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共2课时)(课件 11+12张ppt 2份教案 2份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6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共2课时)(课件 11+12张ppt 2份教案 2份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7-02 10:42:30

文档简介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第1课时)分层练习
基础题
1.举世瞩目的G20峰会于9月4日—9月5日在杭州萧山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下列关于萧山区天气、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它描述的是气候
B.今天最高气温:18℃,最低气温:9℃,它描述的是气候
C.夏季温暖潮湿多雨,它描述的是天气
D.季风更替明显,无霜期长,它描述的是气候
2.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城市热岛效应越来越明显,人类亟须解决二氧化碳带来的温室效应,下列行为不能减缓温室效应的是( )
A. 城市建造居民区,工厂远离居民区
B. 车辆实行单双号行驶
C. 大力开发太阳能汽车代替普通汽车
D. 每年三月全国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3.诗歌和谚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对诗歌和谚语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
C.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述的是天气特征
D.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4.下列关于天气、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温暖潮湿多雨,描述的是天气
B.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描述的是气候
C.季风更替明显,无霜期长,描述的是气候
D.今天最高气温 10℃,最低气温 3℃,描述的是气候
5.下列选项中属于气候范畴的是 ( )
A. 小雨夹雪 B. 晴空万里
C. 四季如春 D. 台风
6.下列叙述中,属于气候的是 ( )
A.绍兴今天最高气温23℃
B.近期浙江地区局部受台风影响会出现较大降雨量
C.傍晚有阵雨或雷雨
D.夏季温暖潮湿多雨
7.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为暖锋天气示意图
B.为冷锋天气示意图
C.锋面过境前,甲地气温较低、刮风下雨
D.此时甲地为狂风暴雨天气
8.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 )
A、台风“桑美”登陆浙江
B、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
C、“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D、雨后出现了美丽的彩虹
能力题
1.下列叙述中,描述天气的是( )
A.山前桃花山后雪
B.塔里木盆地终年干燥少雨
C.云南昆明四季如春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下列关于浦江县天气、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描述的是气候
B.四季分明,年温适中,描述的是气候
C.夏季温暖潮湿多雨,描述的是天气
D.今天最高气温: 24℃,最低气温:18 .4℃,描述的是气候
3.下列关于大气与气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B.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季风因素、地形因素
C.对流层、平流层的气温都随着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D.每天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4.我国是一个气象气候灾害多发的国家,每年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生命财产损失,“防灾减灾”形势严峻,任务艰巨。我国主要发生在夏秋两季的灾害性天气是( )
A.寒潮 B.梅雨 C.台风 D.沙尘暴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平洋上美丽的岛国——图瓦卢,其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宣告失败,并宣布他们将放弃自己的家园,举国移民到新西兰。 材料二 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使得粮食减产、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产生了严重的社会经济后果。 (1)图瓦卢成为全球第一个“环境难民”国家,将其影响按因果关系填入方框内(填字母)。 A.二氧化碳增加??? B.全球变暖??? C.过度砍伐森林 (2)全球气温上升不仅会引起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还会产生什么样的危害,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3)请你结合生活实际,写出不少于两条低碳生活的好做法?
