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分子热运动(要点讲解+当堂检测+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1分子热运动(要点讲解+当堂检测+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6-25 11:4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同步学案
第十三章 内 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要 点 讲 解
要点一 物质的构成
常见的物质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很小,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无法看到分子,只能靠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人们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要点二 分子热运动
1. 扩散现象
(1)定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2)扩散现象: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2. 分子的热运动
(1)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影响因素: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质的扩散越快,分子运动越剧烈。任何温度下,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仅是运动速度不同而已。不能错误地认为0℃以下的物质分子不会运动。
经典例题1 运用分子动理论,可以对液体的蒸发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由于液体表面的分子在做________,所以在任何温度下蒸发现象都能发生;温度越高,分子的________,从而蒸发越快。
解析:由于液体表面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总有一些分子能摆脱周围分子的束缚成为气态的分子,这就是蒸发现象,所以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分子热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蒸发进行得就越快。
答案: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要点三 分子间的作用力
1. 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 类比法理解分子间的作用力(以弹簧连着的小球类比分析)
分子间距离关系
关系分析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
分子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相当于弹簧的自然伸长状态
引力等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为零
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
相当于压缩弹簧
引力小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
相当于拉伸弹簧
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分子间距离很大时
相当于超出了弹簧的弹性限度
分子间作用力十分微弱
3. 物质三态的分子结构特点
物质
状态
分子间距离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运动
情况
宏观特征
固体
很小
很大
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无规则振动
有一定体积和形状,没有流动性
液体
比固体稍大
较大
既可以在一个位置振动,又可以移动到另一位置振动
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体
很大
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除碰撞外,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既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经典例题2 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面,记住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微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
A. 不变,因为玻璃板重力不变
B. 变小,因为玻璃板受到了浮力
C. 变大,因为玻璃板沾水变重了
D. 变大,因为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分子引力
解析:玻璃板下面有水,水与玻璃板之间的距离较小,当用力拉起玻璃板时,增大了玻璃分子和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提起玻璃板所需要的力为玻璃板的重力与分子引力之和,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答案:D
易错易混警示 机械运动和分子的热运动
在分析实际事例时,易把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和分子的热运动混为一谈。现从三个方面区别它们:
一是从概念上判断。分子热运动是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机械运动则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二是从现象上判断。微观世界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而宏观世界中物体的机械运动则是肉眼能看到的。
三是对引起运动的原因上判断。分子热运动是自发的,永不停息的,不受外力影响,而物体的机械运动则要受到外力的影响。
经典例题3 泉城四季,风景各异,无论是一朵花、一个麦穗,还是一粒沙、一片雪花……世间万物皆由大量分子组成。下列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运动的是(   )
A. 春:微风拂过,花香袭人 B. 夏:暖风阵阵,麦浪翻滚
C. 秋:狂风乍起,黄沙漫天 D. 冬:寒风凛冽,漫天飞雪
解析:分子很小,不能用眼睛直接观察到, 我们只能凭观察到的现象(扩散现象)来判断是不是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运动,“花香袭人”是花香分子发生了扩散,故A选项说明了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而B、C、D选项中“麦浪翻滚”“黄沙漫天”“漫天飞雪”都是宏观物体的运动(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
答案:A
当 堂 检 测
1. 2019年3月8日10时,某市气象台发布重雾霾天气橙色预警,12时启动Ⅱ级应急响应。雾霾是指雾和霾的组合,霾主要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下列对霾中颗粒物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它和一个原子的大小差不多 B. 它包含几个分子
C. 它的大小有几个纳米 D. 它是由许多分子组成的
2. 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
A. 公路上大雾弥漫 B. 花棚里香气扑鼻
C. 湖面上柳絮飘扬 D. 氧气被压缩进钢瓶
3. 下列各种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是(  )
A. 气体容易被压缩 B. 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
C. 铁棒被折断后很难再合成一个整体 D. 气体会无限地扩散
4. 如图,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一现象说明了(  )
A. 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 分子具有动能
C.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第4题 第5题
5. 每年古徽州数十万亩油菜花怒放,遍地金黄,大量游客会到田间观赏和游玩。游客在离油菜花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花香,这是 现象,这种现象说明 。
6. 长期堆放煤的墙角,在地面和墙角内有相当厚的一层会变成黑色,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这是一种 现象。
7. 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表明分子在   。在公共场所,为了他人的健康,请你给吸烟者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
8. 在固态物质中,分子彼此靠得很近,分子间作用力很大,因此,固体既有一定的 ,又有一定的 。在液态物质中,分子间距离较 ,分子间作用力比固态时小,在一定限度内,分子能从一个位置运动到另一个位置,因此,液体具有一定的 ,但没有确定的 ,具有流动性。在气态物质中,分子间距离很 ,作用力很 ,分子能自由地向各个方向运动,因此,气体既没有一定的 ,也没有确定的   ,而且很容易被压缩。
9. 小明同学先将注射器筒内吸入适量的水,推动活塞使筒内空气排除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嘴,再用力推活塞,如图所示,结果发现筒内水的体积几乎未改变,这一现象表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选填“引力”或“斥力”)。
当堂检测参考答案
1. D 2. B 3. B 4. D
5. 扩散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6. 扩散
7. 做无规则运动 在公共场所不要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