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八年级化学 5.1质量守恒定律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四)八年级化学 5.1质量守恒定律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6-24 18:0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五四)八年级化学跟踪训练 5.1质量守恒定律
一、单选题
1.Cu与HN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NHO3(稀)=3Cu(NO3)2+4H2O+2X↑,其中X是(?? )
A.?H2???????????????????????????????????????B.?O2???????????????????????????????????????C.?NO2???????????????????????????????????????D.?NO
2.制备氮化镁(MgF2)时有如下反应:X + 6HF = H2SiF6 + 2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SiF4??? ???????????????????????????????????B.?SiH4???????????????????????????????????C.?SiHF3???????????????????????????????????D.?SiO2
3.根据化学方程式4NH3+5O2=4X+6H2O,可推断X的化学式是(? )
A.?NO????????????????????????????????????B.?NO2????????????????????????????????????C.?N2O3? ????????????????????????????????????D.?NH3
4. 在反应2AB+B2=2X中,X的化学式是(? )
A.?AB2????????????????????????????????????B.?AB3????????????????????????????????????C.?A2B3????????????????????????????????????D.?A2B4
5.2005年10月,“神舟六号”安全返航,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取得历史性突破。火箭所用的燃料为偏二甲肼[(CH3)2N2H2],其主要反应为 (CH3)2N2H2+N2O4→X+CO2+H2O,由此可知X中一定含有的是????????(??)
A.?碳?????????????????????????????????????????B.?氢?????????????????????????????????????????C.?氧?????????????????????????????????????????D.?氮
6.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氧化物都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 , 所以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是碳元素 C.?置换反应必须有单质参与,有单质参与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D.?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就一定是由原子构成
7.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12g 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 C和2g 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
A.?18 g?????????????????????????????????????B.?8 g?????????????????????????????????????C.?28 g?????????????????????????????????????D.?30 g
8.为防止硝酸厂产生的氮氧化物污染环境,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这些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χ+2NaOH=2NaNO2+H2O,方程式中χ的值是(???)???????
A.?1???????????????????????????????????????????B.?2???????????????????????????????????????????C.?3???????????????????????????????????????????D.?5
9.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X
O2
CO2
H2O
反应前质量/g
16
70
1
0
反应后质量/g
0
待测
45
36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X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表中“待测”值为5????????????????????????????????????????????D.?反应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5:36
10.在一密闭的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定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0
20
20
20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30
16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一定作催化剂???????????????????????????????????????????????????B.?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C.?Z,Q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2:3???????????????????????????D.?完全反应后,X变为0g
二、填空题
11. 现有6.4g未知物和氧气充分反应,经测定生成4.4g二氧化碳、2.8g一氧化碳和7.2g水,求出该未知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最简个数比________.
12.近日,有媒体报道面条可燃,一些市民据此担心面条中加入了不安全的添加剂.仅从面条可燃就判断加入了添加剂是不科学的,因为面粉含有的主要营养素淀粉本身就是可以燃烧的,淀粉的化学式为 (C6H10O5)n , 其完全燃烧的产物是________ .
1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阅读资料时发现,18世纪末,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曾经做了这样﹣个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枪管,生成了一种气体.同学们对这个实验很感兴趣:难道红热的铁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气体又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1)已知试管内湿棉花不参加化学反应,它的作用是________; (2)若用浓硫酸来干燥气体,则从a导管出来的气体,应从________?(选填“b”或“c”)端管口通入; (3)对化学变化过程中生成的气体同学们有以下猜想: 猜想一: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猜想二:生成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 (4)其实红热的铁遇到水蒸气,在生成气体的同时,还会生成一种黑色固体.你认为生成的黑色固体可能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1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大;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反应物的质量小。
四、综合题
15.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各项中,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①元素的种类②物质的种类③原子的种类④分子的种类⑤原子的数目⑥分子的数目
(2)实验室常用右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四位同学设计了如?下A、B、C、D四个实验,并按右图实验操作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观察到B、C实验前后天平依然保持平衡,某同学认为B、C实验都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他的说法________(填“是”或“否”)正确;而A、D实验天平不平衡,其中D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
?
