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 第11课蟋蟀的住宅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他写的《昆虫记》,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引人入胜的内容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喜爱。激趣导入 蟋蟀,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俗名蛐蛐、夜鸣虫。成虫寿命一般为6~8周。据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还是在古代和现代玩斗的对象。蟋蟀简介激趣导入宅 隐 毫 慎 址 良 zhái 初读感知jué 掘 搜 倾 骤 置 抛yǐnháo sōu qīngzhòushènzhǐliáng zhì pāo 搜索:仔细寻找,本课指仔细寻找蟋蟀的巢穴。简朴:本课指蟋蟀住宅简单朴素。隐蔽:指借旁的事物来遮掩。 慎重:本课指蟋蟀在选择住址时态度认真。耐烦:不急躁,不怕麻烦。初读感知bā 扒开pá 扒手扒钻zuān 钻研zuàn 钻石多音字初读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篇课文重点叙述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建造住宅的过程,说明蟋蟀的住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赞扬了蟋蟀勤劳、不畏艰苦的精神。初读感知写蟋蟀出名是因为歌唱和住宅。 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写了什么?12-6分别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介绍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 7-9精读感悟第一部分 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这一段点题,指出蟋蟀因歌唱和住宅而出名,统领下文。 精读感悟 “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拟人精读感悟“唱歌”和“住宅”都当做人来写。 选址010203 外部特点内部特点这部分从哪三个方面写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呢?精读感悟第二部分精读感悟不肯随遇而安 用一个词组概括蟋蟀选择住宅与其它昆虫的不同? 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本课指蟋蟀不随便找一个地方就居住下来。 从哪些地方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呢?精读感悟精读感悟 这个句子形象地写出了蟋蟀住宅的设计“舒服”,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蟋蟀的洞穴为何叫“住宅”了。找出本段中的拟人句并分析句子? 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设问精读感悟自问自答 把陈述句改为设问句。大家热爱自己的祖国。精读感悟大家热爱自己的祖国吗?热爱。 一是看出作者对蟋蟀早有兴趣。第四段为什么写作者儿时的经历呢?精读感悟 第5段中一共有7句话,分别介绍了蟋蟀住宅的几个外部特点,用“/”分为4层?精读感悟 用合适的词语概括蟋蟀住宅的外部特点?精读感悟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比喻精读感悟“住宅出口的一丛草”比作“一座门”精读感悟 这个句子形象地说明了蟋蟀的住宅设计讲究,还具有休闲娱乐功能。你还能找出本段中的拟人句吗?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哪句话概括出了蟋蟀住宅的内部特点?精读感悟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蟋蟀的住宅和精巧、实用,而建造住宅的工具仅仅是细弱的前足和后腿,这样明显的差距,却完成了扒土、搬土块、推土等一系列工作,这样的住宅就是一个奇迹。 精读感悟第三部分 从第7段中找出蟋蟀修建住宅过程的动词?精读感悟 只有细弱的前足和后腿的蟋蟀却做了这么多的工作,你有何感想? 修建住宅很辛苦,劳动量很大,蟋蟀真是勤劳、不怕吃苦。 精读感悟 “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这句话写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这句话写了蟋蟀是如何歇息的。如此细致的描写,可见作者观察得很认真。精读感悟 作者观察时间长,我们在观察时也要做好长时间连续观察的准备。 作者为什么写“我看得有些不耐烦了”呢?1 2 突出了蟋蟀的耐心和吃苦耐劳。 跟文中蟋蟀建筑的伟大进一步呼应,正因为蟋蟀的耐心工作,才能锻造伟大建筑。 3精读感悟 一是看出作者观察时间长。作者为什么写“我看得有些不耐烦了”呢?精读感悟 还有哪句话既能体现出作者的长时间观察又能突出蟋蟀的勤劳呢? 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精读感悟 请你也运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要体现出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精读感悟拓展延伸 正是因为有了细致耐心的观察,作者才把蟋蟀描写的如此生动形象。你也要学习作者的这种精神,做到勤于观察,善于思考。 精读感悟 课堂小结精读感悟12 了解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建造的经过,激发了探索自然奥秘的强烈兴趣。 了解了作者生动有趣的语言,学习了作者巧用拟人句的修辞手法。学完本课收获多多课堂总结课堂练习 结果 成果 后果
(1)这件事已经产生了不良的( )。
(2)人们对蟋蟀的劳动( )感到惊奇。成果 1.选词填空。后果 课堂练习2.我会填关联词语。
(1)( )有骤雨,这里( )立刻就会干的。
