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电荷与电流(共2课时)(课件 15+14张ppt 2份教案 2份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4.1 电荷与电流(共2课时)(课件 15+14张ppt 2份教案 2份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7-02 13:11:47

文档简介

《电荷与电流》(第1课时)分层练习
基础题
1.下列现象中不涉及摩擦起电现象的是(  )
A.擦黑板时粉笔屑纷纷扬扬,四处飘落
B.在干燥的冬季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
C.被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碎纸屑,纸屑被吸起
D.穿着化纤类织物的裤子走路时,裤腿上常容易吸附灰尘
2.摩擦起电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某些场所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下列是张贴在加油站中的安全标识,其中与摩擦起电有关的是(  )
A    B   C    D
3.一个物体没有带电,是因为(  )
A.物体内部没有电荷
B.物体内部没有电子
C.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D.质子所带的正电荷与一个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4.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了负电,这是由于(  )
A.毛皮束缚电子的能力比较强
B.橡胶棒的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
C.摩擦过程中创造了负电荷
D.橡胶棒上有了多余的电子
5.甲和乙两个泡沫塑料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甲带正电,乙不带电,会出现的情形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6.把餐巾纸摩擦过的塑料吸管放在支架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如图所示,手持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吸管A端,A端会远离橡胶棒。实验中(  )
第6题图
A.吸管不带电
B.吸管带正电
C.摩擦时,吸管得到电子
D.与吸管摩擦的餐巾纸一直不带电
7.小明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做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这三个实验不能说明的是(图中箭头表示棒的旋转方向)(  )
第7题图
A.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等量的电荷
B.玻璃棒和橡胶棒带异种电荷
C.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8.一个轻质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吸引,则小球(  )
A.一定不带电    
B.一定带负电
C.一定带正电
D.可能不带电
能力题
9.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然后靠近碎纸屑,发现纸屑能被吸引,说明摩擦起电,带电体能____,用手不停地捋塑料细丝,细丝会越捋越____(填 “蓬松”或“靠拢”)。
第9题图
10.验电器是利用____的性质制成的一种检验物体是否____的仪器,用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张开一定的角度,如图所示,则金属箔带的是____(填“正”或“负”)电荷,金属箔____(填“得到”或“失去”)了电子。
第10题图
11.在有些化纤地毯的编织过程中,往往夹杂一些不锈钢丝,其作用是(  )
A.钢丝能增大摩擦
B.钢丝能反射光,美观
C.钢丝容易传递热
D.钢丝能把由于摩擦所带的电及时传走
12.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
A.灰尘的自然堆积
B.荧光屏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
C.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吸附灰尘
D.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易吸附灰尘
13.如图所示,实验中的女生长发上扬。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保证该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是(  )
第13题图
A.金属球壳必须带电
B.身体必须直接接触金属球壳
C.身体必须与金属球壳不断摩擦
D.身体与大地之间必须用绝缘材料隔离
提升题
14.三个泡沫塑料小球相互作用后静止时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第14题图
A.甲球可能不带电
B.乙球一定带电
C.丙球一定不带电
D.三个小球一定都带电
15.带正电的甲金属球和不带电的乙金属球接触后,乙球也带了电,这是由于(  )
A.甲球上的部分质子转移到乙球上
B.甲球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乙球上
C.乙球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甲球上
D.乙球上的部分原子转移到甲球上
16.学习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之后,小乐同学大胆地猜想: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否与两电荷所带的电荷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呢?于是他按如图甲所示方法,做起了实验。Q是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把系在丝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A、B、C三处,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体的作用力的大小。则:
第16题图
(1)这个力的大小可以通过 比较出来。
(2)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悬挂在丝线上的小球应选用____(填字母)。
A.小钢球     B.塑料泡沫小球
(3)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在电荷量一定的情况下,电荷间距离越小,电荷间的作用力越大。
(4)做完以上实验后,小乐同学用另一个小球靠近带正电的Q时,情景如图乙所示,则另一个小球的带电情况是____(填字母)。
