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八年级化学 6.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四)八年级化学 6.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6-24 18:0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五四)八年级化学跟踪训练 6.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单选题
1.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200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冰川消融,后果堪忧”。科学家指出,气候变暖主要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的。为了减小温室效应的影响,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B.?开发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C.?大量使用煤作燃料,降低生产成本??????????????????????D.?用二氧化碳作原料生产一种全降解塑料
2.古代字画能长期保存,是由于单质碳在常温下具有(?? )
A.?稳定性????????????????????????????????B.?氧化性????????????????????????????????C.?还原性????????????????????????????????D.?助燃性
3.近日,习主席首次视察石墨烯企业.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它是一种透明的良好导体和最薄、最硬的纳米材料.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白色固体????????????????B.?硬度较大????????????????C.?具有良好的导电性????????????????D.?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
4.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C.?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因此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D.?用碳素笔书写重要档案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5.用墨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多年而不褪色,这是由于碳(???)
A.?具有还原性??????????????????????B.?具有可燃性??????????????????????C.?常温下性质稳定??????????????????????D.?不溶于水
6.如图所示的分别是林林所在是实验小组进行的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验满的装置图,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7.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O与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区分????????????????????????????B.?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铁的冶炼 C.?CO2的过多排放可导致酸雨的产生??????????????????????D.?金刚石和石墨结构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8.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氧气﹣﹣供人呼吸??????????????????????????????????????????????B.?稀有气体﹣﹣做电光源 C.?氮气﹣﹣作保护气??????????????????????????????????????????????D.?二氧化碳﹣﹣造成酸雨
9.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直接采用的发生装置是(  )
A.??????????????B.??????????????C.??????????????D.?
10.如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会污染空气 B.?改用二氧化碳进行该实验也能看到完全相同的现象 C.?点燃酒精灯前应持续通入CO防止发生爆炸 D.?利用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之差能算出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的质量
11.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再加热溶液,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  )
A.?红色→红色→无色????????B.?紫色→红色→无色????????C.?紫色→红色→紫色?????????D.?红色→蓝色→无色
12.下列有关二氧化碳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二氧化碳的质量约占0.03%???????????????????????B.?二氧化碳溶于水溶液呈酸性 C.?二氧化碳无毒?????????????????????????????????????????????????????D.?二氧化碳可作气体肥料
13.右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组装装置①时,先固定试管,后放酒精灯 B.?用装置②进行实验时,先加固体药品,后加液体药品 C.?装置②和装置③中的a端连接后可用于制取收集CO D.?装置①中加入高锰酸钾制氧气时,需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二、填空题
1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选用下列物质的原因是(1)碳酸钠溶液________?(2)硫酸溶液________?(3)浓盐酸________ .
15.写出金刚石化学式:________。
16.用 Y 形管或 Y 形导管完成以下实验。 图 1中 Y 形导管平放于桌面,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结论:________;若把 Y 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2 ) , a 管位于上方, b 管位于下方,两石蕊试纸均湿润,可观察到 b 管中试纸变色比 a 管明显,原因:________。
三、解答题
17.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饮料大多数都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你用学过的知识验证打开汽水瓶盖时冒出的气泡中含有二氧化碳。将实验设计及相关内容填入下表中: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四、综合题
18.写出与下列物质的用途相对应的性质
(1)石墨做干电池电极:________
(2)焦炭冶炼金属:________
(3)金刚石裁玻璃:________
(4)活性炭除异味:________.
19. 常温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1)A中固体逐渐减少,发生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C中有气泡,溶液颜色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解答】气候变暖主要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的。为了减小温室效应的影响,措施合理的是∶A、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B、开发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用二氧化碳作原料生产一种全降解塑料。措施不合理的是∶C.不应大量使用煤作燃料,降低生产成本。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如何降低二氧化碳的量来分析解题。
2.【答案】 A
【解析】【解答】墨汁中含有碳,墨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保存的时间较长,因此古代字画久不褪色;故古代字画能长期保存,是由于单质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碳在常温下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3.【答案】 A
【解析】【解答】A、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不是白色,A符合题意; B、它是一种透明的良好导体和最薄、最硬的纳米材料,B不符合题意; C、它是一种透明的良好导体和最薄、最硬的纳米材料质,C不符合题意; D、石墨烯由碳元素一种元素组成,所以完全燃烧时,碳与氧结合生成二氧化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碳单质的性质。
4.【答案】D
【解析】【解答】解:A、一氧化碳不与石灰水反应,在室内放一盆石灰水不能防止CO中毒,故选项说法错误.
B、石墨和金刚石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C、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但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碳在常温下石墨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则用碳素笔书写重要档案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不与石灰水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石墨和金刚石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碳在常温下石墨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根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5.【答案】 C
【解析】
【分析】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通常情况下一般不能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解答】在通常情况下,碳不能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用墨绘制的字画能够长时间不褪色.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
6.【答案】 D
【解析】【解答】解:A、使用长颈漏斗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的末端应伸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图中所示装置错误.
