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单元测试 (答案加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单元测试 (答案加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7-01 11:0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满分100分,参考时间 45分钟

1、 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使用“共享单车”“共享雨伞”成为居民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据此完成1-3题。
1. 推广共享单车,有利于( )
A. 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 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C. 降低城市人口密度 D. 加剧城市就业困难
2. 只考虑年降雨量多少的情况下,以下城市“共享雨伞”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
A. 北京 B. 兰州 C. 拉萨 D. 广州
3. 关于我国地理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物产丰富 ②我国的地区差异不明显
③我国的自然灾害少 ④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 2017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行为符合该主题的是( )
A. 砍伐森林,获取木材 B. 焚烧垃圾,美化环境
C. 烧山垦荒,获取粮食 D. 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5. 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中国,我们中学生责无旁贷.下列做法,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A. 少买不需要的衣服,少机洗多手洗
B. 少吃烧烤食品,不用一次性塑料袋、木筷子
C. 养成随手关水龙头、关灯的好习惯
D. 新年、圣诞同学们之间互送精美纸贺卡
生长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高原地带的冬虫夏草,因其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结合漫画,完成6-7题。





6. 近十年来随着一波又一波“冬虫夏草热”,导致生态危机令人担忧,发生该现象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
A. 塔里木盆地 B. 三江源地区 C. 三江平原 D. 云贵高原
7. 针对该漫画,某地理小组创作了几条警示语,其中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A. 合理放牧 B. 禁止乱采滥挖 C. 防止水污染 D. 低碳出行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渗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示意“我国首批 16 个海绵城市分布”,读图完成8-9题。

8. 首批“海绵城市”大多分布在( )
A. 半湿润区 B. 湿润区 C. 半干旱区 D. 干旱区
9. 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
①增加城市雨水下渗???????? ②增加城市地表水量
③增强城市蓄水能力???????? ④增强城市净水能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1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举行,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协定将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暖问题作出安排,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内,回答10-11题。
10. 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 大量使用制冷设备 B. 过度排放酸性气体
C.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D. 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燃烧煤和石油
11. 减少碳排放,从“低碳生活”做起!下面行为有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是( )
①短途出行建议公交车或者地铁,少开车??? ②大力推广农田秸(jié)秆焚烧肥田
③少坐电梯爬楼梯,省电换健康???????? ???④出门购物,尽量自己带环保袋 ⑤纸张提倡单面打印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③⑤
我国一些化工厂把沙漠变成“排污宝地”,将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沙漠。结合漫画,完成12-13题

12. 下列省级行政区域中,发生该现象可能性最大的是( )
A. ?北京、天津 B. ?香港、澳门 C. ?内蒙古、甘肃
13. 针对该漫画,某同学创作了几条警示语,其中最贴切的是( )
A. ?达标排放 B. ?珍惜耕地 C. ?蓄洪防旱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和酸雨日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据此,完成14-15题。
14. 下列漫画反映的是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有 (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5. 为缓解②问题的加剧,我们应参与的行动是( )
A.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B. 购物时选用环保袋
C. 控制能源消费数量 D. 积极推广节水措施
能源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下表是“美、中、日、德四国能源消费构成表”(2017年),
回答16-17题。
? 总消费量 (百万吨当量) 主要能源所占比例(%)
石油 天然气 煤炭 核能 水电
美国 2269.3 36.73 27.59 22.12 8.29 3.27
中国 2613.2 17.67 4.50 70.39 0.75 6.01
日本 477.6 42.17 19.89 24.64 7.73 4.02
德国 306.4 36.39 21.31 25.33 7.96 1.44
16. 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能源消费构成( )
A. 能源消费总量最少 B. 水电消费总量最少
C. 以清洁能源为主 D. 煤炭消费比重大
17. 下列全部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
A. 煤炭、石油 B. 太阳能、水能 C. 石油、核能 D. 煤炭、水能
为了响应“中国梦”的号召,我省某校组织部分学生于暑假进行“美丽中国之旅”,具体旅游路线如下图,读“美丽中国之旅”路线图,完成18-22题:
18. 本次“美丽中国之旅”的出发省级行政区与图中对应的是( )
A. 广东省——粤——广州 B. 陕西省——陕或秦——太原
C. 黑龙江省——黑——哈尔滨 D. 四川省——四——成都
19. 在旅行过程中,学生感觉气温最低的和昼夜温差最小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分别( )
A. 黑龙江省、西藏自治区 B. 西藏自治区、广东省
C. 黑龙江省、广东省 D. 西藏自治区、北京市
20. 旅行回来后,“美丽中国梦”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下列措施对建设美丽中国 不利的是( )
A. 洞庭湖区退田还湖 B. 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
C. 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 D. 首都北京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21. 在旅行过程中,同学们感觉气温最低的和昼夜温差最小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
A. 黑龙江省、西藏自治区 B. 西藏自治区、广东省
C. 黑龙江省、广东省 D. 西藏自治区、北京市
22. 在旅途中,同学们没有能够体验到的民俗特色,可能是( )
A. 美丽水乡 B. 窑洞 C. 蒙古包 D. 晾房
2019年“地球日”活动中,中国区主题是“能见蔚蓝”。“能”意味着可再生能源能够带来改变,“蔚蓝”代表每个人对告别雾霾、寻回蓝天的期待。据此回答23-25题;
23. 下列能源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 石油 B. 水能 C. 天然气 D. 煤炭
24.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雾的是( )
A. B. C. D.
25. 下列举措有利于实现“寻回蓝天”的是:( )
A. 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 B. 增加私家车保有量
C. 垃圾焚烧处理 D. 提倡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
天津在国家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天津所在的京津冀地区也是我国雾霾严重的地区之一。读下面两幅图回答26-30题

