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八年级化学跟踪训练 2.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单选题
1.针对能源、环境、水资源等方面的危机,以下4个设想中合理可行的是(?? )
A.?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B.?生活中严禁使用塑料制品,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C.?面对金属矿物储量有限的危机,寻找金属的替代品?????????D.?禁止开发和使用化石燃料,以应对全球能源危机
2.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物称为PM2.5,它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列项目不必列入监测范围的是(?? )
A.?氮气???????????????????????????????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PM2.5
3.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有关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中,镁带要经打磨,用坩埚钳夹持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要把红热的木炭迅速放入集气瓶底部D.?硫磺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要铺一层细沙,并在通风厨内进行
4.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的是(? )
A.?碳??????????????????????????????????????B.?镁条??????????????????????????????????????C.?氢气??????????????????????????????????????D.?蜡烛
5.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的位置加热??????????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破裂C.?气密性检查: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D.?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6.下列关于空气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空气的污染指数越大,说明空气质量越好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食品包装中充氮气可以防腐C.?按体积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D.?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7.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不易沉降.它与空气中的SO2 , O2接触时,SO2会部分转化成SO3 , 使空气中的酸度增加,飘尘所起的作用可能是( )
A.?氧化剂????????????????????????????????B.?还原剂????????????????????????????????C.?催化剂????????????????????????????????D.?吸附剂
8.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反应.下列物质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硫
铁
木炭
红磷
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
二氧化硫
三氧化二铁
二氧化碳
五氧化二磷
A.?A???????????????????????????????????????????B.?B???????????????????????????????????????????C.?C???????????????????????????????????????????D.?D
9.实验室用加热KMnO4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 )
A.?????????????????????????????????B.?????????????????????????????????C.?????????????????????????????????D.??
10. 聊城市“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天数同比增加29天.为使我市人民生活环境更美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为增加节日气氛大量燃放烟花爆竹??????????????????????B.?不用木炭进行露天烧烤C.?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不随意倾倒?????????????????????????????D.?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
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12.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B.?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将红磷换成木炭C.?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
13.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下列做法会增加可吸入颗粒物排放的是(?? )
A.?海水晒盐???????????????B.?使用太阳能热水器???????????????C.?对氢能源的开发利用???????????????D.?工厂排放烟尘
二、填空题
14.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因为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却是________?;实验时,瓶中预先留少量水或沙是为了________,待火柴棒快燃尽时才将铁丝伸入瓶内是为了________?。
15.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________?,属于氧化反应的有________?,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有________?,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的有________?.A、镁十氧气氧化镁??? B、硫+氧气二氧化硫C、蜡烛+氧气二氧化碳十水??? D、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十氧气.
16.A海洋的物产资源十分丰富,以下是对海水资源的部分利用。⑴海水中含量最高的盐是________?。⑵粗盐中含有泥沙、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将粗盐溶于水,然后再进行如下操作即可得到较纯的氯化钠: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的盐酸;④加过量的Na2CO3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用序号表示,不重复操作),其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⑶从晒盐后的卤水中可以提取重要金属镁,提取镁的步骤如下: 在提取镁的过程中,步骤①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试剂B选用________?。电解无水MgCl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17.二氧化碳可以通过不同的反应类型生成,请写出:(1)1组通过化合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物.(2)1个通过置换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3)石灰石高温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四、综合题
18.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非常重要.
(1)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大气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A.?使用清洁能源????????????????????B.?燃放烟花爆竹????????????????????C.?植树造林????????????????????D.?提倡绿色出行
(2)为了保护大气,2011年11月在我国新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基本监控项目增设了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限值,与该监测项目有关的是 ?????? .
A.?二氧化氮??????????????????????????????B.?一氧化碳??????????????????????????????C.?PM2.5??????????????????????????????D.?臭氧.
