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
班级?? ??????姓名??? ???????得分???? ???
一、基础运用
1. 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
A.侦察(chá) 扫帚(zǒu) 蝙蝠(biān) 忧患(huàn)
B.木屑(xiè) 刀削(xiāo) 口哨(shào) 捎带(shāo)
C.磕绊(pàn) 纵横(zòng) 鸡冠花(guān) 湖畔(bàn)
D.厂徽(fēi) 肝脏(gān) 膝盖(xī) 蚕桑(cáng)
2.把词语补充完整。( 12分 )
清____见底 全神___注 胆大____为 气___吁吁
响____云霄 ____不可及 一____谎言 一____装饰
一____石狮子 一____扫帚 一____画 一____旗杆
3. 读下面的话,根据拼音把句子补充完整。( 10分 )
漓江的水绿得仿佛是一块wú xiá_______的翡翠;桂林的山qí fēng luó liè___________,各不相连;泰山fēng luán xióng wěi_____________,直冲云霄;金华的双龙洞tū wù sēn yù______________,洞顶wān yán___________盘旋着双龙……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财富。我们只有遵守zì rán zhī dào___________,这些珍贵的大自然的财富才能得到保护。
4. 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填空。( 6分 )
①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伤额角,擦伤鼻子。——空隙________
②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爸爸___________
③黄河的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黄河含沙量________
④他在学校念书时,同学们都称他为“辩论家”。——他___________
⑤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______________
⑥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天气______________
5.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
A. 弥漫 阻档 不速之客 辽阔无银
B. 摇蓝 拨电话 连绵起伏 腹背受敌
C. 振撼 流倘 此起彼落 争先恐后
D. 敏锐 抱怨 梦寐以求 驱寒取暖
6.古人常说:“不信不立,不诚不行。”下列选项中与这句话的意思最贴近的是( )( 2分 )
A. 有志者事竟成。 B. 言必信,行必果。
C.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7.用“看”组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
①我愉快地朝山上走,一路上可以_________阳光透射到清澈的水底。
②________蓝天,朵朵白云轻轻地飘荡。
③战士们手握钢枪________着前方。
④站在山顶________,远处的整个村庄尽收眼底。
A . ①仰望 ②俯视 ③眺望 ④注视
B . ①俯视 ②仰望 ③注视 ④眺望
C . ①眺望 ②仰望 ③注视 ④俯视
8.判断题。( 3分 )
①“形态万千”的意思是:有一千种或一万种形态、姿态。( )
②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六一儿童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 )
③诗句“能不忆江南?”表示的意思是“不能不忆江南”。( )
9. 积累运用。( 14分 )
(1)读古诗文,我们可以欣赏“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的壮美风光,可以领略“________________,海上明月共潮生。”的美妙境界;还感受到李白独坐敬亭山上的 “众鸟高飞尽,________________”的幽静和孤独,与陶渊明一起“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与张志和一起看“________________,桃花流水鳜鱼肥。”这个学期,我在课外也积累了很多描写风景的诗句,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忆江南》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 。(7分 )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①该词的作者是白居易,以下哪首诗也是白居易的?( ) ( 1分 )
A.《赋得古原草离别》 B.《登鹳雀楼》 C.《静夜思》
②“能不忆江南?”是( ) ( 1分 )
A.设问句 B.反问句 C.陈述句
(4)江南美在哪?用词中的原回答句。 ( 1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可从文中的哪两个字看出来?( 2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口语交际( 4分 )
6月18曰上午,在北京野生动物园内,几名游客为了让园内休息的老虎动起来,不时往老虎身上扔石块。你怎么看待这种行为?如果有机会跟他们对话,你会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 13分 )
胸有成竹
北宋画家文同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画竹的秘诀在哪里呢?
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了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风雨,他都不间断地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日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寮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做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 3分 )
诀窍—— 思考—— 显现——
(2)用自己的话概述文同画竹的秘诀。( 4分 )
“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的秘诀有二: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在文中画出中心句,( 1分 )并用“胸有成竹”写一句话。 ( 2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3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习作园地( 30分 )
题目:_________真有趣
提示:①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上“这堂课”、“这次活动”或者某个人、某种小动物等,重点要写出“有趣”。②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
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答案】
班级?? ??????姓名??? ???????得分???? ???
