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6-27 16:4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朝代 唐 宋 元 明清
文学成就
代表
(唐宋写代表人,元明清写代表人和作品)
唐宋元明清的文学成就:



小说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
关汉卿《窦娥冤》;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罗贯中《三国演义》;
施耐庵和罗贯中《水浒传》;
吴承恩《西游记》;
曹雪芹《红楼梦》
一、《红楼梦》
一、《红楼梦》
曹雪芹
清代(乾隆晚期)
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描写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
作 者:
成书时间:
主要内容:




影 响:
深刻的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红楼梦》为什么被誉为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红楼梦》不仅具有很好的思想性,还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全书规模宏大,人物众多,语言优美生动,刻画人物细腻传神,塑造了许多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

《红楼梦》塑造了 哪些典型的艺术形象?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贾元春 贾探春 薛宝钗贾迎春 贾惜春 林黛玉李 纨 秦可卿 贾巧姐 王熙凤 史湘云 妙 玉
金陵十二钗
阅读《红楼梦》第四十四回一段描写,回答问题:
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得不听使,又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得一个儿!”……
那刘姥姥正夸鸡蛋小巧,凤姐儿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冷了就不好吃了。”刘姥姥便伸筷子要夹,那里夹得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筷子,要亲自去拣,早有地下的拣出去了。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过响声儿就没了!”




温 故 知 新
1.《红楼梦》的作者是谁?2.这段文字从哪些方面对刘姥姥进行了描写?刘姥姥这个人物形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想一想:《红楼梦》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
《红楼梦》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相当完美,代表了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是文学史上的瑰宝。

清代的戏剧创作,
1、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心声,受大众的喜爱2、清朝时期的戏剧,剧种不断增多,剧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京剧。
1、清代戏剧创作的特点: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1. 昆 曲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式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
(1)明朝时日趋成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
(2)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
(3)清中后期,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汤显祖和《牡丹亭》
汤显祖(1550-1616)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牡丹亭》。

孔尚任(1648-1718)清初诗人、戏剧作家,代表作《桃花扇》。
孔尚任和《桃花扇》
2. 京 剧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京剧形成——以徽调、汉调为基础
(道光年间,19世纪中期)


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
京剧形成:
明朝中后期,各种地方戏曲都到北京来上演,形成百花争艳的局面。后来,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称为京剧。

生 旦 净 丑
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有红、紫、黑、白、蓝、绿、黄等色,各有寓意:
红色寓赤胆忠心;
紫色寓智勇刚毅;
黑色寓忠正耿直;
白色寓奸诈狠毒;
蓝色寓刚强勇猛;
绿色寓侠骨义肠;
黄色寓凶狠残暴。
此外,还有老红、瓦灰、金、银等色,各有寓意。
京剧脸谱颜色分的不同寓意:

昆曲与京剧艺术


(作者、成书时间、影响)
昆曲
《红楼梦》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京剧
清朝: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明朝:汤显祖《牡丹亭》


乾隆时:四大徽班进京
19世纪中期:京剧形成
随堂小测
1.中国文学史上有一部作品,被称为古典小说的高峰。书中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它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下列人物出自这部作品的是( )
A.窦娥 B.孙悟空 C.李逵 D.林黛玉
D

D

2.《红楼梦》第23回中提到“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惊芳心” ,这里面说到了两步我国古代戏曲史上的杰作。其中第二部杰作的作者是( )
A.关汉卿 B.司马光 C.曹雪芹 D.汤显祖
3.京剧是中国经典文化的代表,京剧形成于( )
A.18世纪中期 B.18世纪末期 C.19世纪中期 D.19世纪末期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