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试卷
语文
本试题卷时量120分钟,满分150分。
)……
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典诗歌是极其精炼的语言艺术,言约而意丰是历代诗人共同追求的目标,因此古
典诗歌中很少有泼墨如水的长篇巨制,柜反,人们刚那些字干金的精简短章更为推崇。正
如囟刘櫚所云:“椥范本体谰之镕,剪截浮词谓之裁。裁则芜秽不生,镕则纲领昭畅.…意
两出,义之骈枝也;同辞重句,文之疣赘也。”又云:“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
乃知其密。”这个原则虽然对各种文体都适用,但显然对于篇幅有限的诗体更为重要。而古
典诗歌的縞幅相当有限,作者又希望在有限的篇幅内承载更多的意蕴,所以不能容忍芜辞赘
句的存在。从意象的角度来思考这种康则,显然会导出对于意象密度的追求。
何谓“意象”?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
观情意。假如同样长短的诗句或诗篇中包含的意象或多或沙少,也就是意象的密度或密或疏,
那么前者所承载的意更加丰富或者说所传达的信息量更大如此更可能达到约意丰的
效果。例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这两句诗各用五个字营造了
三个急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诗人只把六个意象连缀成句,除此之外不着
字这样的写法真是干净利索,从意象营造的角度来说,也可以说意象的密度很高。它们
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极其生动、丰满的早行图景:鸡鸣声声,乡村旅店的茅檐上方斜挂着钩
残月;一条板桥上积满浓霜,上面印着行人的足迹。句中虽无字直接抒情,然而早行的苦
辛心境的寂寞渗透在那些物象之中,读来令人侧然心动如果不是意象如此密集,恐怕
难以在寥寥十个宇中安置如此丰的内涵
但是,是不是意象密集的诗定是好诗呢?或者说,是不是意象密度越大的诗就越好呢
下面以五律为例做些分析。“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
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李白《戴天山道士不遇》)这是一首干
古传通的名篇,后人的赞扬之词甚多但是它也招致了一些排议,有人就说:“冰声、飞
泉'、树、松、桃、竹语皆犯重”其实正是指此诗意象过于密集。那么,为什么
意象过于密集也会是种缺点呢简单地说,原因在于意象过密会妨碍诗歌意脉的流动,从
从上述论述可以得出两个貌似互相矛盾的结论对于诗句来说象密集往往会产生精
警的名句;对于诗篇来说意款密集则是利弊参半的,有些作品因意象密集而见胜;有些作
品却因意象过密而受损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在于人们对于名句和名篇的要求有所不同
一般说来,凡是万口传诵的名句部莫备某种独立的价值,也就是说,即使把名句从原诗中彻
底剥离出来它们的价值也几乎不受损伤
由此可见,虽然不能说所有的名句都是意象密集的但是意象密集肯定是构成名句的重
要条件。因为名句的篇幅仅有寥寥数字,如果意象的密度太低,那就包蕴不了多少意义,要
想成为具有独立价值的名句也就难上加难了。诗篇的情形则与诗句大不相同。一首好诗,不
但应该“状难写之景,如见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而且应有完整的意境和流畅的
意脉。
那么,对诗篇来说什么样的意象密度才恰到好处呢?宋人范温的段话颇有启迪意
义,他说:诘贵工拙相半,老杜诗凡一篇皆工拙相半,古人文章类如此。管拙固无取,使
其皆工,则嵴急而无古气,如李贺之流是也。”范温所说的“工”与"拙”指诗歌艺术的精
丽与朴拙,意即一首诗既应有精丽细密的部分,也要有相对朴拙粗放的部分才餘张弛有节,
并突出重点。一首诗中的意象密度也是如此,整首的意象最好塵“疏密相半”,也即有疏
有密,疏密相济,才能恰到好处,事实上唐代的忧秀诗人都愷得这个道理,他们在创作实践
中很好地贯彻了这种精神他们对意象的密度是相当留意的唐诗名句的意象密度大多较高,
磨诗名簏的意象则以疏密榀济为普遍规律。唐代的优秀诗人有意无意地把一篇作品内的意象∵
密度控制在较合理的程度,从而写出许多疏密有致的佳作。
摘编自莫砺锋《论唐诗意象的密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刘勰强调语言要简洁,指出写作
需字斟句酌,才能达到精炼
B.对于诗篇来说,意象密集则利弊参半,有些作品因意象密集而见胜,有些作品却因
意象过密而受损,这雷要作者把握一个合理的度
C.诗句或诗篇包含的意象越密集,所承载的意蕴越丰富,更能达到亩简意丰的效果
D.唐代的优秀诗人对意象的密度相当留意,把作品的意象密度控制在比较合理的程度
从而写出许多优秀的诗篇。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意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
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急
B意象过密会妨碍诗歌意脉的流动,从而显得堆垛、板滞,所以意象密集的诗都不是
好诗,密度过大是诗的一种缺点
C.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虽然是一首千古传颂的名篇,后人的赞扬之词甚多,
但是这首诗也因为写景意象过于密集而招致了一些非议。
D意象密集往往会产生精警的名句,基本上万口传诵的名句都具备某种独立的价值,
即使把名句从原诗中彻底剥离出来,它们的价值也几乎不受损伤。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诗歌是极其精炼的语官艺术,官约而意丰是诗人共同追求的目标,因此古
典诗歌中很少有泼墨如水的长篇巨制
B.如果古典诗词的篇幅不是有限的,作者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的需要来选择意象
表达意蕴,对遺词造句也就可以放松要求
C.名句篇幅有限,意象密度太低就包蕴不了多少意义,要想成为具有独立价值的名句,
加大意象密度无疑是必要的创作手段之
