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C
B
C
D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A
D
A
A
C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其中第21题13分,第22题13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0分,第25题10分。
21.(13分)
(1)表现:分封制和宗法制(2分)中央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2分)
(2)理由:皇帝审定后,改动大;符合皇帝旨意也要改动,不符合皇帝旨意的要重拟,甚至受到处罚;阁臣非常恐惧等。(3分)
前提条件:废除丞相制度;内阁权力扩大。(2分)
(3)寄信上谕。(1分)军机处。(1分)
(4)皇帝权力逐渐加强;中央集权逐渐强化。(2分)
22.(13分)
(1)理由:维持生存和战争;完成共产主义任务。(2分)
措施:将企业收归国有;实行实物配给制;实施成年人义务劳动制。(3分)
(2)形势: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农工生活。(2分)
措施: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实行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取酬。(任意3点3分)
(3)特点:依据现实问题,及时调整政策;社会主义建设思路更加清晰和有效;关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分)
23.(14分)
(1)表现:以孔子之道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器械和工艺等。(2分)
背景:列强侵华加剧;民族危机加深;国内矛盾尖锐。(3分)
(2)目的:实施变法。(1分)
不同点:维新派为变法,神化孔子;洋务派为引进西方技术,提出“中体西用”主张。(2分)
原因: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孔子影响大;减少阻力等。(3分)
(3)趋势:西方文化逐渐深入;学习西方,由器物到制度;运用西方文化解决民族危机等。(3分)
24.(10分)
(1)措施:成立机构;制定政策;创办国营企业;转让国营企业。(4分)
原因: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严重。(1分)
(2)特点:全面西化;有选择的西化;利用外国人西化。(3分)
影响:基本完成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实现国家独立,走向对外扩张。(2分)
25.(10分)
(1)不利因素:没有经验、没有技术;地形复杂;列强的轻视;缺少人才。(4分)
因素: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落后。(1分)
(2)措施:减少隧道的挖掘长度;设计“人”字形轨道。(2分)
品质:为国争光;不畏艰难;富有创造性。(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