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盛唐气象正是凭借着生活中丰富的想象力,结合着自建安以来诗歌在思想上与艺术上成熟的发展,飞翔在广阔的朝气蓬勃的开朗的空间,而塑造出那个时代性格的鲜明的形象。那么这个形象的艺术特征,就不可能离开那个时代而存在,它的艺术特征与时代特征因此是不可分割的。
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朝气蓬勃,如旦晚才脱笔砚的新鲜,这也就是盛唐时代的性格。它是思想感情,也是艺术形象,在这里思想性与艺术性获得了高度的统一,我们如果以为只有揭露黑暗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这说法是不全面的,我们只能说属于人民的作品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人民不一定总是描述黑暗的。以艺术的重要渊泉民歌为例,绝大多数的民歌是歌唱爱情的,以《国风》而论,像《硕鼠》一类的篇章究竟是占少数的。
人民要求幸福的生活,当然就形成与黑暗面敌对的力量,这里为什么没有思想性呢?它的思想性就因为它是属于人民的。有人又以为唐诗中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是不满足于现状的,因此它必然是在揭露黑暗,这说法也是不合逻辑的。不满足于现状固然可以是揭露黑暗的,但也可以是追求理想的,而积极浪漫主义精神一般的理解,特别是表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往往正是属于后者。屈原的《九歌》不用说,没有具体揭露什么黑暗面,就是屈原最有代表性的《离骚》,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也是强烈的追求理想追求光明的性格形象,很少具体黑暗面的描述。
当然追求光明就会与黑暗面形成敌对,这原是矛盾的两面。可是作者究竟是带着更多黑暗的重压,还是带着更多光明的展望来歌唱,这在形象上是有所不同的,这里事实上正是一个时代精神面貌的反映。当现实中光明的力量被压抑而黑暗势力横行的时候,揭露黑暗就成为主要的手法。当光明的力量得到发展,而黑暗势力不得不退让的时候,热情的追求理想就成为最直接的歌唱。
屈原的时代正是先秦迅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中国古代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跃进得最澎湃的时代,屈原作品中华彩缤纷的形象正是这一时代的写照。这与他具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以及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乃是一致的。而李白出现在盛唐时代的高潮中,其情形也正复相似。李白《古风》中少数揭露黑暗的诗篇,只是李白诗歌成就的一方面,而李白诗歌上主要的成就,李白在诗歌史上典型的形象,却是他的“斗酒诗百篇”的那些豪迈的乐府篇章,这里追求理想乃是它的主要方面。李白之所以被认为是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诗人,李白诗歌之表现为采取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主要也表现在这方面的作品上,而不是他那较少的《古风》中。
盛唐时代是一个统一的时代,是一个和平生活繁荣发展的时代,它不同于战国时代生活中那么多的惊险变化。因此在性格上也就更为平易开朗。《楚辞》比起《国风》来要复杂得多,曲折得多,而唐诗则反而与《国风》更为接近。这一个深入浅出而气象蓬勃的风格,正是盛唐诗歌所独有的。
(节选自林庚《盛唐气象》第六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朝气蓬勃是盛唐时代的性格,是盛唐诗歌思想感情与艺术形象的高度统一。
B.唐诗中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是不满足于现状的,它必然是在揭露黑暗。
C.盛唐时代,光明的力量得到发展,而黑暗势力不得不退让。
D.屈原的时代正是先秦迅速发展的时代,与后世的盛唐时代一样,出现了积极浪漫主义诗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提出观点:盛唐气象的艺术特征与时代特征不可分割,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朝气蓬勃。
B.第三段以《离骚》《九歌》很少或没有具体黑暗面为例,论证积极浪漫主义精神表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往往是追求理想的。
C.第三段以《国风》《离骚》及唐诗中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为例,论证“人民的作品就应该追求理想”。
