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联盟微课配套测试题
课题
最后一课
编号
学科
初中语文
年级学期
七年级下学期
教师
章节
2.7.3
教材版本
人教版
知识点
分析小弗朗士的人物形象
分析韩麦尔先生的人物形象
小弗朗士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爱国主义者的形象。( )
下列选项中没有出现的对韩麦尔先生的人物描写方法的是( )
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概括描写
D.动作描写
3、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力量”写字的细节表现了韩麦尔先生身体不好。( )
“他呆在那儿,头靠墙壁,话也不说”,从这一表情我们可以看出韩麦尔先生在上完最后一堂法语课之后的内心是( )
疲惫的
无力的
痛苦的
以上都是
“画眉在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句话是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背景,写出了主人公的孩子气。( )??
“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是语言描写,表现了小弗朗士对于没有好好学习的后悔。
说明小弗朗士热爱学习法语。
此时的小弗朗士有了爱国热情。
小弗朗士不想好好回答老师的问题。
???
7、“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表现了大家都非常认真地对待这最后一堂课。( )
下列不能表现韩麦尔先生爱国之情的一项是( )
写下“法兰西万岁”两个字
认为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叫“我”背书
穿漂亮的礼服
下面对小弗朗士的心路历程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贪玩——懊悔——悲愤——惊诧
惊诧——贪玩——悲愤——懊悔
惊诧——懊悔——贪玩——悲愤
贪玩——惊诧——懊悔——悲愤
10、韩麦尔先生是一位嫉恶如仇的、激情满怀的教师形象。( )
答案:
× 考点:正确把握人物形象。 解析:小弗朗士一开始只是一个贪玩的孩子的形象,甚至还觉得普鲁士兵的操练很有意思,所以一开始并没有体现出他的爱国形象。
√ 考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解析:韩麦尔先生“脸色惨白”是他因为不能再教法语而感到悲愤和哀痛。
× 考点:正确把握人物形象。 解析:这体现了他热爱祖国,坚信祖国必胜的信念。
D 考点:正确把握人物形象。 解析:此时的韩麦尔先生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
√ 考点:正确理解课文描写手法。 解析:这是环境描写,写出了产生《最后一课》的时代背景,也写出了小弗郎士的幼稚。
C 考点:正确理解课文描写手法。 解析:这是心理描写,不仅表示了小弗郎士要回答好老师提问的决心,同时也反映出他要学好祖国语言的决心。
√ 考点:正确理解课文。 解析:这是细节描写,刻画出孩子们对祖国文字的热爱。
√ 考点:正确把握人物形象。 解析:表达了他强烈的爱国精神。
D 考点:正确把握人物形象。 解析:小弗朗士从一开始的贪玩到看到教室里气氛的惊诧再到知道是最后一课的懊悔最后演化为悲愤的爱国之情,从幼稚变得成熟了。
× 考点:正确把握人物形象。 解析:韩麦尔先生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热爱自己工作的普通的乡村小学教师。
课件15张PPT。[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课程编号:TS1704010201R720206YLT
慕课联盟课程开发中心 www.moocun.com
夏青 最后一课学习目标了解作者都德及写作背景掌握重点生字词梳理课文内容了解作者都德及写作背景壹作者:都德:(1840-1897),是法国19世纪下半期的小说家。他曾参加普法战争,短篇中有不少就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
《最后一课》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写作背景:这篇小说写于1873年,1870-1871年,法国同普鲁士王国之间爆发了战争,法国战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地。侵略者强迫当地学校改教德语。这篇课文就是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语的事为题材。掌握重点生字词贰生字词:婉转( )喧闹( )踱来踱去( )纵身( )锯木头( )摊贩( )根据( )瘫痪( )诧异( )几乎( )wǎnxuānduózòngjù tān jù tānchà jī叁梳理课文内容最后一课小说
属于叙事性文学体裁,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的
三要素(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语言、外貌、动作、神态、心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最后一课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第一部分(1-6),故事的开端。写“我”在上学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铁匠华希特带着他的徒弟也挤在那里看布告,他看见我在广场上跑过,就向我喊:“用不着那么快呀,孩子,你反正是来得及赶到学校的!”我想他在拿我开玩笑,就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韩麦尔先生的小院子里。普鲁士已经给阿尔萨斯带来了多种灾难铁匠的话造成了悬念小弗朗士认为是嘲笑最后一课我本来打算趁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第二部分第一层(7-10),写教室里异乎寻常的情景,营造出了”最后一课”严肃、庄重、悲愤的气氛。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最使我吃惊的,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与平时的喧闹形成对比,表现气氛的不同寻常老师的穿着特意,表明他对这一节课的严肃郑重的态度。郝叟等人的突然出现,同孩子一起学习,而且面带愁容。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第二部分第二层(11-16),正面揭示“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点名主题。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懊悔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40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韩麦尔先生压抑着内心的痛苦以及孩子们不能再学法语的遗憾表现了小弗朗士对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最后一课寄托着韩麦尔先生和镇上人的太多情感、太多心酸最后一课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第三部分(24-29),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结束时的悲壮和不屈的精神。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我对母语和祖国的热爱之情“法兰西万岁”是韩麦尔先生的心声,他坚信法兰西必胜,这句话集中体现出了韩麦尔先生乃至所有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重点生字词学习小结梳理课文内容了解作者都德及写作背景亲爱的同学,课后请做一下习题测试,假如达到90分以上,就说明你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慕联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