D整首诗的意象要“疏密相济”,恰到好处,唐代的优秀诗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他们
在创作实践中很好地贯彻了这种精神。
、文盲文阅读(22分,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
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縻不行,
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通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骂奇其才,累召不应
衠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衠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
令。邀乃研桉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官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形似酒尊;饰以篆文
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
,张口承
之其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城龙,机发吐丸,而螗娇衔
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司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
以事,合神,自节典所已,之有也尝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骑奢,不遵典弗;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
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时收离,上下肃然,称为政邇视事三年,上书骸骨,征尚
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衡少善属文属:撰写
B.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
C.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雅:平素
D.京师学者戚怪其无征征:征兆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B①十年乃成
②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C.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②王好战,请以战喻
D.①于是皆服其妙
②其孰能讥之乎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举孝廉不行
B.公车特征拜郎中
C.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D.常从容淡静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衡擅长术学,精通天文,懂得历法推算,设计制作了浑天仪、候风地动仪,他的著作
也都是科学方面的论著。
B.张衡年轻时就很有才能,通五经,贯六艺,但他并不恃才做物,而是稳重淡泊,不喜欢
结交俗人,也不愿意做宫
C.候风地动仪精巧灵敏,能在人察知不到的情况下指示发生地震的方向,陇西地震一事使
人们都信服了它的精妙
D.张衡多次出任太史令,后来外放担河间王的相,他一上任就树立威严,整顿法度,逮
捕奸党,贏得了称赞
8、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将军邓鹭奇其才,累召不应
(2)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三、诗文默写和古代诗歌鉴赏(10分)
9、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每空1分,共10分)
(1)雄姿英发
。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剑阁峥嵘而崔嵬
李白《蜀道难》)
3)莫道不销魂∴
李清照《眸花阴》)
(4)想当年
(辛弃疾《永遇乐京囗北固亭怀古》)
(5)把是钩看了,“,无人会“(辛弃《水龙吟·登建廉赏心亭》
0、侧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6分)
李贺,,之、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诗歌的尾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5分),
字,“
,哪学,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共20分)
生命是美丽的李永康
举目远眺,没有绿色,天是黄的,地是黄的,路两边的蒿草是焦黑的。
尽管来这个地方之前,我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可眼前的景象还是让我大吃惊。最难的
是给乡村孩子们上课,书上好多外面世界的糟彩,他们闻所未间,些衡鲜的词汇,我往往
旁征博引,设喻举例讲得口干舌燥,他们却是—脸陌生,票
有一天上自然课讲到鱼;我问同学们鲫鱼和鲤鱼的区别,他们一个个都摇头。他们压根
儿就没走出过大山见到过鱼呀!我和学校领导商量,买几条回来做活体解剖,校领导露出
脸难色。我只好借了辆自行车,利用星期天骑了三十多里路,到个小镇上自掏腰包买了几
条回来
那节课同学们高兴得像过节一样,我却流下了热混
听当地的老师讲,这里的学生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上课爱迟到但开学两个月来我
班还未发现过这样的现象。为此,我非常得意。我当年读初中的时候,不喜欢哪位老师
的课:就常常采取这种极端的行为来“报复”。虽然最终受伤害的是我,可我当时就是不明
白。现在我也为人师表了,如果我的学生这样对待我,我又作何感想呢?
