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了解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
2. 能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并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3. 开展小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激发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二、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2.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三、教学准备
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水,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 (出示放大镜)同学们,在科学课的学习中,我们经常用到放大镜,我们曾用它观察过什么?(出示图片:三年级时用放大镜观察蚂蚁、四年级时用放大镜观察花蕊)
2. 用放大镜观察和用肉眼观察有什么不同?人们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放大镜。(板书课题《放大镜》)
(二)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 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
(出示图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2. 教师小结: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也会使用它……
3. 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出示图片)
4. 教师小结:放大镜被人们广泛使用,特别是公安、科研等很多重要的部门都在使用放大镜,说明使用放大镜的重要价值——使用观察工具比只用肉眼观察优越。
(三)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 你会使用放大镜吗?
(播放视频“放大镜使用方法”)
教师介绍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 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有新的发现!将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播放视频“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3. 交流新发现后,教师总结:
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我们发现了报纸上的图片、计算机和电视屏幕,原来都是由许多小点组成的。(出示图片)
(四)放大镜的特点
1. 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出示图片,说明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出示图片)
2. 让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 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总结:都是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五)总结拓展
1. 教师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起程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接下来的几节课,我们会用放大镜观察令人惊奇的微小世界!
2. 拓展延伸:课后同学们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再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