D.结尾一段拿唐诗与《楚辞》《国风》作比,再次得出盛唐气象蓬勃源于盛唐时代和平生活繁荣发展的特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民歌是有思想性的作品,是歌唱爱情的,这说明人民不一定总在描述黑暗。
B.人民要求幸福的生活,形成与黑暗面敌对的力量,体现了人民的思想性。
C.李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已然“万古愁”了,不算盛唐气象。
D.盛唐气象是一个时代的性格形象,是盛唐诗歌普遍的基调。这并不妨碍盛唐个别诗篇不同于这个气象或基调。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计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英雄
张海震
(一)
他二十岁的时候,她正好十岁。
她坐在台下,晶晶亮的眸子中全是台上英武的他。
他是学校请来的英雄,笔挺的军装上一张黝黑却棱角分明的脸,因为激动透着健康的红晕。
他在台上大声地念着手中的演讲稿,只剩下三根手指的右手高高举起,如同一面灼目的旗帜。在一次实弹演习中,面对一颗滋滋作响的手榴弹,他毫不犹豫地拣起来扔出去,挽教了被吓呆的战友。
她的眼里噙满了泪水,朦胧中台上的他是那么高大英俊,连他那浓重的乡音都显得那么亲切。
“他真是个英雄,我会一辈子记住他的。”她在心里默默地想。
(二)
他三十岁的时候,她二十岁。
学校组织去农村体验生活。
如果不是村干部郑重地向大家介绍他曾经是英雄,她是一丁点儿也认不出他了。
埋头在田里劳作的他跟其他的农民已没什么两样,披着一件灰扑扑的褂子,失却了红晕的脸还是那么黑,却变得暗沉,村干部介绍的时候,他憨憨的笑,脸上,怎么也找不到十年前年轻的影子。
他坐在田头抽着烟卷,好几次她都想走过去跟他说几句话。看着烟头一明一灭,她终于还是没过去。
她实在想不出该对他说什么话。
(三)
他四十岁的时候,她三十岁。
他在她所在的城市摆了个摊,卖鸡蛋煎饼。
五岁的女儿吵着要吃煎饼,她先认出了他的手,抬头看他的脸,恍若隔世般,已然很陌生了。
她忍不住悄悄告诉女儿卖煎饼的是一个英雄,女儿懵懂地吵闹着,要去看英雄。
她带着女儿折回去,女儿仔细看着那只残缺的手,然后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她匆忙带着女儿离开。一边哄着女儿,一边回忆自己十岁的时候第一次看见这只手,一点都不觉得害怕,只有微佩。
她还记起来当时听完报告回到家,小小的她弯曲起两根手指,模仿三指的样子,想象着那种悲壮。
(四)
他五十岁的时候,她四十岁。
她在民政局混上了科长的位置,工作还算清闲,生活不好不坏。
当他在她办公室外面探头探脑的时候,她根本就没认出他,原来他是来申请困难补助的。
她给他倒了杯茶水,他受宠若惊地捧着,只会一迭声地说谢谢。她陪着他办完了所有手续,而他不知道为何受到如此礼遇,越发地惶恐不安,一个小时里说了不下五十声的谢谢。
望着他佝偻着背离开,她开始努力回想他年轻时的样子,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他真的曾经是个英雄吗?”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她觉得那么茫然。
(五)
她五十岁的时候,他已经不在了。
那天她在办公室喝着茶,翻着报纸,四十年前的他突然映入眼帘。犹如被雷击般,她手中的茶杯怦然落地。
他在回乡的公交车上遇到一伙劫匪,一车人里只有他挺身而出,搏斗中,他被刺数刀身亡。报道还提到,他的右手只有三根手指,年轻时他就曾因教人成为部队里的英雄典型。那张穿着军装的年轻的照片,据说是他唯一的一张相片。
一瞬间,泪水又涌上了她的眼睛,恍如四十年前她含着泪眼坐在台下仰望。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文章以“英雄”为题目,表明了写作对象,制造了悬念,引起了读者的思考。
B.将女儿与十岁时的自己看到“那只残缺的手”的反应对比,意在映射、感喟“一代不如一代”。
C.“他受宠若惊地捧着,只会一迭声地说谢谢”,细节描写刻画了英雄前来申请困难补助,受到礼遇而惶恐不安的形象。
D.小说捕捉了生活中的几个典型画面,合成了英雄的整个人生轨迹,以其日益黯淡的人生际遇反衬其高尚的品格情怀。
5.小说通过“她”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哪些形象?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并分析。(6分)
