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天龙八部》一、思维激发1、乔峰本来以为自己是哪个民族的人呢?
(北宋汉人)
2、后来发现自己是哪个民族的人呢?
(辽契丹人)
3、虚竹后来被选为哪国驸马呢?
(西夏) 我们已经学习了北宋的政治,那么,辽与西夏政权是如何建立的?辽、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又如何呢?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北宋与辽、西夏并立 请自学教材33,34页,了解契丹、党项两个民族政权的建立情况,并按政权建立的先后时间把表格补充完整。辽(契丹)10世纪初契丹游牧生活耶律阿保机上京西夏11世纪前期党项游牧生活元 昊兴庆二、思维导引契丹族是我国北方的古老民族之一。契丹人过着逐水草往来迁徙的游牧生活。唐朝时,契丹已逐渐强大起来。(一)契丹的兴起一、辽的建立行营到处即为家,
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
四时畋猎是生涯。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史称辽。(二)辽的建立党项,汉西羌之别种,世代割据相袭,1038年,李元昊建国,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西夏王国与东方金字塔》二、西夏的建立契丹文字西夏文字西羌之俗,岁时以耕稼为事,略与汉同。
——《续资治通鉴长编》西夏贡米西夏铜牛辽钱币西夏钱币民族的融合北宋与辽、西夏并立三、思维碰撞北宋与辽为什么“战”?“战”况如何?北宋与辽怎样“和”?你如何评价这个“和”?辽与北宋的战和1、原因:争夺幽云十六州
民族的碰撞:辽与北宋的战辽太宗时占领幽云十六州,辽宋冲突加剧幽云十六州有多重要?你能根据地图指出吗?小小军事家宋辽燕云十六州为险要之地,易守难攻。失去燕云十六州这个屏障,直接导致中原裸露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宋辽地形图1、原因:争夺幽云十六州
2、战争:澶州之战
民族的碰撞:辽与北宋的战2.澶州之战1.时间:2.交战双方3.交战地点:4.关键人物5.战争结果:攻方:守方:1004年辽北宋澶州(古称澶渊)寇准宋真宗北宋打退辽的进攻,双方议和,签订“澶渊之盟”澶州澶渊之盟具体内容即为岁币材料一:规定宋要给辽岁币,每年银10万两,绢20万匹,这些都要由宋朝的百姓负担。评价澶渊之盟材料二: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材料三:(战后几十年内)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白头发)之人,不识干戈。 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结束了辽宋之间的战争,带来了和平,有利于双方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界地区的生产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消极:积极:评价澶渊之盟民族的碰撞:西夏与北宋的战和破坏双方的正常生产和贸易内容: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战争影响:宋夏边界贸易兴旺北宋与辽、西夏并立辽(契丹族)———北宋(汉族)———西夏(党项族)战战和和民 族 交 融契丹族、党项族消融于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四、思维迁移寻踪辽夏:
在我国现在的五十六个民族中,没有契丹族、党项族,他们是怎样神秘“消失”的呢?请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契丹族和党项族随辽夏政权的兴衰在历史上发展和变迁情况。拓展延伸1. 宋太祖赵匡胤曾非常豪迈地咏过一句诗:“未离海底千山黑,月到中天万国明。”读来气魄宏大,但是北宋并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的统一。北宋统一的地区是( )
①中原地区 ②东北地区 ③西北地区 ④南方地区
A. ②③ B. ①④ C. ③④ D. ①②
2.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剧中台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指的是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
A.宋太祖 B.宋真宗 C.宋高宗 D.宋太宗
3.以盟约的方式达成和解是解决纷争的方式之一。结束宋辽之间战争状态的盟约是( )
A.绍兴和议 B.澶渊之盟 C.宋辽协议 D.雁门关协议
五、思维提升BBB4.考古队员在甘肃某地发现了一块刻有西夏文字的石碑,创制西夏文字的是( )
A.松赞干布 B.耶律阿保机 C.元昊 D.拓跋宏
5.宋辽议和、宋夏议和从本质上看,反映了( )
A.北宋政府腐的败无能,软弱可欺
B.宋、辽和西夏都想在三个政权并立中趋利避害
C.历史上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和平共处、共同繁荣的主流民族关系
D.三个政权谁都吞并不了谁
6.银川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凤凰城”的美誉。银川在古代称为兴庆,它曾是下列哪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的都城?( )
A.吐蕃 B.西夏 C.南诏 D.渤海
CCB7、苏辙《栾城集》中记载:“(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融合加强 B.宋辽边境开设榷场
C.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D.岳家军的抵抗
8.“澶渊之盟后,宋朝北方州县得以安定,生产有所恢复和发展,‘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一和平局面维持了百年之久。”材料概述的是( )
A.澶渊之盟的背景 B.澶渊之盟的过程
C.澶渊之盟的内容 D.澶渊之盟的影响
9.北宋曾把与契丹政权边境交界地区的一些地方改名,如“威虏”改为“广信”,“静戎”改为“安肃”,“破虏”改为“信安”等。该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重大史实有关( )
A.陈桥兵变 B.澶渊之盟
C.“开元盛世” D.安史之乱
CDB10.有一部名为《澶渊之盟》的古装电视剧中,不应该出现的剧情是( )
A.辽军攻宋,一直打到澶州城下
B.宰相寇准反对退让,劝皇帝御驾亲征
C.宋真宗抵达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
D.北宋每年送给金“岁币”
11.王小虎正在讲述“宋夏议和”的故事给他爷爷听,关于他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①宋对西夏称臣 ②宋朝每年送给西夏岁币
③关闭边境贸易市场 ④此后促进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DD12.澶渊之盟后,朝中大臣排挤寇准,寇准被罢去相职。当时京城里流传着民谣:“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这首民谣反映出民众( )
A.对统治者的反抗 B.对寇准的景仰与爱戴
C.对辽的友好往来的向往 D.对北宋边界各少数民族政权的抵触情绪
13.“澶渊之盟”至今仍是史学界研究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北宋与辽之间订立“澶渊之盟”产生的影响包括( )
①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②维持了两者的和平关系
③两者之间开展了经济文化交流 ④加剧了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