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测量长度和时间(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测量长度和时间(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6-29 16:2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引入新课
比较:分定性比较和定量比较。
测量:测量就是一种定量比较。
  以手代尺,请同学上来量度讲桌的长度有几“拃”(zhǎ),你的课桌呢?
故事:在很久以前,英国人买卖布匹是以腰围来计量的。有一天,一个买布人和一个卖布人争吵起来了。原来,买布人是个胖子,他根据自己的腰围量出的腰围数少,想少付钱。可卖布人不干了,他是个瘦子,根据自己的腰围量出的腰围数多,想多收钱,于是发生了矛盾,两人争执不下,告到了皇帝那儿,两人各陈己见,皇帝也觉得似乎各有道理,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假设你是这位皇帝,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测量长度
必须确定标准,即长度单位
了解一下我国和英美的长度单位和单位统一。
1、长度单位
为了科学地进行测量,必须有一个公认的标准量作为比较的依据,这个标准量叫做单位
国际单位制 :国际上规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
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etre),符号为m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
12m=     μm
1m= dm 1mm= μm
1dm= cm 1μm= nm
1cm= mm
10
10
10
1000
1000
1.2×107
一些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1km=1000m=103m 1mm=0.001m=10-3m
1dm=0.1m=10-1m 1μm=0.000001m=10-6m
1cm=0.01m=10-2m 1nm=0.000000001m=10-9m
一试你的身手
0.015km= m= dm= cm= mm ;
1.25mm= m= km;
10mm= cm= m;
15
150
1500
15000
1.25×10-3
1.25×10-6
1
1×10-2
2、认识刻度尺
常见的四种测量长度的工具
三看:
1、零刻度线
2、量程
3、分度值
“分度值”是指刻度尺上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表示的量值,它是测量准确程度的决定因素。
“量程”是指刻度尺上最小值和最大值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表示的量值,它是测量最大值的决定因素。要求量程比测量值略大,不过大或过小。
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会认:
3、正确使用刻度尺
单位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会放:
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对齐待测物的起始端,使刻度尺有刻度的边贴紧待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说说各自错在哪儿?
会看:
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会读:
2.78cm
1、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不可多估也不可不估。
2、若零刻度线磨损或模糊不清了,则从其它刻度线量起,再减去所对起始刻度。
会记:
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组成。
2.78cm
特别注意:
1、最后的一位估计值可以不同;
2、当物体末端正好与刻度尺的某一最小刻度对齐,则估计值用0来补。
1.如图1-3所示,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_______米。
0.030
2.下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
A. 1 cm、5.50 cm B. 1 cm、8.30 cm C. 1 mm、8.30 cm D. 1 mm、2.80 cm
D
解析:由于没有将零刻度线对齐测量物体的起始端,是从其它刻度线量起的,读数时要减去所对起始刻度。
3.下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金属片的长度是    。