B、干燥二氧化碳气体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图中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相反,所示装置错误.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为向下排空气法,所示装置错误.
D、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图中所示装置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使用长颈漏斗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的末端应伸入液面以下,进行分析判断.
B、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
C、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7.【答案】 C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一氧化碳不能,故CO与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区分,说法正确; B、工业上炼铁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把铁从铁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说法正确; C、CO2的过多排放可导致温室效应,而导致酸雨的产生是二氧化硫的过多排放.说法错误; D、金刚石、石墨、足球烯等物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由于构成物质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其物理性质会有很大的不同.说法正确. 故选C.
8.【答案】 D
【解析】【解答】解:A、氧气能够供给呼吸,该选项说法正确;
B、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够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可以用作电光源,该选项说法正确;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用作保护气,该选项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虽然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但是不是形成酸雨的物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分析】氧气能够供给呼吸;
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够发出五颜六色的光;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重要物
9.【答案】 A
【解析】【解答】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属于固液常温型.
A、该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制取气体,故选项正确.
B、该装置适用于气体与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不适于固液常温型制取气体,故选项错误.
C、该装置属于固体加热型制取气体,故选项错误.
D、该装置属于固液加热型制取气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A.
【分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属于固液常温型,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10.【答案】B
【解析】【解答】解:A、一氧化碳还具有毒性,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现象,必须添加尾气处理装置,故A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进行该实验,虽然集气瓶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但试管内的氧化铜无变化,故B说法错误;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点燃酒精灯前应持续通入CO,排净试管总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故C说法正确;
D、据CuO+CO Cu+CO2 , 知利用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之差能算出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的质量,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分析】一氧化碳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把金属从它们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点燃酒精灯前应持续通入CO,排净试管总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一氧化碳还具有毒性,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现象.
11.【答案】 C
【解析】【解答】解:CO2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CO2十H2O=H2CO3 , H2CO3又是一种不稳定的酸,易分解重新放出CO2 , 使试液又由红色变成紫色:H2CO3=CO2↑+H2O,因此溶液的变化为紫色﹣红色﹣紫色.
故选:C.
【分析】本题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来考虑.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12.【答案】 A
【解析】【解答】解:A、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约占0.03%,故A错误;
B、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了碳酸,溶液呈酸性,故B正确;
C、二氧化碳无毒,故C正确;
D、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可作气体肥料,故D正确.
故选A.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以及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分析回答.
13.【答案】 A
【解析】【解答】A、根据组装装置的一般顺序,应先放酒精灯,后固定试管,故错误;
B、固体和液体反应的实验,先加固体,再加液体药品,操作正确;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常温反应制取,可用装置②,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和③中的a端连接可收集CO2 , b管便于排尽空气,操作正确;
D、加热高锰酸钾,生成的氧气形成气流将粉末吹入导管使导管堵塞,因此需棉花过滤,操作正确。
二、填空题
14.【答案】反应速度太快,不宜收集;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有挥发性,使二氧化碳不纯
【解析】【解答】解:碳酸钠溶液比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速率快,生成气体无法收集;硫酸溶液与大理石反应成微溶的硫酸钙,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取的二氧化碳不纯. 故答案为:反应速度太快,不宜收集;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有挥发性,使二氧化碳不纯. 【分析】从碳酸钠溶液比稀盐酸反应速率快考虑;从用硫酸溶液的生成物微溶于水考虑;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考虑.
15.【答案】C
【解析】根据化学式的书写原则来解决此题。由于金刚石是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它的化学式为C。 【分析】本题考查物质包含金刚石的化学式的书写方法。
16.【答案】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无明显变化;H2O+CO2=H2CO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主要从b管中通过
【解析】【解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可以生成碳酸,碳酸可以使石蕊变红,故将二氧化碳气体与湿润的石蕊试纸相遇后试纸变红,而干燥的石蕊试纸不变色;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下面的管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较为严重,而上面的石蕊试纸变色不明显;【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三、解答题
17.【答案】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解析】【解答】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特性,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气体是二氧化碳,方法是: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分析】掌握如何检验二氧化碳。
四、综合题
18.【答案】(1)导电性 (2)还原性 (3)硬度大 (4)吸附性
【解析】【解答】解:(1)石墨做干电池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故填:导电性;(2)焦炭具有还原性,能用于冶炼金属,故填:还原性;(3)金刚石的硬度大,故可以用于裁玻璃,故填:硬度大;(4)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故能除异味,故填:吸附性.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9.【答案】(1)物理 (2)变红
【解析】【解答】解:(1)A中固体逐渐减少,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故填:(1)物理;(2)变红.
【分析】根据物理变化的概念以及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