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1张PPT。第12课 阿拉伯帝国一、伊斯兰教的兴起与阿拉伯国家的建立1.伊斯兰教兴起的背景
(1)阿拉伯地区内部矛盾重重
为了争夺水槽和牲口,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同时,血族间的复仇也非常普遍,遭到伤害的家族往往寻找复仇之道,报复的力度通常要高过受伤害的程度。部落习俗也使得阿拉伯人拥有几百个被供奉的神。
(2)阿拉伯人经常遭受外界压迫
居住在叙利亚的阿拉伯人遭受东罗马帝国的奴役,而居住在靠近伊拉克边境的阿拉伯人则受到波斯帝国的压迫。拜占庭和波斯之间的战争也使阿拉伯半岛遭受严重破坏,家具了阿拉伯地区的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国家呼之欲出 为了增进各地间的联系,缓和内部的矛盾及抵制外来威胁,阿拉伯人盼望有一个安定、统一的社会环境。……如何维护社会秩序及发展生产,已经成为当时阿拉伯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氏族贵族和商业贵族也在考虑着手建立统一的国家。信奉唯一真神的伊斯兰教适时而起,成为联合阿拉伯人、建立统一国家的思想基础。
——马克垚《西方文明史》穆罕默德
生卒:约570—632年
出生地:麦加
事迹:早年经商,中年创立伊斯兰教
地位:伊斯兰教先知伊斯兰教建立对传统氏族部落的挑战多神崇拜作为古莱西人的宗教形式,适应野蛮时代的无政府状态,是在氏族部落制度的社会和政治条件下产生,并和它们一起生长的。 在当时的麦加,共同崇拜诸多的神灵和相应的祭祀仪式是维系古莱西人氏族制度和部落生活的重要基石。
穆罕默德在麦加时期传布的启示,激烈抨击多神崇拜,极力倡导独尊安拉的宗教信条,旨在否定传统秩序的信仰基础。
原始社会的宗教生活,只是血缘群体的共同崇拜,并无真正意义的个人信仰;个人只是血缘群体的肢体,个人的信仰存在于氏族部落的永生之中。然而,《古兰经》麦加篇所描述的末日审判,却是对于个人行为的清算和裁决,血族成员相互之间不再承担传统的义务;如此裁决的末日审判,显然与野蛮状态下的血缘观念大相径庭,包含文明社会的伦理原则。
麦加时期的启示不仅倡导独尊安拉的信仰,而且阐述了顺从安拉的使者即穆罕默德的政治原则,进而赋予穆罕默德以绝对的个人权威;这种权威在麦加时期虽然仅仅表现为宗教意义的顺从,但是毕竟凌驾于氏族部落之上,与野蛮时代的政治风尚格格不入。从麦加到麦地那麦加时期穆罕默德的追随者与伊斯兰教的反对者之间尽管并无激烈的冲突,却包含深刻的社会对立。麦加麦地那叶斯里卜(即后来的麦地那)位于希贾兹北部,距麦加约400公里,是定居人口生活的绿洲。伊斯兰教诞生前夕,叶斯里卜的居民分别属于5个部落,其中奥斯部落和哈兹拉只部落是阿拉伯人的部落,凯努卡部落、纳迪尔部落和古来宰部落则是犹太人的部落。由于叶斯里卜的居民分别属于不同的部落,每个部落只能在极其有限的范围内维护各自的利益和仲裁纠纷,整个绿洲却没有能够为各个部落所共同接受的权力机构。各个部落都企图占有更多的耕地,获得更为有利的生存空间;相互的排斥导致绿洲内部的尖锐对立和激烈冲突。寻求超越血缘群体的狭隘界限以仲裁纠纷和制止相互厮杀的公共权力,在叶斯里卜绿洲成为迫切的客观需要。公元前
6世纪古代
印度释迦
牟尼1世纪巴勒
斯坦耶稣7世纪阿拉伯半
岛-麦加穆罕
默德众生平等;
忍耐服从耶稣就是救世主,
忍受苦难,
死后可以升入天堂要信仰唯一的神真主
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世界三大宗教穆罕默德完成了双重历史使命1.创立宗教 2.建立统一国家阿拉伯骑兵穆罕默德死后,他的继任者称为“哈里发”
继续扩张,南征北战疆域不断扩大 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进而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直抵中国唐朝边境;控制中亚大部分地区;在西线,攻克埃及,横扫北非;西南占领西班牙。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版图横跨亚、非、欧三大洲,伊斯兰教随着帝国的扩张广为传播。二、阿拉伯帝国4、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西临
大西洋北接
黑海与里海东到
印度河
流域西南
尼罗河下游南包
整个半岛阿拉伯帝国:
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大食国”,唯一与中国大唐相提并论的国家,人类历史上东西方跨度最长的帝国。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 ——阿拉伯,中世纪的强者! “哈里发”,阿拉伯语意思为“继承者”或“代理者”阿拉伯帝国实行政教合一的哈里发中央集权统治。哈里发集政权、军权和神权于一身。既是帝国最高元首,又是全体穆斯林的宗教领袖。阿拉伯骑士哈里发的军队在战场上 5、阿拉伯帝国的灭亡:相关史事 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内外矛盾激化,帝国逐渐衰微。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问题思考阿拉伯帝国的建立有何影响? ①伊斯兰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后产生的,也是最为特殊的一个,它在当今世界尤其是整个阿拉伯世界和伊斯兰世界中(西亚、北非)仍然有着巨大的影响。
②伊斯兰教的产生以后,阿拉伯半岛迅速统一,通过不断的“圣战”,阿拉伯帝国最终形成。阿拉伯帝国是世界历史上的又一个地跨三洲的大帝国。它的出现对于人类历史产生了很重大的影响。探究点 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帝国形成起到了什么作用? 伊斯兰教强大的号召力使阿拉伯人空前团结,士气高昂,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