(2)屋子的内部( )没有什么布置,( )墙壁很光滑。即使但是也虽然 1.继续搜集有关昆虫的相关资料读一读。2.观察一种昆虫,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写你观察到的。作业布置 蟋蟀的住宅特点:慎重选择 向阳、干燥、隐蔽…… 简朴、清洁…… 建造:加深加阔 不断修整 板书设计伟大的工程蟋蟀住宅 《蟋蟀的住宅》(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宅 隐毫 慎 址 良 ”等14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理解“慎重、随遇而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建造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品味理解课文内容,积累精美的语言文字,学习作者生动形象的表达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有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过程。
【教学难点】
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过程,学习作者表达的方法。
【教学方法】
观察法、阅读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观察过昆虫吗?你都观察过哪些小昆虫呢?畅所欲言地说一说吧。
生大胆试说,比如观察小蚂蚁等。
就有这样一个人,他最喜欢昆虫了,他的口袋里经常装满昆虫,简直是到了痴迷的程度。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法布尔吧。
生自读阅读课后资料袋。
师播放课件总结归纳: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他写的《昆虫记》,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引人入胜的内容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喜爱。
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读一读他写的一篇饶有趣味的文章——《蟋蟀的住宅》。
先让我们来了解蟋蟀这种昆虫吧。
蟋蟀图片及资料展示:蟋蟀,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俗名蛐蛐、夜鸣虫。成虫寿命一般为6~8周。据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还是在古代和现代玩斗的对象。
(板书课题:7.蟋蟀的住宅)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想办法解决,并把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带音生字:宅 隐毫 慎 址 良 ”等14个生字
学生自由读生字。
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
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
去音读生字。
过渡:下面,咱们给生字找个朋友,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
3.理解重点词语:隐蔽:指借旁的事物来遮掩;慎重:本课指蟋蟀在选择住址时态度认真;搜索:仔细寻找,本课指仔细寻找蟋蟀的巢穴;简朴:本课指蟋蟀住宅简单朴素;耐烦:不急躁,不怕麻烦。
4.学习多音字:扒:bā(扒开)pá(扒手);钻:zuān(钻研)zuàn(钻石)
5.把生字带到课文中你还能认识吗?同时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简单地话概括出来?(这篇课文重点叙述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建造住宅的过程,说明蟋蟀的住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赞扬了蟋蟀勤劳、不畏艰苦的精神。)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蟋蟀的住宅的。
三、精读领悟
(一)全文共分几部分?
第一部分 (第1段):写蟋蟀出名是因为歌唱和住宅。
第二部分(第2-6段):分别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7-9段):介绍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
(二)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段。师生评价。
2.第一段有什么作用?(这一段点题,指出蟋蟀因歌唱和住宅而出名,统领下文。)
3.“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拟人手法。“唱歌”和“住宅”语言很有趣味性,能调动读者的兴趣。)
4.师小结:把蟋蟀当做人来写,在本课有很多这样的句子,让我们继续学习蟋蟀住宅的特点,品味作者饶有趣味的语言吧。
(三)学习第二部分。
1.整体了解。
(1)指名开火车读第2-6段。师生评价。
(2)这部分从哪三个方面写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呢?(从选址、外部的特点和内部的特点三个方面去写的。)
2.学习第二段。
(1)用一个词组概括蟋蟀选择住宅与其它昆虫的不同?(不肯随遇而安。)理解“随遇而安”?(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本课指蟋蟀不随便找一个地方就居住下来)
(2)从哪些地方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呢?(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
(3)找出本段中的拟人句并分析句子?(拟人句: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这个句子形象地写出了蟋蟀住宅的设计“舒服”,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蟋蟀的洞穴为何叫“住宅”了。)
(4)有感情地再次朗读本段。
3.学习3、4段。
(1)“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设问。即自问自答)