6.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部分的作用。(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计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新一代人工智能也将改变世界,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城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说。当下,人工智能正在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催生新需求、新产品、新产业,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
国际管理咨询机构埃森哲发布报告称,到2035年,人工智能有望推动中国劳动生产率提高27%,制造业、农林渔业、批发和零售业将成为从人工智能应用中获益最多的三个行业,人工智能将推动这三大行业的年增长率分别提升2%、1.8%和1.7%。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处在了爆发前夜,很多人把人工智能视为下一个“能让猪飞起来的风口”。
目前,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赋能”人类生活,硬件智能化是大势所趋,传统制造企业要抓住机遇,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领城的创新应用,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摘编自刘坤《如何迎接人工智能热潮》)
材料二:
(摘编自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中国经济报告《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现状与未来》)
材料三:
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背后,有着来自政府、企业、资本的多重推力。
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人工智能”被列为11项重点行动之一;2017年3月,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国际上,英、美、韩、日等也纷纷布局人工智能,一系列扶持政策相继出台。2013年,百度成立全球首家深度学习研究院;Facebook、谷歌等巨头也不约而同提出了“人工智能优先”的战略转变。互联网数据和咨询公司IT桔子近日发布的《人工智能产业分析与创业投资盘点》收录了467家AI企业和636起投资事件,其中,人工智能总获投率为67.65%,高于其他行业2-3倍。
但是,商汤科技CEO徐立直言,国内人工智能创业大多扎堆在应用层面,创业者使用开源算法,找到某个垂直领域便套上“人工智能”概念扎进去,但真正从算法层出发做“原创技术”的人并不多。“而这块才是核心,是最需要厚积薄发的。”
就国内而言,人才储备方面还相对薄弱。来自领英的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有195万,中国只占2%,排名第七。
(摘编自张意轩、王威《人工智能需要翻越三道坎》)
材料四:
人工智能技术注定会改变我们的世界,它注定会重新定义工作的意义以及财富的创造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它将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失衡现象,甚至改变全球的权力格局。
随着它的进一步发展,会不可避免地对就业造成冲击。很多岗位和职业会逐步消失,与工业革命及信息革命不同,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冲击并非单纯指向某些特定岗位和职业,如传统制造业中的手工艺者被流水线工人所取代。
人类正面临着很难妥善共存的两个发展前景:一方面我们迎来了仅用少量人力就能创造巨大财富的发展时代,而另一方面,大量人员也将因此而下岗和失业。
人工智能是一个“强者更强”的产业:数据越多,产品越好;产品越好,所能获得的数据就更多;数据更多,就更吸引人才;人才越多,产品就会更好。
一言以蔽之,最大程度地缩小人工智能可能造成的经济失衡和贫富差距,已是当下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此差距不仅体现在国家内部,也体现在国与国之间。
(摘编自李开复《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真正威胁》)
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全球人工智能企业分布情况来看,各国之间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差别悬殊,存在严重失衡的现象。
B.从全球人工智能企业分布情况来看,美国人工智能企业数2028家,位列全球第一。中国居于第二位,但是与美国差距明显。
