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共22张PPT+3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共22张PPT+3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6-26 19:13:11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听歌识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曹雪芹问题:“荒唐言”?
主要内容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玉、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文段摘录:随着宝玉逐渐长大,他发现女儿的眼睛由出嫁前的“无价宝珠”到出嫁以后变成“死珠”再最后竟变成“鱼眼睛”。 从语种上看,《红楼梦》译本目前已涉及英、法、日、韩、俄、德等20多种不同文字。其中,英、日、韩等文字译本又包括不同译者翻译的多个版本,尤以日文和韩文版本居多,各达十几种。
  据了解,《红楼梦》最先出现的译文是1799年的韩语译文,而欧洲最早的译文是德文译文。从最初的摘译、节译到全译,全球已经出现几十种版本的《红楼梦》译文。近几年《红楼梦》又出现了世界语、阿拉伯语译本。意大利、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正在准备出版《红楼梦》的新译本和全译本。随着汉学的复兴,海外汉学家对《红楼梦》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广,研究水平也越来越高。影响:它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影响昆曲日趋成熟,成为一个全国性剧种汤显祖
《牡丹亭》体现了南曲的轻柔婉转,又保留北曲的慷慨激昂发展到顶峰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内容感人,情节跌宕(dànɡ),词曲雅致逐渐走向衰落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式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二、昆曲为何衰落?著名的昆曲作品女主人公杜丽娘长得天生丽质而又多情善感。她到了豆蔻年华,正是情窦初开的怀春时节,却为家中的封建礼教所禁锢,不能得到自由和爱情。忽一日,杜丽娘到后花园踏春归来,困乏后倒头睡在了床上。不一会见一书生拿着柳枝来请她作诗,待她一觉醒来,方知是南柯一梦。此后她又为寻梦到牡丹亭,却未见那书生,心中好不忧闷。渐渐地这思恋成了心头病,最后药石无治竟然死去了。其父将女儿葬在后花园梅树下,并修成“梅花庵观”一座,嘱一老道姑看守。而杜丽娘死后,游魂来到地府,判官问明她至死情由,查明婚姻簿上,有她和新科状元柳梦梅结亲之事,便准许放她回返人间。此时书生柳梦梅赴京应试,途中感风寒,卧病住进梅花庵中。病愈后他在庵里与杜丽娘的游魂相遇,二人恩恩爱爱,如漆似胶地过起了夫妻生活。不久,此事为老道姑察觉,柳梦梅与她道破私情,和她秘议请人掘了杜丽娘坟墓,杜丽娘得以重见天日,并且复生如初。俩人随即做了真夫妻,一起来到京都,柳梦梅参加了进士考试中了状元。一段生而复死,死而复生的姻缘故事就这样以大团圆作了结局。 表达主题:反抗封建统治,
追求自由幸福小组谈论明清的一些小说、戏剧都有反封建的思想内容的原因是什么?
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空前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政治腐败,农民起义不断,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
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社会中出现的反封建因素,必然导致文学、艺术领域带有反封建色彩。今日昆曲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
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京剧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道光年间形成“黄皮戏”,后称为“京剧”它是综合性表演艺术,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于一体。是国粹,被誉为国剧三、京剧乾隆皇帝80岁大寿弘历(乾隆皇帝)观剧图同光名伶十三绝京剧的角色京剧四大行当生旦 净丑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有红、紫、黑、白、蓝、绿、黄等色,各有寓意:
红色寓赤胆忠心;
紫色寓智勇刚毅;
黑色寓忠正耿直;
白色寓奸诈狠毒,
蓝色寓刚强勇猛;
绿色寓侠骨义肠;
黄色寓凶狠残暴。
此外,还有老红、瓦灰、金、银等色,各有寓意。京剧服饰与道具近现代最有名的京剧演员梅兰芳小组合作讨论: 我们应该如何去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呢?
(选择一种,如:京剧、昆曲、名著等等)泱泱五千年,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大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没有自己的见解呢?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自由发言)我们应该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敢于担责,勇敢地担负起传播与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以经典浸润人生,以诗文陶冶情志,以心灵传承文明,共同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这份足以感动人类和后世的珍贵文化遗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