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八年级 化学跟踪训练 2.3水分子的变化
一、单选题
1.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微粒观: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B.?分类观:五氧化二磷属于纯净物C.?转化观:氯酸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氧气???????????D.?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均不变
2.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氢气充探空气球????????????B.?焦炭用于炼铁????????????C.?干冰用作人工降雨????????????D.?木材可以制作桌椅
3. 化学变化中不能实现的变化是( )
A.?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B.?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C.?一种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D.?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单质
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氢气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5.在如图装置中通入X气体,观察到P处产生蓝色火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可能为氢气???????????????????????????????????????????????????????B.?X发生了还原反应C.?水平试管内红色固体变为黑色?????????????????????????????D.?实验结束应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入气体
6.下列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 )
A.?我是紫红色固体 ??????????????????B.?我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 C.?我在常温下是气体 ???????????????D.?我会生锈
7.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从发展的角度看,你认为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氢气?????????????????????????????????????B.?天然气?????????????????????????????????????C.?石油?????????????????????????????????????D.?煤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B.?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二氧化碳C.?能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D.?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液体是纯水
9.下列化学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硫+氧气 二氧化硫???????????????????????????????????????B.?蜡烛+氧气 二氧化碳+水C.?碳酸氢铵 氨气+二氧化碳+水??????????????????????D.?二氧化碳+水﹣﹣→碳酸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相关的是(? )
A.?双氧水作消毒剂???????????????B.?天然气作燃料???????????????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氧气用于炼钢
二、填空题
1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
(2)现有药品:①稀硫酸;②稀盐酸;③大理石.若用该装置制取CO2 , 选用的药品是 ________?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 ;
(3)写出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一种方法:________ .
12.三聚氰胺的化学式为C3H6N6(结构见图),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化工原料.该物质为纯白色晶体,无味,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一般情况下较稳定,但在高温下能分解放出氰化物. (1)三聚氰胺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__(写一条)。(2)通常可用尿素[CO(NH2)2]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生成三聚氰胺,同时放出氨气(NH3)和二氧化碳气体,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3.久放石灰水的瓶壁上有一层白色固体,名称为________.形成该白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用已学知识思考洗去它应加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14.二氧化碳可以通过不同的反应类型生成,请写出:(1)1组通过化合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物.(2)1个通过置换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3)石灰石高温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四、综合题
15.下图是电解水的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其中A试管应该与电极的________极(填正或负)相连。通电一段时间后,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那么,A试管和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等于________、分子个数比是________、质量比是________。
(2)B试管中气体的检验方法为________。
(3)通过该实验小明得出了许多结论,请你说出其中一条:________。
(4)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
16.工业上可以用FeSO4制取铁.
方案一:FeSO4 ?Fe2O3 ?Fe
(1)已知FeSO4在高温的条件下会生成Fe2O3和两种硫的氧化物,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实验室中完成反应②时,固体颜色的变化是________.
方案二:已知FeCO3 ?FeO+CO2↑?? C+CO2 ?2CO
(3)硫酸铵在农业上可以用作氮肥,其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反应Ⅱ中往往还加入碳酸钙,碳酸钙能将煤燃烧生成的含硫物质除去.焙烧时间与铁金属化率的转化关系如图:
(4)曲线a、b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
(5)反应Ⅱ加入煤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粗铁粉中一定含有的杂质为________.
