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水》(第1课时)分层练习
基础题
1.下列有关地球水体储量由大到小的排列,正确的是( )
A.海洋水、河流水、地下淡水 B.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
C.土壤水、湖泊淡水、大气水 D.地下淡水、河流水、湖泊淡水
2.2015年春夏之交,我国云南地区发生大范围严重旱灾,而在广西、江淮和太湖流域却发生了严重的水灾,这说明我国( )
A.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B.水资源北多南少
C.年降水量逐年减少 D.年降水量逐年增多
3.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一般不具备的特征是( )
A.叶面宽大 B.茎肥厚多汁
C.根系很发达 D.角质层致密
4.三种水循环都包括的环节有( )
①地表径流 ②降水 ③下渗 ④蒸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我国是旱涝灾害频发的国家。在旱区,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困难,但不少江河的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利用,村民只能“望水兴叹”。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改变当地气候 B.人工降雨
C.兴修水利工程 D.防治水污染
6.如图1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在图中的水循环各个环节中,③所代表的环节是( )
图1
A.蒸腾 B.蒸发 C.降水 D.下渗
7.如图2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同时伴随着________热量; 过程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和__________,同时伴随着放出热量。
图2
8.当今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
A.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B.海洋水、江河水和冰川水
C.冰川水、地下水和淡水湖泊水
D.海洋水、地下水和江河水
能力题
1.宇航局科学家宣布,“机遇号”火星车已找到火星上曾经存在过液态水的强有力的证据有了水的存在,就可以进一步探索火星上是否曾有过生命。下列不能作为“进一步探索”的理由的是( )
A.水是生物呼吸作用的产物
B.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大量的水
C.有水的环境里才有生命
D.生命体内的生理活动需要水的参与
2.下列地区水循环比较活跃的是( )
A.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B.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
C.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D.长江、黄河发源的地区
3.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图3)填空。
图3
(1)图中各数字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是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
(2)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来自__________。通过水循环使地球上的__________资源不断地得到更新和补充。
(3)如果人类用水量__________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或者使水资源遭到破坏,就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
4.2016·嘉兴 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图4
(1)如图4为水循环示意图,人们常常通过对地表的改造,影响地球上的水循环。我国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的缺水问题,该工程是对水循环途径中的________(填数字)施加影响。
(2)嘉兴是饮用水较为缺乏的地区,我们要珍惜和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B.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C.随手关闭水龙头
5.李白的《将进酒》这首诗开头两句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水循环角度看,“黄河之水天上来”相当于水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奔流到海不复回”相当于水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在三大类水循环途径中,诗中所描述的应该属于________循环。
提升题
1.在沙漠中生长的仙人掌具有粗大的茎,而它的叶却呈针状,这种结构有利于它______________,从而适应沙漠的干旱环境。
2.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见下表,请分析表中信息后完成下列各题。
水体名称
更新周期/年
大气水
0.025~0.03
河水(外流)
0.03~0.05
湖泊淡水
10~100
地下水
100~1000
冰川
约10000
海洋水
约5000
(1)下列水体中,平均更新周期最短的是________。
A.冰川 B.地下水 C.河水(外流) D.海洋水
(2)有人说大气水被污染了并不要紧,因为它的更新周期很短,只有0.025~0.03年。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
3.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小明为你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上挖一水池,往池内灌海水,按如图5所示完成设备的安装,即可获取淡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5
(1)阳光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________,形成水蒸气。
(2)水蒸气在塑料膜上________,形成小水滴。
(3)塑料膜下表面结成的水滴受重力的作用滑到最低处后滴入水桶中,得到________(填“淡水”或“海水”)。答案和解析
基础题
1.B
2.A
3.A
4.D
5.C