26. 如图所示,与天津、上海、福建一样设立自贸区的省级行政区还有( )
A. 新疆 B. 广东 C. 台湾 D. 西藏
27. 京津冀协调发展中,北京城市智能应该弱化的是( )
A. 政治中心 B. 文化中心 C. 交通中心 D. 工业中心
28. 天津发展大飞机制造、火箭制造等高端制造业的有利条件是( )
A. 技术水平高 B. 首都门户,位置重要
C. 农业发达 D. 历史文化悠久
29. 河北省在区域发展中要着重控制大气污染的企业是( )
A. 电视机组装厂 B. 燃煤发电厂 C. 玩具制造厂 D. 服装加工厂
30. 中学生通过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出行方式,可以减少的污染物是( )
A. 汽车排放的尾气 B. 燃煤释放的烟尘
C. 工业产生的废气 D. 建筑工地的扬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 读下列材料,完成本题。
材料一:2018年05月21日,习近平提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材料二:阅读我国局部示意图

(1)三江源地区被称为“中华水塔”,主要位于我国____________(地形区)。
(2)读海口气候图分析海口市夏季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海口气候特征分析气候对该地农业发展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雄安新区的位置如图所示,`处京、津、______(省级行政区的简称)的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雄安新区位于地势低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形区)
(3)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为实现“美丽泸州”建设,请你为政府提出可行性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有人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针对这个说法.光明学校地理活动小组的同学展开了一系列调查活动。下面就是他们的调查报告,请你帮助他们分析一下吧。首先,他们上网找了环保部门提供的数据,然后走访了学校附近的几个生活小区。
(1)调查结果一:看看我们身边的垃圾都有什么。
垃圾 尘土、树叶 厨余垃圾 纸张 木材 玻璃 塑料 旧衣物 金属
所占比重% 7 63 11 1 2 13 2 1
问题1:人类生活涉及的自然资源种类有哪些?其中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
(2)调查结果二:怎么处理身边的垃圾?
地理小组的同学走访了学校附近的光明小区和紫金小区,下面是同学们拍的照片。

问题2:你能看出问题最有可能出现在哪里吗?
(3)调查结果三:垃圾去哪儿了?
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万式包括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根据2003年12月份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北京市生活垃圾治理白皮书》介绍,这三种垃圾处理方式所占比重分别为89.6%、58%和46%。
问题3:你认为填埋和焚烧的方法有什么弊端?
(4)地理小组的同学在这次实践活动后准备在学校以及他们各自所在的社区发起一项公益活动—跳蚤市场活动。
问题4:对于如何处理身边的垃圾,你还有哪些其他建议和方法?
33. 读日本略图及相关材料,完成后面各题。
材料一:日本核电站分布示意图(图1)、能源消费结构示意图(图2)。

材料二:近年中国、日本部分数据比较表
石油自给率(%) 能源消费总量(亿吨石油当量) 人口数(亿) 核电占全国发电总量的比重(%)
日本 0.2 5.8 1.27 34
中国(大陆) 50 20.3 13.95 1.12
材料三:近年来多家日本公司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中、日在产业链环节上的分工情况如图所示。