提升题
1.“今天夜里到明天,湖州全市范围内有中到大雨”、“湖州四季分明,盛夏炎热,夏秋多台风”,这两句话描述的分别是湖州的( )
A.气候、天气 B.气候、气候 C.天气、气候 D.天气、天气
2.下列叙述中,属于气候的是( )
A.今天白天最高气温 8℃,最低气温 -3℃
B.明天晴到多云,北风4-5级
C.冬无严寒,夏无酷署
D.昨天傍晚突然下了一场大雪
3.下列材料对人们活动有哪些影响?(选项:健康、军事、农业、体育、交通)
(1)材料一? 春暖花开防过敏。 ________
(2)材料二? 立春以来,我省雨雪天气频繁,导致田间作物长势较差。 ________
(3)材料三? 因雨,校运会推迟到下周五举行。 ?________
(4)材料四? 一场特大暴雪,导致机场关闭。??? 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答案】
基础题
1.D 2.A 3.A 4.C 5.C
6.D 7.A 8.C
能力题
D 2.B 3.C 4.C
5.(1)C→A→B
(2)旱涝灾害  粮食减产  水资源短缺等 (答对两点即可)
(3)节能、减排、植树造林、寻找新能源、控制人口增长等(答对两点即可)
提升题
C 2.C
3.(1)健康
(2)农业
(3)体育
(4)交通
【解析】
基础题
1. 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它描述的是天气;今天最高气温:18℃,最低气温:9℃,它描述的是天气;夏季温暖潮湿多雨,它描述的是气候。
2. 城市建造居民区,工厂远离居民区并不能减缓温室效应。
3.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
4. 夏季温暖潮湿多雨,描述的是气候;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描述的是天气;今天最高气温 10℃,最低气温 3℃,描述的是天气。
5. 四季如春属于气候描述范畴。
6.夏季温暖潮湿多雨是对气候的描述。
7.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该图为暖锋天气示意图。
8.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不属于自然现象。
能力题
1.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述的是天气状态。
2. 天气描述的是短时间内的大气变化状态,气候描述的是长时间的天气变化特征。
3. 一般来说季风气候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4. 国主要发生在夏秋两季的灾害性天气是台风。
5. (1)图瓦卢成为全球第一个“环境难民”国家,主要的原因是人类燃烧矿物燃料和过度砍伐森林,导致二氧化碳增加,全球变暖,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2)全球气温上升不仅会引起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还会产生旱涝灾害、粮食减产、水资源短缺等危害,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3)两条低碳生活的好做法有节能、减排、植树造林、寻找新能源、控制人口增长等。
提升题
1. 第一句话描述的是潮州短时内的大气变化状态,是天气,第二句话描述的是潮州长时间的天气变化特征,是气候。
2. 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描述的是气候。
3材料一表示春天百花齐放,要预防花粉过敏,可知是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材料二,极端天气导致农作物长势较差,可见对农业造成一定的影响;校运会因为下雨而推迟,由此可知是对体育运动造成影响;材料四,机场因特大 暴雪而关闭,可见天气对交通带来一定的影响。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第2课时)分层练习
基础题
1.今年放寒假的时候,小明去了哈尔滨滑雪,小刘则去了海南岛领略海岛风情,下面是他们拍摄的两幅照片,认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的影响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地势的影响
2.衢州江山的大龙岗海拔1500.3米,为全市最高峰,夏季山顶的气温相对市区气温低很多, 造成这样这样的气候差异的原因是 ( )
A.纬度位置 B.季风 C.地形 D.海陆位置
3.造成地球上气候差异最基本的因素是 ( )
A.太阳辐射 B.季风 C.地面状况 D.人类活动
4.浦江的仙华山,主峰少女峰,海拔720.8米,相传因轩辕少女元修在此修真得道升天而得名。夏季山顶气温比市区的气温要低得多,形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分布 D.季风
5.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根本原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6.莫干山是浙江省著名的避暑胜地,山顶的气温比当地市区低得多。形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季风 B.地形 C.海陆分布 D.纬度位置
7.下列气候特点或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青岛避暑胜地——地形因素
B.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地球的公转
C.山前桃花山后雪——纬度位置
D.海南岛终年如夏——海陆位置
8.从影响气候的因素角度分析,造成下列气候现象差异的主要原因:
(1)我国海南岛长夏无冬,而漠河却夏季短、冬季长而寒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2)大连与乌鲁木齐纬度接近,大连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多于乌鲁木齐,主要影响因素是? ??。
(3)迎风坡比背风坡的雨水多,主要影响因素是 ????。
能力题
1.五月份以来,我们明显感觉白天时间比冬季时要长,气温也升高了,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公转 B.地球磁场变化 C.地球自转 D.全球气候变暖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中国出现了一群新的“候鸟”,他们在每年的11、12月份告别自己北方寒冷的家乡去海南过冬迎新春,到第二年的3、4月份又回家自己春天温暖的家乡。导致“候鸟”们两地跑的气候因素主要是( )
A.海陆分布 B.地形因素 C.纬度位置 D.季风
3.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纬度位置相近,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青藏高原是高原山地气候,是全国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造成两地气候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经度位置 B.海拔高度 C.海陆位置 D.季风影响
4. 山顶终年积雪,山脚牛羊成群,草木茂盛。形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季风 C、海陆分布 D、地形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工作组”最新完成的一份报告草案宣称,人为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很有可能是近50年来全球气温升高的重要原因。
材料二:?漫画“啊!地球出汗了!”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和季风,分析下列气候现象的影响因素。
a.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温暖如春 ? ???;????????????????