6.B
7.吸收 液化
8、A
能力题
1.A
2.A
3.(1)降水 蒸发 蒸腾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2)太阳辐射 淡水
(3)大于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动力和意义。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水会经历蒸发(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和径流等环节。
4.(1)⑤ (2)B、C
5.降水 地表径流 海陆间
提升题
1.保持体内水分(减少水分蒸发)
2.(1)C (2)不同意。如果大气水被污染了,那么通过降水后,陆地水也将被污染,使得人类能利用的淡水资源更加紧张。
3.(1)蒸发 (2)液化 (3)淡水
《地球上的水》(第2课时)分层练习
基础题
1.地球上的水体系统,进行循环需要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主要来自于( )
A.太阳 B.地球
C.海洋 D.生物
2.地球上储量最大的水是( )
A.海水 B.河水
C.湖水 D.地下水
3.占地球上水储量的比例极少,但在水循环中的作用却很大的水体种类是( )
A.海洋水 B.冰川水
C.湖泊水 D.大气水
4.下列水循环过程中,物态变化是由液态变成气态的是( )
A.海洋上的降水
B.陆地上下雪
C.冰川融化成水流入江河
D.植物的蒸腾作用
5.下列四个地区中,水循环比较活跃的是( )
A.长江、黄河发源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新疆沙漠地区
D.南极冰川地区
6.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最主要表现在( )
A.人工降雨,促进大气中的水汽输送
B.植树种草,增加空气中的水汽含量
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
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径流的循环
7.下列生物体中含水量最高的是( )
A.人体 B.水母
C.黄瓜 D.水稻
8.动植物为了适应不同水环境,都有特殊结构和本领,下列不是由于长期生活在缺水的环境中引起的是( )
A.白杨树冬天要落叶
B.仙人掌的叶长成刺状
C.沙拐枣的根深深扎入地下
D.芭蕉的叶片很大
能力题
1.对于自然界的水循环有下列几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陆地和大气之间水循环的主要途径是蒸发、蒸腾和降水
B.水循环过程中,水一定经历了三种状态的转变
C.水的循环离不开太阳,整个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D.水循环过程中水量不会减少,因此不必担心缺水
2.科学研究表明:水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后,就会变成老化水,俗称“死水”,不利于饮用。能使陆地上的水成为“活水”,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主要是( )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内陆循环
D.海洋循环
3.美国宇航局科学家不久前宣布,“机遇号”火星车已找到火星上曾经存在过液态水的强有力的证据。有了水的存在,就可以进一步探索火星上是否曾有过生命。下列不能作为“进一步探索”的理由的是( )
A.水是生物呼吸作用的产物
B.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大量的水
C.有水的环境里才有生命
D.生物体内的生理活动需要水的参与
4、水的分布:从下图中可知, _____是地球上储量最庞大的水体,陆地淡水最多的是______
5、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如果某地区的______,该地区水资源就比较丰富。
提升题
1、水与生命:生物体内各种生命活动都离不开____,水是生命的摇篮。水母的含水量高达____左右。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____升水。
2、水的循环: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___,水循环的外因是地球的引力和____。
3.下面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措施。有些措施是专门针对某一个问题的,而有些措施却是对所有问题都通用的。请你将措施与对应的问题连线。
所解决的措施 水资源问题
(1)跨流域调水 A.人均水资源不足
(2)寻找淡水,控制人口 B.空间分布不均
(3)节约、保护水资源 C.时间分布不均
(4)兴修水库 D.浪费、污染现象严重
答案和解析
基础题
1、A
2、A
3、D
4、D
5、B
6、C
7、B
8、D
能力题
1、A
2、B
3、A
4、海洋水;冰川水
5、水循环十分活跃_
提升题
1、水;98%;2.5
2、三态变化;太阳辐射
3、(1)-B (2)-A (3)-D (4)-C
《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本节课选自《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介绍的是学生最熟悉的物质——水。教材通过分析地球上水的存在,围绕水为中心,介绍了地球上的水以不同形式分布于不同的空间位置,水的互相转化和循环,以及揭示了水对生命的重要性。从而树立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上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有限。
2、知道水与生命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认识水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的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树立学好科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水的重要性、水资源的分布和水与生命的关系。
【教学难点】
水的重要性、水资源的分布和水与生命的关系。
投影仪、PPT
【引入新课】
地球是一颗“水”的行星,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大气、岩石和生物等圈层中。在地球引力和太阳辐射能的作用下,各种水体相互联系,相互转换,组成了地球上连续但不规则的水圈。
【知识扩展】地球是一个巨大的水球,水的总量约达14亿立方千米,海洋水的表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71%,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讨论】地球上的水都分布在哪里呢?