A.带负电
B.不带电
C.A、B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参考答案
基础题
1.A
2.B
3.C
4.B
5.B
6.C
7.A
8.D
能力题
9.吸引轻小物体;蓬松
10.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带电;正;失去
11.D
12.D
13.C
提升题
14.B
15.C
16.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小;B;C
《电荷与电流》(第2课时)分层练习
基础题
1.关于电路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导线把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B.电源是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装置
C.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电动机都是电源
D.用电器是要耗电的,因此电路中尽量不要接用电器
2.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开灯”和“关灯”是指(  )
A.开灯是指断开开关   
B.关灯是指闭合开关
C.开灯是指闭合开关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如图所示,当两个开关都闭合后,两盏灯都能发光的电路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第4题图
A.L1发光、L2不发光
B.L1被烧坏
C.L2被烧坏
D.电池被烧坏
5.下列电路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两灯串联的正确电路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为十字路口的交通信号灯,根据你的了解可以推断(  )
A.红灯、黄灯、绿灯都是串联的
B.红灯、黄灯、绿灯都是并联的
C.红灯、黄灯先串联后与绿灯并联
D.红灯、黄灯先并联后与绿灯串联
8.小云家卫生间安装了换气扇和照明灯,换气扇和照明灯的电路连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换气扇和照明灯不能同时工作
B.换气扇和照明灯只能同时工作
C.换气扇和照明灯同时工作时,它们的连接方式是串联
D.换气扇和照明灯同时工作时,它们的连接方式是并联
能力题
9.在有两个灯泡组成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这两个灯泡均发光,____(填“能”或“不能”)断定这两个灯泡一定是串联。若取下其中一只灯泡后,另一只灯泡仍然发光,则可以断定这两个灯泡一定是____联。教室里的所有日光灯之间都是____联的。
10.下列关于电流和电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B.用电器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D.电流沿着“正极→用电器→负极”的方向流动
11.从显像管尾部的热灯丝发射出来的电子,高速撞击在电视机荧光屏上,使荧光屏发光,则在显像管内(  )
A.电流方向从灯丝到荧光屏
B.电流方向从荧光屏到灯丝
C.显像管内没有电流
D.显像管内电流方向不断改变
12.下列四个电路图中与左下边实物图相对应的是(  )
A    B    C    D
13.如图所示,电路中,下列操作中能使两盏灯都有电流通过的是(  )
A.只闭合开关S1
B.只闭合开关S2和S3
C.只闭合开关S2
D.开关S1、S2、S3都闭合
提升题
14.如图所示是某品牌榨汁机。为保障安全,该榨汁机设置了双重开关——电源开关S1和安全开关S2。当杯体倒扣在主机上时,S2自动闭合,此时再闭合S1,电动机才能启动,开始榨汁。下列电路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     B     C    D
15.如图所示,电路中有A、B、C、D四个接线柱,只要求L1发光则应接____;要求L1、L2串联,应接____;要求L1、L2并联,应接___。
16.某定时炸弹的引爆装置如图所示,S是定时开关,当设定起爆时间一到,定时开关S会自动____,为使引爆装置停止工作,拆弹专家应在图中____(填“a”或“b”)处剪断导线。

参考答案
基础题
1.B
2.C
3.D
4.D
5.C
6.C
7.B
8.D
能力题
9.不能;并;并
10.B
11.B
12.C
13.C
提升题
14.C
15.CD;BC;AB和CD
16.断开;a
《电荷与电流》教学设计
(第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产与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现象。
2.知道电荷间的排斥与吸引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发展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两个同学合作完成带电荷的小球相互靠近和互相远离的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概况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摩擦起电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让学生从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难点】
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投影仪、PPT
【情景导入】
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的现象,撩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趁机提出问题:女士的头发为什么会这样呢?(静电)
【教授新课】
一、摩擦起电
1.教师讲述电荷与摩擦起电现象
(1)电荷: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
(2)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就是摩擦起电现象。
大量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正电荷: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
负电荷: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
【提问】玻璃棒是怎么带电的呢?
【探究】“摩擦起电”的原因
1.让学生“说一说”:你知道的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进一步让学生得到发挥自己的特长,体验成功。
2.玻璃棒在与丝绸摩擦前为什么不带电呢?
3.玻璃棒在与丝绸摩擦后的为什么会带上正电?
4.为什么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呢?
