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6-24 19:5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背景资料元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蒙古贵族已完全成为封建的大地主,
各自占有大量的田土。 在最高统治集团中,奢侈腐化成为风气。蒙古皇室和元朝政府把
每年搜括来的民脂民膏,大部分用于无节制的岁赐和“做佛事”。元朝末期,贪污剥削愈来愈严重。政府卖官鬻爵,贿赂公行。元统元年(1333年)京畿大雨,饥民达四十余万。二年江浙被灾,
饥民多至五十九万,至元(后)三年(1337年),江浙又灾,饥
民四十余万。至正四年(1344年)黄河连决三次,饥民遍野。贫富分化财政困难腐败严重天灾不断第14课 明朝的统治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66页-69页,思考下列问题:
1.明朝建立于哪一年?定都何地?
2.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皇权,在地方采取了哪些措施?
3.为了集中中央的权力,朱元璋有何重大举措?
4.明朝的锦衣卫和东厂是什么机构?
5.明朝科举考试的题目来自哪些书籍?
6.明朝时,从国外引进了哪些农作物?
7.明代丝织业中心和制瓷中心分别在哪里?
一.明朝的建立1.元末农民起义2.明朝的建立
时间:1368年
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
都城:应天府
疆域:红巾军起义的发展过程刘福通
徐寿辉朱元璋一.明朝的建立明朝疆域图《明史·志第十六》:“计明初封略,东起朝鲜,西据吐蕃,
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二.明太祖朱元璋强化皇权思考:为什么朱元璋要强化皇权?根本目的:巩固统治一.明朝的建立皇权与相权的交锋秦朝:正式创立丞相制度(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由此开端)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被削弱合作探究:丞相制度始于何时?隋唐以后,
丞相的权力有何变化?北宋:宋太祖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一.明朝的建立三.科举考试的变化1.科举考试的题目: 出自“四书”、“五经”
2.考生答题方式:不允许发表个人见解
3.科举考试答卷的文体:“八股文”(八股取士)一.明朝的建立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一种专门文体。又叫制艺、制义、
时艺、时文、八比文等。它要求文章必须有四段对偶排比的文字,
总共包括八股,所以称八股文。
明代洪武元年(1368),诏开科举,对制度、文体都有了明确要求。
明宪宗成化年间,八股文更为兴盛,并逐渐形成比较严格的程式。此
后,一直沿用下来,直到1898年后,才随着科举考试的停止而废除。
八股文的基本特点,大致为以下几方面:1.题目一律用《五经》、
《四书》中的原文。2.内容必须以程朱学派的注释为准。3.体裁结构有
一套固定的格式。全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
束股、大结等部分组成。八股文介绍一.明朝的建立议一议你如何评介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 顾炎武八股取士制度是明朝加强思想控制的表现,对中国的思想文化、科学
技术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但又是科举考试标准化的重要体现。一.明朝的建立四.经济的发展1.农业: 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农作物
2.手工业 ⑴棉纺织业: 从南方推向北方
⑵丝织业: 苏州是丝织业中心
⑶制瓷业: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3.商业: 商品经济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数十座
较大的商业城市,晋商和徽商是实力最强的商帮.一.明朝的建立辣椒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把辣椒
带回欧洲,并由此传播到世界其他地方。于明代传入中国。一.明朝的建立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
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青花是运用天然钴料在白泥上进行绘画装饰,再罩以
透明釉,然后在高温1300摄氏度上下一次烧成,使色料充分渗透于坯釉之中,
呈现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显得幽倩美观,明净素雅。青花是中国最具民族
特色的瓷器装饰。景德镇青花瓷一.明朝的建立《皇都积胜图》局部一.明朝的建立小结一.明朝的建立
1368年 朱元璋(明太祖) 应天府(今南京)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政治上:从中央到地方全面改革官制
废除丞相制度 加强特务统治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八股取士四.经济的发展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一.明朝的建立练一练1.明朝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的主要目的是
A.更改旧的机构名称
B.加强君主权力
C.扩大机构的管理权限
D.解除元朝的民族压迫B一.明朝的建立2.某校历史研究小组准备以“古代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
的措施”为主题办一期黑板报,同学们纷纷投稿。其中无
法通过小组长审核的一项是
A.漫画“焚书坑儒”
B.汉武帝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小议“八股取士”
D.谈明朝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D一.明朝的建立3.李聪是明代的读书人,他寒窗苦读,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以求取功名,
他必读的书目有
A.《史记》
B.唐诗
C.宋词
D.四书五经D一.明朝的建立4.某同学从图书馆借了《明朝宰相制度的终结》、《锦衣卫特务机构
研究》、《“八股取士”制度考》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他
选择的题目应该是
A.略谈明朝的君主专制
B.细说明朝的对外交往
C.简论明朝的思想控制
D.浅议明朝的文化政策A一.明朝的建立材料解析:
洪武十三年左丞相胡惟庸诛,遂废宰相。太祖诏“以后嗣君毋得
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
—钱穆《国史大纲》请回答:
1.以上材料中的太祖指何人?2.以上材料反映出明朝在官制上有何变化?这一变化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什么?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加强了皇权。一.明朝的建立课外拓展推荐阅读书籍:
1.《明朝那些事》 当年明月
2.《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一.明朝的建立晋商俗称“山西帮”,亦称“西商”、“山贾”。在漫长的
历史中,晋商以山西富有的盐、铁、麦、棉、皮、毛、木材、
旱烟等特产,进行长途贩运,设号销售,套换江南的丝、绸、
茶、米,又转销西北、蒙、俄等地,其贩运销售活动遍及全
国范围,形成了能与南方徽帮相抗衡的最有经营实力的北方
晋帮集团。晋商的历史虽然可以追溯到周朝,但真正崛起于
明代。一.明朝的建立徽商与晋商齐名,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或“徽帮”。
它是旧徽州府籍商人或商人集团之总称。而不能等同于安徽
商人,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
的记载,以后代有发展,明朝成化、弘治(1464-1505年)年间
形成商帮集团。一代代的徽州人靠贩运盐、茶、山货,经营
文房四宝,走出一条遍及全国的贸易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