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八年级化学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八年级化学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6-25 15:2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教版(五四)八年级 化学跟踪训练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B.?生铁????????????????????????????????C.?石灰水????????????????????????????????D.?空气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测定溶液酸碱度?????????????????B.?熄灭酒精灯 C.?氧气验满????????????????????????????????????????????D.?倾倒液体
3.每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今年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M2.5系可吸入颗粒物,其直径比分子小???????????B.?空气质量级别值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C.?“水华”与“赤潮”诱发的根源不同??????????????????D.?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4.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物质?????????????????????????????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D.?水体的污染源主要是工农业生产和生活
5. 下列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电解水 B.?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和铁粉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6.水是重要的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滤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B.?为防止水污染,应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C.?活性炭能使海水转化为淡水????????????????????????????????D.?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7.燃料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燃料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B.?所有能量的获得都来自于燃料的燃烧 C.?车用乙醇汽油做燃料,可节约石油资源????D.?氢气制取成本高且贮存困难,目前氢能源没有广泛使用
8.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氧化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氧气、氧化镁????? ???????????????????????????????????????????????B.?水和冰相混合、啤酒 C.?生锈的铁钉、高锰酸钾加热后的混合物?? ????????????D.?氯酸钾、液氧
9.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
A.?春天,春光明媚?????????????B.?夏天,烈日炎炎?????????????C.?秋天,桂花飘香?????????????D.?冬天,雪花飘飘
10.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以“眼睛”和“生命”为喻.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富含氮、磷的水直接排放????????????????????????????????????B.?改进汽车尾气的净化技术 C.?开发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D.?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11.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液体的倾倒????????????????????B.?液体的量取 C.?点燃酒精灯????????????????????????????????????????D.?稀释浓硫酸
12.5月20日,2018年"丝绸之路"宁夏国际马拉松赛在银川如期举行,组委会给运动员提供的海绵是给身体降温,里面是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活中常用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C.?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D.?可用明矾区分硬水和软水
13.前者是单质,后者是混合物的一组是(?? )
A.?铝、铜绿????????????????B.?干冰、洁净的食盐????????????????C.?水银、液态空气????????????????D.?硫粉、过氧化氢
二、填空题
14.在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蒸气五种气体,将正确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酥脆的饼干放置于空气中变软的是________;
②可作燃料且无污染的是________;
③属于气态单质的是________;
④碳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⑤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
15.如图是由A、B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其中存有50mL空气,给装有螺旋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目的是________,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停止加热后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B注射器中,则注射器B中的气体约为________?mL(玻璃管的体积可以不考虑)
16.(1)有试管、烧杯、蒸发皿、量筒四种仪器,其中不能被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 (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 (3)点燃氧气等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________?,否则可能引起________?.
三、解答题
17.质监部门对市场上的粽叶进行专项检查时,发现有些颜色翠绿的粽叶是用硫酸铜溶液浸泡的,人吃了用这种粽叶包的粽子,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但硫酸铜在农业上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可见,合理利用化学物质可以造福于人类,反之则会给人类带来危害.请回答: 波尔多液由生石灰与硫酸铜溶液混合配制而成,有效成分为碱式硫酸铜,在配制过程中不能用铁制或铝制容器,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理________
四、综合题
18.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主题馆“生态绿墙”建设集中体现了“低碳”的理念。“生态绿墙”能吸收________(写化学式)气体,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实现自然界中碳氧转化。
(2)世博会上所使用的饭盒、胸卡、证件等都用可完全降解的“玉米塑料”制成,制作的第一步是将玉米发酵制得乳酸(C3H6O3)。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世博会上有千辆新能源汽车投入运行,其中部分公交车采用二甲醚(C2H6O)作燃料。二甲醚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9.通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__?b ________?
(2)上述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某些气体:
①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所选发生装置中还缺少了棉花,其作用是________。此装置中试管口要稍向下倾斜,其原因是________。
②若B中装有石灰石和稀盐酸,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收集该气体只可选用D装置,请推测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解答】解: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
A、冰水混合物只有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符合纯净物的定义,所以正确.
B、生铁是在铁中加热熔合进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制得的,符合混合物的定义,为混合物,所以错误.
C、石灰水中含有碳酸钙和杂质等物质,符合混合物的定义,为混合物,所以错误.
D、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符合混合物的定义,为混合物,所以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进行解答.
