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期末专题复习
专题一古代亚非欧文明
单项选择题
1.如图(亚非欧文明区域图)序号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了人类早期文明的四个区域,其中②所具有的文明
成就是
龙山
孟斐斯
埃及②
美索不达米亚
黄河沉
域
乌尔O苏美尔
卬韶
哈捡帕
摩亨佐·达罗度河流域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佛教
D.甲骨文
【点拨】从西往东,依次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
国。②是古埃及文明,它的文明成就是金字塔。故选A。
2.当你漫步于卢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根黑色的石柱
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
典。”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何处,该法典用哪
种文字记载
A.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
B.印度河流域,甲骨文
C.两河流域,拉丁字母文字
D.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3.2018年10月12日,印度电影《嗝嗝老师》在中国
上映。影片通过一则励志校园童话,试图阐述印度
社会阶级隔阂和教育现状。造成印度社会阶级隔
阂的历史根源是
A.佛教教义
B.封建等级制度
C.奴隶制民主政治
D.种姓制度
【点拔】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
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高低
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
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它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印度
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造成印度社会阶级隔阂。故
选D。
4.佛陀(释迦牟尼)微笑着说:“我的法好像深广的大
海,无论什么都能包容。在我的法中,贫富、贵贱、种
姓、阶级都是虚妄的假名……”这句话表明佛陀主张
A.世间一切皆苦
B.世人都要拥护种姓制度
C.世间众生平等
D.世人都可进入极乐世界
5.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
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A
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
的壮美
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
城遗址
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
的风采
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
洋文明的魅力
6.“当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
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约
翰·索利这段话中的“她”位于
(D)
A.亚平宁半岛
B.印度半岛
C.阿拉伯半岛
D.希腊半岛
7.法国学者布罗代尔这样写道:“当雅典西端的普尼
克斯山顶上升起通知召开公民大会的罴烟时,城邦
农民便拄起拐杖,徒步走向邻近的雅典城去履行自
己的公民职责。”这段话反映了
B
A.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B.雅典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意识较强
C.小国寡民制约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D.交通落后是雅典实行直接民主的主要原因
8.北非国家埃及的港口城市亚历山大是欧洲马其顿
国王亚历山大建立的,拥有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亚
历山大灯塔和亚历山大图书馆。这些遗迹反映出
( B
A.亚历山大是文明交流的和平使者
B.暴力冲撞也能产生传播文明的作用
埃及从此成为一个欧洲国家
D.亚历山大是非洲文明的毁灭者
11.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
说:“现在人们对希腊这一黑暗时代(指古代希腊遭
受蛮族入侵)的了解要比印度遭受蛮族入侵时期的
了解详尽得多,这主要应归功于希腊人自己留下的
宝贵遗产。”这里所说的“宝贵遗产”主要是指(B)
A.《天方夜谭》
B.《荷马史诗》
C.《马可·波罗行纪》D.《神曲》
、非选择题
12.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符号对应的古代文明的名称。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中国
E.古希腊
(2)图一中的文明与图二中的文明有什么区别?
经济类型有何不同?
图一中的文明属于大河流域文明;图二中的文
明属于海洋文明。图一中的文明古国以农业
为主业;图二中的文明国家则以手工业、商业
为主业。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509年至公元前27年是罗马
奴隶制发展和繁荣阶段,废除了国王,建立了共和
国,称为“共和时代”。
材料二:公元前27年,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当时罗马帝国地跨三洲,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
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
动,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
的丝绸也传入帝国
材料三:当时(公元前3世纪至3世纪)被征
服地区的军民俘虏源源不断地流入罗马,成为罗
马奴隶的主要来源。据统计,在第一次布匿战争
中,罗马总共把7.5万名俘虏卖为奴隶。
奴隶劳动被广泛应用于矿山、大作坊和农业
中∷…奴隶稍不如主人意就被施以鞭抽、拳打、铁
烙。为防止奴隶逃亡,有的奴隶被带上项圈,项圈
上的字是“捉住我,不要让我逃走”。
(1)材料一中的“共和国”和材料二中的“帝国”在
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共和国由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掌握统治实权,帝
国由国家元首独揽国家的各项大权。
(2)罗马在上述两个时代国力强盛的表现分别是
什么?