世界上的事就是怪不想发生的事偏发生了:我把那位迟到的学生带到办公室了解情况。
原来他家离学校有二十多里路他如果要准时到校的话,早晨五点钟就得起床,还要摸黑走
上十儿理山略,夏天还可以对付可眼下是深冬寒风刺,我要求他住校,他说他回家
和父母说说。第二天,他却没来上课。我常着急,找了个与他家相隔几个山头的同学去通
知他,他还是没来。
我在当地者乡的带领下,来到了他家。忽然间,“家徒四壁”这个成语从我的记忆深处
置了出来。面对他的父母,我哽咽着对他说,老师不要求你住校,只要你每天坚持来上课就
行。离开他客的时候,他父母默默地把我送过好几道山梁。
出乎意料的是,家访的第二天,他居然背被褥来到学校。我心里非常激动可没过几
天,他又不来上课了
我再次来到他家里,他父母告诉我说他小时候常患病,粤体弱有尿床的毛病;他怕
在学校尿床被同学笑话。
我问他想不想走出大山的前符禁到,言示阳的会
他说,想。
我说,要走出大山就得好好读书
他抹眼泪点点头
我说,相信老师,老师会帮助你的
这个冬天,每天早晨等上课铃声响过后,我和另一位老师轮流蓍去查他的被。如果是
湿的,我们就悄悄地拿到自己的寝室里烘干
做这些工作;我们既是在尽责任更是凭良知坦率地说,我心里也有过埋怨:这个学
生从来就没有当面向我说过半个谢字,想到这一点我就脸红一我是不是太自私太虚
荣、太渴望回报了呢?
一件事净化了我的灵塊。
:;
我知道山村孩子的渴求,他们需要知识,更需要做人的道埋。
课外活动时,我尝试著给他们读些脍炙人口的诗篇:“风雨沉沉的夜里/前面一片荒
郊/走尽荒郊/便是人们的道/呀黑暗里歧路万千/哦锇怎样走好/上帝!/快绐我些光
明吧/让我好向前跑/上帝说:光明/我没处给你找/你要光明,自己去造!
一双双纯洁晶亮的眼晴蓍我。我又声情并茂地朗读着穆旦的《理想》∷"没有理想的
人像是草木,在春天生发,到秋日枯黄/没有想的人像是流水/为什么听不见它的歌唱
原来它被现实的泥沙/逐渐淤塞,变成污浊的池塘…,”
下课后同学们都围过来,要我把诗集借给他们传抄。我既高兴又担心
我看了他们摘抄的诗有的抄了顾城的《一代人》,有的摘录了惠特曼的《我自己之歌》
有的摘了穆旦的《森林之魅》。我心里充滿了喜悦。
那尿床的学生却写了这样句话:老师,你让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生命是美丽的
时,我的眼泪夺面而出,,“,每部
:,,谬灣∷
1.请说说文章画横线句中“我却流下了热泪”的原囚。(4分)
12.请简要分析开头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5分)
对们…:,,9
,,京
当A以,,博>
13.面对这个地方”落后的教育现状,““做了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6分)
14.文章的后半部分引用了两首诗,这样安排有何妙处?(5分)
五、语官文字运用与表达(24分,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20题6分;21题3分)
1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谙热(am)凝咽
戕贼( qiang)砭人肌骨bian)
B缄口(jian)祈求(q1)·迄今(q)磨牙吮血(shin)
C.卓越(zhu6)孝悌(t):潦倒(li6o)盛筵(ydn
雨霁(1)沏茶(q烙印(1)数置(gp)
16.下列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A缈茫真知卓见影牒评头品足B陷阱珠联壁合起讫涣然冰释
C.诀别一脉相承典籍心心相印D.湮没买核还珠沧桑郑重其事
17.下列各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那风雪路上,与那车老板相遇,就在要各奔东西、南辕北辙的瞬间,他对我说了句话
孙雯的表现可圈可点,尽显球星风范。
C市数百名警察倾巢出动,捣毁了一个制假售假窝点
D春节晚会上,杜老振振有词地语诗一首
18.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敏捷的才思、广博的知识和充分的准备是辩论取胜的前提,而流畅的表达则是辩论胜败
的关键
B:虽然“半部《论话》治天下”这句话有一些夸张,但是精读细研《论语》确实能使我们
受益无穷。
C·亲情伴随着我们的生命历程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像温暖的阳光一样照耀在我们心
灵的深处
D·那些不惜牺牲宝贵时间、放弃优越生活条件、无私地为社会服务的青年志愿省都是值得
我们敬佩的人
19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面对春景,有人高歌“
面对秋景,有人但见“
有人低吟
的明丽,有人却见“
”的婆婉。
园春色关不住②秋天万里净,山暮澄江空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④流水落花春
A.④02B②oo③
C.④④e8D.Ueg
随誉社会的发展“老师一词已扩大了语境,不再局限于教育行业,人们已经习惯称
夸父老师”、“嫦娥老师”、“赵匡胤老师”、“武则天老师”、“奥巴马老师”“科比老师
李娜老师”、“李宇春老师“郭敬明老师”……我们的“老师”遍天下”读完这则微博
后,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请简要点评。要求:①观点明确;②语言表达简明、得体;③字
数不超过40字。(6分)
21、名著阅读(3分)
《红楼梦》中“两弯似蹙笼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妖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昭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千多一窍,病如西子胜
三分。”这写的是
;她有的性格特点是:
六、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也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④
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
3,“:,,,时,,一,部
等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