b.北京的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多于新疆的年平均降水量? ? ? ? ? ?;??????
(2)材料一、二告诉我们,气候还受? ? ? ? ??的影响.
(3)“地球出汗了”是指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又称温室效应,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 ?? ? ?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产生的。
提升题
1.“山高一丈,水冷三分”反映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太阳辐射 C.海陆分布 D.人类行为
2.陆地受热和散热都比海洋快,因此海洋或近海地区气候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小,降水较多,且季节分配均匀,其原因是 ( )
A.海水的比热比陆地小
B.海水的比热比陆地大
C.海洋上的风力比陆地大
D.海水在不停地流动,而陆地则无此现象
3.与海南岛相比,温州四季分明,气温夏高冬低,影响温州市气候的基本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海陆分布 C、纬度位置 D、地貌
答案和解析
【答案】
基础题
1.C 2.C 3.A 4.B 5.A
6.B 7.B
8.(1)?纬度
(2)海陆性质
(3)地形
能力题
A 2.C 3.B 4.D
5.(1)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2)人类活动
(3)二氧化碳
提升题
1.A 2.B 3.C
【解析】
基础题
1. 造成海南和哈尔滨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
2. 地形是造成这样的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3. 太阳辐射是造成地球上气候差异最基本的因素。
4. 夏季山顶气温比市区的气温要低得多,形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5.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根本原因是纬度位置。
6.山顶的气温比当地市区低得多,形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7. 青岛避暑胜地——海陆因素,山前桃花山后雪——地形位置,海南岛终年如夏——纬度因素。
8. 本题考查关于影响气候因素的相关知识。
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纬度的高低不同决定了接受的太阳辐射量的不同.它是造成气温高低的根本原因,也是形成气候差异根本原因;
(2)海陆位置,由于水的比热比陆地大的多,因而海洋的增温和降温都比陆地要慢.夏天,由于陆地降温快,在陆地上的人已感觉较热了,而海洋温度仍然较低,因此夏天在海边感觉到比较凉爽.冬天由于陆地降温快,在陆地上感觉到较冷时,在水里仍感觉到比较暖和;
(3)地形的影响,对流层的热量来自地面,因而对流层的气温随着地势的升高而降低;
(4)季风的影响,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夏季海陆之间形成不同的气压,从而形成了冬夏季节风向、性质完全不同的风,这种随着季节变化而改变风向的风叫季风,它也是影响气候的因素之一。
能力题
1.地球公转导致五月份以来,我们明显感觉白天时间比冬季时要长,气温也升高了。
2. 导致“候鸟”们两地跑的原因是温度问题,影响该气候因素的主要是纬度位置。
3. 影响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拔高度。
4. 形成山顶山脚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5. (1)a.哈尔滨和海南岛纬度相差很大,引起气候的不同,故是纬度位置引起的气候差异;
b.北京与新疆纬度位置相差不大,但北京距海洋较近,而新疆距海洋较远,引起年平均降水量不同,这是海陆分布引起的气候差异;
(2)材料一、二告诉我们,人类活动对气候有重要的影响;
(3)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引起了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
故答案为:(1)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2)人类活动;(3)二氧化碳。
提升题
1. “山高一丈,水冷三分”反映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2. 陆地受热和散热都比海洋快,因此海洋或近海地区气候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小,降水较多,且季节分配均匀,其原因是海水的比热比陆地大。
3. 与海南岛相比,影响温州市气候的基本因素是纬度位置。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教学设计
(第1课时)
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
【教学重点】
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教学难点】
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教学课件、图表、清单。
导入新课
讨论一,下列词哪些是描述天气的?剩下的是描述什么的?(引出气候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对气候以及影响气候因素的学习,加深对气候的了解。
新课讲授
一、气候
⒈气候的含义: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与天气的概念进行区别)
⒉我国各地气候差异很大,是由于不同的地区影响气候的因素不同。
二、纬度对气候的影响
纬度位置不同的大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量不同(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也比较大),在地球上所处的温度带位置也不同。
问:根据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地球表面分成几个温度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我国的纬度位置跨五带中的哪几带?(热带、北温带)
分析:海南和漠河的气候特征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由于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另外,我国北方地区邻近冬季风的源地,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而冬季风在翻越重重山岭到达南方地区时,风力大大减弱.所以,我国黑龙江省漠河镇冬季低温可达-30--40℃,滴水成冰,大地白雪皑皑;而海南省冬季平均气温在20℃左右,气候暖热,到处绿树成阴.
