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八年级化学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四)八年级化学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6-24 18:0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五四)八年级化学跟踪训练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一、单选题
1.前几年冰岛火山喷发对欧洲多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氧气???????????????????????????????B.?一氧化碳???????????????????????????????C.?火山灰???????????????????????????????D.?二氧化硫
2. 下列哪组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 )
A.?CH4、CO2、H2??????????????B.?CO2、HCl、N2??????????????C.?SO2、CO、NO2??????????????D.?HCl、N2、O2
3.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氧气的操作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B.?用鼻子闻集气瓶内气体的气味 C.?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D.?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4.生活中应用缓慢氧化的实例很多,下列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酒和醋的酿造???????????????????B.?酒精燃烧????????????????C.?农家肥料的腐熟???????????????????D.?人在长跑时呼吸
5.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受热??
②收集氧气完毕,先撤酒精灯
③试管外壁有水
④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
⑤忘记在管口塞一团棉花?
⑥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
A.?全部?????????????????????????????B.?①②④?????????????????????????????C.?①②③④⑥?????????????????????????????D.?①③④⑤⑥
6.通过创建卫生城市活动,巴中城市空气状况有了明显变化,但测得目前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是PM2.5。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
①地面建筑产生大量粉尘?? ②沙尘暴天气增多?? ③太阳能热水
④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 ⑤燃烧天然气?????? ⑥燃煤取暖
A.?①③⑤⑥???????????????????????????B.?②④⑤⑥???????????????????????????C.?①②④⑥???????????????????????????D.?③④⑤⑥
7.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机动车尾气的排放不会污染大气?????????????????????????B.?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会导致“温室效应” C.?植树造林有利于遏制沙尘暴的发生?????????????????????D.?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会污染水源
8.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说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用天然气替代煤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B.?分类放置垃圾,便于回收 C.?高炉炼铁的废弃直接排到大气中?????????????????????????D.?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
9.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时大致可分为以下步骤:①点燃酒精灯;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②③①④⑤⑥??????????????????B.?③②①④⑤⑥??????????????????C.?②③①④⑥⑤??????????????????D.?③②①④⑥⑤
10.有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是否漏气 B.?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C.?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来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D.?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当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才能进行收集
二、填空题
11.今年我国多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雾霾天气,它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生命安全. (1)大雾天气导致呼吸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可吸入颗粒物 (2)频发的雾霾天气催热了防PM2.5专用口罩的网上销售,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作用. (3)为防治雾霾天气,改善空气质量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________? (4)我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下列4种矿石及其主要成分如下: ①下列矿石标本的主要成分中,所含金属元素有________?种. ②在炼制时,若要同时制得含铜元素和含硫元素的产品,需要选择的矿石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12.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从世界范围看,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3.中国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世博园区内使用电动车,有效减少了CO2、SO2、CO的排放,这些物质中会造成酸雨的是________?,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_______?. (2)世博园区内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获得直饮水.其中活性炭起________?作用;用紫外线对水进行处理,其作用是________? (3)世博会上所使用的饭盒、胸卡、证件等都用可完全降解的“玉米塑料”制成,以代替传统的不可降解塑料,你认为该举措的积极意义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1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怎样证明瓶内的氧气已收集满?
四、综合题
15. 请根据下列各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写出装置图A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16.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用C做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
(2)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
(3)选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___端通入。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解答】解:空气的污染物是主要有害气体和可吸入颗粒物,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氧气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供给人呼吸,不是空气污染物;
故选A.
【分析】空气的污染物是主要有害气体和可吸入颗粒物,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
2.【答案】C
【解析】【解答】解: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工厂废气的任意排放导致空气污染,目前记入空气污染指数的物质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可吸入颗粒等.
故选C.
【分析】完成此类题目要明确记入空气污染指数的物质.
3.【答案】 D
【解析】【解答】A.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是验证氧气的方法,不是验满方法,A选项不符合题意;
B. 氧气和空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用鼻子闻集气瓶内气体的气味是不能验满的,B选项不符合题意;
C.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是验证氧气的方法,不是验满方法,C选项不符合题意;
D.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表明已经集满氧气,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氧气的检验与验满: 验满:①用排水法收集:如果集气瓶口有气泡出现,说明气体收集满了。 ???????? 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了。 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4.【答案】 B
【解析】【解答】A、酒和醋的酿造过程中通常要发生氧化反应,该种氧化反应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
B、酒精燃烧是一种比较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符合题意;
C、农家肥料的腐熟过程中通常要发生氧化反应,该种氧化反应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
D、人在长跑时容易缺氧,这时容易发生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氧还反应分为缓慢氧化和剧烈氧化,燃烧发光发热,属于剧烈氧化。
5.【答案】 C
【解析】【解答】解:根据造成试管炸裂可能原分析,⑤忘了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不会造成试管炸裂;
由此可知:①没有给试管均匀受热;②收集氧气完毕,先撤酒精灯;③试管外壁有水;④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⑤忘记在管口塞一团棉花;⑥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中除⑤外可能造成试管炸裂;
故选C.
【分析】根据造成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1.加热前没有给试管预热,受热不均匀;2.试管外壁有水,加热时没擦干;3.试管接触到灯芯;4.试管口部高于试管底部,导致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5.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酒精灯.进行分析解答.
6.【答案】 C
【解析】【解答】①地面建筑产生大量的粉尘会造成PM2.5含量的升高;②沙尘暴天气的增多会增加空气中PM2.5含量的升高;③太阳能热水器工作过程中不会产生PM2.5;④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可吸入颗粒物,造成PM2.5的升高;⑤天然气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会增加PM2.5的含量;⑥煤炭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造成空气中PM2.5含量的升高。
故答案为:C。
【分析】 PM2.5 是指可吸入颗粒,故①地面建筑产生大量粉尘?? ②沙尘暴天气增多?? ④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 ⑥燃煤取暖会增加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
?
