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6-28 08:1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文天祥抗元
岳飞抗金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郑和
戚继光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郑和下西洋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西洋”是指什么地方?
(阅读70页小字后思考)
郑和下西洋
文莱

郑和下西洋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 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3、目的:
郑和下西洋
2、皇帝:
明成祖(朱棣)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1、前提:
经济繁荣、国力雄厚
1405~1433年
先后7次
最大的海船44丈,宽18丈。每次航行大小船只200多艘。
每次出海2.7~2.8万人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
4、概况
刘家港
时间
出发 地点
次数
规模
人数
到达
范围




非洲东海岸
红海沿岸
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
1405-1433
1405-1433
郑和宝船
哥伦布旗舰
长44丈4尺(相当于151.8米),宽18丈,世界上最大的船只。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郑和下西洋
郑和船队的主要船种
宝船:长120公尺
战船:长50.9公尺
坐船:长67.9公尺
马船:长104.7公尺
粮船:长79.2公尺
水船:长42公尺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郑和下西洋
郑和船队编制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远航比较表
时间最早
次数最多
人员最多
船只最多
海船最大
范围最广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郑和是杰出的航海家!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5、特点
人物 郑和 哥伦布 达·伽马 比较结果

地区 西洋 美洲 印度
时间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1497-1498年
次数 7次 4次 1次
人数 27800人 1500人 60人
船数 大船62艘(连小船共计200多艘) 17艘 4艘(一说3艘)
船只大小 大船长151.8米,宽61.6米 船长24.5米,宽6米 120吨100吨,50吨
到达范围 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到达美洲 到达印度
6、历史意义
(1)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
(2)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3)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
(4)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物质前提:
技术条件:
主观因素:
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发达;
指南针的应用;
明成祖的支持;
郑和的个人才能和可贵精神。
你认为郑和远航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二、戚继光抗倭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二、戚继光抗倭
(一)“倭”指哪个国家?“倭寇”又指哪些人?
(二)戚继光抗倭
1.原因:

2.经过:

3.性质:

4.意义:
“倭”指日本,“倭寇”指日本武士、奸商组成的海盗武装集团

倭寇严重威胁着东南沿海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抗倭地点:
著名战役:
抗倭结果:
(1)东南沿海(浙江、福建、广东)
(2)1561年,台州大战,九战九捷,
(3)基本解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一场反侵略的战争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民族英雄。

第15课明朝对外关系
戚家军抗倭形势图
东南沿海倭患基本平息
1561年台州之战九战九捷,
基本扫除浙江沿海的倭寇。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1、他们所进行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2、戚家军纪律严明,战斗力强;
3、与军民密切配合;
4、戚继光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
戚继光祠堂
戚继光故里
戚继光纪念馆(浙江台州)
戚继光抗倭遗址(江苏苏州)
与岳飞、文天祥相比,戚继光的主要不同点在什么地方?
民族英雄——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 物。
岳飞的抗金与文天祥的抗元斗争都是中华民族内部民族政权之间的斗争,不能称为民族英雄,只能称为抗金英雄和抗元英雄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海上殖民的开端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侵占澳门
1553年,葡萄牙
殖民者占据澳门
澳门回归
1999年12月20日,
澳门回归祖国


明朝的对外关系
郑和下西洋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和平
交往
暴力
冲突
国力强盛
国力
日渐衰落




走 向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爱好和平、积极开放,
共爱好和平、积极开放,
共享繁荣是我们不竭的追求!
反对侵略、保卫主权,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享繁荣是我们不竭的追求!
反对侵略、保卫主权,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爱好和平、积极开放,
共享繁荣是我们不竭的追求!
反对侵略、保卫主权,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一.单选题:
1、明朝时所谓的“西洋”是指
A
第15课明朝对外关系
A、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

B、大西洋沿岸的西方国家

C、波斯湾红海沿岸

D、地中海沿岸
( )
2、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点是( )
A、北京 B、松江
C、刘家港 D、泉州
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
A、发展对外贸易 B、扩充疆域
C、扩大海外市场






C
D
D、加强与海外的联系,并宣扬国威
4、称郑和下西洋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主要是因为( )
A、曾经越过了赤道
B、比欧洲航海家远航要早
C、所到的国家多
D、次数多,航程远,规模大
5、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的时间是( )
A、1405年B、1433年C、1553年D、1425年

D
A
-----郑和航海路线
据报道,江苏太仓市在2005年,也就是郑和
下西洋600年纪念时,举办“郑和航海节”。结合
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仓”是图中的哪个地方?
2、郑和第一次远航在何时?3、郑和最远到达哪里?
4、请你说说郑和远航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