1mm
解析:由于没有将零刻度线对齐测量物体的起始端,是从其它刻度线量起的,读数时要减去所对起始刻度。需要强调的是3.0cm是准确值,而0.00cm是估计值,这个“0”不能少。
3.00cm
会选:
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了解两种较精密的测量长度的工具
特别说明:刻度尺由于热胀冷缩,被加热后测量结果会比真实值偏小,而冷冻后测量结果会比真实值偏大.
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
小结:刻度尺的使用
A.测铅笔长度
(1)刻度尺应该怎样摆放?
零刻度线要对准 ,尺的位置
要 。
如果零刻度线磨损或模糊不清了,怎么办?
被测物体的起始端
与被测物体平行,并让有刻度的边贴紧被测物体
(2)眼睛应该怎样看?
视线要 刻度线。
正对(即与尺面垂直)
(3)对测量结果,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还要注明单位。
课本图1-19中铅笔长度的测量值是9.55,其中9.5是准确值,0.05是估计值。单位是cm。
动画中铅笔的测量值是多少?其中准确值是多少?估计值是多少?估计值是零要保留零吗?试着将测量值的单位转换为m。
从其它刻度线量起,再减去所对刻度值
正确使用刻度尺小结(重点内容)
“三”看“三”放“一”读“三”记
看清:1、零刻度线;2、量程;3、分度值
放正:1、有刻度线的一边紧贴被测物体;
   2、零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的起始端;
   3、刻度尺与被测物体平行。
读数:1、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2、读数要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若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的边缘,取估计值为“0”。
记录:1、准确值;2、估计值;3、单位
正确使用刻度尺的要点
三看
三放
一读
三记
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对齐待测物的起始端,使刻度尺有刻度的边贴紧待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1、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不可多估也不可不估。估计值可以不同。正确估读三法。
2、若从其它刻度线量起,要减去起始刻度值。
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组成。
B.测量书本的长和宽
用刻度尺测出物理课本和作业本的长度和宽度并把结果填入下表。
4、测量误差与错误
物理学中把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测量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错误可以避免。
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
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改进测量方法。
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三次结果是:12.31cm、12.29cm、12.30cm。这个物体的长度应记作多少?
三次结果是:12.31cm、12.31cm、12.30cm呢?
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三次结果是:12.31cm、12.29cm、12.30cm。这个物体的长度应记作12.30cm, 而不是12.3cm!
三次结果是:12.31cm、12.31cm、12.30cm呢?
应记作12.31cm, 而不是12.30666……cm!
平均值也应是取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不可多也不可少,除尽的补0而除不尽的四舍五入。
5、数据处理
列表法
一目了然
身高
h/cm 低于
150 150

152 153

155 156

158 159

161 162

164 165

167 168

170 171

173 174

176 177

179 高于
179
学生数 1 2 4 3 5 7 9 7 2 1 1 0
直方图
(1)这个班学生身高较多集中在 cm至 cm范围内
159
170
(2)身高在159~I70cm之间的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百分率为
28/(28+14)=66.7%
(3)直方图处理数据有什么优点?
形象直观
让我们看一段话,
想想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东山中学 杨直难
像一滴水滴在大海里,八千多日子滴在时间河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朱自清 《匆匆》??
测量时间
1、时间单位
基本单位是秒(second),符号是s。比秒大和比秒小的单位有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纳秒(ns)等。
一些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
1h=3600s=3.6×103s 1min=60s=6×10s 1ms=0.001s=10-3s
1μs=0.000001s=10-6s 1ns=0.000000001s=10-9s
2、测量时间的工具
左表秒针走一周( )秒,分度值是( ),分针走一周( )分,分度值是( ); 右表秒针走一周( )秒,分度值是( ),分针走一周( )分,分度值是( )。
9.6s
答案
39.6s
答案
1min6.1s
答案
4min22.5s
答案
停钟的读数与机械表读数相似
3、如何测量时间 测一测你的脉搏
如何测量你一次脉搏的时间?
停表读数要估计位吗?
脉搏跳动次数 所? 需? 时? 间
10次
80次
1min
4、脉搏的频率与健康
脉搏的频率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婴儿每分钟120-140次,幼儿每分钟90-100次,学龄期儿童每分钟80-90次。
  另外,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脉搏增快,而休息,睡眠则使脉搏减慢。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称为心动过速,每分钟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
课堂小结
测量长度 1、长度单位及换算 2、认识刻度尺 3、刻度尺的使用 4、测量误差 5、数据处理
测量时间 1、时间单位及换算 2、测量时间的工具 3、如何测量时间
课堂测评
1、篮球运动员姚明的身高约为2.27___,某同学的身高为165___,姚明比这位同学高出了____cm.
2、纳米技术是以0.1~100nm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对纳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1.76χ109nm可能是( ) A.一个人的身高 B.物理课本的长度 C.一座山的高度 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m
cm
62
A
3、下列物品的尺度,最接近15cm的是( ) A.橡皮的宽度 B.课桌的高度 C.文具盒的厚度 D.圆珠笔的长度
4、使用刻度尺前,应先观察刻度尺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测量结果既要有____________,又要有 __________,还要有__________。
D
零刻度线
测量范围
分度值
准确值
估计值
单位
课本后的自我评价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