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其他生物的呼吸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3其他生物的呼吸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6-25 12:2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3其他生物的呼吸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说出四种代表动物的主要呼吸器官和呼吸方式。
(2)描述呼吸过程,阐述他它们的呼吸如何与环境相适应。
(3)归纳总结四种代表动物的呼吸,说出呼吸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
用形象图形教学法,使形象记忆与抽象记忆相结合。通过观察与的呼吸和鳃的结构,阐述鱼鳃与水环境的适应关系,通过几种动物的呼吸,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了解呼吸的实质。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重点
归纳总结四种代表动物的呼吸,说出呼吸的实质。
四、教学难点
归纳总结四种代表动物的呼吸,说出呼吸的实质。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前几节的课程中我们已经学过了人的呼吸和绿色植物的呼吸,那么世界上的生物那么多,它们都是怎么进行呼吸的呢?
(二)讲授新课
1. 单细胞生物的呼吸
草履虫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整个身体表膜进行的.草履虫通过表膜把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渗入到细胞质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也通过物质交换排出。
2.鱼类的呼吸
我们利用如下工具观察一下鱼是怎么进行呼吸的,小鱼、墨水、镊子、胶头滴管。将鱼放在盛有水的鱼缸内,观察一下鱼口的开合,和鱼鳃的开合。在鱼口处第一滴墨水,观察一下墨水从哪里排出。
鱼主要是用鳃呼吸,水流从口流入及有鳃孔流出,在不断通过鳃的时候进行气体交换。因此鱼鳃有着特殊结构。鳃片由无数的鳃丝排列构成,每条鳃丝又生出许多突起的鳃小片,有着丰富的微血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相邻的鳃小片交错嵌合,水在其中对流,保证了血液与水之间的最大气体交换量。 当鱼离开水后鳃丝和鳃小片就彼此粘连,呼吸面积大大减小,无法补充充足的氧气,且鳃丝暴露在空气中,因水分蒸发引起鳃丝干燥,破坏了鳃的结构,使其失去呼吸功能而死亡。 虽然有写鱼的皮肤、气囊、肠管可以辅助呼吸,但是那些远远不够。 最后特别说下:鱼并不是不能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只是由于鳃的水适应性结构使得它在空气中不能获得充足的氧气
3. 两栖动物的呼吸
两栖动物幼年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年生活在陆上(也可回到水中,也有少数仍然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体外受精,生殖环境离不开水。
4. 鸟类的双重呼吸
双重呼吸(shuangchonghuxi)鸟类除具有肺外,并有从肺壁凸出而形成的薄膜气囊.主要的气囊有9个,它们一直伸展到内脏间、肌肉间和骨的空腔中。鸟在休息时,主要靠肋间肌及腹部肌肉的运动,在肺部进行呼吸.当飞翔时,则主要靠胸肌的运动进行呼吸。气体经肺进入气囊后,再从气囊经肺排出,由于气囊的扩大和收缩,气体两次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这种在吸气和呼气时都能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方式,称为双重呼吸。这是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一种特殊呼吸方式。
(三)重难点精讲
归纳总结四种代表动物的呼吸,说出呼吸的实质。
(四)归纳小结
1. 单细胞生物的呼吸
通过物质交换
2. 鱼类的呼吸
鱼主要是用鳃呼吸。
3. 两栖动物的呼吸
两栖动物幼年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年生活在陆上用肺呼吸。
4. 鸟类的双重呼吸
六、板书设计
1. 单细胞生物的呼吸
2. 鱼类的呼吸
3. 两栖动物的呼吸
4. 鸟类的双重呼吸
七、作业布置
同步练习册
八、教学反思
通过分组讨论、表达交流、分组实验等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等都得到提高,课堂的教学过程丰富方法多样。给出课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