D叙述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蜡烛燃烧的现象及结论分析。
二、填空题
11.【答案】小;蜡烛熔化;外焰;C
【解析】【解答】(1)根据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2)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点燃蜡烛后蜡烛会熔化,即由固态变为液态,但组成没有变化,也就是说没有新物质生成,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3)取一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观察到两端变黑,中间无明显变化,根据火柴梗的两端部分最先变黑,可以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4)吹蜡烛的过程中空气流动加快,燃烧放出的热量迅速散失而使温度低于蜡烛的着火点,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即C选项合理. 故选C. 【分析】本题主要测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对石蜡的性质的了解,解答时注意联系题中信息正确分析实验现象.
12.【答案】 CO2密度比空气大 ;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与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 ;Na2O2和CO2反应放出热量,使石灰水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氢氧化钙固体。 ;放出 ;小明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所以不能生成NaOH。 ;2Na2O2+2CO2=2Na2CO3+O2??
【解析】【解答】1、从现象上看,二氧化碳的可以向液体一样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容器,使底部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2、棉花是可燃物,要燃烧还要满足两个条件,即: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实验分析】: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题中因为有Na2O2和CO2反应放出热量,使石灰水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氢氧化钙固体,才看到D装置的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拓展提高】: ①题中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因为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所以不能生成NaOH。②由题意可推知,Na2O2和CO2反应生成Na2CO3和 O2 , 所以,Na2O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CO2=2Na2CO3+O2。 【分析】本题考查了很多知识点,涉及二氧化碳的性质、燃烧的条件、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和质量守恒定律等,难度较大。
13.【答案】烧杯内壁上出现水雾????;蜡烛不完全燃烧时有炭生成(或蜡烛中含有碳元素);蜡烛燃烧需要氧气;引燃铁丝;燃烧的铁丝可能碰到了集气瓶的内壁上
【解析】?【解答】⑴ ①含有氢元素的物质燃烧会有水生成,所以产生的现象是烧杯内壁上出现水雾。 ②根据烧杯底部出现黑色固体,推断该物质为炭黑,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③被烧杯罩住的蜡烛很快熄灭原因是烧杯中没有了氧气,由此得到燃烧必须有氧气参与。 ⑵ ①铁丝在空气中不容易燃烧,借助火柴燃烧来引燃铁丝。 ②由于铁丝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生成物融化溅落在瓶底,造成集气瓶炸裂,因此实验前应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的水或细沙,但是即使这样如果燃烧的铁丝碰到了集气瓶的内壁上,集气瓶也可能会炸裂。 【分析】此题很巧妙的把蜡烛和铁丝的燃烧与燃料的燃烧条件的探究结合起来,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对有关燃烧的知识必须结合起来。
三、实验探究题
14.【答案】 (1)3Fe+2O2 Fe3O4 (2)气态 (3)沸点;有
【解析】【解答】解:(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3Fe+2O2 Fe3O4;(2)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题干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3)由表格数据进一步探究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熔点、沸点和燃烧时温度的关系①分析蜡烛的熔点、沸点和燃烧时温度,发现其燃烧的温度比沸点高,燃烧产生了火焰②分析铁丝的熔点、沸点和燃烧时温度,发现其燃烧的温度比沸点低,燃烧不产生火焰;由此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沸点和燃烧时的温度有关;③再分析钠的熔点、沸点和燃烧时温度,发现其燃烧的温度比沸点高,故推断其燃烧能产生火焰;
故答案为:(1)3Fe+2O2 Fe3O4;(2)气态;(3)沸点;有.
【分析】(1)依据铁丝燃烧的反应原理书写符号表达式;(2)由实验探究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的原因;(3)由表格数据进一步探究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熔点、沸点和燃烧时温度的关系,并用实例说明.
15.【答案】(1)澄清石灰石变浑浊????? ;? 燃着的蜡烛能够继续燃烧? ;干冷的玻璃片上有水雾
(2)呼出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空气则不能 ;b ;a ;吹气的装置澄清石灰石变浑浊
(3)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4)B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防止人在呼吸时石灰水进入口中 ;应在吸气和呼气两侧导管添加开关装置
【解析】【解答】【设计方案并实验】实验I: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 , 集气瓶中石灰水变浑浊;氧气支持燃烧,所以呼出的气体中含有O2 , 集气瓶中的蜡烛能够继续燃烧;水蒸气遇冷凝结,所以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干冷的玻璃片上有水雾.【继续探究】向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体中各滴入数滴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现象是呼出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空气则不能;实验结论是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的多;用以下相同的两套装置进行对比实验,一套从导管口b吸气30秒观察现象;然后另一套从导管口a吹气30秒,可观察到吹气的装置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吸气的装置无变化,说明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较高.【反思与评价】(1)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2)A中放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空气的二氧化碳,B中放澄清的石灰水,与呼入的气体反应,变浑浊,C瓶的作用是防止人在呼吸时石灰水进入口中,装置的不足之处是应在吸气和呼气两侧导管添加开关装置.
【分析】熟练掌握二氧化碳、氧气的化学性质,能够根据题给的实验流程分析各步骤所发生的反应或变化,并对实验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
四、综合题
16.【答案】(1)漂浮;小 (2)外焰;内焰;焰心;a;外焰
【解析】【解答】解:(1)如果石蜡溶于水,它会溶于水中,变成溶液,而不会浮在水面,如果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它可能会沉入水底,故可判断石蜡难溶于水且其密度比水的小;故答案为:漂浮,小;(2)根据火焰各部分温度的不同,可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因为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火柴梗a处正好处于外焰部分所以会最先被碳化,故外焰处温度最高;
故答案为:(1)漂浮,小;(2)外焰、内焰、焰心;a;外焰
【分析】(1)要正确分析这一现象,须从石蜡的物理性质进行思考;(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火焰可分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欲知火柴梗的那一部分最先碳化,须知火焰的温度那一部分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