19.小型化工厂常以纯碱和大理石为主要原料,按以下工艺流程生产烧碱(NaOH)。
(1)物质C的化学式是________,在步骤Ⅲ中要进行的分离操作是________。
(2)写出步骤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步骤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解答】A、大量开采地下水,不利于保护水资源,A不符合题意;B、生活中减少使用塑料制品,B不符合题意;C、面对金属矿物储量有限的危机,寻找金属的替代品,可保护金属资源,C符合题意;D、应合理开发和使用化石燃料,以应对全球能源危机,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对于有污染而且对生活有用的物质,只能是减少或者开发新材料代替,不能禁止。
2.【答案】 A
【解析】【解答】A、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污染空气,不必列入监测范围,A符合题意;B、二氧化硫容易造成酸雨,B不符合题意;C、一氧化碳有毒,列入监测范围,C不符合题意;D、PM2.5属于粉尘污染,列入监测范围,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空气的成分不属于污染物,因此环境空气质量没有对其进行检测
3.【答案】 B
【解析】【解答】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符合题意;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中,镁带要经打磨,除掉表面的氧化物,用坩埚钳夹持,因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符合题意;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要把红热的木炭缓慢放入集气瓶底部,使氧气和碳充分反应,不符合题意;
D.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是气体,不需集气瓶底要铺一层细沙,,但二氧化硫是污染物,需在通风厨内进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烧的发红;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要把红热的木炭缓慢放入集气瓶底部,保证木炭能和氧气充分分接触; 硫磺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要 留少量的水,以便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并且在通风橱中进行;
4.【答案】 B
【解析】【解答】A、碳在空气中燃烧只能达到红热程度,不能发出耀眼的白光,不符合题意;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符合题意;C、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不符合题;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一是要知道氧气的浓度是影响燃烧现象的主要因素;二是要注意区分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和氧气中燃烧现象的异同,如碳在氧气中燃烧会发白光,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也发白光。
5.【答案】 A
【解析】【解答】A、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试管受热不均,引起试管炸裂,故A符合题意;
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故B不符合题意;
C、气密性检查: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故C不符合题意;
D、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会倒流,可能引起试管炸裂,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分析】给试管加热之前要先预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引起炸裂。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试管口冷凝流入底部,使试管炸裂。手心的温度使试管内的气体温度升高,气压增大,如果装置不漏气,内部的气体就会从导气管冒出。停止加热时如果先熄灭酒精灯,试管内骤冷气压降低,导致水从水槽倒吸入试管。
6.【答案】 A
【解析】【解答】解:A、空气污染指数指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故说法错误;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无毒,因此食品包装中可充氮气防腐,故说法正确;
C、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故说法正确;
D、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常温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说法正确.
故选A.
【分析】A、根据空气污染指数指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分析;
B、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以及用途分析;
C、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分析.
7.【答案】 C
【解析】【解答】解:SO2会部分转化成SO3的过程中,SO2与空气中的O2发生反应,飘尘只是起到了加快反应的作用,其自身的性质和性质都未发生改变,因此,飘尘在变化中起催化作用并不改变反应的实质为反应的催化剂;
故选C.
【分析】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而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的一类物质.飘尘在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过程中,降低了反应的难度使反应更容易发生,飘尘并不影响反应的结果,反应前后飘尘依然是飘尘.
8.【答案】 B
【解析】【解答】解:
A、硫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故选项错误;
B、铁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故选项正确;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五氧化二磷.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分析】硫、铁、木炭、红磷等物质都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物.
9.【答案】 C
【解析】【解答】实验室用加热KMnO4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时,需要酒精灯A、试管B、集气瓶D,不需要分液漏斗C.
故选:C.
【分析】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10.【答案】A
【解析】【解答】解:A、燃放烟花爆竹主要的危害有:污染空气、产生噪声、易引发火灾,对保护环境不利,错误;
B、木炭进行露天烧烤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粉尘会污染空气,会污染环境,不用木炭进行露天烧烤,可减少空气污染,正确;
C、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不随意倾倒,可减少环境污染,对保护环境有利,正确
D、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可改善环境,保护空气,正确;
故选A.
【分析】A、根据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分析;
B、根据露天烧烤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粉尘会污染空气分析;
C、根据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好处分析;
D、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可改善环境.
11.【答案】 A
【解析】【解答】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A说法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说法错误;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C说法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蜡烛、硫、磷、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12.【答案】 C
【解析】【解答】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错误;
B、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会导致瓶内气压变化不大,无法测定氧气体积,所以不能将红磷换成木炭,故错误;
C、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要制取氧气须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故正确;
D、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助燃,但不能燃烧,故错误;
故选:C.
