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测试
(1.4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1.5物质的溶解 1.6物质的分离 1.7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共36分)
1.(乐清校级月考)净化的方法有很多种,下列净化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蒸馏 B.过滤
C.吸附 D.静置
2.下列对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任何溶液的溶剂都是水
B.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
C.我国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D.水体有自净能力,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3.(乐清校级月考)实验室进行氯化钠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①放置酒精灯 ②固定铁圈位置
③放上蒸发皿 ④加热搅拌
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A.②③④⑤①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①④⑤ D.②①③④⑤
4.(乐清校级月考)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食盐)和纯碱。已知,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那里的农民捞碱和晒盐的时间组合合理的应该是( )
A.夏天捞碱夏天晒盐 B.冬天捞碱冬天晒盐
C.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D.夏天捞碱冬天晒盐
5.(乐清校级月考)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纯净物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6.(湖州月考)20℃时,按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是( )
A.称取5.0g氯化钾,溶解在95mL水中,充分搅拌
B.称取5.0g熟石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C.量取5.0mL浓盐酸,倒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D.称取5.0g菜油,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7.(义乌四校月考)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7题图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
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8.(乐清校级月考)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不同溶质的溶液同时蒸发掉10g水,并冷却到T ℃时,分别析出2g甲和3g乙物质(均不带结晶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
B.T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
C.T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小于乙
D.将析出晶体后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混合后(甲、乙不反应),溶液仍饱和
9.(湖州月考)如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硝酸钾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A.实验室不可能配制出同温度下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B.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有溶质36.0g
C.20℃时氯化钠的溶解能力比硝酸钾强
D.60℃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降温一定能得到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10.(湖州月考)去年10月某县学生实验操作比赛的题目是配制50g 14%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第10题图
(1)比赛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
(2)需称取氯化钠____g。
(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___(填字母)。
A.10mL B.25mL
C.50mL D.100mL
(4)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填字母)。
A.氯化钠固体不纯
B.用生锈砝码称量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
11.(义乌四校月考)把少量下列物质:A胡椒粉、B食盐、C植物油、D蔗糖、E肥皂、F酒精、G泥土、H冰块、J面粉分别放入到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溶液的有____(填字母,下同),得到悬浊液的有____。
12.(乐清校级月考)科学研究小组同学在探究溶液的组成时提出了溶液组成的多种表示方法。如小明同学提出可用溶剂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小亮同学提出可用溶质与溶剂的微粒个数比表示溶液的组成,小丽同学提出若溶液由两种液体组成,可用其中一种液体的体积分数表示等等。请你也加入该小组对有关溶液组成的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医疗上使用的70%消毒酒精溶液,是哪位同学提出的溶液组成表示方法?____。
(2)现有溶剂质量分数为98%的氯化钠溶液100g,欲使其溶剂质量分数变为96%,下列采取的措施中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
A.将溶液蒸发掉50g水
B.向原溶液中再加入100g水
C.向原溶液中再加入2g氯化钠
D.向原溶液中再加入12g氯化钠
13.(乐清校级月考改编)如图为精制粗盐的示意图,回答:
第13题图
(1)写出仪器名称:
①____;②____。
(2)蒸发滤液时,玻璃棒起的作用是___,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
(3)漏斗中的液面应____(选填“高”或“低”)于滤纸边缘。
(4)蒸发结晶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随着晶体析出质量的增加,蒸发皿中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4.(湖州月考)请依据碳酸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60 80
溶解度(g) 7 12.5 21.5 40 49 46 43.6
(1)30℃时,碳酸钠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质量的最简整数比=____,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若将该饱和溶液升温至40℃,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将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40℃时100g水中溶有48g碳酸钠,欲将其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___。
A.加入碳酸钠至溶液中有少量固体剩余
B.恒温蒸发少量水分至有少量固体产生
C.降温至有少量碳酸钠结晶
D.升温至有少量碳酸钠结晶
三、解答题(第15、16题每小题8分,第17题10分,共26分)
15.(乐清校级月考)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氯化钠溶解度(g)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硝酸钾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50℃,向100g水中加入9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____。
(2)计算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6.(义乌四校月考)常温下将20g 14%的氯化钠溶液和30g 24%的氯化钠溶液混合。计算:
(1)该混合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在1000g水中需溶入多少克氯化钠才能使其浓度恰好与上述混合液的浓度相等。
17.(绍兴校级月考)实验室要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备用。
(1)配制此溶液需要氯化钠多少克?
