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八年级 化学跟踪训练 4.2氧气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C.?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雾??????????????????????????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2.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气体是(??? )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3.关于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下列关键词描述正确的是(?? )
A.?白烟???????????????????????????????B.?火星四射???????????????????????????????C.?蓝紫色火焰???????????????????????????????D.?白雾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红磷????????????????????????????????????B.?铁丝????????????????????????????????????C.?木炭????????????????????????????????????D.?石蜡
5.下列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B.?用二氧化锰和带火星的木条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C.?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D.?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氯酸钾和高锰酸钾
6.在空气中燃烧既能生成二氧化碳,又能生成水的物质是(?? )
A.?木炭??????????????????????????????????????B.?酒精??????????????????????????????????????C.?氢气??????????????????????????????????????D.?硫
7.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其变化过程的是(?? )
A.?向pH=9的KOH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片C.?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用两份等体积的5%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放出热量??????????????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9.小昕同学对实验及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点燃可燃性气体(如氢气)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C.?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少量水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
10.下列对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B.?铜片投入稀盐酸中,产生大量气泡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D.?把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盖子打开后,瓶口上方会出现白雾
二、填空题
1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 A ?? B ? C ?? D ? ?? E F (1)A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2)A装置可以制备的一种气体是________?,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可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其原因是________?,还可以用于收集该气体的装置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序号,下同)。(3)用B装置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选择此装置的理由是________?。(4)现有如下资料:① 制取NO2的反应原理:Cu+4HNO3(浓) = Cu(NO3)2+2NO2↑ +2H2O② 通常状况下,NO2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能与水发生反应。制取NO2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
12.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 , b________。(2)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纯净的氧气可选用________和________装置组合,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中提取二氧化锰的过程是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如用右图装置收集O2 , 气体应从________进入(填接口序号)。 (3)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代号)。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检验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3.下列变化中发生的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 A.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B.在空气中点燃红磷C.石蜡在氧气中燃烧D.________.
三、解答题
14.请用学过的相关化学知识解释: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和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多次制取氧气时,第二次所用的二氧化锰的量偏多.那么所制得的氧气的质量与第一次相比有什么关系?说说你的理由.
四、综合题
15.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都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一)通过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气体的制备方法,如制取氧气的方法有:
甲.分离液体空气; 乙.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丙.分解过氧化氢; 丁.加热分解氯酸钾等;
也初步认识了一些气体的制取和收集装置,例如:
仪器a 的名称是________.
(2)以上制取氧气的方法中,属于物理方法的是________;
(3)若用方法丙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二)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微量元素的摄取.碘元素对人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图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
食用“碘盐”属于________;(纯净物或混合物)
(5)根据碘盐的食用方法和贮存指南,可推知碘酸钾的化学性质之一是:________
(6)碘酸钾(KIO3)中钾元素、碘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是________.
16.实验室里现有高锰酸钾、稀硫酸、石灰石、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和相关物品:
(1)利用图1中仪器组装一套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将实验装置图补充完整;________
(2)若补充一种仪器①________(填仪器名称),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还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________.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可以利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如图2所示),开始收集的时刻是③________,收集过程中会看到有气泡产生,瓶内水面④________,这是因为氧气⑤________,造成瓶内气体压强⑥________的缘故.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解答】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A符合题意;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符合题意;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白烟是白色固体,C不符合题意;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本题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2.【答案】 B
【解析】【解答】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气体是氧气,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氧气是空气的成分,氧气能供给呼气解答
3.【答案】 B
【解析】【解答】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而不是产生白烟,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 ? ? ? ?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说法正确。B符合题意;? ? ? ? ?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而不是产生蓝紫色火焰,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 ? ? ? ?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而不是产生白雾,说法错误;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4.【答案】 A
【解析】【解答】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A符合题意;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不符合题意;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不符合题意;D、石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分析,产生白烟,即生成白色固体,铁丝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炭燃烧生成气体,石蜡燃烧生民气体和水雾。
5.【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因为硬水和肥皂水混合能产生大量的浮渣,气泡少,软水与肥皂水混合能产生大量的泡沫,故选项错误;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能产生氧气,而和水混合无现象,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和氮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
D、氯酸钾是白色的固体,而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依据软硬水与肥皂水混合后的现象判断;
B、依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能产生氧气分析;
C、依据二者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判断;
D、依据二者的颜色不同分析.
6.【答案】B
【解析】【解答】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酒精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符合题意;
C、氢气在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木炭、酒精、氢气、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物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7.【答案】C
【解析】【解答】解:A、稀释氢氧化钾溶液时,溶液碱性减弱,pH减小,但是不能减小到7,更不能小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Zn+H2SO4═ZnSO4+
H2↑,
65
2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当65份质量的锌反应形成溶液的一部分时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因此随着反应进行,溶液质量不断增大,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没有催化剂时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慢一些,但是最终产生的氧气质量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C.