共和国时代:公元前2世纪,成为整个地中海地
区的霸主;帝国时代: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版
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它的“内湖”。
(3)有人说从共和国到帝国,是换汤不换药。综合
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我同意这种观点,因为古代罗马无论是共和国
还是帝国,都是奴隶主专政的国家;国家政权
组织形式变了,但国家性质没有丝毫改变。
(共29张PPT)
期末专题复习
专题三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单项选择题
雇佣工人指丧失生产资料而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
人员。在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他们的工作地点
可能是
( C
A.工厂、农场
B.工场、公司
C.工场、农场
D.工厂、工场
【点拔】工厂是大机器时代的产物,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并
不存在,排除A、D;公司是现代意义上的生产组织,排除
B。故选C。
2.“仿佛经过漫长的中世纪,沉睡的人文精神重新觉
醒了……好像度过沉滞悠长的停顿死亡,生命再次
诞生,喜悦光明重临人间。”美学家蒋勋在这里评价
的文化运动是
( B
A.百家争鸣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宪章运动
3.如图是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的名画
《西斯廷圣母》。画中的圣母一扫中世
纪以来圣母像中那种冰冷、僵硬、不可
亲近的模样,表现出了人类母亲的美
丽、温柔和慈爱。该画反映出当时流
行的社会思潮是
A.人文主义
B.保守主义
C.封建主义
D.专制主义
4.明朝末年,西班牙占据菲律宾后,马尼拉一度成为
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中国的丝织品、瓷器
等商品经此中转后远销世界。形成这种贸易格局
的背景是
( B
A.文艺复兴的兴起B.新航路的开辟
C.大化改新的影响
D.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5.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出现了如图所示现象。从图中
我们直接可以看出
B
新
玉米番薯火鸡豆荚番茄南瓜辣椒花生烟草向日葵
人小麦包心菜柠槔马撖槐牛家鸡郁金香麻天
旧
世
世界
A.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B.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
C.人文主义思想开始诞生
D.地圆学说被充分证实
6.1640年,为筹措军费,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迫召
开议会。议员们对国王进行了抨击。提出的要
求是
A.限制国王权力
B.停止对苏格兰的战争
C.停止随意征税
D.实行民主政治
【点拨】1640年,国王查理一世召开议会,希望筹措军费
议员为限制国王的权力,与国王进行了斗争。故选A。
7.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意味着君权从“神授”变
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
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英国这种变化开始于(D
A.《人权宣言》的发布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独立宣言》的发表D.《权利法案》的通过
8.下列历史事件中,以民族解放战争形式表现的资产
阶级革命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印度民族起义
9.19世纪英国的一位政治家对1787年美国宪法这样评
价:它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造出的
最美妙的杰作”。下列选项支持此观点的是(D)
A.彻底解决了各州之间的矛盾
B.赋予邦联政府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稳固
C.从此地方各州只有地方法规,没有地方宪法
D.是世界上首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
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10.“宣称人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
侵犯”,完整表达了法国新兴资产阶级革命宗旨的
法律文献是
( C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查士丁尼法典》
1.《大国崛起》中说道:“拿破仑战争是大革命的继
续,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它不仅
敲响了几个世纪以来在欧洲居于支配地位的‘王
朝秩序’的丧钟,而且使欧洲大陆各国面临罗马帝
国崩溃以来最为严重的霸权威胁。”这段材料说明
拿破仑战争
①是法国大革命的组成部分②打击了欧洲的封
建势力③侵害了被侵略国家的利益④被欧洲
反法联军打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把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
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历史作为研究
学习的重点。经过研究,他们把这一时期的历史
特征概括为
A.封建时代
B.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C.“蒸汽时代”
D.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点拔】据所学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
独立战争都是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各个国家都确立了资本
主义制度;而文艺复兴运动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
了思想基础,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都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
发展有关,即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D符合题意。故
选D。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它促使了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
到以人为中心,在于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
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
精神、创造的精神以及科学试验的精神,从而在精
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
道路。
《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文艺复兴》
材料二:只有到1500年左右……这种状态才
被打破,过去处于相对隔绝的各地区才开始建立了
直接联系。这是人类社会向全世界连为一体迈出
的第一步……西欧人走向海外,开始殖民征服
从而促进了欧洲的封建生产方式迅速向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过渡。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它”促使欧洲人的思想发生
了怎样的转变?“它”对资本主义的产生有何
影响?