(2)如果是用溶质质量分数是4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得到,那么需要溶质质量分数是40%的氯化钠溶液多少克?水多少毫升?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共36分)
1.(乐清校级月考)净化的方法有很多种,下列净化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 )
A.蒸馏 B.过滤
C.吸附 D.静置
2.下列对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B )
A.任何溶液的溶剂都是水
B.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
C.我国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D.水体有自净能力,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3.(乐清校级月考)实验室进行氯化钠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B )
①放置酒精灯 ②固定铁圈位置
③放上蒸发皿 ④加热搅拌
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A.②③④⑤①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①④⑤ D.②①③④⑤
4.(乐清校级月考)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食盐)和纯碱。已知,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那里的农民捞碱和晒盐的时间组合合理的应该是( C )
A.夏天捞碱夏天晒盐 B.冬天捞碱冬天晒盐
C.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D.夏天捞碱冬天晒盐
【解析】 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一般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冬天气温低,碳酸钠的溶解度减小,碳酸钠易结晶析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一般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夏天温度高,水分蒸发快,氯化钠易结晶析出。
5.(乐清校级月考)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纯净物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6.(湖州月考)20℃时,按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是( A )
A.称取5.0g氯化钾,溶解在95mL水中,充分搅拌
B.称取5.0g熟石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C.量取5.0mL浓盐酸,倒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D.称取5.0g菜油,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解析】 熟石灰是氢氧化钙,其20℃时的溶解度只有0.165g,溶质质量分数远小于5%;5.0mL浓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小于5g,则其溶质质量分数小于5%;菜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不会形成溶液。
7.(义乌四校月考)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第7题图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
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8.(乐清校级月考)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不同溶质的溶液同时蒸发掉10g水,并冷却到T ℃时,分别析出2g甲和3g乙物质(均不带结晶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T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
B.T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
C.T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小于乙
D.将析出晶体后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混合后(甲、乙不反应),溶液仍饱和
【解析】 T℃时甲、乙两种物质不同,通过题目中提供的数据无法计算它们的溶解度,无法比较大小;T℃时甲、乙两种不同溶质的溶液析出晶体后均为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混合后(甲、乙不反应),相当于溶液中溶剂量增多,甲、乙两种溶液都变为不饱和溶液。
9.(湖州月考)如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硝酸钾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A.实验室不可能配制出同温度下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B.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有溶质36.0g
C.20℃时氯化钠的溶解能力比硝酸钾强
D.60℃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降温一定能得到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10.(湖州月考)去年10月某县学生实验操作比赛的题目是配制50g 14%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第10题图
(1)比赛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②①⑤③④__(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①__。
(2)需称取氯化钠__7__g。
(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_C__(填字母)。
A.10mL B.25mL
C.50mL D.100mL
(4)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AD__(填字母)。
A.氯化钠固体不纯
B.用生锈砝码称量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
11.(义乌四校月考)把少量下列物质:A胡椒粉、B食盐、C植物油、D蔗糖、E肥皂、F酒精、G泥土、H冰块、J面粉分别放入到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溶液的有__BDF__(填字母,下同),得到悬浊液的有__AGJ__。
12.(乐清校级月考)科学研究小组同学在探究溶液的组成时提出了溶液组成的多种表示方法。如小明同学提出可用溶剂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小亮同学提出可用溶质与溶剂的微粒个数比表示溶液的组成,小丽同学提出若溶液由两种液体组成,可用其中一种液体的体积分数表示等等。请你也加入该小组对有关溶液组成的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医疗上使用的70%消毒酒精溶液,是哪位同学提出的溶液组成表示方法?__小丽__。
(2)现有溶剂质量分数为98%的氯化钠溶液100g,欲使其溶剂质量分数变为96%,下列采取的措施中你认为可行的是__A__。
A.将溶液蒸发掉50g水
B.向原溶液中再加入100g水
C.向原溶液中再加入2g氯化钠
D.向原溶液中再加入12g氯化钠
13.(乐清校级月考改编)如图为精制粗盐的示意图,回答:
第13题图
(1)写出仪器名称:
①__烧杯__;②__漏斗__。
(2)蒸发滤液时,玻璃棒起的作用是__搅拌,使受热均匀__,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引流__。
(3)漏斗中的液面应__低__(选填“高”或“低”)于滤纸边缘。
(4)蒸发结晶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随着晶体析出质量的增加,蒸发皿中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不变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4.(湖州月考)请依据碳酸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60 80
溶解度(g) 7 12.5 21.5 40 49 46 43.6
(1)30℃时,碳酸钠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质量的最简整数比=__2∶5__,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28.6%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若将该饱和溶液升温至40℃,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将__不变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40℃时100g水中溶有48g碳酸钠,欲将其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__ABCD__。
A.加入碳酸钠至溶液中有少量固体剩余
B.恒温蒸发少量水分至有少量固体产生
C.降温至有少量碳酸钠结晶
D.升温至有少量碳酸钠结晶
【解析】 (2)4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是49g,所以40℃时100g水中溶有48g碳酸钠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40℃以后,碳酸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所以还可以采用升温的方法。
三、解答题(第15、16题每小题8分,第17题10分,共26分)
15.(乐清校级月考)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氯化钠溶解度(g)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硝酸钾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50℃,向100g水中加入9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__185.5g__。
(2)计算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 (2)溶质质量分数=×100%=×100%≈26.5%。
16.(义乌四校月考)常温下将20g 14%的氯化钠溶液和30g 24%的氯化钠溶液混合。计算:
(1)该混合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在1000g水中需溶入多少克氯化钠才能使其浓度恰好与上述混合液的浓度相等。
【答案】 (1)将20g 14%的氯化钠溶液和30g 24%的氯化钠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的质量为20g+30g=50g,设混合后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x,则50g×x=20g×14%+30g×24%,解得x=20%。
(2)设需溶入氯化钠的质量为y,则×100%=20%,解得y=250g。
17.(绍兴校级月考)实验室要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备用。
(1)配制此溶液需要氯化钠多少克?
(2)如果是用溶质质量分数是4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得到,那么需要溶质质量分数是40%的氯化钠溶液多少克?水多少毫升?
【答案】 (1)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500g×10%=50g。
(2)设需要40%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则
40%·x=500g×10%,解得x=125g,
需要水的质量为500g-125g=375g,
水的体积为375g÷1g/cm3=375cm3=375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