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20课《燃烧的秘密》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20课《燃烧的秘密》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7-02 18:1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燃烧的秘密》教学设计
【授课题目】20.燃烧的秘密
【教材分析】本课从观察多种物体燃烧现象入手,启发学生发现和提出有关燃烧的问题;进而通过对具体的“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这一问题的猜想、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整理资料等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到物体燃烧后生成了新的物质,燃烧过程是不可逆的。最后利用图片和“科学在线”,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认识燃烧给人们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并通过认识防火标识,增强学生安全用火意识。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探究“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难点是蜡烛燃烧生成的物质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的实验。
【学情简介】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认识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过程以及某些物体混合后能够生成新物质。本课设计的活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主要从观察多种物体燃烧现象入手,启发学生发现和提出有关燃烧的问题;进而通过对其具体的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这一问题的猜想、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整理资料等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到物体燃烧后生成了新的物质,燃烧过程是不可逆的。为防止学生乱用火,教材利用图片和“科学在线”,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认识燃烧给人们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并通过认识防火标识,增强学生安全用火的意识。
【教学目标】
1.探究燃烧过程出现的现象。
2.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兴趣。
3.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结论。
4.能认识物体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会生成新物质的现象。
5.能通过实验发现燃烧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探究“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
难点:蜡烛燃烧生成的物质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的实验。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观察法、实验法
【教学准备】教师:湿毛巾,镊子,烧杯,纱布,培养皿,布片,木条,火柴,酒精灯,蜡烛,澄清的石灰水,防火标志图片,有关燃烧的利用及其危害的视频资料或图片。学生:纸片,记录纸,彩笔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师生活动)
阶段目标
课后反馈
一、导入
?
?
?
?
?
二、活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小结
?
?
1、出示“火”字。
2、提问:这是什么字?见过火吗?研究过火吗?
3、谈话:物体燃烧会产生火,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物体燃烧时会发生什么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寻燃烧的秘密。(板书课题:燃烧的秘密)
1、不同物体燃烧时的变化情况
(1)谈话: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木片、纸板、布条、干树叶、鸡毛、秸秆等物体,同学们从这些物体中选择三种进行研究。为了更科学、准确的掌握实验现象,我们要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记录表中。
(2)谈话:同学们要对物体燃烧时火焰颜色、气味、灰烬或其它现象进行细致观察,记录员要做好记录。实验后思考这些物体在燃烧时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安全。(CAI)
(3)教师宣读注意事项。
(4)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汇报实验现象。
(6)提问:物体燃烧时发生了什么变化,不同物体燃烧时发生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7)学生回答。
2、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
(1)出示蜡烛,提问:蜡烛能燃烧吗?同学们,你们认为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2)学生提出猜想。
(3)谈话: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假设,下面我们就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4)出示CAI课件,讲述实验方法。
(5)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表。
(6) 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结论。(板书: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7)谈话:通过对蜡烛的研究,我们讨论两个问题:(CAI)
①物体燃烧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②物体燃烧后还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吗?所以说燃烧过程是可逆的,还是不可逆的?
(8)学生讨论,回答。
(9)小结:物体燃烧后生成了新物质,燃烧过程是不可逆的。(板书:燃烧过程是不可逆的)
3、认识燃烧与生活的关系
(1)谈话:物体燃烧的不可逆性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接下来我们就来认识燃烧与生活的关系。
(2)提问:谁能说说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利用燃烧的,燃烧有会带来哪些危害?
(3)学生回答。
(4)谈话:老师也收集了这方面的图片,我们来看看吧!(CAI)
(5)讲述:燃烧产生的火温度很高,可用来煮、加工制作各种物品、取暖、能冶炼金属、能帮助发电、还能做火车燃料,燃烧产生的光能使人得到光亮,美丽的烟花也是因为燃烧才如此绚丽。但是燃烧也会带来危害。大火会烧毁民居,燃烧引起的爆炸、森林大火等灾难,会在很短时间内将人们的生命财产化为灰烬,这里有一篇有关森林火灾的报道。
(6)谈话:为了减少燃烧给人带来的危害,使大家提高安全用火意识,在一些场合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标识。(CAI)你在哪见过这些标识,它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当心火灾、当心爆炸、禁止放易燃物、禁止燃放鞭炮、禁止吸烟、禁止携带火种、禁止烟火、禁止用水灭火)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物体燃烧现象的观察,了解了有关燃烧的特点,大家通过积极热烈的讨论知道燃烧的利、弊,提高了安全用火意识,课后每个人尝试设计3~5个安全用火的标识牌,挂在合适的地方。
?
?
?
?
?
?
?
?
?
?
探究燃烧过程出现的现象。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兴趣。
?
?
?
?
?
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结论。
?
能认识物体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会生成新物质的现象。
?
?
?
?
?
?
?
?
?
能通过实验发现燃烧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
?
?
?
?
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入,激发学生开展探究的兴趣。
?
?
通过对烧毛线会出现的现象开展研究,让学生经历一次完整的探究过程,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的研究做好铺垫。
?
?
?
?
?
?
?
在上一个活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继续研究烧其它物体会出现什么现象,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从而归纳出什么是燃烧。
?
?
【板书设计】
20.燃烧的秘密
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燃烧过程是不可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