(6)【反思】工业上常采用方案二制取粗铁粉.请分析不用方案一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解答】A.空气是混合物,空气中不存在空气分子,A符合题意;
B. 五氧化二磷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B不符合题意;
C. 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可以生成氯化钾和氧气,C不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均不变,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空气属于混合物,有不同物质的微粒构成。
2.【答案】 B
【解析】【解答】A、氢气充灌气球,是利用了氢气密度小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A不符合题意;
B、焦炭用于炼铁,是利用了焦炭的还原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B符合题意;
C、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C不符合题意;
D、木材可以制作桌椅,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质的用途由性质决定,化学性质是指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而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3.【答案】 C
【解析】【解答】A、化学变化可以把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例如臭氧变化成氧气,臭氧分子变化成了氧分子,故A不符合题意;
B、化学变化可以把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例如,铁与硫酸铜反应,溶液中铜离子转化成亚铁离子,故B不符合题意;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不能再分,故C符合题意;
D、化学变化可以把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单质,例如臭氧变化成氧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的特征分析,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分子发生了变化,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4.【答案】 D
【解析】【解答】解:A、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5.【答案】D
【解析】【解答】解:在如图装置中通入X气体,观察到P处产生蓝色火焰,说明X气体具有可燃性,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A、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生成物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说法错误.
B、X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X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X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氧化铜失去了氧,会观察到水平试管内黑色固体变为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D、实验结束应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入气体,以防止生成的铜再次被氧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题意,在如图装置中通入X气体,观察到P处产生蓝色火焰,说明X气体具有可燃性,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6.【答案】 D
【解析】【解答】A.铜的颜色.状态等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铜的物理性质;B.金刚石的硬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金刚石的物理性质;C.氮气在常温下是气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氮气的物理性质;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属于铁的化学性质.所以选D
【分析】物理性质是物质不要发生化学反应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延展性等;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酸性.碱性等.
7.【答案】A
【解析】【解答】解:A、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①热值高,②可再生,③产物是无污染的水,所以正确.
B、天然气是古代的海洋生物经若干年复杂的变化形成的,不可再生,且燃烧可产生少量空气污染物,所以错误.
C、石油是古代的海洋生物经若干年复杂的变化形成的,不可再生,且燃烧可产生大量空气污染物,所以错误.
D、煤是古代植物经若干年复杂的变化形成的,不可再生,且燃烧可产生大量空气污染物,所以错误.
故选A.
【分析】A、根据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判断.
B、根据天然气的形成和燃烧产物判断.
C、根据石油的形成和燃烧产物判断.
D、根据煤的形成和燃烧产物判断.
8.【答案】A
【解析】【解答】解:A、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A正确;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所以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故B错误;
C、虽然一氧化碳能燃烧,但由于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根本就不能点燃一氧化碳,故C错误;
D、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纯水,例如氯化钠溶液也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液体,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A、根据氧化反应的含义进行解答;
B、根据空气的成分进行解答;
C、根据在二氧化碳中一氧化碳难以燃烧进行解答;
D、根据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纯水进行解答
9.【答案】A
【解析】【解答】解:A、硫+氧气 二氧化硫,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又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
B、蜡烛+氧气 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C、碳酸氢铵 氨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水﹣﹣→碳酸,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但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 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10.【答案】 C
【解析】A、双氧水作消毒剂是利用过氧化氢的氧化性,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所以错误.B、天然气作燃料是通过它燃烧的反应表现出来的,变化时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故可燃性是化学性质,所以错误.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升华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为物理性质,所以正确.D、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氧气与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性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为化学性质,所以错误.故选C.【点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是初中化学最基本的概念,是考查的热点之一,正确理解定义,明确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二、填空题
11.【答案】 集气瓶 ;②③ ;CaCO3+2HCl=CaCl2+H2O+CO2↑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待测气体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氧气,反之是二氧化碳(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解答】(1)该实验仪器是用于收集气体的集气瓶;
(2)该装置是利用“固+液 常温”来制取气体的,另外,实验室中一般采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的:CaCO3+2HCl=CaCl2+H2O+CO2↑;
(3)因为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可以使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两种气体.
故答案为:(1)集气瓶;? (2)②③、CaCO3+2HCl=CaCl2+H2O+CO2↑;(3)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待测气体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氧气,反之是二氧化碳(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填空;
(2)该装置是“固+液 常温型”制取C02 , 据此选择需选用的药品;书写化学式应该注意化学式、配平、条件、箭头;
(3)根据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特性来解决问题.
