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 第19课《外国诗两首》课件 (共3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 第19课《外国诗两首》课件 (共39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7-02 07:4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
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普希金弗罗斯特学习目标1.积累生字、词语;
2.了解两位诗人的生平及创作成就,领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3.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想象力,培养自己读诗的情趣;
4.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健康的人生观。读准字音 瞬息shùn xī 忧郁yōu yù
延绵yán mián 幽寂yōu jì
涉足shè zú 伫立 zhù lì
嘱咐zhǔ fù 尴尬gān gà
萋萋qī qī积累词语瞬息shùnxī: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幽寂yōujì:幽静寂寞。
延绵yánmián:延续不断。
荒草萋萋huāngcǎoqīqī: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忧郁yōuyù:愁闷、忧伤。 涉足shèzú:指人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极目jímù:用尽目力远望。
伫立 zhùlì:长时间地站着。
嘱咐zhǔfù:告诉对方记住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
不期而至bùqīérzhì:没有事先约定就到了。 向往xiàngwǎng: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尴尬gāngà: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怀恋huáiliàn:怀念。
路径lùjìng:道路。
延续yánxù:照原来的样子继续下去。
往事wǎngshì:过去的事情。
回顾huígù:回过头来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shùn)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作者简介 普希金(1799~1837),19世纪俄国诗人,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著名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以及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长篇小说《上校的女儿》等。写作背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邻居的女儿的纪念册上的。
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分析结构 第一节:面对现实要沉着镇静,向往未来要充满自信。
第二节:迎接新的未来,把过去变为永久的怀念。
问题探究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2、当生活欺骗了你时:诗人提出了怎样的叮咛和嘱咐?
3、既然“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为什么“现在却常是忧郁”?
4、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5、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2、当生活欺骗了你时:诗人提出了怎样的叮咛和嘱咐?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需要镇定,相信未来。 3、既然“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为什么“现在却常是忧郁”?

对待生活,我们应该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但生活中常常有挫折与失意、痛苦与悲伤,这是不可避免的。 4、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一方面诗人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另一方面,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各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即使是痛苦的,所以没有必要消极悲观。 5、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
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主题思想 本诗的劝慰的口吻告诉人们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挫折;面临挫折要正确对待,要镇静,要坚信未来是光明而美好的。 假如你欺骗了生活,
以为神鬼不知,心安理得
且慢,生活并没有到此为止
有一天,它会教你向它认错
大地的心是诚实的
孩子的眼睛是诚实的
人生只有一步一个脚印
才会有无憾的付出 无愧的收获《假如你欺骗了生活》人的优点像一粒粒珍珠。
积极的心态像根绳子,
把它们串成项链
散发美丽;
消极的心态像块大石,
把它们砸成碎片
失去光泽……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作者简介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他当过纺织工人、教员、记者、经营过农场,办过私立学校,并开始写诗。
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他的诗朴实无华,却又细致含蓄,耐人寻味。其代表作有诗集有 《少年的意志》、《白桦树》等。 主要内容第一节: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伫立,不能选择。
第二节:写我最终选择了一条别人很少走过的一条路,然而很诱人,很美丽。
第三节:不同的选择带来了不同的景象,使我难以再回返。
第四节:由树林之路悟出人生之路(同样未选择)。问题探究1、诗中的“路”有两层含义,你能说出来吗?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3、如何理解“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4、如何理解“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步污染”?
5、如何理解“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6、如何理解“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7、诗中明确写了诗人选择了“其中一条”, 为什么还要以“未选择的路”为题?问题探究1、诗中的“路”有两层含义,你能说出来吗?
①自然之路;
②人生之路。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象征 4、读了这首诗,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人生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慎重选择其中一条;
人生道路上要自己思考,独立自主自己选择,不能随波逐流。 3、如何理解“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人生道路上有许多重要的转折点,应该像诗人一样清醒而理智知道:不能同时涉足!要作出正确选择(有取有舍,有舍才有得)。 比如:
忠孝难两全的时候,你舍什么?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冲突时,你舍什么?
实惠和良心相对峙的时候,你舍什么?
你所舍弃的、你所未选择的或许也是极具诱惑力的,但在你心目中,“更诱人”“更美丽”的是什么?这才是你取舍的原则。 4、如何理解“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步污染”?

在我们面临选择的时候,往往会遇到类似的麻烦。看起来两者都不错,都很有魅力,正因为有了这种麻烦,人类才会创造出“选择”这个颇有分量的词语。 5、如何理解“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这种选择是理智的,它对后果有清醒的预料和充分的思想准备,有了这样慎重的考虑,才会避免日后的懊悔。 6、如何理解“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自己选择的路,就一定要走到底,无怨无悔,这样的人生才是完整而有意义的。
因此,“选择”除了需要理智的放弃、睿智的选取,更需要意志的延续。 7、诗中明确写了诗人选择了“其中一条”, 为什么还要以“未选择的路”为题?
这首诗实际是写人生道路。诗人重在写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其实未选择也就是选择,正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于选择的不满,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念。小 结 《未选择的路》是一首哲理抒情诗,描绘的是一个面临选择的人和他选择时的心态,告诫人们人生只能选择一条路,而且没有回头路可走,因此必须慎重,更不能随波逐流,应独立思考,自主选择。主题思想 本诗借自然界的路来写人生之路,告诫人们人生只能选择一条路,如果选择了就不能回头,因此必须慎重,不能随波逐流。 写作特点的比较:
《未选择的路》运用象征的手法,写得含蓄。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全诗没有意象,只是在纯粹说理,但却没有说教意味,语气亲切自然,清新流畅,感情热烈深沉,给人以启示。1、古今中外关于“路”的名言警句。
①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李白)
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延伸拓展 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
④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⑤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⑥慎重选择现在的路,就是为明天的成就作了铺垫。 作业:
1、完成《超链接》;
2、写一首诗《小路》
(至少4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