2.【答案】 B
【解析】【解答】解: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分析】A、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C、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3.【答案】 D
【解析】【解答】A. PM2.5系可吸入颗粒物,但其直径比分子大,不符合题意;? ?
B. 空气质量级别值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质量越不好, 不符合题意;
C. “水华”与“赤潮”诱发的根源相同 , 都是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不同的是一个发生在河水中一个发生在海水中,不符合题意;
D.垃圾也可以变废为宝,所以垃圾是放错的资源,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 B、根据空气质量级别与空气质量的关系分析; C、根据水华赤潮的原因分析; D、根据垃圾可以再利用分析。
4.【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水是生命之源,所以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物质,故A正确;
B、由水的化学式为H2O,可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B正确;
C、被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紧缺,而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故C错误;
D、水体的污染源主要是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A、根据水是生命之源进行解答;
B、根据水的元素组成进行解答;
C、根据被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紧缺进行解答;
D、根据水体的污染源主要是工农业生产和生活进行解答.
5.【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而不是质量比,故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
Zn+2HCl=Zn+
H2↑,
Fe+2HCl=Fe+
H2↑,
65
2
56
2
可知,
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质量需要的锌的质量大于铁,故错误;
C.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才分解,随着生成氧气量的增加,固体质量在不断减少,但是锰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大;反应结束后,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则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也不再改变,故正确;
D.氢氧化钠是一种碱,无论加入多少水稀释,溶液仍显碱性,pH始终大于7,故错误.
故选C.
【分析】A.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来分析;
B.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过程来分析;
C.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过程来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来分析.
6.【答案】 D
【解析】【解答】A.过滤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是错误的叙述,过滤只能除去水中难溶性的物质,不能去除可溶性的物质; B.为防止水污染,应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是错误的叙述,为防止水体污染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C.活性炭能使海水转化为淡水,是错误的叙述,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D.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D
7.【答案】 B
【解析】【分析】A、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能量的获得途径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优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氢气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三大化石燃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B、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但能量的获得不一定都来自于燃料的燃烧,如太阳能、风能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C、车用乙醇汽油做燃料,可节约石油资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D、目前氢能源没有广泛使用,原因是氢气制取成本高且贮存困难,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石燃料的种类、车用乙醇汽油与氢气的优缺点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8.【答案】 B
【解析】【解答】A、氧气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氧化镁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A不符合题意;
B、水和冰相混合只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啤酒中有水和酒精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B符合题意;
C、生锈的铁钉中有铁和铁的氧化物,则属于混合物;高锰酸钾加热后的混合物中有二氧化锰和锰酸钾,属于混合物,C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钾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液氧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混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据此分析解答
9.【答案】 C
【解析】【解答】A、春天,春光明媚,不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A不符合题意; B、夏天,烈日炎炎,不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不符合题意; C、秋天,桂花飘香,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桂花中的分子运动到感觉器官时,能够感觉出花香;C符合题意; D、冬天,雪花飘飘,不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它们很小,之间有间隔,总是不断运动的,且温度越高,运动的越快,温度越低,运动的越慢.
10.【答案】 A
【解析】【解答】解:
A、富含氮、磷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污染,故错误.
B、改进汽车尾气的净化技术可以防止空气污染,故正确;
C、开发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以节约能源,防止空气污染,故正确;
D、植树造林.既可以美化环境,又能吸收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还能截留粉尘,是最好的保护环境方法,故正确;
故选:A.
【分析】A、根据富含氮、磷的水直接排放可以造成水污染解答;
B、根据改进汽车尾气的净化技术可以防止空气污染解答;
C、根据开发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以节约能源,防止空气污染解答;
D、根据植树造林.既可以美化环境,又能吸收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解答.
 
11.【答案】D
【解析】【解答】解:A、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①瓶塞倒放,②标签对准手心,③瓶口紧挨试管口,故A正确;
B、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量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故B正确;
C、点燃酒精灯时,要用火柴点燃,故C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如果将水注入浓硫酸里,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水会浮在浓硫酸的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量能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这是非常危险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A、从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①瓶塞倒放,②标签对准手心,③瓶口紧挨试管口去分析解答;
B、从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量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去分析解答;
C、从点燃酒精灯时,要用火柴点燃去分析解答;
D、从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去分析解答.
