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八年级化学跟踪训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一、单选题
1.将木柴架空可以使其燃烧更旺,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方便添加木柴??????????B.?升高木柴的温度??????????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D.?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2.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B.?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D.?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3. 古代人有在元宵节燃放孔明灯(如图)祈福的风俗.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着火点约170℃)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
?
A.?灯罩的材料不是可燃物????????????????????????????????????????????B.?灯罩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C.?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D.?风将热量吹散后纸质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4.在空气中敞口放置的一瓶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 )
A.?酒精是液体?????????????B.?酒精挥发的太快?????????????C.?没有与氧气接触?????????????D.?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5.下列图示实验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实验组合是(?? )
A.?③④?????????????????????????????????????B.?②③?????????????????????????????????????C.?②④?????????????????????????????????????D.?①②
6.生活中我们会碰到许多涉及化学知识的成语,下列成语中,关于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或原理解释错误的是()
A.?钻木取火—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而燃烧B.?釜底抽薪—取出可燃物,使燃烧更旺C.?火上浇油—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D.?煽风点火—使空气流通,为燃烧补充空气或氧气
7.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B.?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C.?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低于80℃?????????????????????D.?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8.1854年5月30日,英国战舰“欧罗巴”的船舱里装滿了供战马吃的草料,航行途中突然草料着火,整个战舰瞬间变为火海.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草料舱没有氧气??????????????????????????????????????????????????B.?草料舱通风不好C.?草料发生缓慢氧化积累了大量的热??????????????????????D.?草料温度达到了草料的着火点
9.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右图中该物质燃烧得最旺的点是(??)
A.?N 点?????????????????????????????????????B.?Q点?????????????????????????????????????C.?P点?????????????????????????????????????D.?M点
10.“纸火锅”(如图)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C.?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D.?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二、填空题
11.设计并完成以下探究实验.【实验目的】a.探究燃烧的条件;b.测定空气中的氧气的含量.【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熔点44.1℃,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实验步骤】Ⅰ将足量白磷和红磷分别放在A,B两个大试管中;Ⅱ在试管口分别套上白色、红色的瘪气球,并用细线固定住,然后将其同时浸在盛有80℃热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Ⅲ取出A试管,待________?后,将其倒立在冷水中,在水下取出气球,用毛玻璃片盖好,取出试管.【实验现象】1,步骤Ⅱ中,A试管中白磷燃烧,产生白烟.同时,白色气球________?;2,步骤Ⅱ中,B试管中的红磷无变化;3,步骤Ⅱ中,热水中的白磷________?但不燃烧;4,步骤Ⅱ中,最终试管中的水约为试管体积的. 【问题讨论】(1)现象1中,白气球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2)现象1与3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现象________?(填序号)说明燃烧需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3)如开始实验时气球未捏瘪,则最终A试管中水的体积中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2.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某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过氧化钠固体的棉花放入图2烧杯中,缓慢倒入二氧化碳后发现位于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同时也惊奇地发现棉花燃烧起来. (1)实验过程中蜡烛先后熄灭的现象说明了二氧化碳的一些化学性质.(2)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同学们联想起物质燃烧的相关知识,推理出棉花要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物”这一条件,还另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提出问题:在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燃烧提供条件的呢?查阅资料:在常温下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能发生化学反应.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1)按图1装配好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2)把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内;(3)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锥形瓶内,并固定活塞的位置;(4)一段时间后,在a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实验现象:(1)干燥管中没有出现蓝色;(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饱和石灰水变浑浊.实验分析:(1)D装置的烧杯内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2)B装置中浓硫酸吸水干燥的作用,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 实验结论:(1)“小木条复燃”说明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了________;(2)“饱和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也使棉花满足了燃烧的条件.
13.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分别进行研究燃烧条件和研究氧气性质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步骤/内容
实验1? 研究燃烧条件
实验2? 研究氧气性质
Ⅰ
烧杯中盛有89℃的热水,分别在燃烧匙和烧杯中导管口放置一小块白磷,塞紧瓶塞
烧杯中盛有NaOH溶液,燃烧匙中放入木炭,点燃木炭后,迅速将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Ⅱ
推入适量H2O2溶液
推入适量H2O2溶液
(1)H2O2稀溶液与MnO2接触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实验Ⅰ中,推入H2O2溶液前,燃烧匙和水中白磷均不燃烧,原因分别是________?;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3)实验2中,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由此得出氧气的性质是________?;木炭做________?剂.
三、解答题
14.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1)可燃物燃烧除需氧气外,还需满足什么条件?(2)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延期浓度或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任举一例加以说明.
四、综合题
15.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分别进行研究燃烧条件和研究氧气性质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内容步骤
【实验1】研究燃烧条件
【实验2】研究氧气性质
Ⅰ
烧杯中盛有80℃的热水,分别在燃烧匙和烧杯中导管口放置一小块白磷,塞紧瓶塞
烧杯中盛有NaOH溶液,燃烧匙中放入木炭 点燃木炭后,迅速将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Ⅱ
推入适量H2O2 溶液
推入适量H2O2 溶液
(1)H2O2稀溶液与MnO2接触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实验1中,推入H2O2溶液前,燃烧匙和水中的白磷均没燃烧,燃烧匙中白磷没燃烧是因为________?,水中的白磷没燃烧是因为________?; 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
(3)实验2中,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由此得出氧气的性质是________?;木炭熄灭后冷却一段时间,烧杯中的部分溶液流入集气瓶.在实验2的整个过程中,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
16.
