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备课标
(一)课程标准:课标分析:
本节课属于五个一级主题中的“五、化学与社会发展”之三“化学物质与健康”
1.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4.初步认识化学科学发展在帮助人类营养保健与战胜疾病方面的重大贡献。
活动与探究建议:
①收集有关微量元素、维生素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资料,并了解摄取这些物质的主要途径。
(二)化学具体目标:
1.认识氧气、二氧化碳、铁、酸、碱、盐等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关系,能用变化和联系的观点分析常见的化学现象,解释简单的化学问题。
6.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进行信息进行加工。
7.能主动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8.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某些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二、备重点、难点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一、人体中的化学元素;二、元素在人体内的平衡;三、均衡膳食。按照教学要求分为一课时完成。
通过本节的学习,从学科素养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物质组成的元素观,是学生进一步明确大自然中的一切物质都是有元素组成的。
教材重点确定为:1.了解一些人体必需元素在人体生命过程中重要功能。
2. 正确理解元素营养与健康的关系,树立元素营养平衡的观念,补充和调节体内元素的平衡,对确保人类身体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重点知识: 。
重点知识确定为:1.举例说明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分;2. 了解四大营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
重点过程与方法为: 初步学习运用收集、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用化学语言表述金属反应的相关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进行信息加工。
重点情感类目标为:1.体验合作学习和科学探究的乐趣。2. 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某些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这样,就把教学重点从“知识点教学”转化为了“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的确定】
教材难点确定为:通过小组活动阅读食品包装袋上的有关信息,列出有哪些主要成分,哪些是有机物,举例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了解四大营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
三、备学情
(一)分析学生的起点知识和能力,思维障碍;通过对前面单元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知识,也有了一些与食品有关的重要有机化合物的初步认识,但学生很难把这些无生命的元素和化合物与生机盎然的生命体联系起来,因此建立这种联系就是对所学元素与化合物知识的深化和扩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大自然中的一切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人体也不例外。
(二)预测本班级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
估计有90%的学生能够通过阅读食品包装袋上的有关信息过程入手,举例说明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分;2. 了解四大营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
。60%的学生能够了解四大营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
策略:①做好探究性实验,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②充分运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兵教兵”的策略突破难点。
四、备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类目标:
1、了解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组成及在人体内的变化和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2、了解维生素对生命活动的独特功能和主要的食物来源。
过程方法类目标:
初步学习运用收集、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用化学语言表述金属反应的相关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进行信息加工。
情感态度类目标:
1.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体验合作学习和科学探究的乐趣。
2. 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某些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备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构建动场,自主学习,交流探究,综合建模
【构建动场】情景导入:保健药剂的广告语中常出现补钙、铁、锌、硒、碘等,这里的钙、铁、锌、硒、碘是元素还是单质?人体为什么要补这些化学元素?它们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讲授新课: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自主学习、交流探究】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4- P95,并出示下列问题:
1.组成人体元素约多少种?它们以什么形式存在?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什么?
2.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区别?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5- P97,巡回指导和检查
叙述:人体缺乏一些元素和会得营养不良或患病,大家看,有一位同学就患病了。请同学们帮这位病人诊断一下他得了什么病?(出示图片)
过渡:又有一位驼背的“小患者”愿意上台让同学们帮助诊断他得了什么病?
【交流探究】
设问:同学们,当医生不能只看病,不开药,请问要补钙、补碘,应该分别补充哪些食物?
讨论:组织并指导学生讨论教材P85的讨论栏目。
元素
对人体的作用
摄入量过高、过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铁
锌
硒
碘
氟
深入讨论:怎样才能使你不缺乏以上一些必需元素?
【交流探究】1、水为六大营养素之一,喝什么样的水好?
2.有人认为:淘米次数越多越干净,你认为如何?
3.有人认为“药补不如食补”,根据本节所学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甲方和乙方答辩。【举例】(例1)甲:由于水质受到污染,对人体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故喝纯净水好。乙:纯净水中不含微量元素,而天然矿泉水中含有丰富的对人体健康有利的常量和微量元素,所以喝矿泉水好。
(例2)甲:药补比食补好,药含元素的量多,见效快,缺什么补什么。乙:食补比药补好,食物中的营养元素含量丰富。【归纳小结】1.从可含元素的量来看,喝矿泉水比喝纯净水好。
2.淘米的次数并不是次数越多越好,因为淘的次数越多,一些营养元素越会溶解在水中而损失。
3.从均衡吸收营养的角度来看,人体所需营养元素应该尽量从食物中获取,单纯药物的营养比较单一,另外,药补还可能导致某种营养元
素过剩,只有在人体需要的元素仅从食物中摄取不足时才使用药补的方法。
【综合建模】
小结:学完这节课,谈谈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课内作业】
1、利用家庭生活用品也可以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下列实验仅利用家庭生活用品不可能完( )
A.蛋白质在加热条件下失去生理活性 B.检验花生油中是否掺有少量“地沟油”
C.检验加碘食盐中是否含有碘单质 D.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2、感受化学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食用鸡蛋可补充蛋白质 B.食用黄瓜可补充维生素C
C.缺铁会引起贫血 D.缺碘易导致骨质疏松
3、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 )
A.食用碘盐可防治碘缺乏病 B.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
C.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 D.实施“酱油加铁”,可减少厨房污染
4、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食用鱼、瘦肉、大豆等食物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蛋白质
B.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但摄入过多也不利于健康
C.维生素是人体营养素之一,可从水果、蔬菜等食物中摄取
D.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很小,摄入量多少与健康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