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关注重点从
来世转移到现世。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
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据材料二,
概括该事件对世界历史进程造成的重大影响。
新航路开辟。将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打破
以往各地区相互孤立隔绝的状态;推动了欧洲
资本主义发展;欧洲开始了对外殖民扩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图中最能反映资
本原始积累血腥性的一段航程。(写出字母代
码)综合材料二、三,指出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
主要方式是什么。
B段。殖民扩张
(4)结合所学,简要说明上述材料所述重大历史事
件问的联系。
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为新航路开辟提供
了思想激励;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三角贸易”。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90岁生日之
际,英国皇家邮政发行了一套6枚邮票及一种小
塑张,庆贺女王大寿。其中3枚黑白邮票表现了
伊丽莎白二世作为女儿、母亲和妻子的家庭角色
3枚彩色邮票表现了伊丽莎白二世作为国会最高
首领、国家元首和英联邦元首的职责地位。
材料
图一
图二
(1)材料一中的英国女王现在仍是“国家元首”,这
现象源于哪部文献的颁布?这部文献颁布
前后英国国王的地位有何不同?
《权利法案》。文献颁布前的国王权力至高无
上,文献颁布后国王的权力受到法律的明确制
约与限制
(2)材料二中图一是美国自由女神像,她右手高举
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的这部文献是什么?
她脚下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象征了什么?
《独立宣言》。象征美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实
现了国家的独立。
(3)材料二中图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的
爆发有何重大影响?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
的爆发
4)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三次
革命有何相同之处。
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都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
的发展。
(共26张PPT)
期末专题复习
专题二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
、单项选择题
1.“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受职礼,领主
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材料体现的制度是(C
A.奴隶等级制度
B.种姓制度
C.西欧封建等级制度D.资本主义制度
2.法兰克王国改革以后,西欧逐渐形成了严格的封建
等级制度。这一制度
( B
A.以中央集权为特色B.以土地分封为纽带
C.以政教合一为基础D.以城市自治为核心
3.为了纪念人文主义巨著《堂吉诃德》,西班牙政府将
2005年命名为“塞万提斯年”。1605年1月,西班
牙作家塞万提斯创作了长篇“反骑士小说”《堂吉诃
德》,从此反骑士文学成了当时的主旋律。骑士文
学曾为广大统治者所欣赏,并风行一时,其叙述的
内容应该出现在
( C
A.罗马文明时期
B.希腊文明时期
C.西欧封建时期
D.日本幕府时期
4.中世纪时的西欧,如果一个农民遇到一位他不认识
的公爵,命令农民向他免费提供食物,农民最合适
的回答是
( B
A.“非常乐意为您效劳”
B.“你不是我的领主,无权命令我”
C.“你先给钱,才有食物”
D.“你勒索我,我不怕你”
5.北宋时期,东京、洛阳、成都等城市繁华热闹,而同
时期的欧洲出现了城市的复兴,形成了
A.地主阶级
B.市民阶层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6.“经年累代的研究业已表明,中世纪社会仍在持续
发生变化,而且变化甚大,乃至公元1300年的欧洲
大大不同于公元600年的欧洲了。”材料中所说的
“不同”是
①庄园经济盛行②城市争取自治③奴隶制度
盛行④大学兴起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点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1300年的欧洲与公元
600年的欧洲相比,在政治上,等级君主制代替封建等级
制度,城市为争取自治与领主展开斗争;经济上,庄园经济
盛行,商品经济活跃,城市复兴;文化上,世俗文化尤其是
大学的兴起挑战神学占主导的传统教会势力。①②④符
合题意。故选D
7.小华正在网上下载“东罗马四分五裂、奥斯曼帝国
扩张、君士坦丁堡沦陷”等资料。由此我们可判断