【分析】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会导致瓶内气压变化不大,无法测定氧气体积;
C、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要制取氧气须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
D、氧气不能燃烧.
13.【答案】D
【解析】【解答】解:A、海水晒盐利用水分的蒸发获得食盐,不会产生可吸入颗粒物;故A错误;
B、太阳能是清洁能源,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故B错误;
C、氢气燃烧后的生成物是水,没有污染物的产生;故C错误;
D、工厂排放烟尘中含有大量的CO、SO2、NO2及粉尘等空气污染物;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从海水晒盐利用水分的蒸发获得食盐,不会产生可吸入颗粒物去分析解答;
B、从太阳能是清洁能源,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去分析解答;
C、从氢气燃烧后的生成物是水,没有污染物的产生去分析解答;
D、从工厂排放烟尘中含有大量的CO、SO2、NO2及粉尘等空气污染物去分析解答;
二、填空题
14.【答案】2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防止火柴燃烧消耗瓶中过多
【解析】【解答】空气中有21%体积的氧气;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在铁丝一端系一根火柴;将铁丝绕成螺旋形,待火柴燃烧殆尽时将铁丝伸入盛有少量水或铺了细沙的氧气瓶中,可以看到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但要注意的是,铁丝只能在氧气中燃烧,因空气中氧气浓度较低,故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瓶中预先留少量水或沙是为了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分析】本题是小综合题,考查了空气的组成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注意事项。
15.【答案】AB;ABC;AB;C
【解析】【解答】解:A、镁十氧气氧化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又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B、硫+氧气二氧化硫,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又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C、蜡烛+氧气二氧化碳十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但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十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答案为:A、B;A、B、C;A、B;C.【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6.【答案】氯化钠?? ;②④①③或④②①③? ;HCl + NaOH = NaCl + H2O??? ;过滤 ;稀盐酸? ;MgCl2??Mg??+Cl2↑
【解析】【解答】⑴海水中含量最高的盐是氯化钠;
⑵为了从粗盐中得到较纯的氯化钠,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④加过量的Na2CO3①过滤;③加适量的盐酸;或者④加过量的Na2CO3;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①过滤;③加适量的盐酸;其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 + NaOH = NaCl + H2O;(3)将固体从液体中分离的操作是过滤,故在提取镁的过程中,步骤①的操作名称是过滤;试剂B选用稀盐酸,稀盐酸与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电解无水MgCl2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Mg??+Cl2↑。【分析】为了从粗盐中得到较纯的氯化钠,就要把粗盐中的泥沙、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除去。
三、解答题
17.【答案】解:(1)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是化合反应;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是化合反应.(2)高温条件下,氧化铜和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是置换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 2Cu+CO2↑.(3)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故答案为:碳与氧气,或一氧化碳与氧气;C+2CuO 2Cu+CO2↑.CaCO3CaO+CO2↑.
【解析】【分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综合题
18.【答案】 (1)B(2)C
【解析】【解答】解:(1)A、使用洁净能源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大气;
B、燃放烟花会生成有害气体和粉尘,不利于保护大气;
C、植树造林会净化空气,有利于保护大气;
D、提倡绿色出行又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利于保护大气.故选:B.(2)与PM2.5项目监测项目有关的是可吸入颗粒物.故选:C.
【分析】(1)A、根据使用洁净能源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进行解答;
B、根据燃放烟花会生成有害气体和粉尘进行解答;
C、根据植树造林会净化空气进行解答;
D、根据提倡绿色出行又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进行解答.(2)根据空气污染物分析.
19.【答案】(1)Ca(OH)2 ;过滤 (2)CaCO3CaO+CO2↑ (3)Ca(OH)2+Na2CO3=CaCO3↓+2NaOH
【解析】【解答】(1)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加入纯碱,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分离固体与液体用过滤的方法;(2)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3)步骤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故答案为:(1)Ca(OH)2 , 过滤;(2)CaCO3CaO+CO2↑;(3)Ca(OH)2+Na2CO3=CaCO3↓+2NaOH。【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