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写作 写人要抓住特点第三单元文题展示 1.从班上选择你熟悉的一个同学,写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2.你有自己的偶像吗?是曹操、关羽、李白那样的古代人物,还是毛泽东、鲁迅、钱学森这样的现代名人?是现实生活中的歌星、影星、球星,还是文学影视形象孙悟空、哈利·波特、蜘蛛侠?试围绕“我的偶像”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不少于500字。写作指导 记叙文除了要记事,也常常要描写人物。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特点:有人内向,有人泼辣;有人粗犷,有人细腻;有人幽默,有人朴实……写人要细心观察,认真比较,抓住人物的个性特征,把“这个人”写“活”,写成“他”自己。可以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各方面入手,找出人物在着装打扮、身高体态、言谈举止、行为习惯、思想品质等方面异于常人之处,抓住最有特点的方面进行细节描写,使人物鲜活起来。 1.肖像描写: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饰、体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要写好人物的外貌就要细心观察,发现被描写者不同于他人之处,选出最有特点之处,再将其扩大,运用一点夸张手法也未尝不可。切忌面面俱到,从头到脚泛泛而谈。同时不要忽略对眼睛的描写。“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于表现人物个性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年龄不同,阅历不同,心理不同,眼神也各不相同。 举例:
(1)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豆腐西施”)
(2)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孔乙己)
2.语言描写:由于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经历、职业等不同,语言风格也一定不同。语言描写要把握语言风格,切忌众口同腔。人物的语言描写还要注意场合情境,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语言。 举例:
一语未了,忽听外面人说:“林姑娘来了。”话犹未完,林黛玉已摇摇摆摆的进来,一见宝玉,便笑道:“哎哟!我来得不巧了!”宝玉等忙起身让座,宝钗笑道:“这是怎么说?”黛玉笑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宝钗道:“我更不解这意。”黛玉笑道:“什么意思呢:来呢一齐来,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了,明儿我来,间错开了来着,岂不天天有人来呢?也不至太冷落,也不至太热闹。——姐姐有什么不解的呢?” 3.动作描写:动作描写首先要做到准确、真实,人物是怎么做的就怎么写,实事求是,真实地反映生活实际。在动词的运用上要揣摩、推敲,选择最恰当、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的词语。对于连续性动作的描写,一定要先想到动作的先后顺序,除了写出做了什么,还要写出是怎么做的,在什么背景下做的。 举例:
(1)(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
(2)扫出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下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4.心理描写:写自己的心理容易,写他人的心理难,可以直接用“他想”“他自言自语地说”“他默默地告诉自己”“他在心中发誓”等语句引出;也可以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心理状态,反映人物内心隐藏着的微妙感情。
举例:
(1)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 (2)自言自语式: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在写人记事的文章中特别要注意细节描写!而把细节写活,把人物写活,而不是写一些不呼吸空气、只会说不会动、有人而无景、想、说、做分割得很清楚的,笼统模糊的无生命力的僵尸。僵尸不好玩,也不可亲,他跳不出我们需要的好作文、高分,让我们行动起来,仔细观察,仔细体悟,把精致化的生活转化为以细节打动人,以真情感动人的美文华章吧!范文一
我的同学“彪哥”