C.从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数量排位情况来看,北京是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最集中的城市,代表了人工智能产业的最高水平。
D.从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数量排位情况来看,虽然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排名都进入全球20,但这四个城市之间仍存在明显落差。
8.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人工智能被视为下一个“能让猪飞起来的风口”,但要真正飞起来,还需要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B.面对人工智能的热潮,不少国家积极应对,中国将其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资本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C.人工智能注定会改变我们的世界,将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失衡现象,导致各行业出现严重的失业。
D.人工智能不仅会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世界的权力格局。
9.根据上述材料,分别从企业和个人两个角度,提出应对人工智能热潮的建议。(4分)
二、古诗文阅读(33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英,字时彦,金溪人。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读书文渊阁。帝察其慎密,令与王直书机密文字。与修《太祖实录》,授输林院修撰,进侍读。二十年,扈从北征。师旋,过李陵城。帝闻城中有石碑,召英往视。既至,不识碑所。而城北门有石出土尺余。发之,乃元时李陵台驿令谢某德政碑也,碑阴刻达鲁花赤等名氏。具以奏。帝曰:“碑有蒙古名,异日且以为己地,启争端。”命再往击碎之。沉诸河,还奏。帝喜其详审,曰:“尔是二十八人中读书者,朕且用尔。”因问以北伐事。英曰:“天威亲征,彼必远遁,愿勿穷追。”帝笑曰:“秀才谓朕黩武邪?”因曰:“军中动静,有闻即入奏。”且谕中官勿阻。立功官军有过,命勿与粮,相聚泣。以英奏,复给予。仁宗即位,累进右春坊大学士,乞省亲归。室宗立,还朝。是时海内宴安,天子雅意文章,每与诸学士谈论文艺,赏花赋诗,礼接优渥。尝谓英曰:“洪武中,学士有宋濂、吴沉、朱善、刘三吾。永乐初,则解缙、胡广。汝勉之,毋俾前人独专其美。”修太宗、仁宗《实录》成,迁少詹事,赐麒麟带。母丧,特与葬祭①,遣中官护归。寻起复。正统元年命侍经筵,总裁《宣宗实录》,进礼部侍郎。八年命理部事。浙江民疫,遣祭南镇。时久旱,英至,大雨,民呼“侍郎雨”。年七十,再乞休。不许。十二年英子按察副使裕坐事下狱英上疏待罪宥不问明年进南京礼部尚书俾就闲逸居二年卒年七十五。赐葬祭,谥文安。英端凝持重,历仕四朝。在输林四十余年,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多出其手,四方求铭志碑记者不绝。性直谅,好规人过,三杨②皆不喜,故不得柄用。裕后累官四川按察使。
(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
注:①葬祭:礼部赐祭、工部造坟安葬。②三杨:指明代“台阁体”诗文的代表人物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先后位至台阁重臣,以大学士辅政。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十二年/英子按察副使/裕坐事下狱/英上疏待罪宥/不问/明年进南京礼部尚书/俾就闲逸/居二年卒/年七十五/
B.十二年/英子按察副使裕坐事下狱/英上疏待罪宥/不问/明年进南京礼部尚书/俾就闲逸/居二年卒/年七十五/
C.十二年/英子按察副使/裕坐事下狱/英上疏待罪/宥不问/明年进南京礼部尚书/俾就闲逸/居二年卒/年七十五/
D.十二年/英子按察副使裕坐事下狱/英上疏待罪/宥不问/明年进南京礼部尚书/俾就闲逸/居二年卒/年七十五/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会试考取后,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B.“中官”既指与地方官相对的中央王朝内的官吏,又指宦官太监。本文中指的是前者。
C.“迁”古代指晋升或调动官职,也有贬谪、放逐之意。“是夕始觉有迁谪意”中“迁”有贬谪之意。
D.“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英做事细致,谨慎周到。在李陵城发掘出有蒙古名的石碑后详细上奏皇帝,他不仅按照皇帝要求击碎石碑,而且还把它沉入河中,回来汇报,得到皇帝赞赏。