12.【答案】 C
【解析】【解答】A、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不符合题意;
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体积比为2:1,不符合题意;
C、水能溶解许多物质,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符合题意;
D、明矾可以净化水,但是不能区分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分析,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体积比为2:1;根据硬水软水可用肥皂水鉴别,生活中可用加热煮沸降低水的硬度分析。
13.【答案】C
【解析】【解答】解:A、铝是由Al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Cu2(OH)2CO3】,它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本选项错误;
B、干冰的化学式是CO2 , 含有两种元素C、O,属于化合物;洁净的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同时含有少量水分和杂质及其他铁、磷、碘等元素,属于混合物;故本选项错误;
C、水银是一种只有汞(Hg)元素组成的物质,属于单质;液态空气是空气的液态形式,它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组成,属于混合物;故本选项正确;
D、硫粉是由S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过氧化氢的化学式是H2O2 , 属于纯净物;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分析】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二、填空题
14.【答案】水蒸气;氢气;氧气和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解析】【解答】解:①酥脆的饼干放置于空气中变软的是水蒸气;②可作燃料且无污染的是氢气;③属于气态单质的是氧气和氢气;④碳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气体是一氧化碳;⑤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水蒸气;氢气;氧气和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分析】物质的用途主要取决于物质的性质,可根据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蒸气等五种气体的性质判断.
15.【答案】使铜丝与氧气充分反应;红色逐渐变为黑色;2Cu+O2 CuO;40
【解析】【解答】解:在空气中对铜丝进行加热时,铜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黑色氧化铜,因此可观察到细铜丝表面变成黑色,化学方程式为:2Cu+O2 2CuO; 通过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而使空气中的氧气全部与铜反应,气体体积将减少 ,即剩余气体体积=50ml×(1﹣ )=40mL. 故答案为:使铜丝与氧气充分反应;红色逐渐变为黑色;2Cu+O2 CuO;40. 【分析】根据铜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氧化铜,实验中通过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而使空气中氧气全部与铜发生反应,最终剩余气体体积减少 ,达到了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目的进行分析.
16.【答案】量筒;加速溶解;检验纯度?;爆炸
【解析】【解答】解:(1)通过我们学过的知识可知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和坩埚等;需要垫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漏斗、量筒、集气瓶等; (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速溶解; (3)点燃氧气等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否则可能引起爆炸; 故答案为:(1)量筒;(2)加速溶解? (3)检验纯度?? 爆炸 【分析】(1)根据常见的用于加热的仪器进行分析解答,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坩埚等; (2)根据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中玻璃棒的作用分析; (3)根据点燃可燃性气体要验纯分析.
三、解答题
17.【答案】Fe+CuSO4═FeSO4+Cu(2Al+3CuSO4=3Cu+Al2(SO4)3)
【解析】【解答】解:波尔多液原料之一是硫酸铜,与铁或铝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或硫酸铝)溶液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2Al+3CuSO4=3Cu+Al2(SO4)3). 故答案为:Fe+CuSO4═FeSO4+Cu(2Al+3CuSO4=3Cu+Al2(SO4)3). 【分析】波尔多液原料之一是硫酸铜,与铁或铝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或硫酸铝)溶液和铜,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四、综合题
18.【答案】(1)CO2 (2)40% (3)C2H6O+3O23H2O +2CO2 ?
【解析】【解答】(1)“低碳”指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40%;(3)根据描述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二甲醚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条件是点燃,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2H6O+3O2 ?3H2O +2CO2。 故答案为:(1)CO2;(2)40%;(3)C2H6O+3O2 3H2O +2CO2
【分析】(1)低碳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吸收二氧化碳 (2)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100% (3)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可以写出方程式
19.【答案】(1)试管;集气瓶 (2)A;2KMnO4 K2MnO4+MnO2+O2↑;防止高锰酸钾迸溅堵塞导管;防止导管口形成的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及操作注意事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以及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入手。(1)A中盛放固体药品的仪器是试管,D中收集气体的仪器是集气瓶;(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需要加热,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实验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试管口要稍向下倾斜,其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的炸裂;(3)若B中装有石灰石和稀盐酸,则该装置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收集该气体只可选用D装置,则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等。
【分析】根据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分析,选择发生装置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若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需加热,则选择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若反应物为固液,反应条件常温,则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气体的收集方法看密度和溶解性,若不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若密度比空气小,则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若密度比空气大,则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要塞棉花,以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