燃烧与生活关系密切,请回答关于燃烧的问题。
(1)
俗话说“水火不容”,但右图的一个实验中却能出现“水火相容”的现象,该实验为________(填序号)。说明可燃物只要满足________、________两个条件即可燃烧。
(2)
通过此实验得出白磷着火点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解答】A.不是为了方便加入木柴.A不符合题意.
B.主要不是为了升高木柴的温度.B不符合题意;
C.木柴的着火点不能降低.C不符合题意;
D.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从而促进木柴的燃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质燃烧更充分的条件: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和增大氧气的浓度可解答
2.【答案】 C
【解析】【解答】烧杯中的热水不仅能提高温度,还可以起隔绝空气的作用。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质燃烧的条件有三个:氧气、可燃物、温度达到物质的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由此可得到的灭火原理有: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隔离可燃物。
3.【答案】 C
【解析】【解答】A、纸质(着火点约170℃)灯罩属于可燃物;
B、灯罩却没被点燃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而不是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
C、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所以灯罩却没被点燃;
D、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能改变;
故选:C.
【分析】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可燃物达到着火点.
4.【答案】 D
【解析】
【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有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进行解答.
【解答】在空气中敞口放置的一瓶酒精,属于可燃物,而且与氧气接触,但是由于没有点燃,温度没有达到酒精的着火点,因此没有燃烧;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的条件,并联系生活实际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5.【答案】C
【解析】【解答】解:A、③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④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与氧气接触,能燃烧;说明燃烧与氧气有关,故选项错误.
B、②中的白磷在冷水中,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③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由于温度、是否与氧气据此均不同,不能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故选项错误.
C、②中的白磷在冷水中,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④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与氧气接触,燃烧,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故选项正确.
D、①中白磷在冷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②中的白磷在冷水中,与氧气接触,不燃烧;不能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分析】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一需要有可燃物,二可燃物需与氧气接触,三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在探究可燃物燃烧与温度的关系时,可通过对比实验控制其它条件相同,进行分析解答.
6.【答案】 B
【解析】【解答】A、钻木取火,可以实现摩擦生热,提高了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从而实现了燃烧,A不符合题意;
B、抽薪就是移去可燃物,控制了物质的燃烧,从而实现灭火,B符合题意;
C、“火上浇油”的化学意思是向燃烧的物质中增加可燃物--油,可以使燃烧更旺,C 不符合题意;
D、煽风点火,促进空气的流通,使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使燃烧更旺,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及促进燃烧的方法:增大氧气的浓度及增大接触面积分析解答
7.【答案】 C
【解析】A、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因为①与空气接触的白磷燃烧,②无氧气,白磷不燃烧,故A正确;B、现象①能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故B正确;C、现象②白磷不燃烧,因为无氧气;而③红磷不燃烧,说明其着火点均高于80℃,故C错误;D、现象①③,都与空气接触,而现象①能燃烧,而③红磷不燃烧,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故D正确.故选C.【点评】掌握燃烧的条件为: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了解灭火的原理;掌握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8.【答案】A
【解析】【解答】解:A、若草料舱没有氧气,则草料燃烧不具备燃烧的条件,说法错误,故A正确;
B、草料舱通风不好时,草料因缓慢氧化积累的热量不能得到及时散失,温度升高,会使草料着火,说法正确,故B错误;
C、因缓慢氧化是放热反应,则草料发生缓慢氧化积累了大量的热,说法正确,故C错误;
D、若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会燃烧,则草料燃烧时温度达到了草料的着火点,说法正确,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可燃物燃烧需具备的两个条件来解答,草料着火时具备了与氧气接触及温度达到了其燃烧的着火点.