B.王英正直宽容,体恤军情。立有功劳的官军有过失,皇上命令不给他们粮食,他们相聚而泣。后通过王英的上奏求情,皇帝才又恢复这些官军的粮食供给。
C.王英历仕四朝,深受器重。皇上曾赐予他麒麟带,在母亲去世时,作为随葬物品,特允许祭葬;他七十岁时,一再请求退休,皇上不许。
D.王英端庄稳重,才华横溢。他在翰林院四十余年,多次担任会试考官,朝延制度多出于其手,四方来向他求铭文碑记的不断。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至,不识碑所。而城北门有石出土尺余。发之,乃元时李陵台驿令谢某德政碑也。
(2)性直谅,好规人过,三杨皆不喜,故不得柄用。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月夜泛舟
刘著①
浮世浑如出岫云,南朝调客北朝臣。
传邮②扰扰无虚日,吏俗区区③老却人。
入眼青山看不厌,傍船白鹭自相亲。
举杯更欲邀明月,暂向尧封④作逸民。
【注】①刘著,舒州皖城(今安徽潜山)人,金代诗人。北宋宣政年间(1111-1125)登选士第,金入侵后被迫留金任职。皖有玉照乡,既老,号玉照老人,以示不忘其本。②传邮:朝廷文书。③吏俗区区:朝夕面对的尽是俗不可耐的金吏。④尧封:尧之都,禹之封,指中原地区。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以出岫之云起句,一片出岫的孤云,漂浮在异国的山野,再用南朝词客之典,写出了身不由己的身世漂泊之感,家国之思。
B.颔联顺承首联,连用“扰扰”、“区区”两个叠词,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在金人州县府衙为职时整日不堪烦扰、难捱难耐之情,叠音词也增加了音乐性。
C.颈联乐景衬哀情,描绘了月光照耀的优美山景,傍船飞掠的白鹭轻姿,抒发了诗人对如此美景竟在金人统治之下的哀伤之情。
D.尾联诗人举杯邀月虽含孤清之绪,但用“逸民”一词则将其回到中原故土得以暂时摆脱金人府衙烦嚣的欣愉之情传达出来。
1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概括并结合诗句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小年的短暂寿命。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将阿房宫的奢华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其中将阿房宫的钉子与粮仓里的粮食进行对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虞美人》中诗人劈头怨问苍天,美好的事物你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这句诗是“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及基础知识(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面向中东非洲发展中国家,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启了新一届任期的外交之旅。
2018年7月下旬,习近平主席访问非洲。而在2013年3月,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出访,目的地同样是非洲。那一次,习近平主席________地提出了真实亲诚的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这一次,习近平主席以中国国家元首身份第二次到访阿拉伯半岛,第四次踏上非洲大地。( )使命担当,催动了构建人类命运共网体的团结努力。在我国与非洲各国的共同努力下,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许多国家种类物流中心正在建设中,各种类型的自贸园区________般出现。在中南科学家高级别对话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致辞,既________又务实具体,赢得与会科学家们阵阵掌声。世界风云变幻,乱象________。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中国家如何加强团结协作,维护自身发展空间,推动世界繁荣稳定成为关健问题。在世界形势深刻演变大背景下,习近平主席这次中东非洲之行意义更加深远。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正在书写发展中国家携手共进、共同发展的华彩乐章。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务实行动,书写了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发展故事;共同抱负,拉紧了发展中国家携手前进的合作纽带;