一体的组织,这种组织为统一国家的形成
提供了组织形式。随着帝国的不断扩张,伊斯兰教迅速向
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传播 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
830年,设立“智慧宫”、以黄金支付稿酬等。
阿拉伯学者吸收、消化了外来文化。 三、阿拉伯文化6、文化发达的原因:①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
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 三、阿拉伯文化7、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②阿拉伯人著的《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阿拉伯医学解剖图③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构思巧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国译为《天方夜谭》,该书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对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知识拓展欧
洲中
国火药造纸术基督教指南针印度的棉花、食糖历法④建筑艺术成就显著麦加清真寺克尔白古庙④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 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7、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阿拉伯帝国与中国唐帝国课堂小结穆罕默德创
立伊斯兰教宗教思想:独尊安拉时间:7世纪经典:《古兰经》圣城:麦加促进阿拉伯半岛统一阿拉伯帝国时间:8世纪中期特点:政教合一地域:横跨亚欧非促进阿拉伯文化成就:数学、医学、文学贡献:沟通东西方文化阿拉伯帝国推动传播8世纪中叶成为世界性宗教630年穆罕默德重返麦加622年出走麦地那教历纪年元年610年伊斯兰教在麦加创立强调:伊斯兰教发展历史上的两件大事:
(1)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宗教,开始传教
(2)622年,穆罕默德被迫出走麦地那,迎来伊斯兰教发展的转折,这一年成为伊斯兰教教历纪年的元年本课小结伊斯兰教创立、
发展历程课后活动 1、想一想:如果没有阿拉伯数字,你会用什么方法表示0到9这些数字? 可以从古代人结绳记事,中国人发明了十六进位制,其他民族也都有自己的计数方法,只是没有十进制简单方便。如果没有阿拉伯数字,中国人可以用汉字“一、二、三……十”来表示1~10;英国人可以用“one two three……ten”表示1~10;罗马数字“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Ⅺ、Ⅻ”……课后活动 2、《医典》的作者伊本.西那被后人誉为“医学之王”,为什么?《医典》是十七世纪以前亚欧广大地区的主要医学教科书和参考书。这部著作是医学界重要的参考资料,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公元十五世纪它的拉丁语译本被重印十六次,十六世纪又被重印二十次,直至十五世纪末期它仍是欧洲各大学的教科书。是第一个在外科手术中使用麻醉剂的医生;是第一个发现人体中有寄生虫存在的医生。他在关于胃溃疡、癌症、糖尿病、母体的血液流向胎儿等方面都有许多论文。他还在药剂、草药、解剖、营养等方面留有著述,主要着作还有《治疗论》、《知识论》等。1、以下哪个地方是穆斯林一生中最希望拜谒的地方( )
A.麦加大清真寺
B.“哭墙”
C.巴黎圣母院
D.圣索菲亚大教堂A2、麦加之所以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是因为( )
A.那是穆罕默德最初传教的地方
B.那是穆罕默德病逝的地方
C.那是穆罕默德最早建立政教合一国家的地方
D.那是当时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A3.解放路上有一座宗教建筑清真寺。与清真寺有关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C4.世界三大宗教不包括
A.道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A5、下列文学著作中属于
阿拉伯文学的是 ( )
A.《荷马史诗》
B.《诺亚方舟》
C.《天方夜谭》
D.《大唐西域记》C6.伊斯兰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 )
A.古代印度
B.巴勒斯坦地区
C.阿拉伯半岛
D.古代埃及C7、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的
国家的性质是( )
A.政教分离
B.政教合一
C.世俗政权
D.宗教政权B8、世界文明是在不断冲撞和融合中向前发展的,把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从东方传入西方的是( )
A.古代印度人
B.古代阿拉伯人
C.古代罗马人
D.古代日本人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