小华学习和探究的历史问题是
C
A.大化改新
B.阿拉伯半岛的统
C.拜占庭帝国的灭亡D.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
8.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记载:“按照中国的模
式,日本也分为若干省和地区,由从天皇和国家议
会那里取得权力的总督和地方行政官统治。”这表
明大化改新在政治上的内容为
( C
A.废除贵族对部民的私有制
B.日本的土地归农民私有
C.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D.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奴隶制
9.恩格斯说:“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有宗教变迁相伴
随,只是就迄今存在的三种世界宗教—佛教、基
督教和伊斯兰教而言。”伊斯兰教创立时的历史转
折主要表现在
(B)
A.阿拉伯半岛上开始出现奴隶制城邦
B.多重危机使阿拉伯半岛动荡不安
C.阿拉伯奴隶社会正日益发展
D.阿拉伯承袭了被征服地区的封建生产关系
材料二:西罗马帝国于公元前476年灭亡后,
拜占庭帝国依然保持着它的繁荣。公元6世纪,
皇帝查士丁尼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
了帝国的政治危机。而拜占庭帝国仍陶醉于已有
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
和长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出现统
治危机后是如何应对的?对其经济和文化的
发展有何影响?
进行大化改新。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创造了
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拜占庭帝国出现统
治危机后是如何应对的?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仍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
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日渐衰落,最终被奥
斯曼帝国灭亡
(3)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日本和拜占庭帝国对待
其他先进文明分别持什么态度。
开放、积极学习;封闭保守。
(4)日本和拜占庭帝国不同的历史命运给了我们
什么启示?
开放宽容促使文明繁荣;封闭保守导致文明衰
落等。
城市篇】
材料一: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
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
庄园……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
方聚集……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
业城市。
材料二: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
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取武装斗争的
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
材料三:西欧城市兴起的过程中,工商行业也
迅速发展,市民阶层形成,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
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和资本
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西欧
城市兴起的原因。根据材料二概括中世纪西
欧城市争取自由和自治的常用手段。
中世纪西欧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
长,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金钱赎买或武
装斗争或两种方式交替使用。
(2)恩格斯说:“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结合材料
三分析恩格斯这样说的原因。
因为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
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这为资本主义的兴
起和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类似亦可
大学篇】
材料四
西欧城市的复兴,为追求
新知的市民提供了物质
条件和思想条件,对早期
大学的产生意义重大。
图一中世纪大学课堂
图二
(3)材料四图一中欧洲中世纪大学设置了哪两类
课程?其课程设置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图二
说明中世纪西欧大学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什么?