B.共同抱负,拉紧了发展中国家携手前进的合作纽带;务实行动,书写了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发展故事;
C.务实行动,拉紧了发展中国家携手前进的合作纽带;共同抱负,书写了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发展故事;
D.共同抱负,书写了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发展故事;务实行动,拉紧了发展中国家携手前进的合作纽带;
18.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我国与非洲各国的共同努力,“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将取得长足进展。
B.我国与非洲各国的共同努力,“一带一路”将使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
C.在我国与非洲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D.在我国与非洲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高瞻远瞩 雨后春笋 高屋建瓴 林林总总
B.远见卓识 星罗棋布 高屋建瓴 浩如烟海
C.高瞻远瞩 雨后春笋 洞若观火 浩如烟海
D.远见卓识 星罗棋布 洞若观火 林林总总
2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D.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汤之问棘也是已
21.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彼且奚适也
A.彼且恶乎待哉 B.奚惆怅而独悲
C.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D.而莫之夭阏者
22.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又题为《忠义水浒传》,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B.《滕王阁序》中有“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一句,“请缨”指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后用以指投军报国;“弱冠”,古代以十八岁为弱年,行冠礼,以示成年。
C.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他在南下探亲时,路过南昌滕王阁在席间赋诗,并写下了此片序,是一篇骈体文。
D.《陈情表》中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制度的“秀才”含义不同。
23.下面是××银行人力资源部给河北师大文史学院发的一封公函的主体部分,就请代培2名文秘人员有关事宜进行的协商。其中语言表达不得体有五处,请指出并改正。(5分)
为提高文秘人员的业务水平,我行打算请你学院代培文秘人员2人,系统学习秘书业务的相关内容,学习时间 自2018年9月1日至2019年9月1日。进修费用按校方相关规定上交。进修人员在学习期间遵从校方统一管理,我行积极配合。同意不同意,务必函告我部。
四、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最近国外有个媒体做了份全球护照含金量的排名,排序是按照护照免签国数量进行的。2018年中国护照以63个免签国的数量只排在64位,德国以176个免签国排名第一。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国民进行免签跟该国的政体、价值观、肤色并没关系,更多的是由衡量该国经济发展状况的人均GDP所决定的。
②2015年,中国资深旅行者张阿美在也门旅行时,遭遇也门内战,形势危急。被困在岛上的张阿美绝望之际迎来了中国驻也门大使的回复:“我们会尽快来接你”。而其他国家游客联系所在国使馆后,得到的答复均是:留在岛上。
随后包括张阿美在内的571名中国公民乘坐中国海军护卫舰,在中国武装力量的护送下,从炮火纷飞的也门安全回家。
③2018年12月1日,华为CF0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拘捕。事发后,中国政府强硬反击,自2月6日起,仅《人民日报》官微就连发了26条和孟晚舟有关的消息和社论,谴责美加两国的肆意拘捕,呼吁恢复孟晚舟自由,这一切都诠释了何为中国力量。12月11日在多伦多获准保释的孟晚舟发声:“我以祖国为傲!”
