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1 观潮 知识点+同步练习(含答案)
知识点
1.课文主要内容:?
本文记叙的就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
2.课文结构清楚,层次分明。?
在运用比喻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
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
3.四字词语?
写声音的“人声鼎沸、风号浪吼”?
写形态的“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浩浩荡荡、漫天卷地”。?
4.对词语的理解。?
笼罩:指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鼎沸:用来形容喧闹、混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
5.背诵3、4自然段。?
6.词句解析。?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中心句,中心段)?
(2)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文中把水浪比作“水墙”,形容江潮浪头之高,范围之宽。
7.课文的顺序(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
6.直接描写:大潮的声音和形态:?
从“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山崩地裂”“颤动”“风号浪吼”等词语中感受江潮的声威及其变化过程;?
通过“宽阔”“横卧”“横贯江面”“白浪翻滚”“奔腾西去”“漫天卷地”等词语体会江潮的形状和气势。?
7.间接描写:对观潮者神态、动作的描写,如,“人山人海”“昂首东望”,“人声鼎沸”“踮着脚”,“又沸腾起来”,从中体会观潮人的惊喜之情,从另一个角度体会钱塘江大潮之奇。
同步练习
练习巩固
《观潮》课后练习
一、?我能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人声鼎( ) 水天想( ) 人( )人( )
山( )地( ) ( )天卷地 风( )浪吼
二、我能根据句子意思写出词语
1、形容人非常多。 ( )
2、奇特而又罕见的景象。 ( )
3、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 )
4、好像消失,又好像出现。 ( )
三、我会填?
今天,我们到海宁来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______,潮来之时,只见__________________,浪潮越来越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潮过之后,江面上________。看看堤下,____________。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________,我们为之_______,为之__________。
四、阅读乐园(阅读,完成各题)
观日落
我最爱看日落的景观。今天我又登上楼的最高点,观赏日落。
我抬起头,只见那万里的晴空本来是淡蓝色的,像明静的湖水,现在越来越蓝,越来越浓了,简直像画家在用蓝色的画笔层层加深。太阳已斜靠着西山,它收敛起刺眼的光芒,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露着红红的脸蛋。在它的周围,有一束束灿烂的光,一圈圈柔和的圆晕,它身边的天空却呈现出黄里透紫的悦目色彩,镶嵌在天边连绵起伏的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披上一层金光,显得分外壮观。
过了一会儿,太阳的光更柔弱了,可它的脸颊更红了,像个大红球,向着天空,向着地面,向着山峦喷出了红艳艳的嫩光。它身边的晚霞不断地扩大着范围,在更换着锦衣,粉红的、红的、紫的……五光十色,好看极了。霎时间,艳丽的晚霞弥漫了大半个天,像铺开了一副巨大的瑰丽的绸缎。
太阳慢慢地向西山背后退去,最后只一跳,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它身边的晚霞也在归林的鸟雀声中收起最后一丝光泽。我凝视着天边,我的心久久陶醉在这日落的景观之中……
1、查查字典,解释括号里的字
(霎)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影无(踪):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波浪线画出第三段中的比喻句,并读一读。
3、作者按_____________顺序描写了日落的景色。由于作者抓住日落时太阳的_____________,先写太阳像___________,再写太阳像_____________,最后写太阳____________,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日落的壮观景象。
〖附加题〗 编写广告语:
为了让人们都知道钱塘江大潮,请你写一句或几句广告语。
?
?
【参考答案】
一、我能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沸 接 山 海 崩 裂 漫 号
二、我能根据句子意思写出词语
1、人山人海
2、天下奇观
3、人声鼎沸
4、若隐若现
三、我会填
很平静 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震得颤动起来 恢复了平静 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天下奇观 自豪骄傲
四、阅读乐园(阅读,完成各题)
1、短时间;一会儿。
脚印;踪迹。
2、霎时间,艳丽的晚霞弥漫了大半个天,像铺开了一副巨大的瑰丽的绸缎。
3、略。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及练习
1.?让我们一起来想象“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在交流读后的感受。?
答:“潮来前”的景象:江面上很平静,观潮人的心情急切。闷雷滚动、一条白线?“潮来时”的景象:潮的声大,浪高,声如“山崩地裂”,形如“白色城墙”、“白色战马”。?横贯江面?“潮头过后”的景象:潮头汹涌,漫天卷地,余威犹在,?恢复平静,水位上涨。?
2.?我发现课文许多语句写得具体形象。找出来读一读,并谈谈对这些描写的体会,在抄下来。?
A?、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横卧”??一词具体形象地写出了钱塘江的宽阔。
B、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这句话把白浪比作白色城墙,从这个比喻中,我体会到大浪的浪潮很高、很宽、很壮观。
C、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这句话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大浪发出的巨响和浩大的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