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一方面受基督教会的影
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
求。西欧城市的复兴
认识篇】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西欧城
市的兴起对西欧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经济上:城市的商品经济对西欧的封建经济起
到了瓦解作用;政治上:农奴在城市居住一定
期限就能获得自由;市民阶层与国王为了对付
封建主,结成同盟,加速了国家的统一;文化
上:城市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促进了西欧文
化教育的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共24张PPT)
期末专题复习
专题四科技与文化
单项选择题
1.古代文化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进步
的标志。下列文明古国与文化成就的搭配中,不正
确的一组是
A.古巴比伦一象形文字
B.古代中国一甲骨文
C.古代埃及一金字塔
D.古代印度一佛教
2.托马斯·卡伦德曾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
洲的一隅,生活着近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
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出了最原创和
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政治…成为西方
文明的摇篮。”材料反映的是
A.古希腊文明
B.古罗马文明
C.古埃及文明
D.古印度文明
3.古希腊的圣贤先哲从客观实际出发,对人的价值提
出了许多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的阐述,其中提出
“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观点的哲人是
( B
A.德谟克利特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但丁
4.德国法学家耶林格在他所著的《罗马法精神》一书
中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
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以下选项中,符合第三
次征服世界的史实为
A.对外扩张,征服地中海世界
B.传播罗马文化
C.传播基督教
D.传播罗马法
5.采取每4年增加一天的办法进行调整,即每逢被
4整除的那一年为闰年,在2月份增加一天。这是
凯撒命人编制的新历法的内容,这里的新历法是指
A.格里历B.儒略历C.太阳历D.《授时历》
6.如图是达·芬奇的代表作之
《最后的晚餐》,
描绘了耶稣遇难前同他的12个门徒共进晚餐的情
景。与该画作相关的宗教是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道教
7.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其中
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A.教会学校的出现
B.私立学校的出现
C.大学的兴起
D.课程设置的改革
8.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对世界
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过重大贡献。下列史实不
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D
A.罗盘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B.改造0到9十个数字计数法并传入欧洲
C.火药和火药武器经阿拉伯人西传
D.佛教产生以后经阿拉伯人向西传入欧洲
9.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自从现代世
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
多伟大人物。”这里的“现代世界的曙光”是指(A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10.他生活在巨人辈出的时代,他的作品批判了封建
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他著名的代表作曾被
称为西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他”是(A)
A.莎士比亚
B.米开朗琪罗
C.达·芬奇
D.但丁
11.沪宁城际、京津城际、京沪等高铁运营通畅,标志
着我国步入高速铁路时代。饮水思源,世界上第
辆蒸汽机车的发明者是
A.斯蒂芬森
B.瓦特
C.哈格里夫斯
D.阿克莱特
、非选择题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4-16世纪,许多艺术家、科学家和
思想家发掘和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
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表现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
本性,一时成为风潮和时尚,这一思想文化运动被
称为“ Renaissance
材料二:恩格斯说:“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
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
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
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材料三:斯大林说:“《共产党宣言》创造了
个时代。”一个半多世纪以来,在《共产党宣言》科
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全
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断取得
新的胜利
(1)材料一中“ Renaissance”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人文主义。
(2)材料二是恩格斯对“ Renaissance”的评价,请
列举该变革在文学和艺术方面的“巨人”及其
代表作(各举一例)。
但丁,《神曲》;达·芬奇,《蒙娜丽莎》。(其他
言之有理亦可)
(3)根据材料三回答,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建
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什么?
巴黎公社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英国水力资源并不丰富,只有在彭
奈恩山脉和苏格兰一威尔士一带,才有河流湍急
的地方,其余地区的河流流速缓慢,不足以作为工
厂的动力……所以动力问题,又成为摆在人们面
前的急迫问题。”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哪一技术创新成功解决了材料一中所提及的
“摆在人们面前的急迫问题”?这一创新给人
类带来什么影响?
蒸汽机的改进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
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材料二:“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
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
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
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
里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里却几乎变成了野
蛮人。
1835年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到访英国
曼彻斯特时的评价
(2)材料二反映出托克维尔对工业革命有着怎样
的评价?
方面,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工业
革命导致环境污染加剧,资本家对工人的压迫
加重。
材料三:启蒙思想家在许多方面是从新兴的
自然科学中寻找理论根据和思想方法的…自然
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可以征服自
然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前进的。启蒙思想家之所
以相信进步,即来源于此。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3)归纳材料,分析启蒙运动和自然科学发展之间
存在的内在联系。
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启蒙运动提供了理论根据
和思想方法;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
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