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考点全解课文全解七、大道之行也 《礼记》【八年级下册】考点全练课文全解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与:同“举”。]课文全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译文】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够善终,壮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够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分,女子要及时出嫁。课文全解[亲:用作动词,以……为亲。子:用作动词,以……为子。矜:同“鳏”,老而无妻。寡:老而无夫。孤:幼而无父。独:老而无子。废疾:有残疾而不能做事。分:职分,职守。归:女子出嫁。]课文全解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译文】财货,憎恨把它扔在地上,但并非自己想私藏;力气,憎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货:财货。恶:憎恨。]课文全解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文】因此奸诈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也不会兴起,所以门从外面带上而不关闭。这就是理想社会。
[是故:即“故是”,可译为“因此”“这样一来”。乱贼:指作乱害人的事。作:兴起。外户:从外面把门带上。闭:关闭。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课文全解【评析:本文通过对儒家思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阐述,表现出在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对太平盛世的迫切希望。】考点全解首页考点全解首页考点全解首页考点全解首页考点全解首页考点全解首页考点全解首页
一、词语理解,句子翻译
1.解释文中加点字词,并翻译全文。
大道之行( )也,天下为公( )。选贤( )与( )能( ),讲信( )修( )睦( )。故( )人不独亲( )其亲( ),施行公共的品德高尚同“举”才干出众诚信 培养和睦气氛所以 以……为亲父母【课内文言文阅读】考点全练首页不独子( )其子( ),使老有所
终(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矜( )、寡( )、
孤( )、独( )、
废疾( )者( )皆有所养,男有分( ),女有归( )。以……为子子女善终同“鳏”老而无妻
老而无夫 幼而无父老而无子有残废而不能做事……的人 职分,职守女子出嫁考点全练首页货恶( )其弃( )于地也,不必藏( )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 )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 )而不作( ),故外户( )而不闭( )。是谓大同。憎恨扔 私藏所以兴起作乱害人的事 兴起门关闭考点全练首页【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够善终,壮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够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分,女子要及时出嫁。财货,憎恨把它扔在地上,但并非自己想私藏;力气,憎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因此奸诈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也不会兴起,所以门从外面带上而不关闭。这就是理想社会。考点全练首页考点全练2.重点句子翻译。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首页考点全练(3)男有分,女有归。
(4)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男子要有职分,女子要及时出嫁。财货,憎恨把它扔在地上,但并非自己想私藏;力气,憎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首页考点全练 (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因此奸诈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也不会兴起。首页考点全练二、综合分析选择题
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全社会应当建立讲求诚信的风尚。
B.“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首页考点全练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体现了作者对这五种弱势群体的轻视。
D.“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C(“轻视”有误,应是“关爱”。)首页考点全练【课外文言文阅读】
胡长孺智抗贪官
大德①丁未。浙东大侵②。戊申,复无麦,民相枕死③。宣尉同知④脱欢察议行赈荒之令,敛富人钱一百五十万给之。至县,以余钱二十五万属长孺藏去,乃行旁州。长孺察其有干没⑤意,悉散于民。阅月再至,索其钱。长孺抱成案进曰:“钱在是矣。”脱欢察怒曰:“汝胆如山耶!何所受命,而敢无忌若此!”首页考点全练长孺曰:“民一日不食当有死者诚不及以闻然官书具在可征也。”脱欢察虽怒,不敢问。
【注释】①大德:元成宗年号。②侵:荒年。③相枕死:形容死者很多。相枕:相互倒在或躺在一起。④宣尉同知:元代官名。⑤干没:非法吞没。首页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复无麦/复前行
B.议行赈荒之令/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C.索其钱/离群索居
D.属长孺藏之/属引凄异考点全练AA(又)(B.发布/商议;C.索取/单独;D.嘱咐/连续)首页考点全练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民一日不食当有死者诚不及以闻然官书具在可征也///首页考点全练3.胡长孺对贪官脱欢察的抵制确实机智,试问他的机智表现在哪些方面?表现在三方面:①敏锐的洞察力;
②先斩后奏,敢作敢为的胆识;
③妥善保存证据,以防诬告的细心。首页考点全练【参考译文】1307年,浙江东部遇上荒年。第二年,小麦又没有收成,很多老百姓被饿死。宣尉同知脱欢察决定发布救荒的命令,征收富人150万钱救济灾民。脱欢察到县里后,把救济灾民用剩的25万钱嘱托胡长孺收藏起来,又到别的州去巡视。胡长孺觉察他有吞没这些钱的用意,就全部分给了老百姓。过了一个月,脱欢察回到县里,向胡长孺索取那些钱。胡长孺抱着已办好的公文案卷呈交了上去,首页考点全练说:“钱在这儿。”脱欢察发怒说:“你的胆好像山那么大啊!你从哪儿得到命令,竟敢如此肆无忌惮!”胡长孺说:“老百姓一天不吃饭,就会有饿死的。实在来不及报告,不过,官方文书都在,可做证明。”脱欢察虽然很恼怒,却不敢再追问了。首页谢谢!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