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湖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6-24 21:4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4分)
1. A.B.C.D(A肱gōng B桴fú C哂shěn D斐fěi )
2.D(A神秘莫测;B桅杆;C坐落)
3.B(应该是“引人入胜”)
4.A(B项,句式杂糅,“原因是造成的”,可删除“原因”或“造成的”。C项,成分残缺,“使滴滴面临着巨大的转型”中“面临”缺少宾语中心词,可在“转型”后面增加“考验”。D搭配不当,“造就记录”可改为“创下记录”;“连续”与“蝉联”重复)
5、A
6. 4分
抓住作家性格特点描写作家创作某一经典作品时的动作神态、周围环境。虚实结合手法。非描写不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 (共2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7. A (B第2段末“目前……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不是城市发展丧失基础的原因;C错在“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见文中第4段“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D文中说“启蒙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会”只是一种可能性。)
8.D(原文没有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做表述、分析和论证,属于无中生有)
9.B(文章没有分析“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
10. 4分
(1) 对工作缺乏热情,不求上进。在岗位上干了四十五年,没有突出成绩,面临公司重组,想着巴结老板,投其所好。
(2)人情淡薄,为人吝啬。得知史迪威要去看望伯吉斯先生,才意识到自己也要去看望,而且想赶在史迪威之前,看望时买的葡萄是便宜货,书的价格高就舍不得买。
(3)手脚不干净、自欺欺人。故意撞了红衣女人,却“面带微笑”地把包给她,自己偷拿别人东西却找理由除去负罪感。
(每点2 分,答出2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11. 4分
交代人物关系,交代阿诸德和史迪威的矛盾,解释上文阿诺德要在史迪威之前探望老板,不愿与史迪威见面的原因。
推动情节发展,因为岗位重组,阿诺德面临退休,这就使他想尽办法也要给老板送一份惊喜,直接导致了下文他偷酒的行为。
丰富了阿诺德的人物形象。叙述这一情节,展现了阿诺德对工作无热情、无创意、爱忌妒的性格。
(共4分;每点2 分,答出2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12.4分
(1)欧亨利式的的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小说中埋有伏笔:“她在详详细细地讲述着自己的家族病史”,暗示她是一个病人;(2分)
(2)增强讽刺效果,讽刺了阿诺德的阴暗心理;(1分)
(3)起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令人捧腹,极富幽默感。(1分)
13.6分
(1)作为小说线索,贯穿全文;(2)丰满人物形象;(3)揭示主旨。
(每点2 分,结合文本展开,得6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3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4.B(质:验证。)
15.A(介词,凭。B在;到。C的;前置的宾语。D那么;表转折)
16.B(“赞叹、羡慕天赋”的说法错误)
17.(1)我悲伤地为他朗诵全篇,观察他仔细地听、伤心地询问的情状,为他沉默心酸了很久。
(共5分;句意正确1分,“察”“审”“状”“悯默”各1分)
(2)这就是仲言的文章广博又详实的缘故吧。
(共3分;句意正确1分,“是”“故”各1分)
18.(3分,每对1处0.5分)
念之怛然痛恨如新。不知向来所喻编次文字今已就否。渠所立自足以不朽,然其议论曲折,亦不可不使后人闻之也。其家事复如何?朋友传说
19. 2分
19.诗人对米元晖画作的赞叹和对大自然的喜爱(或表达了诗人对隐居山林生活的向往)
(共2分。答出任何两点即可。)
20. 4分
①视觉和触觉相结合,触觉 “春衣湿”,衬托了视觉“云气深”。②动静结合,以动衬静,通过“江风吹雨”“百花飞”,勾勒出一幅宁静灵动秀丽幽雅的画面。③由远及近,先写远景、大景,再写近景、小景(特写镜头),如“百花飞”,细腻生动。④虚实相生,“只恐春衣湿”是想象之语,表现了云气的缥缈朦胧。
答出2点 即可得满分
21.“仁”是“礼”的依据和基础,“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2分)
22.(1)“与师言之道”“相师之道”的“道”指与人相处的规矩;(2) “邦有道”“邦无道”之“道”,指国家政治情况;(3)“道不同不相为谋”的“道”指人的思想主张。
(每点1分,共3分)
23. 8分 只选4小题
(1)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2)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3)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
(4)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
(5)封狼居胥 / 赢得仓皇北顾
每小题2分,每空有错字别字漏字均不得分,全写按顺序批前3小题
 
四、作文(60分)
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切入分 41
一类文(49分以上);
二类文(42分~48分);
三类文(36分~41分);
四类文(36分以下)
【附】 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
我的同乡杨修龄曾经对我说:“华亭有个叫唐汝询字仲言的人,五岁时眼睛就失明了,现在五十多岁了。从五岁到现在,他听到别人朗诵就记背,记背下来又自己加以理解。而且他又能凭自己记下来又能理解的内容,独立创作诗文。他又为古代的诗文作注,都不少于数十万字。估计他五岁以后记住并理解的诗文,都是别人的嘴传授给他的耳朵,他的耳朵再传授给他的思想的积累。五岁以后他创作的诗文及为古代诗文作的注,都是他的心授予他的嘴,他的嘴又授予别人的耳朵与手的积累。他的文章种类多,文体具备,主题又以广博详实的材料为基础。唐汝询(虽然)已经能剖析疑义,鉴赏奇文,(但)到了读音相同的东冬、清青这类字,问他字的字形,还是和以前一样不会区分。”我听他这样说,心里认为唐仲言是个奇人。
过了两年,我经过白门,恰好碰见唐仲言。用修龄先生的话来验证,都符合他说的。仲言回华亭几个月后又和我碰面,朗诵我的《集俞园》诗“霜后芙蓉犹有露,冬前杨柳暂为烟”一句。我悲伤地为他朗诵全篇,观察他仔细地听、伤心地询问的情状,为他沉默心酸了很久。什么原因我会这样呢?仲言现在所做的一切,是将他的一生寄托在他不必去做的事情上。数十年中,他让他的心听命于耳朵,让他的耳朵听命于他人之口。人们说的一旦传不到他的耳朵,那么他的耳朵就什么也听不到;他的耳朵听到的不进入他的思想,那么他的心就不能灵敏地感知。因喜爱诗文而自己朗诵的人,诵读诗文是为了自己;转而对他人朗诵,为的是别人。人们为了自己诵读诗文已经难了,何况是为别人诵读呢?所以说仲言是将自己的一生寄托在本可以不必做的事情上了。这样的情势下应该不会有太多人愿意为他读并且能坚持长久。然而能使很多人愿意常常为他朗读甚至比他们为自身朗读的还要多,并且数十年如一日、如一人的原因,是仲言的诚心带来的结果。他那仔细听、悲伤地发问的的情状,表露了他的一颗真诚的心。
唉,像仲言那样做,也是很难的了!凡是得到它难,那么守护它就会坚定。得到它难,守护它坚定,那么别人在说,他在听的时候,即使想要加以选择接受,就不仅是来不及的原因了,更是因为不敢。想要对他人诵读的内容加以选择却来不及也不敢,所以他能积累丰富的知识。这就是仲言的文章广博又详实的缘故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