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三大改造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三大改造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7-02 05:0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工业化的起步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背景、时间、目的、基本任务、成就、意义。
2、第一部宪法时间、会议、内容、性质。第5课 三大改造本课知识一农业——农业合作社二手工业——手工业合作社三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概念解析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它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深入理解“三”“改造”指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指社会主义改造(即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农业——农业合作社一情


现 什么问题?
如何解决?史料研读论从史出已知3亿人,要分7亿亩土地和 297万头耕畜,求人均可分得耕地多少亩?多少人可分得一头耕畜?7÷3≈2.3(亩)297 0000 ÷3 0000 0000 ≈ 0.001(头/人)1 ÷ 0.001 = 1000 (人)答:人均可分得耕地2.3亩,约1000人可分得1头耕畜。 什么问题?
如何解决?原因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时间1953年-1956年方式引分散的个体农民导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1、农业互助组 2、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3、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原则自愿互利结果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 公有制原因时间方式目的过程原则结果原因时间方式目的土地入股牲畜农具折价入社统一经营统一分配农业生产合作社拓展延伸改造方式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史料为证手工业——手工业合作社二情景再现 什么问题?
如何解决?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方式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结果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 公有制许多木器手工业者看了合作社的锯板机,都看了又看,舍不得离开。他们说,一部锯板机可抵 40 个锯木匠的劳动,这在个体分散生产的情况下,即使不吃饭也要积上十七、八年收入,才能买上一部。真“ 想想合作实在好,个体分散办不到,组织起来乐道道,机器生产效率高”。 史料研读1956年底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史料为证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三情景再现 什么问题?
如何解决?方式公私合营政策赎买政策(创举)结果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 公有制(由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按当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社会主义的一大创举。)“公”指什么?“私”指什么?难点解析何为“公私合营”?(国家)、(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怎样实行“公私合营”?情景再现上海水泥厂相关链接上海一家绸布商店庆祝公私合营完成时间1956年底历史意义缺点不足后期的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大改造(1953-1956)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前所有制性质途径改造后所有制性质农业合作化社会主义公有制个体农民私有制个体手工业者私有手工业合作化社会主义公有制行业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加工订货向公私合营过渡中国的社会性质在近现代发生了三次变化:
①1840年,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后,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②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③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难点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