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生物的排泄同步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7生物的排泄同步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6-25 16:2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章生物的排泄
一、夯实基础
1.下列人体器官或系统中,不具有排泄作用的是(  )
A.大肠 B.皮肤 C.呼吸系统 D.泌尿系统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被称为排泄
B.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和皮肤都能排出代谢废物
C.尿液中尿素的浓度比原尿中尿素的浓度高
D.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3.建筑工人在户外工作汗流浃背,关于人体的散热和产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热与散热处于动态平衡
B.散热大于产热
C.产热与散热不受大脑神经的控制
D.散热小与产热
4.有些人喝酒后脸色发红,这种生理变化发生在皮肤的(  )
A.真皮 B.角质层 C.生发层 D.皮下组织
二、能力提升
5.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形成原尿约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左右,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 B.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C.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D.肾细胞的呼吸作用
6.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过滤和重吸收作用,形成尿素,某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葡萄糖分子在经过肾单位时,依次经过的结构不可能是(  )
A.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出球小动脉
B.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集合管→肾盂
C.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外毛细血管
D.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管外毛细血管
7.水是生命之源,欧盟建议9-13岁的孩子,每天喝水1.68升;14-18岁的少年,每天饮水量要达到2升.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内的水分通过泌尿、排汗两条途径排出体外
B.天气炎热时或剧烈运动后,需要及时补充淡盐水
C.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排出体外
D.水参与人体的物质运输、体温调节等重要生理活动
8. 孝孝陪爷爷到医院体检,发现爷爷的尿检结果异常,尿液成分中含有葡萄糖.你认为他爷爷的病变部位是(  )
A.肾小球 B.肾小囊内壁 C.肾小管 D.膀胱
9.下列有关人体新陈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内的葡糖糖转化为脂肪储存属于同化作用
B.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并释放能量属于异化作用
C.夏天尿少,这是因为人体内的代谢废物主要由皮肤排出
D.人每天形成原尿约有150升而排出尿液只有1.5升,这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三、课外拓展
10. 如图是尿的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1、2、3组成一个。
(2)血液流经[1] 时会发生过滤,在[2]中形成原尿.
(3)原尿流经[3]时,全部的、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其余成分形成尿液.
(4)尿液中出现红细胞,可能是发生病变.
11. 人体离不开营养物质,大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了能量保障.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我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先生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为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做出了巨大贡献.下面是大米在人体内的主要变化,请分析回答问题:
(1)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它最终在内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进入血液.
(2)葡萄糖随血液循环到达心脏后,首先到达心脏的,然后经过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经运离心脏,运至。
(3)葡萄糖随部分血液流到肾脏(如图)后,血液中的部分葡萄糖经过[④]的滤过作用进入原尿,在[⑤] 处它又被重新吸收回到了血液中.
四、中考链接
12.(德州) 今年春节后,广州(当地气温为25℃左右)的业务员李某到我市(当时气温为5℃左右)出差,身体内发生了一系列生理变化,其中耗氧量、尿量变化依次为(  )
A.减少、增加 B.增加、减少 C.增加、不变 D.增加、增加
13.(娄底)与血浆相比,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含(  )
A.水 B.葡萄糖 C.无机盐 D.尿素

参考答案
一、夯实基础
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A
4.【答案】A
二、能力提升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C
三、课外拓展
10.【答案】:(1)肾单位
(2)肾小球;肾小囊
(3)肾小管;葡萄糖
(4)肾小球
【解析】:(1)图中1为肾小球,2为肾小囊,3为肾小管组成一个肾单位.
(2)血液流经[1]肾小球时会发生过滤,在[2]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3)原尿流经[3]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其余成分形成尿液.
(4)尿液中出现红细胞,可能是肾小球发生病变
11.【答案】:(1)小肠;
(2)右心房;全身;
(3)肾小球;肾小管
【解析】:(1)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初步分解为麦芽糖,胃内不消化淀粉,再经胃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最终在小肠内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小肠绒毛吸收进入血液.
(2)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经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由右心房进入右心室,通过肺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进入主动脉.具体路线是:小肠毛细血管→小肠静脉→肝门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3)当血液流经④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X原尿;当原尿流经⑤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四、高考链接
12.【答案】D
【解析】今年春节后,广州(当地气温为25℃左右)的业务员李某到我市(当时气温为5℃左右)出差,人是恒温动物,当温度较低时,为了维持自身恒定的体温,机体要靠加快代谢产热,代谢加快,体内物质氧化分解较多,而分解有机物要消耗氧气,当温度降低时(温度适宜)耗氧量增多;而当温度降低,汗液减少,代谢水分转化为尿液多,所以尿量增多.
故选:D
13.【答案】B
【解析】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所以一般情况下,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应有的是葡萄糖.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