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1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同步练习课件(共2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章 第1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同步练习课件(共2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7-02 08:2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
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5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
碳—氧平衡
第1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生物学 七年级 上册 配人教版1. 知道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2. 知道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3. 归纳光合作用的意义。
4. 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光合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_,利用___________,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___________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____________的过程。
2. 试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料: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产物: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条件:________;场所:__________。 叶绿体光能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光叶绿体3. 种植农作物时,既不能过稀,也不能过密,应该____________。为了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可以适当提高____________的浓度和延长____________。 合理密植二氧化碳光照时间夯实基础
光合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 鱼缸里经常要放一些新鲜的水草,光照充足条件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
A. 水草是鱼的重要饵料
B. 新鲜的水草可以美化鱼缸
C. 水草光合作用增加鱼缸内的氧气含量
D. 水草呼吸作用增加鱼缸内的二氧化碳含量 C2. 将一颗约0?2千克的柳树种在肥沃的土壤中培育两年,两年以后连根挖出,称重达11千克,其增加的10余千克的重量主要来源于 ( )
A. 土壤中的无机盐
B. 土壤中的无机盐和水
C.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D. 大气中的氧 C3. 20世纪,科学家希尔曾做过如下实验,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装置b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 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C. c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D. 实验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C4. 一天中,因植物光合作用释放而积累的氧气量最多的环境是 ( )
A. 清晨的草地 B. 中午的草地
C. 清晨的树林 D. 下午的树林 D5. 下图实验装置中,欲证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能够释放氧气”“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两个结论,所用到的实验装置有 ( )
A. 甲 B. 甲、乙
C. 甲、乙、丙 D. 甲、乙、丙、丁 C6. 下列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B. 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光
C.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D. 农作物种植越密,对光利用越充分,产量就越高 C7. 采取适当措施可使温室大棚里的农作物增加产量。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增产效果的是 ( )
A. 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B. 降低光照强度
C. 合理密植 D. 延长光照时间 B8. 为了提高香瓜产量,果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面列举的措施中,与光合作用无关的是 ( )
A. 合理密植
B. 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C. 增长光照时间
D. 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 D9. 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苗种在木桶里,每天用雨水浇灌,5年后,柳树质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不到100克。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 柳树增重的80多千克,主要是因为吸收的水大部分转变成了有机物
B. 柳树增加的质量,除了吸收的水,还有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
C. 柳树生长过程中消耗的有机物是自身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D. 柳树叶的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中木质部的导管运来的 A10. 生物小组将放置暗处一昼夜的银边天竺葵做右图处理,光照一段时间后,取A、B两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对实验现象及解释正确的是 ( )
AA. 叶片A中间变蓝而边缘不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B. 叶片B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C. 叶片B变蓝,说明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D. 叶片A变蓝,叶片B不变蓝,说明透明塑料袋阻隔了阳光 能力提升
11. 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适宜光照条件下温度对某种蔬菜生长的影响时,将实验结果绘制成了下图所示曲线。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
BA. 温度越高,该种蔬菜的光合作用越强
B. 温度为25 ℃~30 ℃时,该种蔬菜生长最快
C. 超过35 ℃时,该种蔬菜体可持续积累有机物
D. 该品种蔬菜适宜在寒冷的自然环境中生长 12. 科学家在探究光照强度、温度和CO2浓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时,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对该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 )
DA. 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Ⅰ和Ⅱ光合作用强度不同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
B. 光照强度为b时,造成曲线Ⅱ和Ⅲ光合作用强度不同的原因是温度不同
C. 光照强度为a~b时,曲线Ⅲ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升高
D. 光照强度为b~c时,曲线Ⅰ和Ⅱ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升高 13. 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因为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请根据下面的光合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_。 叶(叶片)(2)请写出图中各序号所代表的物质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3)光合作用的条件是____________。
A. 有光无光均可 B. 有光
(4)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A. 线粒体 B. 叶绿体 二氧化碳(CO?)氧气(O?)BB(5)图中的①和②进出叶片的“窗口”是由保卫细胞构成的____________;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____________(填“导管”或“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6)在白天光照条件下,根吸收的水分向上运输到叶的主要动力是来自于叶片的____________作用。 气孔筛管蒸腾14. 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清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并记录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得到下表,并将表中数据转换成如图的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气泡中的气体是金鱼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____________。
(2)实际上,在本实验中的条件下,金鱼藻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还进行了H作用,即____________(填“蒸腾”或“呼吸”)作用。但由于H作用的强度比光合作用的强度要____________(填“强”或“弱”),所以,此时只检测到植物的光合作用。 氧气呼吸弱(3)当H作用的强度与光合作用的强度相等时,金鱼藻的生理状况对应曲线图的____________(填“E点”或“F点”或“G点”)状态。
(4)从表中实验数据可知,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适当提高____________强度。 G点光照15. 下图是小芳用培养好的天竺葵设计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注:25%的氢氧化钠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充分消耗掉叶片内原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天竺葵光照几个小时后,取下叶片A和B,并作如下的处理:首先进行脱色,即放入盛有____________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直到叶片变成____________。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然后用碘液分别检验A、B两片叶是否变蓝,结果发现___________叶片变蓝,___________叶片不变蓝。 有机物(或淀粉)酒精黄白色BA(3)此实验证明:____________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除此之外,光合作用的原料还有____________。
(4)本实验中,设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5)实验中遇碘变成蓝色的物质,也就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_______,除此之外,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水作为对照淀粉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