三、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夏天人们都喜欢去海边度假避暑,因为夏天内陆天气比较炎热,海边则比较凉快(夏威夷、天涯海角、北戴河)。以前在作业本里也做到,夏天海水温度升高的慢,陆地温度升高的快,造成温度差,从而产生对流,将凉爽的海风带到陆地上。这些都是因为什么原因产生的?
书本活动结论:
1、实验表明: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煤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升高得快。也就是说,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要多加热一些时间,即水要吸收更多的热量。
2、以上的实验反映了水与煤油这两种物质的不同性质。以此延伸,就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所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我国一月和七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了解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分析我国一月和七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验证猜想
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对降水和气温的影响不同。海洋使得气温变化小,同时海洋上水汽充足,空气湿润,因此沿海地区的降水一般要比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丰富
四、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⒈气温随着地势的升高而降低。在对流层内,一般海拔增高1000米,气温会下降约6℃。
⒉山地的迎风坡比背风坡多雨,向阳坡比背阳坡气温高。(潮湿的气流前进时,受到山地的阻挡,连着山坡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气温不断下降,气流中含有的水汽遇冷凝结成雨,降落在迎风坡上,这种降雨叫地形雨)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教学设计
(第2课时)
知道我们地形的多样性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形成我国气候的多样性;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我国季风气候的形成,知道我们的季风气候的分布及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地图了解我们各地不同的气候类型及不同的自然景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自己生活的家乡的气候及气候对周围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及季风的分布;
【教学难点】
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课件、图表、清单。
导入新课
出示:中国几个城市的风光图片;中国政区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说出这几个城市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并判断这几个城市的气候类型;
【设计意图】学会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讨论得出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的区别判断
新课讲授
季风形成与分界
设问:什么是季风气候,它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表现的?
播放视频《季风的形成》
出示:我国的季风区图与非季风区图、 中国政区图图
说明分界线并不完全切断季风的影响,只是影响相对要小。
季风特征
出示:哈尔滨、杭州、广州的冬夏景观图及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指导学生阅读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小组合作:读图,找出三个城市气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讨论得出:三个城市同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都表现为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但因纬度不同,冬季气温差异明显。
【设计意图】总结得出季风的积极影响;总结得出季风的消极影响。
季风影响
出示:广州与利雅得的景观图、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设问:你喜欢住在哪个城市,为什么?
