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后面二首的教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4.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后面二首的教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6-27 14:16:19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古诗三首 单元 二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
学习 目标 会认11个字,会写13个字,正确认读多音字“挑”。    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
重点 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这一节,我们继续品赏三首描写秋景的古诗。 直接导入
讲授新课 一.学习《赠刘景文》。宋朝时候,有一个人叫刘景文,50多岁了,没有受到重用,心情很不好。苏轼就邀他来家里喝酒聊天,写了一首诗希望刘景文能取得成功。苏轼,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进士及第后,曾在凤翔、杭州、等地任职。曾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职,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荷尽已无擎雨盖。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擎:举,向上托。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反复读。 菊残犹有傲霜枝。菊残:菊花凋谢。犹:仍然。傲霜: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反复读。对比朗读。 教学后两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秋天还有更美的景色?橙黄橘绿。 你了解古诗的每一句的意思了吗?你学后有何感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冬景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的一面,人到壮年,也是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应该乐观向上,切不要意志消沉。    读中悟情,背诵默写。二.学习《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①见:古同“现”,出现,显露。 ②萧萧:风声。 ③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④挑:挑弄、引动。 ⑤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⑥篱落:篱笆。 齐读。师范读。 
这位漂泊在外的人是谁呢? (作者介绍) 江上秋风为什么牵动诗人的情怀?漂泊在外的他会想起什么?(思乡之情。) 就在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时候,看到什么呢? (儿童、挑促织、篱落、一灯明) 看到一群孩子在捉蟋蟀,诗人又会想到想到什么? (也许他会想起自己的童年,也许会想起儿时的伙伴,也许想起家乡的孩子,想到这些,他的思乡之情就更浓了。身在浙江的他,多么想回到福建老家,跟自己家人团聚啊。)你了解古诗的每一句的意思了吗?你学后有何感受?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使客游在外的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他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客游在外的诗人思念起自己的家乡。记挂自己的孩子,此时可能也在斗蟋蟀,夜深人静了还不肯睡眠。 划出朗读节奏,朗读背诵。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三.拓展提高。你们还读过哪些诗人所写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呢?(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四.课堂练习。 解释下列词语。 霜叶 雨盖 傲霜 客情 (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雨盖:旧称雨伞。 傲霜:不怕霜动寒冷。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五.作业布置。 二首古诗填空。赠刘景文 宋 ()荷尽已无(), 菊残犹有()。()君须记, 正是()。 夜书所见 宋 () ()送寒声,()动客情。 知有(),()一灯明。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学生分析朗读背诵 学生理解背诵 学生练习 理解后背诵 老师指点 巩固提高

课堂小结 正好是深秋时节,我们学习了三首抒写秋色乡情的千古绝唱。
板书 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 荷尽 菊残 橙黄橘绿 夜书所见 梧叶 秋风 儿童 篱落 灯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4.古诗三首
部编版 三年级上
第二课时
新知导入
这一节,我们继续品赏三首描写秋景的古诗。
新知讲解
苏轼,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进士及第后,曾在凤翔、杭州、等地任职。曾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职,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新知讲解
学习《赠刘景文》。宋朝时候,有一个人叫刘景文,50多岁了,没有受到重用,心情很不好。苏轼就邀他来家里喝酒聊天,写了一首诗希望刘景文能取得成功。
荷尽已无擎雨盖。
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擎:举,向上托。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新知讲解
















菊残犹有傲霜枝。
菊残:菊花凋谢。
犹:仍然。
傲霜: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新知讲解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秋天还有更美的景色是什么?

橙黄橘绿。  
新知讲解
















你了解古诗的每一句的意思了吗?你学后有何感受?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冬景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的一面,人到壮年,也是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应该乐观向上,切不要意志消沉。
新知讲解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①见:古同“现”,出现,显露。
②萧萧:风声。
③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④挑:挑弄、引动。
⑤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⑥篱落:篱笆。
新知讲解
叶绍翁,浙江丽水人,南宋诗人。祖籍福建建瓯。原姓李,因祖父关系受牵连,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曾在朝廷做小官,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他著有《四朝闻见录》,诗集《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属江湖诗派风格。

这位漂泊在外的人是谁呢?
新知讲解
江上秋风为什么牵动诗人的情怀?漂泊在外的他会想起什么?

思乡之情。
新知讲解
















就在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时候,看到什么呢?

儿童、挑促织、篱落、一灯明。
新知讲解
















看到一群孩子在捉蟋蟀,诗人又会想到想到什么?

也许他会想起自己的童年,也许会想起儿时的伙伴,也许想起家乡的孩子,想到这些,他的思乡之情就更浓了。身在浙江的他,多么想回到福建老家,跟自己家人团聚啊。
新知讲解
















你了解古诗的每一句的意思了吗?你学后有何感受?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使客游在外的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他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客游在外的诗人思念起自己的家乡。记挂自己的孩子,此时可能也在斗蟋蟀,夜深人静了还不肯睡眠。
新知讲解










划出朗读节奏,朗读背诵。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课堂练习
解释下列词语。
霜叶 雨盖 傲霜 客情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雨盖:旧称雨伞。
傲霜:不怕霜动寒冷。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拓展提高










你们还读过哪些诗人所写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呢?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课堂总结
正好是深秋时节,我们学习了三首抒写秋色乡情的千古绝唱。
板书设计
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
荷尽
菊残
橙黄橘绿



夜书所见
梧叶
秋风
儿童
篱落
灯明
作业布置
二首古诗填空。
赠刘景文
宋 ( )

荷尽已无( ),
菊残犹有( )。
( )君须记,
正是( )。


苏轼

擎雨盖
傲霜枝
一年好景
橙黄橘绿时。
作业布置
夜书所见
宋 ( )

( )送寒声,
( )动客情。
知有( ),
( )一灯明。


叶绍翁

萧萧梧叶
江上秋风
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