有人曾抱怨,中国护照不能带他去世界任何一个想去的地方;也有异国他乡深处险境的中国人却在感谢,唯有中国护照,能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保护她的公民回家。
对此你有何看法或感想?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B
【解析】原文第三段“有人又以为唐诗中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是不满足于现状的,因此它必然是在揭露黑暗,这说法也是不合逻辑的”。“唐诗中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是不满足于现状的,因此它必然是在揭露黑暗”这个观点是某些人的,作者认为“不合逻辑”。(3分)
2.C
【解析】论证“人民的作品就应该追求理想”错,应是批驳“只有揭露黑暗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论证“属于人民的作品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人民不一定总是描述黑暗的,也可以是追求理想”。(3分)
3.D
【解析】A 原文第二段“绝大多数的民歌是歌唱爱情的”,论述前提错。B 第三段首句“人民要求幸福的生活,当然就形成与黑暗面敌对的力量,这里为什么没有思想性呢?”,根据下一句“它的思想性就因为它是属于人民的”可知,前面的问句是反问,是有思想性的意思。C “万古愁”仅仅说愁之多,愁之长,也还是停留在字面之上,更深入的理解是这个形象“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充沛饱满蓬勃,这才是盛唐气象真正的造谐。D 第四段“当然追求光明就会与黑暗面形成敌对,这原是矛盾的两面。可是作者究竟是带着更多黑暗的重压,还是带着更多光明的展望来歌唱,这在形象上是有所不同的,这里事实上正是一个时代精神面貌的反映”,盛唐是其中一个时代,这个时代“带着更多光明的展望来歌唱”,说明“黑暗面”仍在,只是“退让”了。(3分)
4.B
【解析】B 选项写女儿被“那只残缺的手”吓得“大哭起来”,是为了引出她的回忆“小小的她弯曲起两根手指,模仿三指的样子,想象着那种悲壮”。强调英雄的事迹感人至深,令人难忘。也说明高贵的精神会引起高贵心灵的共鸣,并产生恒久的精神力量。(3分)
5.【答案示例】①健康英武、舍己救人(勇斗劫匪)的英雄形象。(2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②憨厚憔悴、贫困卑微的平凡形象。(2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每点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赋分)
6.【答案示例】
①结构上,照应题目,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2分)
②人物形象上,突出了英雄的悲壮与崇高。在前文写了英雄在生活中已经归于平凡卑微淡出人们视线后,陡然写英雄的壮烈结局,再次将英雄推上人们的视线,更能让读者体会英雄的伟大。(2分)
③主题上,深化主题:真正的英雄可以在日常中平凡卑微,但在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2分)
④艺术效果上,情节陡转使读者在英雄的事迹中得到震撼,灵魂得到洗礼。(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共6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赋分)
7.C【解析】“代表了人工智能产业的最高水平”错,主观臆断,缺少依据。(3分)
8.C【解析】“各行业”扩大范围(3分)
9.【答案示例】
企业角度:①抓住机遇,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创新应用;②关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积极投入原创技术研究。③关注人才培养,积极储备人工智能专业人才。
个人角度:①积极理解、跟踪人工智能发展可能带来的机遇;②学习掌握新技能,提升自我,以应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失业潮(每点1分,4点即可,共4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赋分)
10.D【解析】“十二年,英子按察副使裕坐事下狱。英上疏待罪。宥不问。明年进南京礼部尚书,俾就闲逸。居二年卒,年七十五。”“英子按察副使裕”是完整主语,与后文形成主谓关系,表达完整意思,不能拆开。“待罪”即等候治罪,主语为王英;“宥不问”主语为皇帝。(3分)
11.B【解析】据语境判断,文中指宦官太监。(3分)
12.C【解析】麒麟带随葬,原文无此意。(3分)