一、基础运用
1. 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2分 )
A.侦察(chá) 扫帚(zǒu) 蝙蝠(biān) 忧患(huàn)
B.木屑(xiè) 刀削(xiāo) 口哨(shào) 捎带(shāo)
C.磕绊(pàn) 纵横(zòng) 鸡冠花(guān) 湖畔(bàn)
D.厂徽(fēi) 肝脏(gān) 膝盖(xī) 蚕桑(cáng)
2.把词语补充完整。( 12分 )
清澈见底 全神贯注 胆大妄为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 遥不可及 一派谎言 一种装饰【家】
一座石狮子 一把把扫帚 一幅画 一根旗杆
3. 读下面的话,根据拼音把句子补充完整。( 10分 )
无瑕 奇峰罗列 峰峦雄伟 突兀森郁 蜿蜒 自然之道
4. 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填空。( 6分 )
①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伤额角,擦伤鼻子。——空隙_窄小_______
②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爸爸有学问(才学高)____
③黄河的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黄河含沙量大(高、大)________
④他在学校念书时,同学们都称他为“辩论家”。——他口才好(能说会道、能言善辩)
⑤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做事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⑥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天气晴朗(好)
5.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2分 )
A. 弥漫 阻档 不速之客 辽阔无银
B. 摇蓝 拨电话 连绵起伏 腹背受敌
C. 振撼 流倘 此起彼落 争先恐后
D. 敏锐 抱怨 梦寐以求 驱寒取暖
6.古人常说:“不信不立,不诚不行。”下列选项中与这句话的意思最贴近的是( B )( 2分 )
A. 有志者事竟成。 B. 言必信,行必果。
C.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7.用“看”组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B ) ( 2分 )
①我愉快地朝山上走,一路上可以_________阳光透射到清澈的水底。
②________蓝天,朵朵白云轻轻地飘荡。
③战士们手握钢枪________着前方。
④站在山顶________,远处的整个村庄尽收眼底。
A . ①仰望 ②俯视 ③眺望 ④注视
B . ①俯视 ②仰望 ③注视 ④眺望
C . ①眺望 ②仰望 ③注视 ④俯视
8.判断题。( 3分 )
①“形态万千”的意思是:有一千种或一万种形态、姿态。( ╳ )
②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六一儿童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 ╳ )
③诗句“能不忆江南?”表示的意思是“不能不忆江南”。( √ )
9. 积累运用。( 14分 )
(1)读古诗文,我们可以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风光,可以领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美妙境界;还感受到李白独坐敬亭山上的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幽静和孤独,与陶渊明一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与张志和一起看“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个学期,我在课外也积累了很多描写风景的诗句,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忆江南》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 。(7分 )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①该词的作者是白居易,以下哪首诗也是白居易的?( A ) ( 1分 )
A.《赋得古原草离别》 B.《登鹳雀楼》 C.《静夜思》
②“能不忆江南?”是( B ) ( 1分 )
A.设问句 B.反问句 C.陈述句
(4)江南美在哪?用词中的原回答句。 ( 1分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5)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可从文中的哪两个字看出来?( 2分 )
对江南春天的赞美。从“好”、“忆”看出来
二、口语交际( 4分 )
6月18曰上午,在北京野生动物园内,几名游客为了让园内休息的老虎动起来,不时往老虎身上扔石块。你怎么看待这种行为?如果有机会跟他们对话,你会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 13分 )
胸有成竹
北宋画家文同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画竹的秘诀在哪里呢?
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了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风雨,他都不间断地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日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寮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做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 3分 )
诀窍——秘诀 思考——琢磨 显现——浮现
(2)用自己的话概述文同画竹的秘诀。( 4分 )
“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的秘诀有二:
一是:不间断地观察竹子
二是:反复琢磨竹子各种形态
(3)用“ ”在文中画出中心句,( 1分 )并用“胸有成竹”写一句话。 ( 2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3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习作园地( 30分 )
题目:_________真有趣
提示:①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上“这堂课”、“这次活动”或者某个人、某种小动物等,重点要写出“有趣”。②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