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 (25张+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 (25张+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7-03 00:08:06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第16课 三国鼎立东汉末年军阀割据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给东汉政权以沉重打击。朝廷在无力镇压的情况下,令各地豪强地主与地方长官自行组织武装对抗农民军。在镇压黄巾军的过程中,地方势力逐渐膨胀,形成了大大小小、独霸一方军阀。袁绍占据青、冀、幽、并四州(今河北中南部、山东北部、山西一带),曹操占据兖州、豫州(今山东西南部、河南一带),陶谦占据徐州(今山东南部、江苏北部),袁术占据扬州北部(今长江下游、淮河下游),刘表占据荆州(今湖南湖北),孙策占据江东京(今长江以南东部),韩遂马腾占据凉州(今甘肃),公孙度占据幽州辽东郡1、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2、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蒿里行》 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带给人民无尽的灾难和痛苦。出现了“白骨露于骨,千里无鸡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渴望早日结束战争,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那么是谁顺利历史的潮流,结束了这种战乱局面呢?
曹操(155-220年),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他20岁时被举为孝廉,先后担任过洛阳北部尉、济南相和典军校尉。通过镇压黄巾军和讨伐董卓,势力日益壮大。公元196年,采纳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建议,迎汉献帝建都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当时割据势力中举足轻重的力量。政治上:
(1)“挟天子以令诸侯”,
取得政治上的主动。
(2)重视人才。
经济上:
采用屯田措施,组织军队和
流亡民众务农,势力壮大。
曹操的势力是怎样壮大的?袁绍(?~202年),字本初,东汉末年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人。占据河北一带,由于战乱较少。人口众多,粮食丰足,在各军阀中实力最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袁绍匈 奴刘 璋刘 表袁 术张 鲁曹操袁绍曹操十万人三、四万人曹 操袁 绍 公元200年官渡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以少胜多乌巢官渡之战
实力强大的曹操和袁绍,都想吞并对手,称雄北方。200年,双方在官渡进行决战(今河南中牟)。当时袁绍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曹操军队不过三四万人,处境十分艰难。后袁绍谋士许攸投奔曹操,献计袭击袁绍的屯粮之地——乌巢。曹操率精兵偷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袁军得知粮草被焚,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大军土崩瓦解。曹军乘胜先后歼灭和坑杀袁军7万余人,最后袁绍只带800名残兵逃过黄河。官渡之战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从此北方诸郡纷纷归附,曹操“天下莫敌”。202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趁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207年曹操又征服乌桓,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阅读“官渡之战”一目,思考:政治上:(1)“挟天子以令诸侯”
(2)重视人才经济上:袁绍失败的原因: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曹操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从比较战前双方实力和战争中两人的所作所为分析曹操取胜的原因:采用屯田措施,
组织军队和流亡民众务农曹操《龟虽寿》
老骥(jì)伏枥(lì),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这首诗作于官渡之战后第6年(公元207年),曹操时年53岁。从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有什么志向呢?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赤壁之战刘备(161~223年)字玄德。涿郡涿县人。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先后投奔公孙瓒、陶谦等人。后采用诸葛亮的主张联孙抗曹,在赤壁大败曹操后占领荆州,势力不断壮大。221年称帝,都成都,国号汉,222年彝陵之战中失败,不久病死。孙权(182~252年)字仲谋,吴郡富春人。由于他善于用人,军纪严明,受到百姓欢迎,势力不断壮大,孙策死后,继续经营江东。208年联刘抗曹,在赤壁之战中获胜。229年称帝于武昌,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赤壁之战前形势图赤壁曹操刘孙孙、刘联军刘刘刘刘赤壁
之战曹军赤壁之战 二十万五万以少胜多208年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221年,刘备称皇,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魏蜀吴三国鼎立220年221年222年曹丕刘备孙权洛阳成都建业(南京)政权名称建国年代创建者都城(今名)魏蜀吴三国鼎立简表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魏蜀吴三国形势图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国的治理与开发水利发展经济民族造船业卫温夷洲台湾[阅读77页第二段]魏蜀吴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同时也说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东汉统一到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议一议东汉中期以来,统治黑暗;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军阀割据混战,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魏、蜀、吴统治者完成了各自境内的相对统一,有利于统一局面的重新出现;三国统治者采取了一些稳定社会、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因此,我们说东汉统一到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 图示小结军阀混战东汉末年曹操 (统一北方)孙权刘备联合抗曹 赤壁之战 ( 208年)魏吴蜀奠定 基础三国鼎立课堂练习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
A、赤壁之战 B、昆阳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
A、赤壁之战 B、昆阳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3、在下列人物中最先称帝的是 (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

4、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是 ( )
A、220年 B、208年 C、221年 D、222年CADD感谢聆听!