【学生活动】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生物水。
【总结】地球上水的不同分类。
【提问】你能用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含有水吗?
【学生活动】
冬天房间玻璃窗上水雾和冰花。
②从冰箱里拿出一杯冰茶,一会儿杯外壁出现水珠。
③清晨,植物叶子表面有露水。
【思考】地球上各类水体所占的比例如何?
【总结】1、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它覆盖了地球大部分的表面。其次是淡水,占2.53%;最少是的陆地咸水,占0.94%。
2、淡水中最多的是冰川,可利用的淡水只占总淡水量的0.3%。
3、陆地淡水尽管只占总水量的2.53%。
【资料阅读】90年代以来,世界淡水资源日渐短缺,至1994年3月,大约有10亿人得不到充足的洁净饮用水供应。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天有6000到3.5万名儿童因缺乏饮用水或因缺水造成的后果而死亡。
【讨论】地球表面分布了那么多水,为什么还会出现水危机现象?
【提问】出现水危机的可能原因?
【学生活动】
1、淡水资源有限
2、?水污染严重
3、分布不均匀
4、人口剧增
【讨论】水与生命的关系
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人和所有的动植物都需要水。如果生物体内缺水到一定程度,生命就会停止。
【提问】热带沙漠中的仙人掌为何长成这样:有肥大的茎、小的叶刺(叶子退化),根系发达?
【分析】长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了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例如生活在沙漠地区的仙人掌,为了得到并保证充足的水分,茎、叶的形态都发生了变化,能有效防止水分的蒸发,而根却非常发达,可达几十米深。
【讨论】骆驼几天不喝水为何仍能在沙漠中行进?
【分析】长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
【总结】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设计意图】
水是自然界最重要的资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虽然地球上有大量的水,但人类能直接饮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所以,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应树立节约用水的观念。
略
《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
(第2课时)
本节课选自《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介绍的是学生最熟悉的物质——水。教材通过分析地球上水的存在,围绕水为中心,介绍了地球上的水以不同形式分布于不同的空间位置,水的互相转化和循环,以及揭示了水对生命的重要性。从而树立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水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2、会描述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过程与方法】
能从适当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向大家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大自然中美丽的水体,产生喜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
水循环过程和产生原因。
投影仪、PPT
【引入新课】阅读书本上的水的循环图。
【提问】水循环包括哪些环节?
【回答】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
【思考】
1、水为什么会蒸发?
2、陆地水为什么会流回海洋?
3、水的三态出现原因?
【回答】
1、太阳辐射。
2、地心引力。
3、温度的变化。
【教师活动】什么是水循环?
【分析】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体,土壤和植物叶面的水分通过蒸发和蒸腾进入大气,通过气流被输送到其他地方。在一定条件下,水汽遇冷凝结成云致雨,又回到地面。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在地表的水流动汇集到江河湖海。
【总结】水循环的类型。
【思考】水循环包括哪三大过程?
【分析】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海陆间水循环。
(1)海陆间循环。可以表示如下:
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是水循环中最重要的,它能使陆地上的水资源得以再生和补充。[来源: (2)内陆循环。
(3)海上内循环。
【提问】水循环的成因?环节?途径?