学生讨论后,教师(最好是由学生)归纳提升:
物体内有两种不同的带电粒子,一种是质子,带正电;另一种是电子,带负电。
因为带正电的质子数量与带负电的电子的数量相等,正负电荷能相互抵消,所以整个物体没有呈现带电性。
物体之间的摩擦会使一个物体上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那个物体就带负电,另一个物体因失去电子就带等量的正电,这种现象称为摩擦起电,这种聚集于物体上的电荷就叫静电。
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提问:雷电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通常是暴风云(积雨云)相互摩擦以及空气对流等原因,使云带电荷,底层为负电,顶层为正电,当电荷聚集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放电,当积雨云较低,会在云、地之间放电,而且还在地面产生正电荷,如影随形地跟着云移动。正电荷奔向树木、山丘、高大建筑物的顶端甚至人体之上,企图和带有负电的云层相遇;最后正负电荷终于克服空气的阻障而连接上。巨大的电流沿着一条传导气道从地面向云涌去,产生出一道明亮夺目的闪光。(即空气被击穿,静电放电形成不闭合的短暂电流)
【活动】
通过实验可以发现:玻璃棒与丝绸摩擦,玻璃棒会带正电,丝绸会带等量的负电;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毛皮会带正电,橡胶棒则带等量的负电。请你用电子得失的观点解释上述现象。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教师】带静电的物体之间能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会有什么规律呢?
【猜想】
(1)使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可能会相互排斥。
(2)使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可能会相互吸引。
(3)使一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一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可能会相互吸引。
【验证】
(1)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它们相互排斥。
(2)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它们相互排斥。
(3)一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一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它们相互吸引。
【归纳】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思考】
油罐车后面为什么都有一条在地上拖的“尾巴”?
【分析】
该“尾巴”其实是一条导电橡胶,使罐内油品在振动时产生的静电及时通到地面,防止油品在运输时因静电发生爆炸!
【思考与讨论】静电的利和弊。
《电荷与电流》教学设计
(第2课时)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组成电路的四大元件,并理解每个元件的基本作用。
2.知道并能判断电路的三种基本状态。
3.认识串联、并联两种电路连接方式。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挑战中不断获取新课知识。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和自我总结,让学生不断进行自主知识构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受电源短路现象,知道短路的危害,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电路的基本组成、理解各元件的作用。
2.判断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和不同的连接方法(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学重点】
1.电路图的连接方法(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电路图的画法(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投影仪、PPT
【情景引入】
现代社会是一个电气化社会。在生活中,电是不可缺少的。那么,电在你的家中有哪些用途呢?列举你家里的用电器。
学生回答:冰箱、洗衣机、电灯
教师总结:冰箱、洗衣机、电灯等家用电器都需要用“电”,这些需要用“电”的电器称为用电器。
教师提问:家里的电灯、工厂里的机器用的电是从哪里来的,你知道吗?
学生回答:家庭和工厂用电是发电厂通过电网远距离输送过来的。
教师提问:电子表、手电筒、手机用的电是从哪里来的?
学生回答:各种电池(干电池、锂电池、铅蓄电池等)可供各种小电器用电。
【教授新课】
一、电流与电路
1.电流的形成: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由带负电的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2.关于“电流方向”在科学上的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教师提问:电灯为什么会发光?怎样才能使电灯发光呢?
学生回答:由小灯泡发光实验可知:合上开关,小灯泡发光。先后取走电路中任一元件,观察小灯泡是否还能继续发光。
3.电路的组成
思考环节引导:通过观察实验,让同学思考一个正确的电路都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教师提问:请你说说电路的四个组成部分的作用。
(1)电路的组成:
①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做电路。
说明:一个正确的电路,无论多么复杂,也无论多么简单,都是由这几部分组成的,缺少其中的任一部分,电路都不会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
②各部分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电源的作用: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为电路提供电能。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回到电源的负极。
导线的作用:连接各电路元件的导体,是电流的通道。
用电器的作用: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在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开关的作用:控制电路通、断。
(2)从能量的角度看,在电路中,电源的作用是提供持续电能的;用电器的作用是消耗电能;导线的作用是输送电能。
4.通路、断路与短路
(1)教师提问:
①怎样才能让灯泡发光?通路
②有什么方法让灯泡熄灭?开路
③再给你一根导线,你还有什么方法使灯泡熄灭?短路
继续刚才实验演示,我们可以发现,合上开关,小灯泡发光。这种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也叫闭合电路。
断开开关,或将电路中的某一部分断开,小灯泡都不会发光,说明电路中没有电流。这种因某一处断开而使电路中没有电流的电路叫开路。
(2)教师总结
形成电流的条件:除电路中有电源外,电路还必须是通路,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3)短路
教师提问:用导线将一节干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用手摸一下导线,导线是否发热?