播放视频《东部季风区雨带的推移》
语言描述两地的自然景观
思考回答:两地气候差异造成的不同影响,体会季风影响的积极意义。
思考:夏季风的进退失东部地区雨带推移的最直接原因,那么夏季风或强或弱分别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人类的活动与气候变化有着密切关系。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大面积农业灌概等都能改良局部地区的小气候,增加湿度和降水量,减轻旱涝灾害的危害。相反,毁坏森林、排放大量有害物质等,会造成气候恶化。人类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森林的大幅度减少, 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 加速了全球气候的变暖趋势, 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课件12张PPT。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 第6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第1课时)浙江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浙江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我国的气候千差万别热的可以在石头上烙大饼浙江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浙江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一、气候
⒈气候的含义: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与天气的概念进行区别)
⒉我国各地气候差异很大,是由于不同的地区影响气候的因素不同。浙江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二、纬度对气候的影响
纬度位置不同的大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量不同(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也比较大),在地球上所处的温度带位置也不同。
问:根据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地球表面分成几个温度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我国的纬度位置跨五带中的哪几带?(热带、北温带)
分析:海南和漠河的气候特征浙江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浙江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由于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另外,我国北方地区邻近冬季风的源地,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而冬季风在翻越重重山岭到达南方地区时,风力大大减弱。所以,我国黑龙江省漠河镇冬季低温可达-30--40℃,滴水成冰,大地白雪皑皑;而海南省冬季平均气温在20℃左右,气候暖热,到处绿树成阴。浙江教育出版社八年级 | 上册 三、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夏天人们都喜欢去海边度假避暑,因为夏天内陆天气比较炎热,海边则比较凉快(夏威夷、天涯海角、北戴河)。以前在作业本里也做到,夏天海水温度升高的慢,陆地温度升高的快,造成温度差,从而产生对流,将凉爽的海风带到陆地上。这些都是因为什么原因产生的?
书本活动结论:
1、实验表明: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煤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升高得快。也就是说,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要多加热一些时间,即水要吸收更多的热量。
2、以上的实验反映了水与煤油这两种物质的不同性质。以此延伸,就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所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浙江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浙江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湿润气流AB想一想:山地A坡降水多还是B坡降水多?浙江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想一想:山地A坡降水多还是B坡降水多?BA湿润气流浙江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四、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⒈气温随着地势的升高而降低。在对流层内,一般海拔增高1000米,气温会下降约6℃。
⒉山地的迎风坡比背风坡多雨,向阳坡比背阳坡气温高。(潮湿的气流前进时,受到山地的阻挡,连着山坡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气温不断下降,气流中含有的水汽遇冷凝结成雨,降落在迎风坡上,这种降雨叫地形雨)课件11张PPT。本课编写:双辽一中学校 刘晓明老师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第6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第2课时)浙江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浙江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浙江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差异显著的同纬地区浙江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
季风气候浙江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浙江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季风的概念
季风就是指大范围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而有规律的改变的现象。
浙江教育出版社八年级 | 上册 东亚季风 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东南风温暖湿润 冬季西北风寒冷干燥 使我国东部地区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使我国南方地区成为回归带上的绿洲。
南亚季风 气候是热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所致 夏季风湿润多雨 冬季风低温干燥 给我国西南地区夏季带来丰沛的降水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对比浙江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浙江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在季风气候条件下,夏季潮湿多雨,冬季干燥少雨。在季风气候条件下,降水量的多少,雨季的早晚,完全决定于季风进退的早晚和强弱。例如,长沙的雨季就比南京早一个月,到华北,雨季只6~8月,甚至只有7~8月是雨季。雨季的长短与夏季风控制有关系。在季风气候条件下,雨量极不稳定,逐年变化很大。在长沙,多雨年比少雨年的雨量多两部,南京则多三倍,北京更超过五倍。所以,在季风气候条件下,水旱灾害频繁,是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极不利的一面。
季风气候的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虽然不免有闷热难熬之苦,却对发展农业十分有利。因为在作物生长旺盛,最需要水分的时候能有充足的雨水供应。
利:(夏季风)雨热同期,东部受海上潮湿气流的影响,带来丰沛的降水,有利于农业发展。
不利:(夏季风)易发生旱涝灾害;(冬季风)产生低温天气,容易发生寒潮。季风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人类的活动与气候变化有着密切关系。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大面积农业灌概等都能改良局部地区的小气候,增加湿度和降水量,减轻旱涝灾害的危害。相反,毁坏森林、排放大量有害物质等,会造成气候恶化。人类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森林的大幅度减少, 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 加速了全球气候的变暖趋势, 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浙江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浙江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