练习:“大家热爱自己的祖国”变为设问句?(大家热爱自己的祖国吗?热爱。)
(2)用设问句有什么好处呢?(突出表现了蟋蟀的与众不同之处:以柔弱的工具完成伟大的工程。)
(3)第四段为什么写作者儿时的经历呢?(一是看出作者对蟋蟀早有兴趣,二是为下文写对蟋蟀住宅的研究做铺垫。)
4.学习第5段。
(1)本段中一共有7句话,分别介绍了蟋蟀住宅的几个外部特点,用“/”分为4层,(一层:第1句;二层:第2句;三层:第3、4句;四层:第5、6、7句)再用合适的词语概括出来每层讲述的特点?(向阳、排水优良、隐蔽、有门、有平台)
(2)“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说明了什么呢?(比喻。把“住宅出口的一丛草”比作“一座门”,说明其住宅的隐蔽性很好。)
(3)你还能找出本段中的拟人句吗?(拟人句: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形象地说明了蟋蟀的住宅设计讲究,还具有休闲娱乐功能。)
(4)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5.学习第6段。
(1)哪句话概括出了蟋蟀住宅的内部特点?(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
(2)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蟋蟀的住宅和精巧、实用,而建造住宅的工具仅仅是细弱的前足和后腿,这样明显的差距,却完成了扒土、搬土块、推土等一系列工作,这样的住宅就是一个奇迹。)出示图片对比。
(三)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读7-9段,师生评价。
2.从第7段中找出蟋蟀修建住宅过程的动词?(扒、搬、踏、推、铺)生试做这些动作,想象:只有细弱的前足和后腿的蟋蟀却做了这么多的工作,你有何感想?(修建住宅很辛苦,劳动量很大,蟋蟀真是勤劳、不怕吃苦。)
3.“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这句话写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写了蟋蟀是如何歇息的。如此细致的描写,可见作者观察得很认真。)
4.作者为什么写“我看得有些不耐烦了”呢?学生自由大胆回答并相互补充。师总结答案:(一是看出作者观察时间长,我们在观察时也要做好长时间连续观察的准备;二是更突出了蟋蟀的耐心和吃苦耐劳。三跟文中蟋蟀建筑的伟大进一步呼应,正因为蟋蟀的耐心工作,才能锻造伟大建筑。)
5.还有哪句话既能体现出作者的长时间观察又能突出蟋蟀的勤劳呢?(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四)拓展延伸:本课在写蟋蟀时,用到了“专家”“主人”等名称,在写蟋蟀住宅时,用到了“大厅”“卧室”等称呼,还写到了蟋蟀“唱歌”“弹琴”等说法,这些都是拟人的手法。这样不仅使内容变得容易理解,语言也更生动、形象。请你也运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要体现出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五)课堂小结:
正是因为有了细致耐心的观察,作者才把蟋蟀描写的如此生动形象。你也要学习作者的这种精神,做到勤于观察,善于思考。
昆虫的世界也是一个有趣的世界,昆虫的世界还需要善于观察的人去更深入的了解。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勤劳的蜜蜂是如何寻找蜜源的。播放视频《蜜蜂是如何寻找蜜源的》。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学完了本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1)了解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建造的经过,激发了探索自然奥秘的强烈兴趣。
(2)了解了作者生动有趣的语言,学习了作者巧用拟人句的修辞手法。
五、课堂练习
1.选词填空。
结果 成果 后果
这件事已经产生了不良的(后果)。
人们对蟋蟀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2.我会填关联词语。
(1)(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2)屋子的内部(虽然)没有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
六、作业布置
1.继续搜集有关昆虫的相关资料读一读。
2.观察一种昆虫,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写你观察到的。
【板书设计】
蟋蟀的住宅
特点:慎重选择
向阳、干燥、隐蔽……
简朴、清洁……
建造:加深加阔
不断修整
【教学反思】
《蟋蟀的住宅》是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重点叙述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建造住宅的过程,说明蟋蟀的住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赞扬了蟋蟀勤劳、不畏艰苦的精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时,我先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观察昆虫说起,充分调动学生的兴奋点。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是语言饶有趣味,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拟人手法,这样一来让语言更生动,二来拉近了我们和蟋蟀的距离。教学时,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拟人句等重点句子去感受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建造住宅的过程。鼓励学生多思考,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或看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