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习题课件(4份打包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习题课件(4份打包 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6-29 10:23:23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人帝国
新知自学·要点梳理
、希腊城邦
1.地理环境:希腊半岛是古代希腊的主体,地理环境呈现环海、多山、多
岛屿的特点,平原面积很小,耕地十分有限。
2.希腊文明:最早产生于爱琴海地区。
3.城邦概况:公元前8世纪出现,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
4.城邦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是统治与被统治
的关系,二者界限分明,非公民转化为公民,极为困难。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1.高峰: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
2.表现: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代表各地的10个
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
构;建立了津贴制度。
3.局限: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亚历山大帝国
1.兴起: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边陲的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
2.东征路线:公元前334年,进攻波斯帝国→攻占地中海东岸地区→进
入埃及和两河流域→亠公元前330年,灭亡波斯帝国。
3.版图: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
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
4.影响: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但
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疑难探究·重点攻克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雅典民主政治为后世
提供了参照。
浅析特征】
材料一:雅典公民大会由年满20岁的全部男性
公民组成,大约每10天在雅典卫城召开一次会议。
在会上公民都可以登台演说,发表自己的意见。大会
演说通常是针锋相对的激烈辩论,辩论结束后再对议
案进行表决。雅典的重大事务就是这样在公民大会
上决定的
雅典民主政治
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
选举
十将军委员会
陪审法庭
(执掌军政大权)(行使司法、监察大权,参与立法)

(1)根据材料一概述雅典的重大事务是怎样在公民大
会上决定的。图一中陪审法庭可以行使什么权力?
公民登台演说;展开辩论;对议案表决。陪审法庭
行使司法权、监察权,参与立法。
探究本质】
材料二
外邦人自由民
32000
168000
民大会
奴隶
隶不
妇女
能进去的

能进
200000
古代雅典居民结构比例图u
图二
图三
(2)观察材料二中图二,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
来看,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是哪个阶层?结合
图二、图三,指出哪些人被剥夺了参与公民大会的
资格。这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什么?
自由民。外邦人、奴隶、妇女被剥夺了参与公民大
会的资格。是少数人的民主,是奴隶制民主政治。
认识提升】
(3)综合上述材料,你对雅典民主政治有何认识?
在古代君主专制盛行的情况下,雅典民主为近代
民主思想与制度设计提供了样本,这无疑是伟大
的创举;但雅典民主的实质仍是奴隶制民主政治,
是少数人的民主,也有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因此
我们看待西方民主也应坚持辩证观。
精题特训·全面达标
知识点一希腊城邦
1.“我们环绕着大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池塘。”这是
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对希腊文明的形象比喻。这
里的“大海”指的是
A.爱琴海
B.黑海
C.里海
D.波罗的海
2.《道德经》第八十章—《小国寡民》,是老子《道德
经》里比较有名的一章,里面蕴含着呼唤和平,反对
战争的思想,认为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下才能有“甘
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环境。下列国家
或城邦的特点和材料中的思想一致的是(C
A.古巴比伦
B.罗马城邦
C.希腊城邦
D.波斯帝国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简称中国公
民),中国公民在享受宪法赋予的权利的同时,也要
履行相应的义务。下列关于希腊城邦公民权利与
义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成年男性公民有参政议政的权利
B.贵族家的奴隶享有部分权利和自由
C.外邦人没有政治权利,但可以占有土地
D.非公民转化为公民非常容易
知识点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4.伯里克利连续15年当选雅典执政官,开创了雅典
历史上的“伯里克利时代”。这一时期,古代雅典创
造的最宝贵的文明成果是
A.阿拉伯数字
B.奴隶制民主政治
C.《马可·波罗行纪》D.金字塔
5.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根据
当时雅典的政治体制,作出应战决定的权力机构应
该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十将军委员会
D.陪审法庭
6.在雅典城邦中,一个家庭出门参与城邦的政治事务
投票,该家庭的成员有:拥有公民权的30岁男主人
及其妻子、他们1岁的儿子以及2名奴隶。请问该
家庭可以投票的数量是
( B
B.1票
C.3票
D.5票
7.亚历山大大帝雄才伟略,勇猛善战,领军驰骋欧
亚、非三洲,使得古希腊文明广泛传播,被誉为“征
服王”。某旅行团举行“重温征服路——探寻亚历
山大东征足迹”的活动,沿途不可能经过(D
①埃及②印度③日本④古巴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8.有学者认为:“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
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
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
由此推断,该学者认为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D
A.毁灭了东西方文化
B.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C.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点拔】根据所学,亚历山大东征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
三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主要
文明——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和印度文明。因
此,伴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希腊的文化逐渐传播到了东
方,而东方文化也逐渐渗入到希腊文化之中,促进了东西
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故选D。
9.公元前453年,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
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
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 D
A.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B.雅典民主制度实质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城邦实质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点拔】雅典民主的局限主要是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
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这说明雅典民主制的
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因此D选
项符合题意。故选D。
10.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图片是亚历山大东征路线图。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历山大帝国是如何建立
起来的?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开始东
征,先后征服了波斯、埃及、两河流域,建立了
个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
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3)分析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对东西方文化大交
汇的促进作用。
大量工商业者随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
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伯里克利讲道:“我们的政权在全体
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
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
值而言,任何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都是由于他
的个人才能。”
材料二:雅典居民通
9
题公民
往公民大会并非“通途”,
s其余居民
有人指出:“雅典民主政治
91‰
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
充实的民主政治。”
雅典居民比例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
少数服从多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人唯贤。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雅典民主
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
政治”?
