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下生物 23.1 生命的起源 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下生物 23.1 生命的起源 课件(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6-28 20:4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生命的起源教育目标1.知识目标
(1)掌握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的四个阶段
(2)掌握米勒实验和我国科学家在生命探索过程中的贡献
(3)理解原始大气的组成
(4)掌握原始生命出现的重要标志
2.能力目标
学会分析米勒实验的方法和处理信息能力
3.德育目标
形成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生命的物质性教学过程1.地球的诞生
早期地球
2.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阶段
(1)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原始大气中)(1)炽热
(2)一切元
素呈气态降温原始
地球表面温度降低内部温度很高火山喷发原始
大气无机小分子物质 : 原始大气中甲烷、氨、水蒸气、氢等紫外线闪电等宇宙射线有机小分子物质:
(2)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高分子物质(原始海洋中)合成作用1953年米勒实验征实完全可能;某些学者合成嘌呤、嘧啶等原始氨基酸、核苷酸等有机高分子物质: 原始蛋白质分子和核酸分子(3)从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原始海洋中)长期积累粘土吸附缩合作用聚合作用有人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合
成了类似蛋白质过程;
我国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多分子体系: 外包原始的界膜与外界环境 进行原始物质交换(4)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原始海洋中)粘土吸附海水蒸发相互凝聚浓缩分离实验室尚不能分离原始生命:具有原始的代谢,能够进 行繁殖从上可知:生命起源是一个化学进化过程,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同一性,同时也显示出生命物质和非生命物质在运动形式上的本质区别。演变演变处于假说和推论阶段3.生物的分界学说两界说:植物界、动物界(1735年瑞典林奈提出)
三界说:植物界、动物界和原生界(1866年德国海克儿提出)
四界说: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和动物界(1938年生物学家提出)
五界说: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1969年美国魏泰克提出,普遍被生物学家认可)
六界说:在五界基础上再加上病毒界(1979年我国学者陈世攘提出)
五界生物的基本特征第二节生物的进化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特创论和进化论的论点
理解古生物学所提供的具体证据及揭示的问题
理解胚胎学和比较解剖学的概念
理解胚胎学所提供的确凿的证据及揭示的相关问题
理解同源器官的概念和实例2.能力目标学会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的方法
学会处理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3.德育目标
养成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教学过程生物产生的观点
特创论:生物是神创造出来的。各种生物都是一次创造的,彼此之间无任何亲缘关系
进化论:生物不是神创造出来的。现代生物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经过慢长的时间逐渐演变而来,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1.古生物学上的证据概念: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发生、发展、演化、分布等规律的科学。
证据:化石: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迹和遗物。
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 越早形成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越晚形成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例子:马化石:始祖马 三趾马 现代马
种子蕨化石: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始祖鸟化石:爬行类 鸟类
结论证实:现代的各种生物是经过慢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
进化的顺序:简单 复杂 低等 高等水生 陆生
古生物学上的证据是生物进化的最可靠的证据之一。2.胚胎学上的证据概念:研究动植物胚胎的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
证据:(1)高等生物的胚胎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2)七种胚胎动物和人胚胎的比较:胚胎发育早期很相似都有鳃裂和尾,胚胎发育晚期除鱼类外,其他动物和人鳃裂都消失,最后人的尾也消失。
结论:(1)高等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
(2)脊椎动物和人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共同的原始祖先生活在水中;人是从有尾动物进化而来。3.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概念: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的科学。
证据:同源器官 起源相同,结构和部位相似,而形态和功能不同的器官。鸟的翼
蝙蝠翼手
鲸的鳍
马前肢
人上肢都是由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
排列的方式基本一致形态功能各不相同 结论: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
适应不同环境具有同源器官
的不同生物二、生物进化学说教育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物种起源》的意义
掌握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重要意义及其典型实例
能力目标
养成良好的分析能力,学会处理生物科学信息能力
德育目标
进一步形成生物进化论的观念1.创立者: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1859年在《物种起源》中提出
2.主要内容
过度繁殖(条件)
生存斗争(手段)
遗传和变异(基础)
适者生存(结果)自然选择:在生存斗争中,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
过程3.实例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
动物的保护色和拟态
结论: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生物产生的变异是由自然选择来决定生存或淘汰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4.意义与不足意义:说明物种是不定向的,进化的,能够正确解释生物界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不足:对遗传和变异的性质,对遗传和变异的作用等问题没有做出本质的阐明。5.生物进化的过程(补充)原始生命
原始原核生物(原始细菌,异养厌养)
自养原核生物(蓝藻,自养需氧)
真核生物比原核生物结构、功能复杂
通过有丝分裂增殖真核细胞,
有性生殖要进行减数分裂6.生物的几种进化趋势(1)无细胞结构 有细胞结构
原核细胞结构 真核结构
单细胞结构 多细胞结构
(2)厌氧生物 需氧生物
(3)异养生物 自养生物
(4)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