(1) 读材料一图1,描述日本工业分布特征_________。描述日本核电站的分布特点是 _________、 _________。
(2) 材料一图2反映出日本的能源消费结构特点是以 _________为主。
(3) 据材料二,比较日本与中国人均能源消费量差异 _________。分析日本大力发展核电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 _________。
(4) 据材料三图,指出日本向中国转移产业的类型,说明其特点。 _________、 _________
(5) 指出中国该类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_________、 _________
34.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也十分突出。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________,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读图a,我国经济水平最高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为了逐步缩小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我国正大力实施________大开发、促进________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决策。浙江属于图a中的______________地区。
(3)在发展道路上,我国面临诸多挑战,图b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短缺,图c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应对这些挑战,我国必须坚持走________发展的道路。
(4)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我国在发展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请你列举一条我国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题主要考查了推广共享单车的作用。推广共享单车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但是大量共享单车的进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交通压力,而且对降低城市人口密度、增加城市就业作用不大,B对,ACD错。故选B。第2题主要考查了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在题目中四个城市中,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兰州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拉萨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广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个城市中降水量最多的是广州。由题意可知,如果只考虑年降雨量多少的情况下,广州市“共享雨伞”使用频率最高,D对,ABC错。故选D。
3.【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基本国情.理解解答即可。①我国拥有辽阔的国土,无论蓝色的海洋,还是浩瀚的沙漠,无论绵延的山区,还是奔腾的江河,都蕴藏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故叙述正确;②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由于受到某些成因的制约,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它们在地区分布上一般都是不均匀的,故叙述错误;③我国气候复杂多样,自然灾害频繁,故叙述错误;④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丰富,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故叙述正确。综上所述,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选B。
4.【答案】D【解析】
本题考查对人类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题意可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指的是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人和环境应该可持续发展,而砍伐森林,焚烧垃圾,烧山垦荒都是对环境的破坏,故ABC错误;植树种草,保持水土是对环境的保护,故D正确。故选D。
5.【答案】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中国,我们中学生责无旁贷。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在身边的事情做起,为空气质量的改善作出努力,如少买不需要的衣服,少机洗多手洗;少吃烧烤食品,不用一次性塑料袋、木筷子;养成随手关水龙头、关灯的好习惯;新年、圣诞同学们之间避免互送精美纸贺卡(精美纸贺卡用木材做成,大量互送精美纸贺卡会间接破坏森林资源),ABC对,不符合题意,D错,符合题意。故选D。
【答案】【6】B 【7】B
【答案】【8】B 【9】C
【解析】由图可知,我国首批“海绵城市”大部分是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是四大干湿区中的湿润区,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渗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所以建设“海绵城市”可以增加城市雨水下渗,增强城市蓄水能力,增强城市净水能力,不会增加城市地表水量,反而会使地表水减少,①③④对,?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答案】【10】D 【11】B
【解析】A.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如煤、石油等),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全球气候不断变暖,D正确。
BC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过度排放酸性气体、大量使用制冷设备分别导致环境污染、酸雨、臭氧层空洞,都不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ABC错误。
故选D。由11题意可知,短途出行建议公交车或者地铁,少开车、不坐电梯爬楼梯,省电换健康、出门购物,尽量自己带环保袋都符合环境可持续的观念,①③④正确;大力推广农田秸秆焚烧肥田会污染大气,纸张提倡单面打印会浪费纸张,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②⑤错误,故B正确,排除ACD。故选B。
【答案】【12】C 【13】A
【解析】结合材料,一些化工厂把大面积沙漠变成“排污宝地”,那么,可能发生这种现象的省区就是沙漠广泛分布的省区,北北京、天津、香港、澳门均没有沙漠分布,而内蒙古、甘肃沙漠广布,C正确,AB错误。?故选C。? ?结合材料,漫画中存在的不合理的问题是化工厂污水排入沙漠,贴切的标语是达标排放,A正确,BC错误。
?故选A。