“彪哥”本名徐云彪,在我们七年级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这雅号的来历非比寻常,完全是他大胆挑战、毛遂自荐的结果。上学期,我们班进行了一次数学测验,徐云彪并未把自己的大名写在卷子上,而是将“彪哥”二字写在了最显眼的地方,结果遭到老师严厉训斥。事后,“彪哥”这个响当当的“雅号”,就沸沸扬扬地传开了。范文赏析 “彪哥”的形象极为平常,无须详表。“彪哥”的“坐骑”很是显眼,“28”型的邮政自行车,便是“彪哥”的代步工具。虽说车已很旧,但“彪哥”对自己的爱车很是体贴,每天都会找个最佳的停车位置。“彪哥”的骑车技术不佳,摔倒再爬起是家常便饭,毕竟人小车大,总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弄得同学们不敢与他同行,只怕他人仰车翻时殃及自身。他倒很自信,疾驰于车水马龙之间,嘴里还不停地哼唱着至今无人能听懂的歌曲。“彪哥”就是这样潇洒,不管摔倒了多少次,仍旧那样疾驰着,仍旧那样自信着。 “彪哥”的学习成绩不敢恭维,并非他智力上有缺陷,只是因为他在学习上不求甚解,属张冠李戴型。一次课间休息时,同学们谈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这个话题,“彪哥”疾呼道:“杨玉环!”就是这三个字,逗得大家哄堂大笑。而“彪哥”却一脸茫然地说:“怎么?难道我说错了吗?”不知谁说了一句:“‘彪哥’真是高见,杨玉环既当贵妃,又当皇帝。”“彪哥”这才恍然大悟:“噢,是武则天,我弄错了,让大家见笑了。其实也没什么嘛,反正她们都很有名。”“彪哥”总是这样自我开脱。每次数学考试后,他脸上的表情都是极其丰富的,有高兴,也有遗憾。一些难题他总能想对思路,可计算结果却总是相差万里。“彪哥”对此总是不屑一顾地说:“大丈夫不拘小节。”“彪哥”呀“彪哥”,你为何不静下心来想一想,如果这样马虎下去,还谈何大丈夫? “彪哥”虽然在学习上不够优秀,但在劳动上的表现相当出色。他担任班上的劳动委员,就是这个称谓,使“彪哥”有了无穷的动力。别看他个子不高,身体不壮,但干起活来却生龙活虎。只要谁叫一声“劳动委员,这儿有垃圾”,他立刻就到,拎水、拖地。别管什么活,只要“彪哥”一到,一切搞定。每周五大扫除,“彪哥”都会大显身手。他越是卖力大家便越是敬佩,越是敬佩,他便越是卖力,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在“彪哥”的带动下,同学们也毫不示弱。我们班在卫生评比中成绩相当好,总能受到表扬,同学们一致认为这荣誉应该归功于“彪哥”。
“彪哥”就是这样,哪里有他,哪里就有欢声笑语,就有窗明几净。若要将他的事迹一一列举,就是几箩筐也装不下。总之一句话:“‘彪哥’,我们爱你!” 【点评】本文思路清晰,开头点出所写人物,结尾总结全文,照应开头,主体部分分别从三个方面来表现“彪哥”的个性特点:自信、马虎、爱劳动。文章通过几件典型事例,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其中“课间抢答”事件写得最精彩。范文二
动力来自心中的偶像
当历史的长河消逝在时间的大海时,有些偶像却依然清晰地活在我们的心中。他们就像心中的一支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仅给予了我们视觉上的美感,更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
当你站在那汨罗江畔观看江流涌动的时候,是否记得那天地含悲的历史画面,是否还记得那“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英勇投江的场面。屈原,你是我们智慧与情感动力的源泉。当你站在那乌江边上观看波浪翻腾的时候,是否记得那楚汉争霸的纷飞战火,是否还记得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项羽自刎乌江的场面。项羽,你是我们英勇气概的源泉与动力。 顾城曾经说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在我心里,每一位偶像,都给我带来了生命的激情与动力。也许洪战辉可以扔下小不点,可他选择了坚守责任;也许李春燕可以不下乡来,前往富裕之地就医,可他心里放不下乡亲;也许陈健可以违背诺言,到大陆去发展,但他铭记着他人的恩情;也许丛飞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他心系着贫困山村的孩子。每一位不平凡的偶像,都以不同的方式在鼓励着我、推动着我。 偶像是你前进的动力,当你迷茫时,读到“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你会看清自己的目标;当你失落时,读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会看到一丝光明。即使你现在只是一只柔弱的雏鹰,但你以蓝天为你的偶像,只要你心存高远,终可以直击蓝天,俯视大地。即使你现在只是一条涓涓细流,但你以大海作为你的偶像,只要你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即使你现在只是一株稚嫩的树苗,但你以大树作为你的偶像,只要你坚忍不拔,终会长成参天大树!
偶像,我们生命动力的不竭源泉!让我们用知识为船,用行动为帆,用偶像为舵,满怀激情地驶向彼岸。 【点评】本文极具底蕴,也能关注现实生活。文章材料鲜活而且分析到位,如第二段里对屈原与项羽的引用,先有一笔传神的画面描写,继而是对相关诗词的深入解读,最后还有对自我影响的阐述,内容属于“点”上论述;第三段虽然也是对偶像素材的解读,但方法不同,一是视角转向“感动中国”获奖人物,内容更具时代感、新鲜感,述说也更为简洁,内容重在“面”上的佐证。从语言上看,清新流畅,文采飞扬,开篇的比喻贴切美妙,下笔引人;收束时的排比,比喻贴切,鼓舞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