教师分析:将小灯泡取下,即用导线直接把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过一会儿手摸导线会感觉到导线发热。这种电路中没有用电器,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叫电源短路。电源短路是非常危险的,可能把电源绕坏,是不允许的。必须防止电源短路。
发生短路时,电路中会有很大电流,轻则损坏电源,重则发生事故。
二、电路图
1.基本元件及对应符号
教师提问:能有效地控制小灯泡发光需要哪些基本元件?组成简单电路的基本元件?
学生回答: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
2.探究活动
小明在电学实验室里做实验,他将小灯泡、开关和电源用导线相连,结果小灯泡没有发亮,请你帮小明找找原因?
教师分析:
开路:因某一处断开而使电路中没有电流的电路。
电路中各元件的符号在设计、安装、修理各种实际电路的时候,常常需要画出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为了简便,通常不画实物图,而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符号来代表电路中的各种元件。
教师提问:猜一猜以下的电路元件符号表示什么实物?
(1)电路元件符号:导线、电池、电池组、灯泡、开关、导线交叉不相连、导线间连接等。
(2)电路图:用元件符号代替实物表示电路的图叫电路图。
教师提问:如何画电路图?
画电路图应注意的问题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横平竖直。
3.画好电路图应注意的事项
(1)完整地反映电路的组成,即要把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都画在电路之中,不能遗漏某一电路器件。
(2)规范地使用器件符号。
(3)合理地安排元件符号的位置,应尽可能使元件均匀地分布在电路中,画成的电路图应清楚美观。
(4)平直地描绘连接导线,通常用横平、竖直的线段代表连接导线,转弯处一般取直角,使电路图画得简洁、工整。
4.串联和并联
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法是串联和并联。
如果把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接入电路,这种连接方法叫做串联,如果把元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起来接入电路,这种连接方法叫做并联。
课件14张PPT。浙江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1.电荷: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明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2.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就是摩擦起电现象。举出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的现象正电荷:负电荷: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
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大量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玻璃棒是怎么带电的呢?科学家发现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
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分子原子1.玻璃棒在与丝绸摩擦前为什么不带电呢? 探究“摩擦起电”的原因2.玻璃棒在与丝绸摩擦后的为什么会带上正电?物质内部结构1.自然界中的物质都含有原子;
2.原子都有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
 (还含有不带电的中子)
3.当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
 的数量相等时,正负电荷能相互
 抵消,整个物体不呈现带电性。
4.当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
 的数量不相等时,该物体带有静电。  物体之间的摩擦会使一个物体上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物体就带负电了,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等量的正电。这种现象称为摩擦起电。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当两物体摩擦时不同种物质,原子核对电子束缚本领强弱不同造成的摩擦起电的原因⑴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
 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⑵转移的电荷是负电荷,而不是正电荷。摩擦起电实质 通常是暴风云(积雨云)相互摩擦以及空气对流等原因,使云带电荷,底层为负电,顶层为正电,当电荷聚集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放电,当积雨云较低,会在云、地之间放电,而且还在地面产生正电荷,如影随形地跟着云移动。正电荷奔向树木、山丘、高大建筑物的顶端甚至人体之上,企图和带有负电的云层相遇;最后正负电荷终于克服空气的阻碍而连接上。巨大的电流沿着一条传导气道从地面向云涌去,产生出一道明亮夺目的闪光。(即空气被击穿,静电放电形成不闭合的短暂电流)雷电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玻璃棒会带正电荷
丝绸带等量的负电荷毛皮会带正电荷
橡胶棒带等量的负电荷请你用电子得失的观点解释上述现象。  由于玻璃棒内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比 丝绸 弱,
当玻璃棒与丝绸摩擦时,玻璃棒上部分电子转移到丝绸上,