【14】B 【15】D
【解析】据题可知,图1为全球变暖,图2为缺水问题,图3为交通拥堵,图4为酸雨,属于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为图1和4,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图2为缺水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推广节水措施,故D正确,ABC错误。
?
【16】D 【17】B
【解析】
由图表可知,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能源消费构成能源消费总量最大,核电消费总量最少,以传统能源为主,煤炭消费比重大,D对,ABC错。
?故选D。煤炭、石油、核能都属于常规能源,太阳能、水能属于清洁能源,B对,ACD错。
?【答案】
【18】C 【19】B 【20】D
【解析】
18题考查我国的行政区划。读“美丽中国之旅”路线图可知,图中A是山东省,简称鲁,行政中心是济南,故A错误;图中B是陕西省,简称陕或秦,行政中心是西安,故B错误;图中C是黑龙江省,简称黑,行政中心是哈尔滨,故C正确;图中D是四川省,简称川或蜀,行政中心是成都,故D错误。故选C。19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分布及气温分布特点,读图解答即可。夏季,我国气温最低的省区是西藏自治区,该省区位于青藏高原上,因海拔高,夏季气温最低;图中广东省纬度最低,是我国夏季昼夜温差最小的省区。综上所述,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0题主要考查有关环境保护等知识,可以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理解记忆即可解答。“美丽中国梦”就是提倡保护环境,节约能源。ABC选项都是对建设魅力中国有利的举措;D选项首都北京大规模开采地下水,是不符合这一主题的选项。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答案】
【21】B 【22】B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分布及气温分布特点,读图解答即可。夏季,我国气温最低的省区是西藏自治区,该省区位于青藏高原上,因海拔高,夏季气温最低;图中广东省纬度最你,是我国夏季昼夜温差最小的省区。综上所述,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1题主要考查有关环境保护等知识,可以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理解记忆即可解答。“美丽中国梦”就是提倡保护环境,节约能源。ABC选项都是对建设魅力中国有利的举措;D选项首都北京大规模开采地下水,是不符合这一主题的选项。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2题考查各地区的地理特征以及各地区的代表民居,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从图中可以看出从广东省出发,经过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到北京再到东北地区的哈尔滨经过内蒙古自治区再到甘肃西部,从甘肃到新疆再到拉萨,从拉萨回到广东省,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乡人家、蒙古蒙古包和新疆的晾房都会在沿途看到。唯独看不到的是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
【23】B 【24】C 【25】D
【解析】
23题考查能源资源的分类。不可再生的能源指煤、石油、天然气等储存能源,这些能源的形成需要经过上万年,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所以是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水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B。?24题考查对天气符号的认识。读图,图中A天气符号是雨夹雪,B天气符号是多云,C天气符号是雾,D天气符号是沙尘暴。故选C。25题考查保护环境的做法。寻回蓝天就是要节能减排,节能减排在生活中提倡少用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私家车的数量,不乱烧垃圾,提倡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答案】
【26】B 【27】D 【28】A 【29】B 【30】A
31.【答案】(1)青藏高原
(2)夏季高温多雨,热量充足降水充足 ?有利于发展农业 ?冀 ?华北平原
(3)①植树造林②多举行一些保护环境的讲座(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三江源所处的地形区、海口市夏季气候特征及其影响、雄安新区的位置、实现“美丽泸州”建设的可行性意见,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掌握地图的应用和分析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三江源地区被称为“中华水塔”,主要位于我国青藏高原的腹地,位于青海省的南部。
(2)读海口气候图可知,海口市夏季夏季高温多雨,热量充足降水充足。气候湿热有利于发展农业;雄安新区的位置如图所示,`处京、津、冀(河北省的简称)的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雄安新区位于地势低平的华北平原。
(3)实现“美丽泸州”建设的可行性意见有:①植树造林;②多举行一些保护环境的讲座。

32.【答案】(1)涉及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其中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
(2)紫金小区没有完善的垃圾分类设施,管理也不到位。
(3)处理工艺不好会影响环境,可能污染空气、土壤和地下水,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4)及时清运和处置垃圾,防止垃圾占用我们的生活空间。?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明确自然资源的分类等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人类生活涉及的自然资源种类有涉及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
(2)本题考查我国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明确正确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是解题关键。在根据图示可知,光明小区的垃圾有分类设施,而紫金小区的垃圾没有分类设施,管理也不到位。
(3)本题考查我国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明确正确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是解题关键。我认为焚烧处理不好会影响环境,可能污染空气、土壤和地下水,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
?(4)本题考查我国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明确正确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是解题关键。对于处理身边的垃圾,我的建议是:及时清运和处置垃圾,防止垃圾占用我们的生活空间。

33.【答案】(1)沿太平洋(沿太平洋及濑户内海沿岸)分布? ? 临近海洋、临近主要工业区
(2)石油
(3)日本人均能源消费量大? ? ?能源需求量大、石油自给率低
(4)主要是辅助部件生产和组装等? ? 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业
(5)提高生产技术;完善产业链;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等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日本的地理特征,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日本的工业是解题的关键。由图可知,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日本核电站分布特点是临近海洋、临近主要工业区。
(2)本题主要考查了日本的地理特征,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日本的能源消费是解题的关键。材料一图2反映出日本的能源消费结构特点是以石油为主。
(3)本题主要考查了日本的地理特征,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日本的核电工业概况是解题的关键。据材料二中日本与中国人均能源消费量差异日本人均能源消费量大。日本大力发展核电的主要原因能源需求量大、石油自给率低。
(4)本题主要考查了日本的地理特征,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日本的工业是解题的关键。由图可知,日本向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是辅助部件生产和组装等;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业。
(5)本题主要考查了日本的地理特征,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是解题的关键。我国辅助部件生产和组装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提高生产技术;完善产业链;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等。
34.【答案】(1)日本???
(2)东部沿海地区 ? ?西部 ? ?中部 ? ?东部沿海???
(3)资源 ? ?环境污染 ? ?可持续???
(4)节能减排 ? ?人工造林 ? ?开发新能源等措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