享有民主权利的公民只占9%,91%的雅典居
民没有民主权利,所以雅典民主是最狭隘的民
主;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国家各级
官职向公民开放,通过选举产生,可以对议案
进行投票表决,遵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等
所以雅典民主也是最充实的民主。
(共31张PPT)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新知自学·要点梳理
罗马城邦
兴起:自公元前1000年,意大利半岛形成了许多城邦。罗马城邦便
是在这个时期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2.建国: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统治:决策权掌握在元老院手里,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4.法律: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
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5.扩张:公元前3世纪初,征服意大利半岛→随后,灭掉迦太基,控制西
地中海地区→公元前2世纪,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
区的霸主。
6.危机: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在起义的沉重打击下
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二、罗马帝国
1.建立:
(1)凯撒:公元前49年,凯撒控制元老院。后来,元老院任命他为终
身独裁官。
(2)屋大维:公元前31年,屋大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他首创“元首
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公元前27年,罗马共
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2.辉煌: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
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三、罗马帝国的衰亡
1.背景
(1)内部: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
(2)外部:375年,日耳曼人大举侵入罗马帝国。
2.衰亡: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
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疑难探究·重点攻克
罗马从意大利半岛的一个小城邦,逐步崛起并不
断扩张,最终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它不仅是希腊
文明的继承者,也是西方文明的另一个重要源头。
青铜板上的法律】
材料一:罗马元老院成立立法委员会,于公元前
450年左右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内容涉及诉讼程
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
(1)材料一中提到的“元老院”有何权力?《十二铜表
法》的颁布有什么进步意义?
元老院掌握罗马共和国统治的决策权。使量刑定
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
律的曲解和滥用
三大洲边的帝国】
材料二
(2)观察材料二,简述2世纪初罗马帝国的疆域概况。
罗马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
罗马帝国的“内湖”。
“共和”旗下的专制】
材料三:因他鉴于凯撒被刺的教训和罗马人憎恨
君主制的实际,坚持为他的皇帝制披上了共和的政治
外衣。他不用君主的称号,而自称为“元首”,即首席
长老和国家第一公民。公元前27年1月13日,他在
元老院的隆重会议上演出了最后一幕。
《世界通史》
(3)材料三中的“他”是谁?“元首制”的实质是什么?
屋大维。皇帝独裁专制。
(4)材料三所述反映了罗马政治体制发生了怎样的
变化?