【思考】水循环的意义。
【分析】
(1)水循环是地球上各水体间相互联系的纽带,通过水循环使水圈成为一个动态系统。
(2)通过水循环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了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3)世界上淡水资源就是由水循环产生的,通过水循环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
【提问】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常常通过对地表的改造,影响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
【学生活动】修建水库;植树造林等。
【总结】地球上水的分布;水的循环。
【设计意图】
力图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主动地搜集资料、调查研究,大胆猜想,精心设计实验,科学地设计计划,并能积极自觉地与他人交流,共同进步,在学习过程中,力求让学生感到自己是知识的发现者,计划的设计者,生活的改良者,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资源,创设民主氛围,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愿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略
课件15张PPT。浙江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水球,水的总量约达14亿立方千米。
海洋水的表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71%,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引入新课地球上的水都分布在哪里呢?海洋土壤河流湖泊冰川沼泽生物体空气海洋水陆地水生物水大气水地 球 上 的 水咸水
淡水固态水
液态水
气态水地球上水的不同分类你能用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含有水吗?空气中的水遇冷变成液态和固态就可以看到了。① 冬天房间玻璃窗上水雾和冰花。② 从冰箱里拿出一杯冰茶,一会儿杯外壁出现水珠。③ 清晨,植物叶子表面有露水。思考:各类水体所占的比例如何?海洋水 96.53% 陆地淡水
2.53% 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 0.94% 冰川水 68.69% 湖泊淡水 0.26% 地下淡水 30.06% 河流水 0.006% 土壤水 0.05% 大气水 0.04% 生物水 0.003% 永冻土底冰 0.86% 地球上的水100%资料:90年代以来,世界淡水资源日渐短缺,至1994年3月,大约有10亿人得不到充足的洁净饮用水供应。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天有6000到3.5万名儿童因缺乏饮用水或因缺水造成的后果而死亡。
讨论:地球表面分布了那么多水,为什么还会出现水危机现象?全球淡水相当匮乏,那么海洋水和陆地淡水能否相互转化呢?如果能转化,过程怎样?地球上虽然有丰富的水,但96.53%是不能饮用的海水,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总储水量的2.53%,而绝大部分淡水是目前无法利用的冰川和深层地下水。当今人们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是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其储量约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007%。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节约用水!地球上有丰富的水,为什么我们还提倡节水?出现水危机的可能原因 :
地球上虽然有丰富的水,但96.53%是不能饮用的海水,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总储水量的2.53% ,而绝大部分淡水是目前无法利用的冰川和深层地下水。当今人们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是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其储量约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007%。4、?人口的剧增1、淡水资源有限
2、?水污染严重3、 分布不均匀热带沙漠中的仙人掌为何长成这样:有肥大的茎、小的叶刺(叶子退化),根系发达?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水与生命的关系讨论骆驼几天不喝水为何仍能在沙漠中行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不是骆驼的生命活动中不需要水? 生活在沙漠地区的骆驼,与其他的生物一样需要水。它为了能适应沙漠地区的生活, 可以通过关闭汗腺来做到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体内的水分,并且通过嗅觉系统可以在数千米之外“闻到”水源。说明水与生命总结1.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3.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4.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2.水影响着生物的分布。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2.5升水。课件14张PPT。浙江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1.水循环包括哪些环节?2.水循环包括哪些环节?① 蒸发 ③ 水汽输送④ 降水⑤ 下渗⑥ 径流② 蒸腾 1、水为什么会蒸发?
2、陆地水为什么会流回海洋?
3、水的三态出现原因?答: 1、太阳辐射
2、地心引力
3、温度的变化思考:什么是水循环? 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体,土壤和植物叶面的水分通过蒸发和蒸腾进入大气,通过气流被输送到其他地方。在一定条件下,水汽遇冷凝结成云致雨,又回到地面。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在地表的水流动汇集到江河湖海。(1)小循环:A、陆上内循环:B、海上内循环:陆地 大气海洋 大气(2)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 陆地 大气水循环的类型3.水循环包括哪三大过程?(1)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陆地)(2)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海洋)(3)海陆间水循环(海洋—大气—陆地—海洋)途径:环节:成因:水的物理性质,即水的三态变化(内因);太阳辐射、地心引力(外因)。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海陆间循环(海洋—大气—陆地)
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水循环的过程4、水循环的重要性(意义)(1)水循环是地球上各水体间相互联系的纽带,通过水循环使水圈成为一个动态系统。(2)通过水循环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了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3)世界上淡水资源就是由水循环产生的,通过水循环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
更新最快———— 大气水
更新最慢———— 冰川1. 修建水库2. 跨流域调水3. 植树造林4. 毁林开荒5. 过度伐木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常常通过对地表的改造,影响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6. 围湖造田一、地球上水的分布2.水的状态:3.水的分布:固态、液态、气态(以液态为主)海洋、陆地、大气和生物体中1.水的总储量:1.386×1018m34.水体分类:按状态、盐分、积聚情况分类二、水的循环1.水循环环节① 蒸发 ③ 水汽输送④ 降水⑤ 下渗⑥ 径流② 蒸腾 2.水循环的成因①内 因②外 因水的物态变化。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3.水循环三大过程陆内、海内、海陆间循环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