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溶液的酸碱性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3 溶液的酸碱性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6-28 10:2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3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学会利用pH试纸来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3.了解常见物质的pH值;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亲自实验,掌握正确的酸碱性检验方法,并能说出生活中一些常见溶液的酸碱性;
2.能通过实验现象对某些问题初步做出正确的科学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指示剂遇到酸、碱、中性溶液颜色的变化,体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2.了解化学测量在化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酸碱指示剂与溶液pH的测定方法
【教学难点】
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 新课导入
生活中我们常听说醋酸、盐酸、果酸有酸性,是酸性溶液,还听说烧碱和熟石灰这些物质的溶液有碱性,是碱性溶液,在现实生活中怎样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呢?
环节二 新课讲授
第一部分: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1.实验: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试样
白醋
酸果汁
稀盐酸
纯碱溶液
肥皂水
石灰水
氨水
食盐水
蔗糖水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变红
变红
变红
变蓝
变蓝
变蓝
变蓝
紫色
紫色
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
无色
无色
变红
变红
变红
变红
无色
无色
结论
酸性
酸性
酸性
碱性
碱性
碱性
碱性
中性
中性
结论:
(1)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溶液,并且该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都是碱性溶液,并且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3)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我们称为中性溶液。
(4)如紫色石蕊试液及无色酚酞等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
注意:我们有时候还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酸性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
(1)酸性物质:山楂、柠檬、柑橘、西红柿、过氧乙酸等。
(2)碱性物质:茶叶碱、烟碱等。
3.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
注意: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同样,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例如:硫酸铜、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而不是酸;纯碱、肥皂的水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
4.补充知识:酸、碱、盐的概念
(1)酸:溶于水后都能解离出相同的阳离子——氢离子的化合物。如:HCl、HNO3、H2SO4、H2CO3等。
HCl=H++Cl-;H2SO4=2H++SO42-;
(2)碱:溶于水后都能产生一种共同的阴离子——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如:NaOH、Ca(OH)2等。
NaOH=Na++OH-;Ca(OH)2=Ca2++2OH-;
(3)盐: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如:NaCl、NH4NO3。
NaCl=Na++Cl-;NH4NO3=NH4++NO3-;
第二部分: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过渡:怎样用pH试纸测定pH值呢?
讲解:用pH试纸测定pH值的方法: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或用胶头滴管滴加,待显色后(大约3秒)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颜色最为接近的值即为pH值 。用pH试纸测出的pH值是整数值。
过渡:请同学们练习用pH试纸测定部分溶液的pH值,探究溶液酸碱性和pH的关系。
学生实验:
实验步骤:1.请同学撕取三条pH试纸,每条撕成两段,即6小段分别放在一个点滴板的六个凹陷处。
2.分别向上面滴加一滴盐酸、醋酸、果酸、烧碱溶液、石灰水、蒸馏水。
3.待大约3秒后,读数填表,找出规律。
学生总结
常温时 pH=7, 溶液呈中性; pH<7, 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碱性。
过渡引入新问题:盐酸、醋酸、果酸都显酸性,pH值都小于7,哪一种酸性更强呢?烧碱溶液、石灰水都显碱性,pH值都大于7,那一种碱性更强呢?它们的强弱又和pH值有怎样的关系呢?观察教师演示实验,思考。
教师实验:
实验步骤:1.取大约5毫升的盐酸溶液于大烧杯中,向其中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溶液变红)。
2. pH试纸测出溶液的pH值(值为3)。
3.烧杯中加入约150毫升的蒸馏水,观察现象(溶液依然是红色,但变淡了)。
4.用pH试纸测出溶液的pH值(值为5) 。
5.向溶液中加入大约250毫升的蒸馏水,观察现象(溶液依然是红色,但已变的很淡很淡了)。
6.用pH试纸测出溶液的pH值(值为6)
7.向溶液中继续加蒸馏水,观察现象(溶液的颜色会越来越淡)。
8. pH值会越来越大,但不会等于或大于7。
讲解:由此我们得出:pH<7, 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酸性溶液再稀都不可能pH≥7。同样,用烧碱溶液做实验也能得出类似的结论,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碱性溶液再稀都不可能pH≤7。
问题讨论:做完上述实验请同学们思考下面三个问题。
思考1:把pH试纸伸入待测液,会有怎样的现象?用水湿润pH试纸,用有水的玻璃棒蘸取,用有水的胶头滴管滴加,这样测得的结果会怎样?
思考2:酸性溶液稀释后pH值会怎样变化?碱性溶液稀释后pH值会怎样变化?
思考3:pH试纸比酸碱指示剂优越在哪里?
生:(学生讨论完问题后,各组派代表举手回答问题)
过渡:物质的pH值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呢?请同学们阅读常见物质的pH值和pH与生命活动。
第三部分:物质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人的体液有一定的酸碱性。血液、组织间液和细胞内液的酸碱度都接近于中
性,而且变化极小;
2.胃液的pH在0.9~1.5之间,在这样的环境中铁屑都可被溶解,但胃本身却能安然无恙。因为胃里有一层“粘液屏障”,它是由粘液细胞和上皮细胞分泌出的一种胶冻状粘液,在胃粘膜表面构成一个保护膜,用来保护胃,防止胃酸对其本身的腐蚀及胃蛋白酶对胃本身的消化,还能防止粗糙的食物对胃的机械性损伤。
3.多数的农作物适宜在接近中性(pH在6.5~7.5之间)的土壤中生长。
在改良酸性土壤时,我们一般是使用熟石灰来调节其酸碱度。
4.水一般呈略酸性(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在雨水中),人们一般把pH小于5.6 的雨水称为酸雨。
板书设计
7.3溶液的酸碱性
如何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紫色石蕊:酸红碱蓝中不变 无色酚酞:酸无碱红中不变
怎样判断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常温时: pH=7,呈中性;
pH<7,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酸性溶液再稀都不可能pH≥7;
pH>7,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碱性溶液再稀都不可能pH≤7。
三、物质的酸碱性对生命活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