9.【答案】 B
【解析】【分析】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且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A、N点的温度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但氧气的浓度较小,故燃烧情况一般,错误;B、Q点的温度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并且氧气的浓度最大,故燃烧最旺,正确;C、P点的温度没有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不能燃烧,错误;D、M点的温度虽然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但是没有与氧气接触,故不能燃烧,错误。故选A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点评】理解和熟练掌握燃烧及燃烧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解答时要把图中提供的信息和燃烧的条件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0.【答案】 C
【解析】A、纸张是可燃物,故A错误;B、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性质,不能降低,故B错误;C、加热时,水蒸发吸热,达不到纸的着火点,纸不会燃烧,故C正确;D、加热时,空气充足,故D错误;故选C。
二、填空题
11.【答案】冷却;先变大后边小;融化;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消耗氧气;1、2;偏小
【解析】【解答】解:【实验步骤】要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就要等到装置冷却后再测进入水的体积.所以Ⅲ取出A试管,待冷却后,将其倒立在冷水中,在水下取出气球,用毛玻璃片盖好,取出试管.【实验现象】1,步骤Ⅱ中,A试管中由于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会使气体膨胀,气球会变大,又由于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冷却时,压强减小.所以小气球的变化是:先变大后边小;3,由于热水中的白磷不能接触到氧气,温度超过了熔点.所以,步骤Ⅱ中,热水中的白磷融化但不燃烧;【问题讨论】(1)现象1中,白气球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消耗氧气;(2)现象1与3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现象1、2说明燃烧需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3)如开始实验时气球未捏瘪,气球中有残留的空气进入试管,所以,则最终A试管中水的体积中将偏小.故答为:【实验步骤】III,冷却;【实验现象】先变大后边小,融化;【问题讨论】(1)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消耗氧气,(2)1、2,(3)偏小.【分析】【实验步骤】Ⅲ,要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应等到装置冷却后再测定进入水的体积;【实验现象】1,步骤Ⅱ中,根据白磷燃烧放出了大量的热、消耗了氧气分析气球的变化;3,步骤Ⅱ中,根据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温度超过了熔点分析现象;【问题讨论】(1)根据白磷燃烧消耗氧气放出热量分析;(2)根据温度达到着火点低的能燃烧、着火点高的不態达到不能燃烧分析回答;(3)根据气球中残留的空气会进入试管分析.
12.【答案】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降低,析出固体;验证是否还存在水蒸气;氧气;放出
【解析】【解答】解:(2)根据燃烧的条件,棉花要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物”另外两个条件是: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故答案为: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实验分析](1)根据实验装置和实验现象可知: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一定放出热量;所以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降低,析出固体;(2)根据B装置浓硫酸起到干燥作用,而C装置中的无水硫酸铜遇到水变成蓝色,可以检验水的存在,所以C装置的作用是:验证是否还存在水蒸气;[实验结论](1)“小木条复燃”说明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2)“饱和的石灰水变浑浊”,因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一定放出热量;故答案为:(2)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两点得(1分),一点不得分)(3)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降低,析出固体;验证是否还存在水蒸气(意思符合就正确);氧气;?? 放出.【分析】(2)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实验分析:(1)根据资料中的信息:在常温下Na2O2和CO2能发生化学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分析解答;(2)根据无水硫酸铜的性质分析;实验结论:(1)根据“小木条复燃”的现象分析;(2)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情况分析.
13.【答案】2H2O22H2O+O2↑;燃烧匙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烧杯中白磷未燃烧是因为没有与O2接触;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助燃性;还原
【解析】【解答】解:(1)H2O2稀溶液与MnO2接触时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H2O22H2O+O2↑;(2)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燃烧匙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烧杯中白磷未燃烧是因为没有与O2接触;推入H2O2溶液后,生成氧气,氧气通过导管进入烧杯,所以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导管口有气泡冒出;(3)实验2中,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由此得出氧气的性质是助燃;木炭在反应中夺氧,是还原剂.故答案为:(1)2H2O22H2O+O2↑;(2)燃烧匙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烧杯中白磷未燃烧是因为没有与O2接触;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3)助燃性;还原.【分析】(1)H2O2稀溶液与MnO2接触时生成水和氧气;(2)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3)根据信息: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分析解答.
三、解答题
14.【答案】(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与氧气浓度有关,如硫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加剧烈.(或与接触面积有关,如煤粉比煤块燃烧得更加剧烈)
【解析】【解答】(1)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2)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例如:硫在氧气里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容易发生.如将木柴劈开架空后易燃烧,煤粉比煤块燃烧得更加剧烈等.故答案为:(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与氧气浓度有关,如硫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加剧烈.(或与接触面积有关,如煤粉比煤块燃烧得更加剧烈)【分析】(1)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2)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容易发生.据此分析回答.
四、综合题
15.【答案】(1)2H2O22H2O+O2↑
(2)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没有与O2接触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
(3)助燃性 ;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解答】解:
(1)H2O2稀溶液与MnO2接触时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H2O2?2H2O+O2↑;
(2)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燃烧匙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烧杯中白磷未燃烧是因为没有与O2接触;推入H2O2溶液后,生成氧气,氧气通过导管进入烧杯,所以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3)实验2中,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由此得出氧气的性质是助燃;木炭熄灭后冷却一段时间,烧杯中的部分溶液流入集气瓶.该实验中,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过程是,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回复止常压.
故答案为:
(1)2H2O22H2O+O2↑;
(2)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没有与O2接触;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
(3)助燃性;先增大后减小.
【分析】(1)H2O2稀溶液与MnO2接触时生成水和氧气;
(2)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
(3)根据信息: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分析解答.
16.【答案】 (1)② ;与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
(2)大于20℃,小于或等于60℃
【解析】【解答】(1)白磷的着火点是40℃,②中的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又与氧气接触,白磷能够燃烧起来。故填:②。由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只要满足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两个条件即可燃烧。故填: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2)通过此实验得出白磷着火点的温度范围是:大于20℃,小于或等于60℃。故填:大于20℃,小于或等于60℃。??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燃烧条件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