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精题特训·全面达标
知识点一罗马城邦
正当希腊文明之花在地中海蓬勃绽放之际,一个新
的强国在地中海中部崛起,这就是罗马。罗马兴
起于
A.希腊半岛
意大利半岛
C.伊比利亚半岛
D.小亚细亚半岛
2.罗马共和国时期,制定了共和制法律,完善了共
和制机构。下列机构中掌握其主要政权的是
A.五百人会议
B.陪审法庭
C.公民大会
D.元老院
3.《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
程碑,下列关于该法的表述,错误的是(D
A.颁布于罗马共和国时期
B.它限制了贵族的权力
C.因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而得名
D.主要是为了维护平民的利益
4.罗马共和国同迦太基在100多年的时间里进行的
三次战争被称为“布匿战争”。布匿战争双方的主
要目的是
A.称霸意大利半岛
B.称霸欧洲
C.争夺西地中海霸权D.维护民主制度
5.斯巴达克起义爆发于公元前73年,是罗马共和国
历史上爆发的一次最大的奴隶起义。它加剧了罗
马奴隶制的政治危机,加速了罗马政权由共和制向
君主制的过渡。这表明
A.它是世界上最早爆发的起义
B.它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C.它加速了罗马帝国的分裂
D.它推翻了罗马奴隶制政权
知识点二罗马帝国
6.西方有谚语“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其中
“凯撒”是古罗马执政官,但他的统治实质是(B
A.民主决策
B.独裁专制
C.参政议政
D.共和共治
7.他攫取了罗马国家的最高权力,使罗马进入帝国时
代,并开始了长达百余年的“罗马和平”。“他”是
A.汉谟拉比
B.伯里克利
C.凯撒
D.屋大维
知识点三罗马帝国的衰亡
8.下面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走④号通
道到达的是
395-476年
公元前公元前509-公元前27
8世纪
前27年
395年
3
395-1453年
5
A.罗马共和国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9.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假如张
骞能到达西欧,他将会看到一个与西汉一样十分强
大的国家一—罗马。当时罗马的状况是(D
①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②集市上有大量奴隶
出售③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④决策权掌握
在公民大会手里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点拨】公元前138年,罗马处于共和国时期,没有皇帝,决
策权掌握在元老院手里,排除③④。故选D
10.下面是小明画的年代尺,请你帮他把未完成的部
分及设计的相关题目完成
A年
B年
C年
公元前公元前公元前
公元4
3世纪初2世纪49年
世纪末
(1)请根据提示,写出年代尺中A、B、C的时间。
①罗马建立奴隶制共和国的时间:A公元前
509年。
②罗马进入帝国统治的时间:B公元前27年。
③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时间:C公元476年。
(2)请分别写出年代尺中所示时间发生的重大事件。
①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
②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
的霸主。
③公元前49年:凯撒控制了元老院
④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
帝国
3)纵观罗马的历史,充满了血与火的斗争,刀光剑
影,战争频繁。是什么使罗马成为拥有地中海
周边辽阔地域的强大国家?请谈谈你的见解。
是罗马不断发动对外侵略扩张战争的结果。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罗马法,一般泛指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
的总称,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罗马共
和国特设一种审理公职人员贪赃枉法、以权谋私
等重大刑事案件的法院,实质上就是陪审法
院……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
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岀的指控。罗马法中
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
(1)根据所学,列举一部你所知道的罗马法律。
材料所述内容演变为今天的什么法律制度和
原则?
《十二铜表法》。陪审制度;律师制度;“不告不
理”审判原则
(2)罗马法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时至今天我们仍
可以从这份宝贵的法律遗产中受益。据此谈
谈你的认识。
罗马法的一些基本原则适应了人类社会生活
的需求;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意
义。(言之有理即可)
(共17张PPT)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新知自学·要点梳理
文学和雕塑
1.文学:希腊神话的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荷马史诗》是了解早期
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2.雕塑:希腊的人物雕刻艺术达到了一种完美境界。
(1)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2)《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
二、建筑艺术
1.希腊:
(1)特点:主要体现在神庙。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
(2)典型代表:雅典帕特农神庙。
2.罗马:
(1)特点: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既
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
(2)代表性建筑:大竞技场、引水道工程、凯旋门、方尖碑和万神庙。
哲学和法学
1.哲学成就(古希腊):
(1)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
(2)苏格拉底: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
(3)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2.法学成就(罗马):
(1)代表:①《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
至欧洲法学的渊源。②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
系。③经济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
(2)以上法律和众多法律概念,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四、公历的缘起
1.缘起概况:
(1)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
(2)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
(3)4世纪,罗马皇帝以儒略历作为基督教历法。
2.作用: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精题特训·全面达标
知识点一文学和雕塑
1.古希腊的一部世界文学名著,再现了古希腊社会的
图景,成为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这部作

( C
A.《俄狄浦斯王》
B.《天方夜谭》
C.《荷马史诗》
D.《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2.如图所示雕塑《拉奥孔》,是古希腊造型艺术的典范
之作。古希腊雕塑创作中特别强调“人体比例”,这
体现了
(C)
A.希腊人的科学精神
B.希腊人英雄崇拜观
C.希腊人对人体美的崇尚
D.希腊人对艺术表现力的要求
知识点二建筑艺术
3.手工课上,小龙想用橡皮泥捏一个体现古希腊建筑
艺术特点的手办,以下最适合作为他模仿与借鉴范
本的是
A.帕特农神庙
B.金字塔
C.凯旋门
D.唐招提寺
知识点三哲学和法学
4.古希腊人把对爱与智的追求和比较宽松的政治环
境相结合,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涌现出许多哲学
巨匠。当时的哲学巨匠包括
(A)
①德谟克利特②苏格拉底③亚里士多德
④亚历山大大帝
A.①②③
B.②③④
5.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
留给了欧洲。这里的留给欧洲的“文明”主要是指
A.开创了长治久安的治国经验
B.建立了最早的民主政治国家
C.开创了最为完美的雕刻艺术
D.开创了欧洲法制建设的理论
知识点四公历的缘起
6.我们今天广泛采用的公历,其实是由凯撒命人于公
元前46年制定的一套历法发展而来的。这里凯撒
命人制定的历法指的是
A.太阳历
B.儒略历
C.佛历
D.回历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的A

图二
材料二:他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
统的问和答;他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这对
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材料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是一位百
科全书式的学者,还创立了许多新的学科。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分别是什么建筑?分别代
表了哪里的建筑艺术特点?