13.(1)王英到后,不知道石碑的位置,而城北门有块石头露出地面一尺多,王英把它挖出来,原来是元朝时李陵台驿令谢某的德政碑。
(“既”,“已经”或“…之后”;“所”,处所,地方或位置;“出”,露出,超出;“发”,打开,挖出;“乃元时李陵台驿令谢某德政碑也”,判断句。每点1分,共5分)
(2)他个性正直诚信,也好规劝别人的过失,三杨都不喜欢他,所以他不能掌大权。
(补充主语,“王英”或“他”;“直谅”,正直诚信;“规”,规劝;“喜”,喜欢;“柄用”,谓被信任而掌权,此处指掌握大权。每点1分,共5分)
【参考译文】
王英,字时彦,金溪人。永乐二年(1404),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入文渊阁读书。皇上考察他认真细致谨慎,令他与王直抄写机密文字。他参与修撰《太祖实录》,被授予翰林院修撰,进升侍读。
二十年(1422),他随从皇上北征。部队回来时,经过李陵城。皇上听说城中有石碑,召王英前往查看。王英到后,不知道石碑的位置,而城北门有块石头露出地面一尺多,王英把它挖出来,原来是元朝时李陵台驿令谢某的德政碑,碑上阴刻(阴刻为凹形状。凹陷下去的字是阴字,凸出来的字是阳字。刻图章如果是刻凹陷下去的字,这就是阴刻)有达鲁花赤等名氏。王英回来把情况详细地上奏皇上。皇上说:“碑上有蒙古名,他们将来会说是自己的土地,引起争端。”便命王英再去把碑击碎。王英还把它沉入河中,回来汇报。皇上很高兴他这么细心,说:“你是二十八人中读书的人,朕将任用你。”便问他北伐的事。王英说:“皇帝亲征,他们一定远逃,希望不要穷追。”皇上笑道:“你是说联滥施武力吗?”便对他说道:“军中有什么动静,你听到了即入奏。”还传谕宦官不要阻拦。立有功劳的官军有过失,皇上命令不给他们粮食,他们相聚而泣。因王英上奏后,才又给予他们。仁宗即位后,王英累升为右春坊大学士,请求省亲归家。
宣宗即位后,王英回朝。这时海内平安,天子雅好文章,常常与学士们谈论文艺,赏花赋诗,对他们的礼遇非常优厚。皇上曾对王英说:“洪武年间,学士有宋濂、吴沉、朱善、刘三吾,永乐初年,则有解缙、胡广。你要自勉,不要让前人独专其美。”太宗和仁宗《实录》修成后,王英被进升为少詹事,被赐给麒麟带。母亲去世时,皇上特给予祭葬,遣宦官护送归乡。不久命他回来任职。正统元年(1436),命他侍奉经筵,总裁《宣宗实录》,进升为礼部侍郎。八年命他处理礼部事务。浙江百姓染上瘟病,皇上派他到南镇祝祭。当时久旱,王英到后,下起大雨,百姓欢呼称为侍郎雨。他七十岁时,一再请求退休,皇上不许。十二年,王英的儿子按察副使王裕因犯罪入狱,王英上疏等候治罪,皇上宽恕不问。第二年升他为南京礼部尚书,使他能有闲逸。过了两年,他去世,终年七十五岁。赐给祭葬,谥号文安。
王英端庄稳重,历仕四朝。他在翰林院四十余年,多次担任会试考官,朝延制度多出于其手,四方来向他求铭文碑记的不断。他个性诚信正直,也好规劝别人的过失,三杨都不喜欢他,所以他不能掌大权。王裕后来积功升官为四川按察使。
14.C【解析】“乐景衬哀情”错,抒发了作者暂时摆脱俗务的喜悦之情。(3分)
15.【答案示例】
①身世漂泊的悲哀。诗人饱读诗书,却被迫留金任职,像一片出岫的孤云一样,飘浮在异国的山野。
②亡国失土的痛苦。北宋王朝覆灭,山河沦丧,读书人只能“北朝臣”。
③异国为官的烦恼。“传邮”、“吏俗”可厌可憎,诗人置身异国州衙,对异国之政烦扰难捱难耐。
④时光虚度的感慨。终日处置不完纷至沓来的文册书牍,朝夕面对的尽是俗不可耐的僚吏弁卒。这样的岁月,实在是会把诗人的有限生涯催老、耗尽。
⑤对眼前(故国)景物的喜爱,暂时摆脱俗务的愉悦或欣慰。以月下青山和傍船白鹭为对象,移情入景,描绘了故国月下优美可亲的山水景象。(以上任选三点,每点2分,各点概括加分析各1分,共6分)
16.(5分)
(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3)春花秋月何时了
17.B(3分)【解析】按事理顺序,先有抱负后有行动,抱负拉紧纽带,行动书写故事。
18.C(3分)
19.A(3分)
20.B(3分)【解析】B均为动词,“去,往,到”。A“来”,表目的/“因为”,表原因 C表修饰/通“能”,“才能” D“对”/“这”
21.B(3分)【解析】例句为宾语前置,B项为疑问句,其余各项为宾语前置。
22.B(3分)【解析】弱冠为男子20岁。
23.【答案示例】 “打算”改为“拟”或“计划”,“你”改为“贵”,“上交”改为“缴纳”,“不同意”改为“与否”,“务必”改为“敬请”。(答对1处1分,全对5分,其他答案言之合理即可酌情赋分)
24.(60分)
【写作提示】
上述文字是三则材料组合而成,审题立意时,分别概括三则材料的中心事件。
第一则材料表明中国护照的含金量排名不高这一情况,突出强调国家经济实力的意义。
第二则材料和第三则材料分别从2015年和2018年的两个事件,我国公民在境外遭遇危险时受到国家力量的保护。突出强调中国永远是国民的坚强后盾。
由此可得出立意:
从国家角度:“中国需要更强大”“国强则民安”
从公民角度:“公民的安全感依赖于国家强大” “停止抱怨,心怀感恩,实干兴邦”
综合分析:虽然我们的国家经济实力还需要强大,但国家力量是每个公民的坚强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