16.用“ ”和“ ”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A2和B2 ,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有________种原子,________种分子。
(2)上图所表示的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写图示编号)。
(3)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
(4)参加反应的A2与生成物分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
(5)依据此图,从微观角度揭示化学反应的本质为________。
(6)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解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NHO3(稀)=3Cu(NO3)2+4H2O+2X↑,反应前3Cu、8HNO3中含Cu、H、N、O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3、8、8、24,反应后3Cu(NO3)2、4H2O中含Cu、H、N、O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3、8、6、2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2X中含2个N原子和2个O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N原子、1个O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O;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此类题目准确计算反应前后各个原子的个数,是解题关键,同时要考虑未知物质前的系数;
2.【答案】 D
【解析】【解答】化学反应后氢(H)原子的个数是6个,硅(Si)原子个数是1个,氟(F)原子个数是6个,氧(O)原子个数是2个;反应前氢(H)原子的个数是6个,氟(F)原子个数是6个,则X的化学式应包含1个硅(Si)原子和2个氧(O)原子,即X的化学式为SiO2。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
3.【答案】 A
【解析】【解答】根据化学方程式4NH3+5O2=4X+6H2O,可推断X的化学式是 NO 。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中信息和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4.【答案】 A
【解析】【解答】由题干中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方程式左边含有2个A原子、4个B原子,右边含有2个X分子.因此1个X分子含有1个A原子和2个B原子.
所以X的化学式为AB2 . 故选A.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的特点,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X的化学式.
5.【答案】 D
【解析】由(CH3)2N2H2+N2O4→X+CO2+H2O,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的个数不变.已知:二氧化碳和水已有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无氮元素,则可知X中一定含有的元素种类为氮元素. 故选D. 【点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6.【答案】B
【解析】【解答】解: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而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都是氧化物,例如氯酸钾含有氧元素,但不是氧化物,故错误.
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知,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 , 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故正确.
C、置换反应必须有单质参与,有单质参与并且有单质生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故错误.
D、原子、离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故错误.
故选:B.
【分析】A、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解答.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答.
C、置换反应的特点是“单化变单化”.
D、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离子等.
7.【答案】 A
【解析】【解答】已知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12g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C和2gD;设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12g+x=28g+2g,则x=18g.故选A.
【分析】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意义: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8.【答案】 B
【解析】
【分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χ+2NaOH=2NaNO2+H2O,利用化学反应中O原子守恒来解答
【解答】在反应NO+NOχ+2NaOH=2NaNO2+H2O中,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的原子个数相等, 根据O原子的个数前后相等,则 1+x+2=2×2+1 解得x=2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学生应能正确利用原子守恒的方法来计算χ的值。
9.【答案】 B
【解析】【解答】解:A、该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而两种生成物都为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水中的氢元素一定来自于X,该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分析,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44g+36g﹣16g=64g,则表中“待测”值为:70g﹣64g=6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反应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4g:36g=11:9,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分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X质量减少16g,是反应物;反应后二氧化碳质量增加44g,是生成物;反应后水的质量增加36g,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44g+36g﹣16g=64g. 
10.【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X的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故错误.
B、因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后质量增加的为生成物,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所以ZQ是反应物,则Y是生成物,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故错误.