帕特农神庙;罗马大竞技场。希腊;罗马。
(2)材料二、三中的“他”分别是谁?材料三中“他”
还开创了什么学科?
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逻辑学。
3)请为上述材料共同反映的内容确定一个最恰当
的主题。
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言之有理即可
(共17张PPT)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单元小结
◆热点一古代亚非文明
中考链接
1.(2018·十堰中考改编)大河流域因适宜于人类生
产和生活而成为上古文明的摇篮。下列发源于尼
罗河流域的上古文明是
( B
A.万里长城
B.金字塔
C.《汉谟拉比法典》D.帕特农神庙
2.(长春中考)苏美尔人用削尖的芦苇棒把字刻在湿
润的泥版上,干燥后文字笔画形似楔子。这种文字
起源于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声代中国
D.古代两河流域
3.(2018·青岛中考)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
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需向主人赔偿损失,
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
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
奴隶处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C
A.体现自由平等
B.体现“君权神授”
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
4.(泰安中考)“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
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
瓦尔那制度。这种制度
B
A.规定印度人在法律面前都一律平等
B.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C.认为印度人生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D.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们之间可以通婚
疑难探究·重点攻克
5.(曲靖中考改编)宗教的形成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
生了深远影响。与如图信息相关的宗教是(A
时间:公元前6世纪
地点:古代印度
人物:乔达摩·悉达多
A.佛教B.基督教C.道教D.印度教
6.(黄石中考)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代表有古
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
伦文明,孕育这四大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D
A.海洋B.沙漠C.高山D.河流
◆热点二古代亚非文明与古代欧洲文明对比
中考链接
7.(绵阳中考)以下对东西方文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古代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B.罗马共和国的政权掌握在公民手中
C.亚历山大东征阻断了东西方的交流
D.阿拉伯人创造发明阿拉伯数字符号
点拨】据所学可知,古代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是西方文明的源头,A正确;罗马共和国的政权掌握在元
老院手中,而不是公民手中,B错误;亚历山大东征在一定
程度上有利于东西方的交流,而不是阻断了交流,C错误;
阿拉伯数字是古印度人发明的,而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
D错误。故选A
◆热点三西方文明之源
中考链接
8.(2018·赤峰中考)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
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希腊“极盛时期”对西方文明
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B
A.海外贸易
B.民主政治
C.文化教育
D.军事外交
9.(聊城中考)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
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
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材料中
“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的人应是雅典的(C
A.所有居民
B.妇女
C.成年男性公民
D.外邦移民
0.(临沂中考)凯撒是古代罗马的军事统帅、政治家,
曾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他在《高卢战
记》中写道:“如果按照教科书的指示行动,是无法
获胜的。”这表明
A.他的政策受到普遍欢迎
B.他的作战方法富有创造性
C.他是罗马帝国的皇帝
D.他酷爱希腊的古典文学
11.(德州中考改编)“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
事”,这个西方谚语可以转意为成语“入乡随俗”。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该谚语的形成说明了(D)
A.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B.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C.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D.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点拔】罗马帝国经过不断的扩张,到2世纪,罗马帝国成
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罗马文化逐渐渗入到它统
治过的广大地区,所以才有了“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
行事”这一谚语。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