玻璃棒失去电子带了正电, 丝绸 得到电子带等量的负电。橡胶棒与毛皮 毛 皮 橡胶棒 毛 皮 橡胶棒橡胶棒 毛 皮 带电的玻璃棒接触小球的目的:把正电荷转移到小球上。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使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橡胶棒
 (使橡胶棒带负电),再分别用带电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同时
 接触悬挂的2个泡沫塑料小球后,2个小球     。
2.都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再同时用玻璃棒接触2个小球后,
 2个小球     。
3.都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再同时用橡胶棒接触2个小球后,
 2个小球     。相互吸引相互排斥相互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油罐车后面为什么都有一条在地上拖的“尾巴”?该“尾巴”其实是一条导电橡胶,使罐内油品在振动时产生的静电及时通到地面,防止油品在运输时因静电发生爆炸!静电的利和弊 静电的危害很多。第一大危害来源于带电体的相互作用。在飞机机体与空气、水气、灰尘等微粒摩擦时会使飞机带电,如果不采取措施,将会严重干扰飞机无线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使飞机变成聋子和瞎子;在印刷厂里,纸页之间的静电会使纸页粘合在一起,难以分开,给印刷带来麻烦;在制药厂里,由于静电吸引尘埃,会使药品达不到标准的纯度;在放电视时荧屏表面的静电容易吸附灰尘和油污,形成一层尘埃的薄膜,使图像的清晰程度和亮度降低;就在混纺衣服上常见而又不易拍掉的灰尘,也是静电捣的鬼。静电的第二大危害,是有可能因静电火花点燃某些易燃物体而发生爆炸。 根据下图中各小球的相互作用情况,说明两个
都带了电荷的是__________。两球带
同种电荷2.一球带电,另一球不带电1.两球带异种电荷;两球均
不带电荷课件15张PPT。浙江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列举你家里的用电器冰箱、洗衣机、电灯等家用电器都需要用“电”,
这些需要用“电”的电器称为用电器。发电厂通过电网远距离输送为家庭和工厂提供电能。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火力发电秦山核电站1.家里的电灯、工厂里的机器用的电是从哪里来的?思考:各种电池可为相应的小电器提供电能。2.电子表、手电筒、手机用的电是从哪里来的?电池、发电机等能提供电能的装置称为电源。思考:1.电流的形成:
接入电路的电源,能使导体内部的电荷产生定向运动,形成持续不断的电流。结论: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科学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从电源正极出发,通过导线和用电器流向负极。导体里的电荷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朝任何方向的电荷数目都大致相等,没有电流。电流方向:2.电流的方向:科学上规定: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由带负电的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金属导体内形成电流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金属导体中电子的移动方向
与电流方向恰好相反!电子移动方向:电子从电源负极出发,通过导线和用电器流向正极。注意:在连接电路时,必须断开开关。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
的电流路径叫做电路。开关导线用电器
(小灯泡)电源--提供电能电流路径--消耗电能(利用电能工作)-- 控制电路的通与断-- 输送电能请你说出电流的详细路径。请你说说电路的四要素的作用注意:开关的“断开”和“闭合”不同于生活中的“打开”和“关上”。1.怎样才能让灯泡发光?电源正极+电源负极-通路(闭合电路)开路(断路)2.有什么方法让灯泡熄灭?3.再给你一根导线,你还有什么方法使灯泡熄灭?短路形成电流的条件:
①有电源

②通路(闭合电路)用导线将一节干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用手摸一下导线,导线是否发热?电源短路电源短路:电流过大,易损坏电源,造成火灾。发烫啦 ? 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把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必须谨防电源短路!想一想 做一做 说一说探究活动一能有效地控制小灯泡发光需要哪些基本元件?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组成简单电路的基本元件?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电路 小明在电学实验室里做实验,他将小灯泡、开关和电源用导线相连,结果小灯泡没有发亮,请你帮小明找找原因? 小明将坏掉的灯泡取走,直接将导线连在电源的两端,会有什么现象呢?探究活动二想一想 议一议开路:因某一处断开而使电路中没有电流的电路。 开路:开关断开,或电路中某一处断开,电路中没有电流电路状态通路: 处处连通的电路短路发生时,电路中的电流会很大,损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所以要防止电源短路!通路:开关闭合,电路中产生电流。也叫闭合电路。猜一猜以下的电路元件符号表示什么实物?①② ③ ⑤ ④ 用元件符号代替实物表示电路的图就是电路图。⑥ ⑦ ①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如何画电路图②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③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要横平竖直。3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把用电器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并联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