12.【答案】纯白色晶体(或无味或能溶于热水等);高温下能分解;6CO(NH2)2C3H6N6+6NH3↑+3CO2↑
【解析】【解答】(1)由题意可知,三聚氰胺的物理性质是纯白色晶体,无味,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化学性质是一般情况下较稳定;在高温下能分解放出氰化物。(2)尿素[CO(NH2)2]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生成三聚氰胺,同时放出氨气(NH3)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CO(NH2)2C3H6N6+6NH3↑+3CO2↑。【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酸性、碱性等。
13.【答案】 碳酸钙;CO2+Ca(OH)2=CaCO3↓+H2O;盐酸;2HCl+CaCO3=CaCl2+H2O+CO2↑
【解析】【解答】解:久置石灰水的瓶壁上有一层白色固体,是因为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白色固体是碳酸钙,碳酸钙的形成过程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由于碳酸钙是沉淀,必须加入酸才能把它溶解.
故答案为:碳酸钙;Ca(OH)2+CO2=CaCO3↓+H2O;稀盐酸;2HCl+CaCO3=CaCl2+H2O+CO2↑.
【分析】久置石灰水的瓶壁上有一层白色固体,是因为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由于碳酸钙是沉淀,必须加酸才能溶解.
三、解答题
14.【答案】解:(1)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是化合反应;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是化合反应.(2)高温条件下,氧化铜和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是置换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 2Cu+CO2↑.(3)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故答案为:碳与氧气,或一氧化碳与氧气;C+2CuO 2Cu+CO2↑.CaCO3CaO+CO2↑.
【解析】【分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综合题
15.【答案】(1)负;氧气或O2 ;2:1;2:1;1:8 (2)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3)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或其他合理也给分) (4)H2O ?H2+O2
【解析】【解答】(1)在电解水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正极的气体体积少,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的气体体积多,能燃烧,而且体积多的是少的二倍,所以A试管和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等于2:1,分子个数比是2:1,质量比是1:8 ;(2)B试管产生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检验氧气的方法是使用带火星的木条,因为只有氧气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此实验可推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4)水通电生成物氢气与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 ?H2+O2.故答案为:(1)负;氧气或O2;2:1;2:1;1:8;(2)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3)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或其他合理也给分);(4)H2OH2+O2.
【分析】解答本题要知道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
16.【答案】(1)2FeSO4 ?Fe2O3+SO2↑+SO3↑(2)由红棕色变为黑色(3)21.2%(4)碳酸钙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了更多的一氧化碳使更多的铁的氧化物转化为铁(5)燃烧产生高温;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碳(6)反应生成硫的氧化物会污染环境且硫的氧化物会腐蚀金属设备
【解析】【解答】解:(1)根据硫的两种常见氧化物是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2FeSO4 ?Fe2O3+SO2↑+SO3↑;故填:2FeSO4 ?Fe2O3+SO2↑+SO3↑;(2)Fe2O的颜色是红棕色,Fe的颜色是黑色,实验室中完成反应②时,固体颜色的变化是:由红棕色变为黑色;故填:由红棕色变为黑色;(3)溶液B中的溶质是(NH4)2SO4 , 其中营养元素是N,其的质量分数为: ×100%=21.2%;故填:21.2%;(4)曲线a、b差异的原因是:碳酸钙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了更多的一氧化碳使更多的铁的氧化物转化为铁;故填:碳酸钙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了更多的一氧化碳使更多的铁的氧化物转化为铁;(5)反应Ⅱ加入煤的作用是:燃烧产生高温,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粗铁粉中一定含有的杂质为:碳;故填:燃烧产生高温;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碳;【反思】工业上常采用方案二制取粗铁粉.用方案一的原因是:反应生成硫的氧化物会污染环境且硫的氧化物会腐蚀金属设备.故填:反应生成硫的氧化物会污染环境且硫的氧化物会腐蚀金属设备.
【分析】(1)根据硫的两种常见氧化物是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2)根据反应实质推测反应现象;(3)根据常见化肥及其常识分析作答;(4)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根据现象推测本质;(5)根据反应需要和反应历程分析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