C、参加反应的Z、Q的质量分别为: g: =2:3,故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待测值为20个+20g+20g+20g﹣30g﹣16g﹣14g=20g,故错误:
答案:C
【分析】该题是一道图表数据结合题,根据图表中X、Y、Z、Q四种物质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可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是谁(反应后质量增加的为生成物,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
二、填空题
11.【答案】1:4:1
【解析】【解答】解:4.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4.4g× ×100%=1.2g; 2.8g一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2.8g× ×100%=1.2g;7.2g水中氢元素质量为:7.2g× ×100%=0.8g; 1.2g+1.2g+0.8g=3.2g,则该物质中含有氧元素,氧元素的质量为:6.4g﹣3.2g=3.2g; 该未知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最简个数比:C:H:O= =1:4:1. 故填:1:4:1.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一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二氧化碳中碳元素之和就是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水中氢元素质量就是该物质中氢元素质量,再确定氧元素的质量,再进行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物中的碳元素、氢元素就是物质中的碳元素和氢元素.
12.【答案】二氧化碳和水
【解析】【解答】淀粉的化学式为:(C6H10O5)n , 淀粉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完全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式分别为CO2、H2O. 故答案为:二氧化碳和水.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含有碳元素、氢元素的化合物完全燃烧能够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13.【答案】提供反应所需水蒸气;c;O2(填CO2、CO不给分);Fe3O4(或FeO、FeO与Fe3O4混合也给分,但答Fe2O3、铁的氧化物不给分)
【解析】【解答】解:(1)因为是铁和水蒸气的反应,试管内有铁粉,所以湿棉花主要是提供水蒸气; (2)用浓硫酸来干燥气体,气体必须从浓硫酸中通过,所以c进b出;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只含Fe、O、H三种元素,生成的气体也就只有两种可能:H2或O2; (4)因为生成的固体是黑色,所以考虑Fe3O4; 故答案是: (1)提供反应所需水蒸气; (2)c; (3)O2(填CO2、CO不给分) (4)Fe3O4(或FeO、FeO与Fe3O4混合也给分,但答Fe2O3、铁的氧化物不给分). 【分析】是围绕铁和水蒸气反应的一个实验,对于生成物的推测要从质量守恒定律的角度去分析,浓硫酸干燥气体要求长进短出.
三、解答题
14.【答案】(1)氧气参加了反应 (2)生成的氧气散逸到空气中
【解析】【解答】解:(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镁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镁的过程,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氧化镁的质量=镁条的质量+参与反应的氧气质量.故生成的白色粉末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加;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的产物是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所以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高锰酸钾的质量等于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的质量之和,反应中由于氧气溢出,所以剩余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 故答案为:(1)氧气参加了反应;(2)生成的氧气散逸到空气中. 【分析】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质量守恒定律适合所有的化学反应.
四、综合题
15.【答案】 (1)①③⑤
(2)否 ;产生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
【解析】【解答】(1)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故选:①③⑤.(2)对于有气体参加或者生成的反应,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必须要在一个密闭的体系中进行;所有的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因为B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而A、D实验天平不平衡,A生成白烟,逸入空气;其中D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产生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
故答为:(1)①③⑤;(2)否; 产生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
【分析】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也是守恒的思想处理问题;了解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方法和注意事项.
16.【答案】(1)2;3 (2)③ (3)化合反应 (4)3:2 (5)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 (6)A3B
【解析】【解答】将题目给出的图中无关的干扰去掉后,实际转化图为:

故答案:(1)2; 3.(2)③;(3)化合反应.(4)3:2;(5)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6)A3B.
【分析】此类题目在做题时,先应该把反应前后相同的微粒删除掉,在据此写出发生反应的反应表达式;此反应的反应表达式为3A2+B2=2A3B(1)图中存在的原子时A、B两种原子,而分子则为A2、B2、A3B三种.(2)从原图可以看出,生成一侧是A3B和B2组成的混合物.(3)从反应表达式中可以看出这个化学反应是两种物质变成一种物质,所以为化合反应.(4)从反应表达式中可以看出,反应物中A2分子为6个,生成物分子为4个,所以个数比为 3:2.(5)微观示意图就是体现反应的本质的,所以为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6)生成物的一个分子是三个A原子和一个B原子构成,所以化学式 A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