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机械与功复习训练教科版 八年级下册简单机械和功复习导入支点(O) :动力(F1) :动力臂(L1):阻力(F2) :杠杆绕其转动的点使杠杆转动的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方向判断)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F2 一点、二力、二臂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 = F2L21. 省力杠杆,费距离。2. 费力杠杆,省距离。等臂杠杆,
不省力也不费力。三.杠杆的分类定滑轮:
1.定义:使用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
2.实质:等臂杠杆
3.特点: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但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定滑轮动滑轮:
1.定义:使用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
一起运动的滑轮
2.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3.特点:省一半力但不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动力移动距离是阻力移动距离的两倍
动滑轮滑轮组:
1.定义:动滑轮与定滑轮的组合
2.每一类滑轮组绳子绕法有两种
3.特点:省力又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F=(G+G动)/n n是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滑轮组功1.做功的两个要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公式:
W=FS
3.单位:J(两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大约是1J)功率1.功率: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单位时间完成的功
3.公式: P=W/t
4.单位:W机械效率1.有用功:为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
2.额外功:为达到目的不需要做但不得不做的功
3.总功:为达到目的实际做的功 W总= W有+W额
4.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η= W有/ W总
探究活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为什么挂钩码前要把杠杆调在水平位置平衡?
如何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条件下平衡?
此实验中要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和位置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什么?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 = F2L21.实验器材:
2.要测的物理量:
3.操作注意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4.相同的滑轮组,绕绳方法虽不同,当提升相同的重物时,机械效率是相同的;用同样的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重物,重物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大W有=Gh(h为重物提升高度)
W总=FS(S为绳子自由端的伸长) W额=G动h
S=nh(n为吊着动滑轮的绳子段数)测滑轮组机械效率探究活动G动W有用=GhW总=Fs 若不计拉线质量和滑轮轴间摩擦,则: W额外= G动h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实验器材:
2.要测的物理量:
3.机械效率表达式:例1. 如图所示,画出下图中各力的力臂典例分析例题选解例2.如图所示,一个轻质直杆可绕0点转动,杆的末端悬挂一重物,用一个始终跟直杆垂直的力F作用于杠杆的中点,并使直杆由竖直位置缓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直杆( )
A.始终是省力杠杆
B.始终是费力杠杆
C. 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
D.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C例题选解例3. 如图所示,物体M放在水平桌面上,现通过一滑轮(质量和摩擦均忽略不计)拉着物体M向左匀速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质量可忽略)示数为10N。若在物体M上加放一个物块m,可保持M向左匀速运动,需在绕过动滑轮的绳子自由端施加一个拉力F,则( )
A.物体M运动时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B.加放m前,M受到10N的摩擦力
C.加放m前,M受到20N的摩擦力
D.加放m后,力F保持10N不变C例题选解例6.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90N的货物匀速提升1m的过程中,所用拉力F=50N,不计绳重及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1)求上述过程中的有用功W有用;(2)求上述过程中的总功W总;(3)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例题选解例5.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90N的货物匀速提升1m的过程中,所用拉力F=50N,不计绳重及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1)求上述过程中的有用功W有用;(2)求上述过程中的总功W总;(3)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