【分析】A、稀释氢氧化钾溶液时,溶液碱性减弱,pH减小;
B、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C、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8.【答案】 B
【解析】【分析】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B错;C、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气体为氢气),同时放出热量;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点评】实验现象的描述不等同于实验结论的描述,识记内容。
9.【答案】 D
【解析】【解答】解: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C、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故选项说法正确.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分析】A、根据电解水时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10.【答案】 D
【解析】【解答】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A不符合题意;
B、铜片和稀盐酸不反应,不会产生气体,B不符合题意;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C不符合题意;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能和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生成盐酸小液滴,瓶口上方会出现白雾,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木炭燃烧的现象分析解答B根据金属活动性解答C根据镁条燃烧的现象分析解答D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解答
二、填空题
11.【答案】酒精灯 ;氧气(O2) ;防止加热时KMnO4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并使收集的气体不纯 ;2KMnO4K2MnO4+MnO2+O2↑ ;连接仪器,将导气管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则装置气密性良好,反之,则不好。 ;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D、F ;2H2O22H2O+O2↑ ;固体与液体混合常温制气体 ;B ;F
【解析】【解答】(1)认识常用仪器。
(2)A装置是加热固体型,并且试管口塞有一团棉花,可知是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放棉花团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制取气体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原理是空气受热膨胀,内部压强变大,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具体操作是:连接仪器,将导气管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则装置气密性良好,反之,则不好;E装置是排水法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并且和水不发生反应;除了排水法收集氧气,还可用排空气法收集,装置为D、F。(3)B装置是固液反应不需加热型,所以适合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4)由于NO2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因此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且需要进行尾气处理;NO2能与水发生反应,因此不能采用排水法收集。
【分析】气体的发生装置可分为加热固体型和固液反应不需加热型,初中化学学习的加热固体型装置可以制取氧气,固液反应不需加热型装置可以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氢气。另外还要举一反三,根据所给信息选择合适的装置。气体的收集方法分排水集气法和排空气法,依据是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12.【答案】酒精灯 ??;锥形瓶;A ? ??;?E;?2KMnO4K2MnO4?+ MnO2?+ O2↑;溶解??;②;2H2O2?2H2O + O2↑;B和C ?;?CaCO3?+ 2HCl = CaCl2?+ H2O + CO2↑;Ca(OH)2?+ CO2?= CaCO3↓+ H2O
【解析】【解答】(1)标号仪器的名称:a:酒精灯,b:锥形瓶。(2)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纯净的氧气可选用A和E装置组合,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 + MnO2 + O2↑;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中提取二氧化锰的过程是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因为二氧化锰难溶于水,而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和没有反应的高锰酸钾都易溶于水。如用右图装置收集O2 , 气体应从②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 (3)用B装置制取氧气,是固液反应不要加热的类型,应该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 + O2↑。(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B和C。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检验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Ca(OH)2 + CO2 = CaCO3↓+ 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分析】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知识点,是考试必考的考点,将两者对比学习,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多利用这样的对比学习法。
13.【答案】B;碳在氧气中燃烧等(合理即可)
【解析】【解答】解: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B、在空气中点燃红磷,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且该反应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C、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D、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且该反应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合理即可).故答案为:B;碳在氧气中燃烧等(合理即可).【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 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三、解答题
14.【答案】解:因为在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能够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所以第二次所用的二氧化锰的量即使偏多,也不能产生更多的氧气,即所制得的氧气的质量与第一次相等. 故答案为:因为在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能够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所以第二次所用的二氧化锰的量即使偏多,也不能产生更多的氧气,即所制得的氧气的质量与第一次相等
【解析】【分析】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
四、综合题
15.【答案】(1)集气瓶(2)甲(3)BC(BE)(4)混合物(5)受热易分解(6)39:127;?
【解析】【解答】1、 仪器a 的名称集气瓶;2、分离液态空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3、 若用方法丙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为 BC或BF;4、 食用“碘盐”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5、碘盐勿长时间炖炒,说明碘酸钾受热不稳定;6、 碘酸钾中钾元素、碘元素的质量比是 39:127, 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是。
【分析】根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分析;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根据元素质量分数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16.【答案】(1)(2)试管;2KMnO4 K2MnO4+MnO2+O2↑;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下降;不易溶于水;增大
【解析】【解答】利用提供的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所以再添加一种仪器是试管,等到气泡连续比较均匀放出时才可以收集,随着氧气的不断收集,瓶内的气压越来越大,瓶内的水就会慢慢的排出。
【分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采用的固液不需加热的制气装置,收集使用的向上排空气法;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采用的固固需要加热的装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并且收集到的气体较为纯净;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的冒出时才能收集,随着气体的进入,集气瓶内的压强逐渐增大,会将水从集气瓶中慢慢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