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7-4酸碱中和反应
主备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中和反应的实质,学会利用中和反应来改变溶液的酸碱性。
2、通过对酸碱反应的探究,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借助指示剂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过程与方法】
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充分体验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利用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对比实验,帮助学生排除认知中的干扰因素,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中和反应的实质,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判断方法
【难点】中和反应的实质,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判断方法
教法
分组合作、实验探究、归纳练习法。
教学过程
顺序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师生活动
【复习回顾】
1.常见的酸有哪些?为什么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常见的碱有哪些?为什么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高速公路上大量浓硫酸泄漏,如果你是指挥官,你会如何处理?播放视频
二、提出问题:
是不是所有的酸和碱都能发生反应?
探究一:酸和碱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氢氧化铜沉淀与稀盐酸反应
现象:蓝色沉淀消失
2.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
现象: 没有明显现象
科学探究
1.提出问题:盐酸和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2.猜想假设:①发生化学反应。
②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3.收集证据:
①请以小组为单位, 借助我为大家准备的试剂和仪器,设计多个实验方案,验证氢氧化钠能否和盐酸发生反应,并预测实验现象。
【交流评价】在这么多方案中,从仪器简单、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安全、无污染等角度看,哪一方案最佳?
②选择最佳的实验方案,完成对上述反应的探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红色消失
4.得出结论: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对应的方程式:HCl+NaOH===NaCl+H2O
你还有其他收获吗?
【交流反思】
以上的实验探究过程中,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探究二:寻找酸和碱反应的规律
试着写出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盐酸与氢氧化钾:HCl + KOH =
盐酸与氢氧化钡:HCl + Ba(OH)2=
硫酸与氢氧化钠:H2SO4 + NaOH =
硫酸与氢氧化钡:H2SO4 + Ba(OH)2=
思考: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有什么特点?几种?
引出中和反应的定义: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在线测试】
1、判断下面反应是否是中和反应?
(1)2HCl+Na2CO3=2NaCl+ H2O+CO2↑ ( ×)
(2)2NaOH+CO2=Na2CO3+H2O (× )
(3)HNO3+NaOH=NaNO3+H2O ( √)
2、中和反应和我们学过的复分解反应有什么关系
3、写出熟石灰中和浓硫酸的反应原理
Ca(OH)2+H2SO4=CaSO4+2H2O
进一步思考,为什么酸和碱可以发生反应呢?以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为例,从微观角度分析为什么酸和碱可以发生反应?想一想,哪些离子发生变化了,哪些离子没有变化?
上述实验中,盐酸与氢氧化钠混合后,溶液的pH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显然不是由于溶液混合时相互稀释造成的,而是溶液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了水分子,导致溶液原有的酸碱性相互“中和”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钠离子和氯离子没有消耗,而是留在了溶液中,如果两种溶液恰好完全中和,最终得到的是氯化钠溶液。
所以,中和反应的实质: H+和OH-结合生成H2O
探究三:研究酸和碱反应的酸碱性变化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这个过程中,溶液的酸碱性有什么变化?利用pH传感器绘制曲线图,
【思考】
1、请根据图示描述溶液酸碱性的变化?一开始?加入稀盐酸后溶液pH?恰好完全反应时pH?盐酸过量时pH?
2、画一画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pH变化图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吸引学生注意力
通过对比,引导学生思考,没有现象,如何判断是否发生反应。
让学生自己找到中和反应的定义
【知识点、学习方法归纳】
【当堂达标检测】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②硝酸(HNO3)与氢氧化钙反应
2、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里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成 色,PH 7;逐滴向锥形瓶里滴入盐酸并振荡,至溶液刚刚褪成无色时,PH 7;继续滴盐酸, PH 7。
3有一瓶溶液的PH= 4.5,取少量该溶液加入试管中,再滴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呈 色。如果要使试管里溶液的PH升高,可以采取 的方法。
4现有50mlPH=8的溶液,若想使其PH变为3,应加入下列溶液中的( )
A PH=7的溶液 B PH=0的溶液
C PH=14的溶液 D PH=5的溶液
【课堂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