7.【答案】 A
【解析】【分析】A、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气体中含有很多有害物质,如CO、氮氧化合物等会污染大气; B、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 C、植树造林有利于遏制沙尘暴的发生; D、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会污染水源,因为N、P等是藻类植物的营养元素,会促使藻类疯长,破坏水源。故选A。 【点评】环境问题是常考的知识点,但难度不大。
8.【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用天然气代替煤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故正确;
B.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分类放置垃圾,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资源,故正确;
C.高炉炼铁的废气中含有有毒的一氧化碳,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的污染,故错误;
D.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因为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的污染较小.故正确.
故选C.
【分析】A.根据天然气燃烧的产物来分析;B.根据垃圾放错位置的资源来分析;C.根据炼铁的废气成分来分析;D.根据乙醇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解答.环境问题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要关注环境问题,利用所学知识可以顺利解答.
9.【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操作步骤(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根据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实验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药,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③加热;④收集;⑤将导管移出水面;⑥熄灭酒精灯,可知题中操作步骤的排列顺序为:②③①④⑥⑤; A、②③①④⑤⑥中⑤⑥顺序颠倒,没有移出导管时就熄灭了酒精灯,操作会造成试管的炸裂等错误顺序,故A错误; B、③②①④⑤⑥;装入药品前没有对装置气密性进行检查;⑤⑥顺序颠倒,没有移出导管时就熄灭了酒精灯,操作会造成试管的炸裂等错误顺序,故B错误; C、②③①④⑥⑤;验操作步骤符合要求,故C正确; D、③②①④⑥⑤;装入药品前没有对装置气密性进行检查,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10.【答案】 B
【解析】【解答】A、制取气体时,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是实验必做的一步操作,说法正确,故A说法正确;
B、因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故B说法不正确; C、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说明充满,故C说法正确; D、开始产生的氧气不纯,当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氧气才纯净,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了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氧气的验满和收集,实验的第一步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来检验氧气是否集满.对于实验中的操作应明确为什么这么做,不这么做会导致怎么样的后果,要具有严谨的学习思维.
二、填空题
11.【答案】D;吸附;工业废气经过处理后再排放;3;D
【解析】【解答】解:(1)大雾天气导致呼吸病人增多因为雾霜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 (2)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作用; (3)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有:工业废气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大量的植树造林、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 (4)上述矿石标本的主要成分中,铁、铜、钙属于金属元素,所含金属元素有3种. (5)若要同时制得含铜元素和含硫元素的产品,则由质量守恒定律,所需的矿石应同时含有铜元素和硫元素,故需要选择的矿石是辉铜矿. 故答案为:(1)D; (2)吸附; (3)工业废气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4)3; (5)D. 【分析】(1)大雾天气导致呼吸病人增多因为雾霜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 (2)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 (3)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有:工业废气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大量的植树造林、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 (4)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进行分析解答. (5)若要同时制得含铜元素和含硫元素的产品,则由质量守恒定律,所需的矿石应同时含有铜元素和硫元素,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12.【答案】有害气体;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解析】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很多,但有害物质主要分成气体和粉尘两类,气体主要是三大有害气体。 【分析】本题考查空气污染物,其中三大有害气体不包括二氧化碳。
13.【答案】SO2(或二氧化硫);CO2(或二氧化碳);吸附(或除去水中异味、色素等);消毒杀菌;减少“白色污染”
【解析】【解答】解:(1)三种气体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CO2 , 会造成酸雨的是SO2; 故答案为:SO2(或二氧化硫);CO2(或二氧化碳); (2)净水过程中,活性炭起吸附作用,吸附水中的颜色和异味;紫外线和氯气一样,同样起着杀菌消毒的作用; 故答案为:吸附(或除去水中异味、色素等);消毒杀菌; (3)用可完全降解的“玉米塑料”代替传统的不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故答案为:减少“白色污染”. 【分析】(1)常见气体中,二氧化碳气体能引起温室效应,二氧化硫会造成酸雨; (2)在净化水的过程中,常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颜色和异味,往水中通入氯气或利用紫外线可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3)不可降解塑料会引起白色污染.
三、解答题
14.【答案】 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反之则不满.
【解析】【解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集气瓶中氧气是否收集满要用带火星的木条,且要平放在集气瓶口,因此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反之则不满. 【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检验集气瓶中氧气是否收集满要用带火星的木条,且要平放在集气瓶口.
四、综合题
15.【答案】(1)试管 (2)A (3)F
【解析】【解答】解:(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仪器①为试管.(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故选择发生装置A;(3)验满一律是在集气瓶的口部,验满氧气是借助氧气的助燃性,所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口部.故选F.
答案:(1)试管;(2)A;(3)F.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解答;(2)根据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解答;(3)根据验满一律是在集气瓶的口部,验满氧气是借助氧气的助燃性,所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口部解答.
16.【答案】(1)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速度 (2)用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烧杯的瓶口上方 (3)a ;b
【解析】【解答】(1)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用C做发生装置的优点是可以随时通过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而控制反应的速度; (2)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用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烧杯的瓶口上方,木条复燃,证明已经集满氧气; (3)选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则气体应从a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由于气体的密度比水的小,再将气体从b端通入. 故答案为:(1)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速度;(2)用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烧杯的瓶口上方;(3)a;b.
【分析】(1)用C做发生装置可以定量的加入药品,也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者停止; (2)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3)选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长管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短管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