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推广1953年底,中国要和印度代表团进行谈判,是怎么回事呢?在1936年,英国背着旧中国的中央政府划定了一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把西藏的9万平方公里土地都划给了英属印度,致使中印就西藏问题出现摩擦。印度是第一个和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作为老邻居,如何处理好两国的关系成为周总理面临的问题。 1953年12月中国和印度就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举行北京会谈。周恩来在谈话中,第一次完整提出处理中印关系的五项基本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中印、中缅发表联合声明,正式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周恩来总理会晤
缅甸总理吴努周恩来总理与印度
总理尼赫鲁会谈正式提出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
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
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问题探究】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能够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1.2.3.尊重平等和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尽管在其提出后的几十年中,世界形势已发生变化,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说是发生了剧变,但这些原则直至今天依然适用。
——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 习近平:“新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不是过时了,而是历久弥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不是淡化了,而是历久弥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历久弥坚。”千难万阻---亚非会议1.生命的危机---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会前中国包租的印度国际航空公司“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飞离香港后爆炸坠毁。机上中国代表团工作人员等11名乘客不幸遇难。事后经调查,这是台湾特务机关针对万隆会议,以周恩来为目标制造的一起政治谋杀事件。所幸周恩来由于应邀与缅甸、印度和埃及总理会晤,而未搭乘这一航班。
2.挑拨离间---美国阴谋
美国极力挑拨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关系,人为地制造对中国的恐惧和疑虑。美国的意图是,即使不能阻止亚非会议的召开,也要给会议制造种种难题使其“分裂而瓦解”。
3.?缺乏了解---中国的困扰
在参加会议的29个国家中,只有6个国家同我们建立了外交关系,还有很多国家并不了解中国。
4.?煽风点火---美国官员假扮记者搅局
美国无资格参会,却派出了近70人组成的“记者团”。其中有许多人昨天还是国会议员、国务院官员,当天却摇身一变成了记者。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众多亚非的独立国家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
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亚非会议---万隆会议情景再现 B:我认为: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
争取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A:我认为: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三股扰乱和平和谐
的国际性势力,而第三股就是共产主义,共产党已
经创造了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我们要号召
非共产党国家认真对待共产主义危险的严重性。 C:我认为:中国成立傣族自治区使我们泰国受到颠覆
活动的威胁。中国“没有宗教自由”,“利用国外1000
多万华侨的双重国籍搞颠覆活动” 。如何解决争端?0401“求 同 存 异” “中国代表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求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同:遭遇相同同:面临问题相同
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异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和平、独立、发展经济攻击中国会议后各国代表纷纷请周恩来签名留念 万隆会议所表达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亚非各国友好合作的精神,被誉为“万隆精神”。2015年4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万隆精神永不褪色 世界和平与国家实力是分不开的。不运用国家实力,任何外交政策目标……都无法实现。——美 尼克松:《1999年,不战而胜》
名副其实的国家是没有朋友的,有的只是利益。——法 戴高乐:《纽约时报杂志》
外交政策必须以一个国家的历史和地理背景为基础。换句话说,我们是从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去观察世界的。——印·甘地:《自述》从名言看影响外交政策因素综合国力国家利益国际环境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尚书》
兼相爱,交相利。 ——墨子?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为贵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引领者课堂小结明确一项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一个原则 ——牢记一位伟人 ——知道一次会议 ——领悟一种精神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总理万隆会议万隆精神了解一个方针 ——“求同存异”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949-1955)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总结搏击中考选择题
1.(2018·山东济宁)新中国成立初期,
周恩来以其超凡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外
交艺术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
本准则是( )
A.独立自主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互不侵犯原则
D.互惠互利原则2.(2018·广西北部湾四市)2018年5月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启了与会各国合作共赢的新篇章。同样是为了促进团结与合作,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促进各国共同繁荣的主题
D.“求同存异”的方针3.(2018·黑龙江龙东[森工·农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它的内容有( )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平等互利 ⑤和平共处 ⑥求同存异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⑥4.(2018·湖南娄底)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使许多代表相信了他是一个心怀善意、通情达理而真挚诚恳的人,并相当成功的使人相信了共产党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周恩来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周恩来的人格魅力
B.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C.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2018·宁夏·6)同学们在自主学习时搜集了一组我国领导人参与重大活动的照片。为这组照片确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
A.人类命运 国际和平
B.亚非崛起 民族独立
C.制度演进 中国作用
D.世界舞台 中国角色材料题6.(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新中国的成立,告别了“弱国无外交”的耻辱。中国人民第一次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赢得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国际上的尊重。50多年来,新中国外交走过了一条催人奋进的光彩之路。
—选自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下册(3)材料三中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7.(2018·江苏扬州·)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多方面呈现。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从丧权辱国的旧外交到独立自主的新外交的转变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2)据所学知识,1953年在与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我国政府提出的外交原则是什么?据材料二图1,在这次会议上为协调各方矛盾,周恩来提出了什么外交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