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第18课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第18课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27 08:4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本单元重要科技人物邓稼先钱学森两弹元勋导弹之父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杨利伟中国第一位太空员翟志刚中国第一个太空行走的航天员图说历史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我毕生的追求和梦想。”袁隆平说。袁隆平常常说起自己的两个梦——“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20世纪90年代末,袁隆平在观察两系法杂交晚稻的生长情况1979年4月,杂交水稻国际学术会议上,袁隆平宣读了自己的论文《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中国第一次将杂交水稻研究的成功经验传递给世界。袁隆平著于1985年的《杂交水稻简明教程》,经联合国粮农组织出版后,发行到40多个国家,成为全世界杂交水稻研究和生产的指导用书。 1980年5月,袁隆平应美国邀请赴美进行杂交稻制种技术指导。9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际水稻研究所共同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举办杂交稻技术国际培训班,10月,赴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进行技术指导
因为“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和解除贫困展示了广阔前景”,并“致力于将杂交水稻技术传授并应用到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几十个国家”,2004年,袁隆平获得了世界粮食奖。1997年,开始“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
2012年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攻关百亩示范分别达亩产926.6公斤、917.7公斤。2013年9月,第四期超级稻实现百亩平均亩产达988.1公斤,创世界纪录。
2016年,实现双季超级稻年亩产1537.78公斤,创双季稻产量世界纪录。
2017-2018年,袁隆平团队就完成沙漠水稻实验,这是全球首次在热带沙漠实验种植水稻取得成功。青岛“海水稻”实验测产成功,并成功试种迪拜沙漠。2017年,袁隆平宣布继“海水稻”技术后又获得了一项重大突破成果——水稻亲本去镉技术。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一步研发创新2017年,87岁的袁隆平在湖南省湘潭河口镇的试验田中查看低镉水稻的长势(2017年9月29日摄)。?新华社发(薛宇舸 摄)屠呦呦诺贝尔奖演讲: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中医药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对于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整理归纳。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积极对外交流,取长补短,碰撞火花1.1965 年 5 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文章《为什么美国的战略过时了》,认为中国在尖端科技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该突破可能是 (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D.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考点链接A 2.核武器是指利用原子核的裂变或聚变所产生的巨大能量和破坏力制造的具有巨大杀伤力的武器。我国拥有核武器的标志是 ( )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试飞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C考点链接3. “他为了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孜孜不倦地奋斗了 28 年。”“他”是 ( )
A.邓稼先 B.雷锋
C.焦裕禄 D.袁隆平A考点链接4.“两弹一星”中的“一星”指人造地球卫星。1970 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
A.天宫一号 B.嫦娥一号
C.东方红一号 D.神舟一号C5.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中国成功研制了中近程战略火箭。1980 年,新研制的固体潜地战略导弹水下发射成功。1989 年,中国邮政以“□□□□——火箭腾飞”为主题发行了一套邮票。“□□□□”应是 ( )
A.生物工程 B.国防建设
C.产业结构 D.政治体制考点链接B6. 1970 年 4 月 25 日新华社电:“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该电评论的是 (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飞船实现载人航天C考点链接7. “该飞船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它是我国在航天技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该飞船”是指 ( )
A.神舟一号飞船
B.神舟二号飞船
C.神舟五号飞船
D.神舟七号飞船C考点链接8. |东营中考|“1959 年,一批中国最优秀的科学家突然从公众的视线里消失了,甚至连他们的家人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这个谜底直到五年之后,才随着大西北戈壁荒原上升起的蘑菇云得以揭开。”这个“谜底”是我国研制( )
A.战略核潜艇 B.人造地球卫星
C.长征运载火箭 D.原子弹D考点链接9. |日照中考|20 世纪 50 年代,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国家依然作出了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并将其作为“天字第一号任务”。这一决策是基于怎样的需要? ( )
A.顺应新技术革命的潮流
B.尽快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
C.增强我国的国防力量
D.落实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C考点链接10.|福建中考|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重大成就是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C.籼型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
D.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B考点链接考点链接考点链接两弹一星1964.10.16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6.17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6.10.27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1970.4.24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世界第五1999.11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开启我国的飞天之旅功2003.10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航2008.9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1973.101973年10月,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东方魔稻)世界第三航天、农业和医学成就获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并荣获多项国际大奖杂交水稻之父1971屠哟哟团队发现能够有效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治疗疟疾的新方法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